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獨立報》6月11日(北京時間)報道,由歐洲民航飛機制造公司空中客車(Airbus)主導制造的世界首架純生物燃料驅動飛機,在6月8日開幕的柏林國際航空航天展覽會上完成首飛。 這架飛機名為“新一代鉆石DA42”,其100%采用了海藻生物燃料作為驅動燃料,首次證明了生物燃料技術完全可以獨立為飛機的飛行提供能量。 海藻現今被看做是最有前景的生物燃料來源,因為與麻風樹屬或亞麻薺屬等其他生物燃料源相比,海藻所需的種植空間更少,在被污染水域也可以生長,而且特定品種的海藻也有更高的含油比例。 空中客車公司的所有者歐洲宇航防務集團表示,廢氣排放測量結果顯示,海藻生物燃料所排放的廢氣中所含的碳氫化合物,比傳統航空煤油產生的廢氣少8倍,所含氮氧化合物少40%,生成的氧化硫則更低,其濃度僅為10ppm,而傳統燃料則高達600ppm。這是因為與礦物衍生燃料相比,生物原料本身的含氮量和含硫量就低得多。 在過去兩年中,多家航空公......閱讀全文
據美國媒體近日報道,美國綠色飛行國際(Green Flight International)公司一架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生產的L-29噴氣機——BioJet 1號在未經改裝的情況下,以“食用油”為燃料在5180米的高空飛行了37分鐘。在此之前的一天,該飛機還進行了一次3分15秒的測試。 Bi
在航空領域,新材料與生物燃料的開發、研究和利用都讓飛行變得更加環保節能,也讓旅客和航空公司受益匪淺。在當今全球性溫室效應日趨嚴重,各種礦物質燃料碳排放量有增無減的情況下,開發綠色、可持續的生物燃料已經被提上了議事日程。 盡管現在航空界為碳排放爭論得喋喋不休,但人們用實際行動表明了他們對環保的關
中國“地溝油”能否成為全球化生物燃油產業鏈上重要的一環將成為業界和公眾關注的下一個焦點。 新聞回放 荷蘭航空公司洲際航線首次使用“地溝油”燃料
2010年,一架空客A320飛機從里約熱內盧機場起飛,在大西洋上空飛行45分鐘后安全返回。這是巴西第一次利用生物燃料進行試驗飛行,在拉美地區也屬首次。 巴西是在航空領域最早使用生物燃料的國家。早在2004年,巴西航空工業公司制造的全部使用乙醇燃料的“伊帕內瑪”型農用飛機就獲得了適航證書,成
實踐證明,用有機材料生產大量燃料比科學家從前預計的更加困難,成本更高。 科學家早就知道如何將各種有機材料轉化為液體燃料。樹木、草、種子、菌類、海草、海藻和動物脂肪都曾被加工成生物燃料,用于驅動汽車、輪船甚至飛機。生物燃料幾乎不受地域限制,而且可以幫助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然而,生物燃料的生產過
在波音與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國商飛”)合作建立的中美航空生物燃料示范項目正式投入運營后,地溝油在中國存在的價值,開始變得高大上起來,因為它肩負的使命,是轉化成可以驅動飛機在天空飛翔的航空生物燃料。 在杭州建德大洋鎮化工工業區一個大約占地5畝的廠區內,高達四層的生產線上,若干個
8月14日,波音公司與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商飛)合作的研究機構宣布“廢棄油脂”(包括地溝油、食用油邊角料、餐飲廢油等)項目已開發出更加經濟的轉化途徑。 根據中國民航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全年,中國民航完成旅客運輸量3.54億人次,2014年預計完成旅客運輸量3.9億人次
世界各大航空公司2011年的旅客運輸數量有望超過28億人次,載貨4600萬噸。 據《紐約時報》報道,世界各大航空公司2011年的旅客運輸數量有望超過28億人次,貨物運載量將突破4600萬噸。照此估計,航空業將消耗2.1到2.2億噸燃料,釋放6.5億噸二氧化碳。而鑒于
一架空客A320型飛機在轟鳴聲中起飛,留下一道完美的弧線呼嘯遠去。85分鐘后,試飛結束,飛機平穩降落在上海虹橋國際機場。 這架飛機加注的正是中國石化1號生物航空煤油,而其原料中的一部分就是很多人“深惡痛絕”的地溝油。但你可能想象不到,經過科技“改造”,地溝油就被升級為生物航空
一架架飛機騰空而起,實現了人們的飛翔夢想,卻也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利用棕櫚油、動植物油脂、地溝油等原料制造生物航煤,可有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也將緩解航空燃料供求緊張的情況。有業內專家認為,生物航煤在技術安全上可以達到傳統航油的標準,但其開發利用在全球范圍內尚處于起步階段,達到量產并實現商業化應
世界各國航空飛行產生的溫室氣體占人類溫室氣體排放的3%,航空業承受著油價上漲和降低碳排放的雙重壓力。因此,許多專家認為,開發生物燃料替代目前使用的航空燃油是航空業減排和降低燃油成本的一大出路。 航空業是耗能大戶 在北美,接近一半的燃油用于包括航空在內的運輸行業。在加拿大
使用生物燃料混合燃油的Gulfstream飛機正在為試飛做準備。 近日,一架由生物燃料驅動的飛機從美國新澤西州起飛,經過7小時的飛行,順利完成橫跨大西洋的首次試航,降落在巴黎布爾歇機場。 這架名為Gulfstream G450的飛機使用了含有有四分之一亞麻籽生物燃料的混合燃料。飛機兩個引擎中的一
讓中國消費者聞之色變的地溝油在別人眼里卻可以“飛上天”。7月中旬左右,2000噸產自上海的廢棄油就將開始它們的“飛天之旅”,在通過報關等手續后,這些油將被荷蘭航空的技術人員加工成航空生物煤油,供飛機使用。 廢棄油變身航空燃油上天的消息迅速引起網民關注,“地溝油”變“航空油”到底靠
近日,《自然》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在巡航情況下,與使用常規燃料相比,混合使用常規燃料和生物燃料可以使飛機發動機的顆粒污染物排放量減少50~70%。該發現帶來了有關飛行中的飛機使用生物燃料所產生的環境影響的重要數據,這是此前沒有報道過的,它或有助于評估將航空生物燃料用作一種緩解氣候變化的可行策略
近日,《自然》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在巡航情況下,與使用常規燃料相比,混合使用常規燃料和生物燃料可以使飛機發動機的顆粒污染物排放量減少50%~70%。該發現帶來了飛行中的飛機使用生物燃料所產生的環境影響的重要數據,這是此前沒有報道過的,這或有助于評估將航空生物燃料用作一種緩解氣候變化的可行策略的潛
航空業博弈碳減排生物燃料成王牌 在生物燃料的研發和嘗試問題上,也許沒有一個行業比航空業更為積極。此前,“地溝油”航班率先在最講究環保的歐洲大陸上空起飛。而今年,國內生物航煤公司也獲得了適航批準。 全球各大航空公
“乘坐加注了生物航煤的飛機,你不會有任何不同的感覺。”杭州石化副總經理莫國紅說。他在今年4月24日親身體驗了加注中國石化1號生物航空煤油的東方航空空客320型飛機試飛全過程。 經過85分鐘的飛行,飛機平穩降落在上海虹橋國際機場。“飛行過程中動力很足,與使用傳統航空燃料沒有區別
據《日本經濟新聞》15日報道,日本IHI公司將面向飛機,量產以藻類為原料的航空生物燃料,價格僅為目前生物燃料平均價格的1/10左右,最快將于2018年在東南亞等地開始生產。日本希望這一藻類生物燃料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據報道,目前飛機所用的石油類燃料價格由于需求增加而持續上漲,燃料費用已占
在生物燃料的研發和嘗試問題上,也許沒有一個行業比航空業更為積極。此前,“地溝油”航班率先在最講究環保的歐洲大陸上空起飛。而今年,國內生物航煤公司也獲得了適航批準。 全球各大航空公司以及飛機制造商為何如此熱衷于嘗試以餐飲廢油、動物脂肪、沙漠植物等為原料的生物燃料?一切都指向嚴峻的減排問題。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日在英國《自然》雜志上發表的一項氣候科學研究發現,與使用常規燃料相比,在巡航情況下混合使用常規燃料和生物燃料,可使飛機發動機的顆粒污染物排放量減少50%—70%。該研究首次公布了飛機在飛行中使用生物燃料所產生的環境影響的重要數據,有助于評估將航空生物燃料作為緩解氣
出于環保的目的,近年來各航空公司開始紛紛嘗試研發并使用各種生物燃料。日前NASA的一項新研究表明,當航班上使用生物燃料作為動力源時,在尾氣排放中所檢測到的微粒排放遠少于化石燃料。這一結果證明,從環保角度而言,生物燃料確實是化石燃料的絕佳替代品。 據NASA方面提供的數據稱,生物燃料可以將顆粒排
珠海11月14日電(崔琳)14日,空中客車公司及其母公司歐洲宇航防務集團,聯合中國生物能源公司新奧集團在珠海航展上簽署了一項合作備忘錄。 三方計劃共同探索開發環保型航空替代燃料的創新途徑,合作范圍包括取得基于微藻油的生物航空燃料開發的技術認證并促進該航空燃料在中國航空市場的應用。 在
(十九)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 1. 汽車發動機制造及發動機研發機構建設:升功率不低于55千瓦的汽油發動機、升功率不低于45千瓦的排量3升以下柴油發動機、升功率不低于35千瓦的排量3升以上柴油發動機、燃料電池和混合燃料等新能源發動機制造 2. 汽車關鍵零部件制造及關鍵技術研發:雙離合器變
時衛干(中國社科院博士) 近日,荷蘭航空公司從上海進口了2000噸經粗加工的地溝油,將進一步加工提煉成航空生物煤油,供飛機作為燃料使用。飽受地溝油毒害的中國人仿佛開了眼:地溝油都能出口,都能提煉成航空燃料! 殊不知,對荷蘭航空這并不是什么新聞:2010年9月,荷蘭航空使用由地溝油提煉
據中國國防科技信息網報道,美國海軍部長馬布斯12月11日宣布了一項與美國農業部的聯合項目,即谷物、藻類提取物和烹飪油脂混合制作生物燃料項目,這是海軍常規采購計劃的一部分,促使海軍朝著實現2015年前軍艦和飛機生物燃料采購常規化邁進了非常重要的一步。 馬布斯表示,“此項目標志著新的燃料采購態
中新網2月4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4日報道,為促進可替代環保燃料的開發,日本航空公司(JAL)于1月30日利用載有生物燃料的飛機進行試飛活動。 至今為止,利用生物燃料進行飛機試飛的活動在全球已實施了4次。但此次(第4次)用亞麻芥做為生物燃料進行試航還屬首次。 日航此次試飛使用的燃料成分是
美國 深空探測異彩紛呈,宇宙探索發現不斷 本報駐美國記者 劉海英 2018年,“好奇號”“朱諾號”“卡西尼號”“新視野”號等探測器持續提供著火星、木星、土星、柯伊伯帶天體的相關數據。“旅行者2號”朝星際空間進發;OSIRIS-Rex抵達小行星貝努;“黎明”號完成了探測任務,將在谷神星軌
目 錄 一、形勢與需求 二、總體思路、發展目標和戰略部署 (一)總體思路 (二)發展目標 (三)戰略部署 三、加快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四、大力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五、推進重點領域核心關鍵技術突破 (一)加強農業農村科技
法國石油巨頭道達爾集團等歐洲4家航空相關企業日前表示要聯手嘗試在燃料供應商、飛機制造商和航空運營商等各方之間建立產業鏈,推動航空生物燃料的發展。 道達爾集團、歐洲飛機制造商空中客車公司、法國航空公司和法國航空航天推進器生產商賽峰集團日前在第50屆巴黎航展上聯合組織了采用生物燃料的試飛活動,
法國石油巨頭道達爾集團等歐洲4家航空相關企業日前表示要聯手嘗試在燃料供應商、飛機制造商和航空運營商等各方之間建立產業鏈,推動航空生物燃料的發展。 道達爾集團、歐洲飛機制造商空中客車公司、法國航空公司和法國航空航天推進器生產商賽峰集團日前在第50屆巴黎航展上聯合組織了采用生物燃料的試飛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