植物新物種命名試用網絡版
最近,來自倫敦自然史博物館的研究人員Sandra Knapp突破傳統,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PLoS One)上公布了其新發現的四種茄屬植物。在生物分類學界內,這一將植物新物種命名的論文發表在純電子版期刊的嘗試尚屬首次。此舉為將來植物新物種的分類命名進入網絡時代做了有益的嘗試。 根據國際植物命名法規,新植物命名的正式公開需通過紙質論文的散播而非僅僅依靠網絡傳播。對此,Knapp表示,生物分類學家希望改革目前的命名傳統,輔之以同行評審、存檔以及電子版論文發表等手段。18世紀林奈創立現代生物分類學以來就將論文的公開發表視為黃金法則。 此次嘗試代表著Knapp等著手實施植物新物種命名網絡化的行動高潮。Knapp表示,為植物新物種命名意在使更多的人了解它,方便人們進行深入研究,而電子版刊物能將相關訊息更快捷地傳播至全球,尤其對于發展中國家的科學家而言更是福音,網絡化能更好地彌補傳統植物命名法則的不足。 同時,為了遵......閱讀全文
植物新物種命名試用網絡版
最近,來自倫敦自然史博物館的研究人員Sandra Knapp突破傳統,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PLoS One)上公布了其新發現的四種茄屬植物。在生物分類學界內,這一將植物新物種命名的論文發表在純電子版期刊的嘗試尚屬首次。此舉為將來植物新物種的分類命名進入網絡時代做了有益的嘗試。 根據
澳科研人員命名多種動植物新物種
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15日發布公報說,該機構科研人員過去一年為約150種動植物新物種進行了科學命名,其中大部分為昆蟲。 公報稱,科研人員將一種新發現的“士兵蠅”命名為“Opaluma rupaul”,它呈彩虹色,腹部下側有刺。“Opaluma”在拉丁語中有蛋白石和刺的意思。另外三種罕
我國科研人員發現并命名兩種植物新物種
新華社武漢7月5日電(記者譚元斌)我國科研人員發現并命名了兩種植物新物種:泡萼鳳仙花與隆回蜘蛛抱蛋。兩種新物種描述和命名相關文章已于近日發表在國際期刊《植物分類群》上。 近日,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與湖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合作,命名了在貴州梵凈山發現的泡萼鳳仙花;與湖南中醫藥大學藥學院合作,命名
湖南發現新物種-命名為近剛毛狀小菇
記者10月30日從湖南省林業科學院獲悉,該院科研人員在湖南省綏寧縣黃桑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龍山縣發現了一種小菇新種,描述和命名為近剛毛狀小菇(Mycena subpiligera),相關研究論文于10月20日在線發表在Mycobiology上。2021年4至5月,論文第一作者、湖南省林業科學院真菌學研
關于類囊體的植物種類介紹
1、基粒類囊體 許多類囊體像圓盤一樣疊在一起,稱為葉綠體基粒,組成基粒的類囊體,叫做基粒類囊體,構成內膜系統的基粒片層(grana lamella)。基粒直徑約0.25~0.8μm,由10~100個類囊體組成。每個葉綠體中約有40~60個基粒。 2、基質類囊體 貫穿在兩個或兩個以上基粒之間
廣東河源發現植物新物種
從廣東紫金白溪省級自然保護區獲悉,保護區科研人員發現一堇菜科植物新物種,命名為河源堇菜。該學術成果日前在國際學術期刊《北歐植物學雜志》發表。 廣東紫金白溪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副主任、高級工程師葉欽良是河源堇菜發現人之一。據他介紹,2021年2月,保護區科研團隊和中山大學科研團隊在廣東省河源市紫金縣
湖北當陽發現并命名乳酸菌新物種“鲊廣椒”
25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從當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該局和湖北文理學院科研團隊在采集地方美食——鲊廣椒樣品并進行乳酸菌分離工作時,發現了一種乳酸菌新物種,并將其命名為“鲊廣椒”。描述該菌種分類地位的文章已經在國際權威的系統分類學雜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
植物種內他感作用的定義
中文名稱植物種內他感作用英文名稱allelopathy among same plants定 義一種植物釋放的化學物質,對同種植物個體的生長有抑制或毒害作用。應用學科生態學(一級學科),化學生態學(二級學科)
植物種間他感作用的定義
中文名稱植物種間他感作用英文名稱allelopathy among different plants定 義一種植物釋放的化學物質,對異種植物個體有抑制或促生作用。應用學科生態學(一級學科),化學生態學(二級學科)
植物種子大小研究綜述發表
植物種子大小是重要的產量性狀,種子大小的調控也是重要的發育生物學問題。因此,解析種子大小調控的分子機制,可以為作物的高產育種提供理論基礎和基因資源。近年來植物種子大小的調控機制研究進展迅速,目前已成為植物領域研究的熱點和前沿。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李云海研究組長期致力于植物種子大小
新物種!福建首次發現植物“修大戟”
4月,福建省建甌市林業局科研人員在位于鷲峰山脈的建甌市水源鄉橫路村開展林木種質資源普查過程中,發現了大戟科大戟屬植物新物種,并將其命名為“修大戟”。相關研究成果已在國際植物分類學權威期刊《Systematic Botany》上發表。
三萬年前植物種子成功復活
俄羅斯科學家復活三萬年前種子 據臺灣“中廣新聞網”21日報道,近日,俄羅斯科學家令一枚封凍了三萬年的種子復活,讓它長成為一株小樹苗。這是到目前為止復活的最古老種子。 據報道,俄羅斯考古學家在西伯利亞科雷馬河的永凍層發現了這枚種子,它已經冰凍了三萬年。俄細胞生物物理研究院的團隊用這枚種子
我國啟動本土植物物種全覆蓋保護計劃
由中科院發起、國家林業局和住建部共同倡議的中國植物園聯盟6月6日在京成立。聯盟發起了一項“本土物種全覆蓋保護計劃”,旨在通過10年左右的努力,實現對我國本土植物全覆蓋的收集和安全保存。 中國植物園聯盟理事長、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主任陳進介紹,我國目前有200多家植物園,但現僅保存
煙臺進口植物種苗指定口岸首次啟用
日前,來自韓國的兩批、共8400株大花蕙蘭試管苗經煙臺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合格后順利入境,這是山東煙臺口岸被國家質檢總局確定為進口植物種苗指定口岸后首次進口植物種苗,標志著煙臺進口植物種苗指定口岸成功啟用。為確保完成好首次進口植物種苗檢驗檢疫工作,煙臺檢驗檢疫局周密組織科學施檢,做到既
德國育種者推出“開源”植物種子
人們已經有了開源的軟件、制藥研究和啤酒。如今,開源的種子也出現了。來自德國哥廷根大學和多藤菲爾德霍夫農業學校的育種者在開源許可證下發布了西紅柿和小麥品種。雖然他們的舉措緊隨印度和美國推出的共享植物材料的類似計劃而來,但這是首次為處于開源狀態的植物品種的未來后代提供法律保護。 開源許可證背后的想
植物新物種被發現-靠“吃”真菌維生
目前,科學家在日本屋久島低地月桂森林發現一種奇特的寄生植物,它們并不采用光合作用,而是像寄生蟲一樣從真菌獲得營養物質。 據騰訊的報道稱,這一新物種植物通常情況下真菌從周圍環境中獲取營養物質,該植物采取寄生方式,再從真菌獲得營養。這項令人驚奇的發現將使研究人員能夠再次評估屋久島低地月桂森林的生態
昆明植物所破譯稻屬植物5個物種全基因組
亞洲栽培稻(一般稱為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是中國第一大糧食作物,養活了80%以上的中國人口。在水稻與其它約23個物種共同組成的稻屬植物中,它和7個稻種(普通野生稻、尼瓦拉野生稻、非洲栽培稻、短舌野生稻、展穎野生稻、長雄蕊野生稻和南方野生稻)都是AA基因組類型,這些水稻近緣物種間斷分
內陸植物種子跨洋擴散奧秘破解
物種擴散機制一直是生態學和生物地理學研究的核心科學問題之一。長期以來,人們對種子長距離擴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洋或海岸帶生物中,研究手段較為傳統和單一。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團隊依托亞洲最大的種質資源庫——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對內陸植物種子跨洋長距離擴散機制進行了深入研究。相關成果已在線
昆明植物所在側耳物種鑒別研究中取得進展
側耳復合群(Pleurotus ostreatus species complex)是我國栽培最為廣泛且非常重要的食藥用真菌,商品名一般統稱“平菇”。這個復合群的物種個體形態可塑性強,易受環境條件影響而出現各種表型,分類困難而混亂。如何精準構建“平菇”家譜并快速準確地鑒別其中的物種,是生產中必須
我國發現32個中藥植物新物種
中國中醫科學院建院60周年國際學術發展大會日前在京舉行。記者獲悉:目前我國已經在31個省份922個縣開展了第四次中藥資源普查工作,全國1.9萬人參與,共發現了2個新屬32個新物種。其中一個新屬,為了紀念我國植物分類學奠基人胡先
《中國珍稀瀕危植物種子》出版發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2175.shtm近期,《中國珍稀瀕危植物種子》由云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由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杜燕、李漣漪、楊湘云等依托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編著。《中國珍稀瀕危植物
Micro-CT在植物種子處理的應用
前言顯微CT是醫學研究的基本儀器,近年來在植物科學方面的應用不斷增加。它可以對樣品進行無損檢測,揭示樣品的2D結構和3D結構,是彌合形態學和分子研究差距的理想工具。顯微CT在植物方面最初用于研究根的發育,后來研究了樣品密度和背景有強烈差異而可以區分的樣品,如種子、花結構、維管、葉結構、草酸鈣晶體、嫁
這地山區發現腹水草屬植物新物種
近日,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胡光萬研究團隊在鄂西南武陵山區的坪壩營國家森林公園發現了一個腹水草屬(草靈仙屬)植物新種,并將其正式命名為:武陵腹水草。這個新種是該研究團隊首次發現并命名的腹水草屬植物,也是中國大陸近40年來所發表的該屬植物的唯一新種。相關成果近日發表在國際植物學期刊《植物學研究》上。腹水
谷類植物種子蛋白質提取實驗
實驗材料白蛋白球蛋白試劑、試劑盒提取液漂洗液溶解液燒化劑甘油溶液實驗步驟3.1 種子總蛋白提取的普適方法使用普適方法的目的在于從研磨好的種子中提取總蛋白質,不考慮具體的蛋白質種類 。此方法由 Damerval 等 [ 9] 及 Granier [ 10 ] 提出,它可以用于所有的種子,參見第 1 章
武漢植物園發表新物種修大戟
修大戟(武漢植物園供圖) 記者4月11日從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了解到,該園通過系統分類學研究,證實一種在福建發現的粉紅色苞葉大戟為從未被記載的植物新種,并以其發現者的名字命名為修大戟。研究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國際植物分類學期刊Systematic
武漢植物園發表新物種修大戟
修大戟(武漢植物園供圖) 記者4月11日從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了解到,該園通過系統分類學研究,證實一種在福建發現的粉紅色苞葉大戟為從未被記載的植物新種,并以其發現者的名字命名為修大戟。研究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國際植物分類學期刊Systematic Botany上。 作為植物界中最大的屬之一,大戟
藥用植物種子扦樣檢驗法
藥用植物種子品質檢驗又稱種子品質鑒定。種子品質檢驗就是應用科學的方法對生產上的種子品質進行細致的檢驗、分析、鑒定以判斷其優劣的一種方法。種子檢驗包括田間檢驗和室內檢驗兩部分。田間檢驗是在藥用植物生長期內,到良種繁殖田內進行取樣檢驗,檢驗項目以純度為主,其次為異作物、雜草、病蟲害等;室內檢驗是種子收獲
谷類植物種子蛋白質提取實驗
實驗材料白蛋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球蛋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試劑、試劑盒提取液 ? ? ?
谷類植物種子蛋白質提取實驗
實驗材料 白蛋白球蛋白試劑、試劑盒 提取液漂洗液溶解液燒化劑甘油溶液實驗步驟 3.1 種子總蛋白提取的普適方法使用普適方法的目的在于從研磨好的種子中提取總蛋白質,不考慮具體的蛋白質種類 。此方法由 Damerval 等 [ 9] 及 Granier [ 10 ] 提出,它可以用于所有的種子,參見第
植物種子生命力的快速測定
Ⅰ.TTC法 一、原理 TTC(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的氧化態是無色的,可被氫還原成不溶性的紅色三苯甲月替(TTF)。應用TTC的水溶液浸泡種子,使之滲入種胚的細胞內,如果種胚具有生命力,其中的脫氫酶就可以將TTC作為受氫體使之還原成為三苯甲月替而呈紅色,如果種胚死亡便不能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