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物種數量居北半球國家之首,但據相關媒體報道,我國有近2000種野生動植物瀕臨滅絕,今年歷史罕見的旱情令亞洲象提前下山,高原魚大面積死亡……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今年的主題是“多個物種、一個星球、一個未來”,人類活動使物種滅絕正以比自然淘汰高達1000倍的速度進行。5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提出要做好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為此,本報派出記者到肇慶鼎湖山、韶關車八嶺等世界級生物圈保護區進行調查,并走訪了大量專家學者,希望以詳實的報道、專家的建議喚起民眾對生物保護的重視。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今年的主題是“多個物種、一顆星球、一個未來”(Many Species,One Planet,One Future),與今年聯合國確定的“聯合國世界生物多樣性年”高度契合,充分體現了世界對瀕危物種保護的重視。 目前全球共有17291種已知物種有滅絕危險,其中包括鮮為人知的植物、昆蟲、鳥類和哺乳動物。這僅僅是冰山......閱讀全文
多數兩棲爬行類動物體型較小,長得又其貌不揚,因此,它們很少能夠成為人們眼里的明星物種。但在進化學上,它們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兩棲爬行動物是脊椎動物從水體到陸地演化過程中的過渡類群。 什么是地球上最瀕危的動物?你一定想不到,它來自一種爬行動物——斑鱉。斑鱉原產于太湖流域,從最開始命名到最終確認這
修建一條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300公里長的航道需要獨立的環境評估。 尼加拉瓜湖是中美洲最大的湖泊,是很多對進化科學研究至關重要的魚類的家園。圖片來源:Axel Meyer 2013年6月,一家中國香港公司獲得尼加拉瓜政府授權,建造一條途經加勒比海,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運河。在經營權方面,
生活于我國廣西的白頭葉猴,至今已有300多萬年的生存歷史。這一物種分布狹窄,數量稀少,現僅存數百只,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是全球25種最瀕危的靈長類動物之一,被公認為世界最稀有的猴類。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今年的主題是“水和生物多樣性”。 多樣的生物不僅能直接為人類提供各類資
南京專家經過5年多的調查,日前,完成了《中國生物多樣性本底評估報告》。該項目負責人、環保部南京環科所徐海根研究員表示,目前我國仍有9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未受到自然保護區保護,建議擴大自然保護區規模。 你聽說過大頭鯉、鎮海疣螈嗎?作為中國特有物種,它們還未受到自然保護區保護。白眉長臂猿、倭
3月20日,由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科學研究所和美國海洋與大氣管理局西南漁業研究中心的科學家聯合在Science雜志發表評述文章,文章肯定了中國政府采取十年禁漁制度將會對長江水生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提供積極的幫助,日益增長的公眾環保參與將進一步促進相關保護的效果。與此同
“不知什么原因,過去我們在野外經常能看見的金錢龜,現在幾乎沒有了蹤影,其他如緋胸鸚鵡、鷯哥等鳥類也很少見到了。”對于這一變化,海南省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黎母山鎮農民林友和非常疑惑。 近些年來,在海南省,許多人都有著類似的感受。 作為全國唯一的島嶼型熱帶雨林生態系統,海南的生物多樣性極其豐富,生
與國家風雨同路,與時代命運與共。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中國科學院建院70周年的重要歷史節點,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以下簡稱華南植物園)迎來90歲華誕。 “90年來,我們歷經戰火紛飛、新中國成立、十年‘文革’、改革開放,華南植物園迎來了科學的春天,進入了新時代。”
滑跖蟾科的弓蛙(Archey"s frog)是地球變遷進程中的一個幸存者,事實上這種蛙類在150萬年里都沒有發生任何變化。彗星撞擊地球消滅了十分之一的恐龍,而弓蛙卻幸免于難,此外它還安然度過了冰河世紀以及地殼板塊分裂造成的陸地大漂移。七千萬年前新西蘭從澳洲
改善河口和近岸海域生態環境質量。實施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方案,加大渤海、東海等近岸海域污染治理力度。強化直排海污染源和沿海工業園區監管,防控沿海地區陸源溢油污染海洋。開展國際航行船舶壓載水及污染物治理。規范入海排污口設置,2017年底前,全面清理非法或設置不合理的入海排污口。到2020年,沿海省(區
北京時間12月1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加納和其它多個國家的科學家近日稱,他們最近在加納的原始森林中新發現了一大批珍稀新物種,其中包括2種世界保護級的靈長類動物,8種新型樹螽,1種瀕臨滅絕的青蛙,17種珍稀蝴蝶和野生鳥類等。 加納原始叢林中的變色龍 新發現的青蛙物種 新發現的樹螽物種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18〕95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支撐。多年來,受攔河筑壩、水域污染、過度捕撈、航道整治、岸坡硬化、挖砂采石等人類活動影響,長江生物多樣性持續下降,水生生物保護形勢
不久前,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的一個土著保護區內還有著健康的北部長鼻袋鼠群——它們兔子般大小,以桉樹根周圍的塊菌為食。但在2019年10月,一場前所未有的干旱使森林變為“火種”,熊熊燃燒的大火將保護區燃成灰燼。當生態學家和護林員調查破壞情況時,他們沒有發現這種數量只有幾百只的瀕危有袋動物的蹤跡。
核心閱讀 云南是我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省份之一,是我國重要的生物多樣性寶庫和西南生態安全屏障。同時,云南也是全球34個物種最豐富且受到威脅最大的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日前,云南出臺省級生物多樣性保護地方性法規,以期更加保護好這個重要的種質資源庫。 擴散、放生或者丟棄外來入侵物種的,最低處2
面臨日趨嚴峻的生物多樣性危機,我們亟需基于區域生物多樣性瀕危狀況的評估,來制定切實可行的保護策略。緬甸具有豐富的物種資源,但缺乏全面深入的多樣性研究,保護策略的付諸實施尤為困難。因此,生物多樣性的評估是迫在眉睫的首要問題。版納植物園綜合保護中心宏觀進化研究組研究人員通過分析緬甸各省邦的蕨類植物物
在盛產蟲草的青藏高原及周邊地區,過度的挖采不但導致蟲草資源枯竭,也破壞了本來就稀疏的植被,極易引起水土流失、草場退化甚至沙化。 巨大的市場需求導致中藥資源無序開發,不但使得中藥資源生物多樣性受到嚴重破壞,對生態環境也帶來了威脅 近日來,歸真堂欲上市、其"
據中國政府網消息,12月2日,國務院印發了《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調整管理規定》。環境保護部負責人接受采訪時表示,環保部門要通過衛星遙感等技術手段對申請調整的自然保護區進行監控,堅決杜絕借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之名而行開發自然保護區資源之實的調整。 以下是環保部負責人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調整管理規定》
哺乳動物、鳥類、爬行動物以及其它許多物種種群正迅速萎縮,對此,聯合國剛剛發布的第三版《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警告說,地球上生態系統的這種自然退化很可能會迅速開始打擊人類經濟社會發展。 該報告認為,某些生態系統可能很快就將達到“崩潰臨界點”,從而迅速變得對于人類來說益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昆蟲特有蛋白的鑒定中取得突破性進展。他們通過分析完全變態與不完全變態昆蟲的基因組信息,并與其他真核生物的基因組信息進行比較,鑒定出51種昆蟲特有蛋白,包括與環境脅迫和感受刺激相關的蛋白、表皮蛋白和氣味結合蛋白等,揭示了昆蟲在環境適應與信息交流方面的獨特特征。相關論文發
2月27日晚11時,一份題為《關于保護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及其生態環境的公開信》發到記者的郵箱。發信者是四川省地礦局區域地質調查隊總工程師范曉。 在這封長達萬言并附有大量圖表的公開信中,范曉以“中國公民、地質與環境學者、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的名義,吁請所有關心地球環境與
在美國華盛頓特區史密森學會一個房間中,Ricardo Moratelli正在研究數百只死蝙蝠——它們的翅膀整齊地折疊著。Moratelli在排成一列列的像執行任務的轟炸機隊列般的標本中間有條不紊地工作著。每只蝙蝠的右膝關節處都系著一個標簽,告訴Moratelli它們是在何地于何時被何人收集到的
北京時間1月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英國的科學家近日稱,他們最近在哥斯達黎加的原始叢林中新發現了3個蠑螈新物種,其中2個蠑螈新物種呈現出淡紅色,和人的小手指相當,另外1個蠑螈物種則只有指甲大小。 只有指甲大小的蠑螈新物種 哥斯達黎加新發現的蠑螈物種 哥斯達黎加發現蠑螈新物種 這
近日,國際學術期刊《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以The 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exemplifies the hidden extinction of cryptic species 為題,報道了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中科院動物進化與遺傳前沿交
經濟視角解讀:我們為什么要保護生物多樣性 我們究竟為什么要關心這世界上千千萬萬種動物?為什么要投入巨大的資金來保護它們? 這是生物多樣性保護最終極也是最原初的問題。 過去,生態學家也許會這樣回答你:一個生態系統中存在的物種數量愈多,該生態系統愈穩定,生產量也愈豐富。但現在,他們會用經濟學家
9月14日,美國國家地理學會執行副主席兼首席科學家Jonathan Baillie與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張亞平在《科學》上聯合發表了題為《與大自然共享發展空間》的社論文章。文章以“人類應該為其它生命留出多大的生存空間?”這一擺在人類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發端,通過列舉一組組令人驚訝的數據,展示了目前人類
涉及神經科學、物種保護、暗物質研究、人造生命等六大領域 美國《發現》月刊12月號發表文章,題目是“全球最重要的六大實驗”,文章摘要如下。 藍色大腦計劃科學家依靠計算機模型來解讀科學中最難攻克的難題:宇宙的起源,原子變化和地球未來的氣候。現在一臺顯示人腦活動的計算機模型正在設計之中。瑞士洛
第八章 加快制度創新,積極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統籌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建設,以環保督察巡視、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等落實地方環境保護責任,以環境司法、排污許可、損害賠償等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加強信息公開,推進
植物對環境變化非常敏感,植物大數據研究與運用具有重要意義。我國的植物大數據研究成果已經應用于三峽水淹區多樣性調查、瀕危物種評估、保護區的有效性評估、入侵種預測、國家重點野生植物分布、中醫藥植物分析等多個領域,支撐著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項目、國家環保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等多個項
2019年7月以來,高溫天氣和干旱導致澳大利亞多地林火肆虐。截至目前,林火災害已致28人死亡,2600多棟民居被毀,過火面積超過1000萬公頃。持續數月的森林大火對當地生態系統和野生動物更是造成了巨大影響。 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悉尼藍山地區,占地103萬公頃,這里有包括“活化石”植物瓦勒邁松
“久違的陽光重現天空,江水平靜,不知不覺中,2012長江淡水豚考察已經23天了。” 12月3日,2012長江淡水豚科學考察活動目視觀察組員王振太,在考察日記上這樣寫道。 開始于今年11月11日的江豚尋訪之旅,目前已行至安徽省銅陵市。這次考察將歷時7周,覆蓋宜昌至上海水域,采用
當前,關于新冠肺炎傳播路徑的主流設想是:蝙蝠-穿山甲-人。這與2002年SARS“蝙蝠-果子貍-人”的傳播路徑如出一轍。如今,“食野味”成為眾矢之的,“保護野生動物”的呼聲也愈發高漲。 2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舉行閉幕會。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