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將2010年定為 “生物多樣性年”,旨在更好地保護生物多樣性,改善人類的生存狀況。“生物多樣性年”的主題為“生物多樣性就是生命,生物多樣性也是我們的生命”。 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委托,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于5月20日在上海世博園聯合國館舉辦 “可持續發展與生物多樣性保護”論壇。同時,為更好地宣傳生物多樣性保護并為各中國的自然保護區提供宣傳和學習機會,“第12屆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the 12th CBRN)大會”在論壇期間同時召開。 會議由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主席許智宏院士主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環保部、農業部、科技部、國家海洋局和中國科學院等單位的領導出席了開幕式并致辭。參加此次會議的有來自52個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CBRN)成員單位的100位代表、來自復旦大學和華東師范大學的生態保護專家、世界自然保護聯盟(WWF)的代表以及新華社等新聞媒體。開幕式結束后,許......閱讀全文
環保部消息稱,我國將以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為重點,大力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七大重大工程。 我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擁有所有陸地生態系統類型,高等植物35000多種,居世界第三位,脊椎動物8000余種,已記錄海洋生物28000余種。我國生物遺傳資源豐富,是水稻、大豆等重要農作物起
本報訊 我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擁有所有陸地生態系統類型,高等植物35000多種,居世界第三位,脊椎動物8000余種,已記錄海洋生物28000余種。我國生物遺傳資源豐富,是水稻、大豆等重要農作物起源地,栽培植物和家養動物均居世界第一。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為維護區域生態安全、推動社會可
3月7日至9日,“亞洲生物多樣性數據共享研討會”在廣東肇慶舉行。會議由中科院生物多樣性委員會主辦,來自中國、印度、韓國、印度尼西亞和東盟生物多樣性中心(ACB)、國際山地中心(ICIMOD)、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等國家和組織的17名代表參加了會議,中國參會單位包括中科院植
我國物種數量居北半球國家之首,但據相關媒體報道,我國有近2000種野生動植物瀕臨滅絕,今年歷史罕見的旱情令亞洲象提前下山,高原魚大面積死亡……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今年的主題是“多個物種、一個星球、一個未來”,人類活動使物種滅絕正以比自然淘汰高達1000倍的速度進行。5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國際協調理事會日前批準了來自15個國家的申請,決定在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絡中新增13片區域,并擴大5個現有保護區的范圍。至此,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絡已覆蓋109個國家,總計擁有564個保護區。 生物圈保護區是一種新型的自然保護區,可將傳統的絕對保護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國際協調理事會批準了來自15個國家的申請,決定在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絡中新增13片區域,并擴大5個現有保護區的范圍。至此,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絡已覆蓋109個國家,總計擁有564個保護區。 生物圈保護區是一種新型的自然保護區,可將傳統的絕對保護過渡
14日,記者從新疆天山天池景區管理委員會獲悉,由中國、意大利發展合作項目辦公室承辦的“保護區管理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技術”國際研討會,13日在上海世博會意大利國家館召開。 來自意大利自然保護區管理與研究人員、與環境數據收集、監測相關的學者和企業代表、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
修建一條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300公里長的航道需要獨立的環境評估。 尼加拉瓜湖是中美洲最大的湖泊,是很多對進化科學研究至關重要的魚類的家園。圖片來源:Axel Meyer 2013年6月,一家中國香港公司獲得尼加拉瓜政府授權,建造一條途經加勒比海,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運河。在經營權方面,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和絢麗多姿的自然風貌對世界文明寶庫的貢獻不言而喻。今年是《世界遺產公約》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的45周年,同時也是中國加入這一公約的第32周年。這幾十年里,中國追趕上世界的步伐,在自然生態保護領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可可西里今年申遺成功,成為中國第51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