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世界植物園大會在愛爾蘭召開
大會主席臺黃宏文研究員作大會報告 第四屆世界植物園大會于近日在愛爾蘭首都都柏林召開。來自全世界78個國家的600多名專家學者和官員代表參加了大會,愛爾蘭總理布賴恩·考恩到會揭幕并致辭。 此次會議的主題是:面對全球變化——植物園的新議程。會議安排了13個大會報告、27個分會交流、12個研討會等。國際生物多樣性公約執行秘書長Ahmed Djoghlaf、國際植物園聯盟秘書長Sara Oldfield、英國皇家邱園主任Steve Hoper、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主任黃宏文、美國密蘇里植物園主任Peter Raven、愛爾蘭國家植物園主任Peter Wyse Jackson等應邀作了大會報告。與會期間,華南植物園黃宏文研究員接受了美國《科學》雜志記者的專訪。 ......閱讀全文
吐魯番沙漠植物園:治沙治出的植物園
上個世紀,新疆吐魯番市風沙危害嚴重,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員來到這里治理風沙,建設了中國科學院吐魯番沙漠植物園。 通過野外引種、繁育培植,植物園里的物種逐漸豐富。目前,植物園里生長著500多種耐鹽、耐旱的荒漠植物,為防風治沙工作提供了支持。 暖陽下,新疆各地的梨花、杏花、桃花
中國植物園聯盟舉辦植物園園林園藝論壇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3/454943.shtm 深圳市中國科學院仙湖植物園主任楊義標致辭 論壇現場 參會領導嘉賓合影。主辦方供圖 3月23日,由中國植物園聯盟主辦,中國科學院核心植物園和深圳市中國
版納植物園“植物園與生物分類項目”通過驗收
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承擔的 “南美油藤(Plukenetia volubilis Linneo)的保育和開發利用研究” 、“喜馬拉雅特有植物象牙參屬(Roscoea)的系統發育及譜系生物地理學研究”、“三種蒟蒻薯屬植物的分子譜系地理學研究”等三個“植物園與生物分類學研究項目”于
上海植物園考察團到武漢植物園交流考察
上海植物園考察團到武漢植物園交流考察 7月14日,上海植物園考察團在黨委書記施俊、副園長陳必勝率領下一行17人赴中科院武漢植物園考察交流。武漢植物園主任助理、園藝中心主任劉宏濤等接待了來賓。 座談會上,劉宏濤向客人詳細介紹了武漢植物園的發展概況以及在引種馴化、園地管理、科
李志剛視察華南植物園
6月9日,中央紀委駐中科院紀檢組組長、中科院黨組成員李志剛視察華南植物園。 中科院巡視工作辦公室主任李曉光首先向華南植物園領導班子成員反饋了院巡視組于4月14日至18日對華南植物園黨政領導班子巡視的基本情況,華南植物園主任黃宏文,黨委書記、副主任任海等針對反饋意見作了表態和發言
美國費爾查德熱帶植物園主任訪問華南植物園
10月31日,應中科院華南植物園邀請,美國邁阿密費爾查德熱帶植物園(Fairchild Tropical Garden)主任Carl Lewis博士及劉虹博士訪問華南植物園。園副主任傅聲雷研究員、主任助理閆俊華研究員等接待了來賓。 交流會上,傅聲雷就該園目前的科學研究
版納植物園獲2016年度中國最佳植物園“封懷獎”
10月26日至27日,以“創新 綠色 共享”為主題的2016年中國植物園學術年會在北京舉行。 年會期間,經專家評選,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被授予2016年度中國最佳植物園“封懷獎”,以表彰版納植物園在科學研究、植物保育、科普教育、園林園藝、旅游開放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績。與會專家認為版納植物
中科院版納植物園將率先建設世界一流植物園
1月3日,為期4天的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以下簡稱版納植物園)建園60周年紀念暨系列學術活動舉行。 版納植物園園主任陳進表示,60年來,版納植物園在科學研究、科普教育等方面的成果卓著。在國內率先開展民族植物學的研究、建成我國第一個熱帶珍稀瀕危植物種質資源庫、收集保存11700種植物物種
李家洋視察華南植物園
8月20日,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李家洋視察華南植物園。 匯報會上,華南植物園主任黃宏文首先就近年工作進展特別是2009年以來的重點工作做了匯報。報告內容涵蓋科研進展、植物資源儲備及遷地保育、科普教育與旅游開放、人才隊伍建設及培養、科研設施能力及平臺建設等方面,并對國際評估、引進“千人計劃”人才
第二個國家植物園成立-國家植物園“家族”未來如何布局
國家植物園大家庭11日又迎來新成員——華南國家植物園。一南一北兩家植物園有何不同?未來的國家植物園體系又將如何發展壯大? 南北互補 分屬我國典型氣候帶與植被區 我國幅員遼闊,地貌、氣候多樣,植物種類豐富。已知的高等植物有37000多種,珍稀瀕危植物4000多種。雖然全國已經有約200個植物園
國家植物園花開兩朵-會出現更多國家植物園嗎
實現遷地與就地保護相互補充 2021年10月12日,中國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領導人峰會上宣布,本著統籌就地保護與遷地保護相結合的原則,啟動北京、廣州等國家植物園體系建設。 《國務院關于同意在北京設立國家植物園的批復》指出,國家植物園建設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尊重自然、保護第
上海辰山植物園與美國長木植物園簽署合作備忘錄
9月20日下午,上海辰山植物園與美國長木植物園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在上海辰山植物園重舉行。 簽約儀式由中科院院士、上海生命科學院院長陳曉亞主持,中科院上海分院常務副院長朱志遠致詞,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副主任范宇飛向美國長木植物園園方代表贈送紀念品。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局長馬云安在簽約儀
第二個國家植物園來了!華南國家植物園今天揭牌成立
今天上午,華南國家植物園在廣州揭牌成立。這是繼北京國家植物園之后,我國設立的第二個國家植物園。 華南國家植物園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南亞熱帶植物園,也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植物學研究和植物保護機構之一,展示區與科研區總面積達333公頃,主要立足華南,進行全球熱帶亞熱帶地區的植物保育、科學研究和知識傳播
版納植物園組織抗旱先鋒行動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利用“共產黨員抗旱救災先鋒行動”籌集的資金援助云南勐臘縣象明鄉曼莊村委會納竜村實施的村民飲水工程完工。至此,清澈甘甜的山泉水時隔三年之后再次流入了這個山區偏僻傣寨的家家戶戶。 今年三月的為戰勝云南百年不遇的大旱,中共云南省委組織部發出
版納植物園發現蟲草新種
新發現的老君山蟲草(Ophiocordyceps laojunshanensis) 凡是由真菌Ophiocordycep寄生昆蟲體內,菌成熟時能產生子囊孢子體的蟲菌復合體,統稱蟲草。不同的蟲草有不同的寄主或者寄生真菌。蟲草全世界已經報道近400種,中國已經報道有73種。
國家植物園巨魔芋首次結實
近日,國家植物園(北園)展覽溫室兩株火紅的巨魔芋(Amorphophallus titanum)果序猶如兩把鮮艷的火炬,洋溢著歡欣和喜悅。 2022年7月,國家植物園(北園)實現了首次巨魔芋群體花期,最大意義在于只能通過異花授粉的巨魔芋,能夠在同期盛開的個體之間互相授粉。 盡管2013年北京
第五屆國際植物園協會亞洲分會暨東亞植物園網絡會議召開
10月18日至26日,第五屆國際植物園協會亞洲分會暨東亞植物園網絡會議在南京中山植物園召開,來自亞洲及英國、加拿大、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的植物園、科研機構、大學、政府部門和非政府組織150余位專家和官員出席會議。 本次會議由國際植物園協會亞洲分會暨東亞植物園網絡主辦,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紐約植物園編寫地球植物生命目錄
常被越南村民用來編織草帽的棕櫚類植物,依賴于大霧山原始生存環境的許多地衣類,在巴西受到開發和森林采伐威脅的小型灌木,這些植物和真菌都是紐約植物園一年以來所發現和描述的新品種。 為了給全球的植物編目,2011年紐約植物園的科學家們就共命名了81個植物和真菌新種。
朱道本參觀考察華南植物園
任海(左1)向朱道本院士(左2)介紹華南植物園情況 7月26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副主任朱道本教授在廣州分院領導的陪同下參觀考察了中科院華南植物園,植物園黨委書記任海及科研處和綜合辦的同志熱情接待了朱道本一行。 考察途中,任海向客人介紹了華南植物園的歷史與現
確定了!北京將建國家植物園
1月4日,國務院發布批復文件,表示同意在北京設立國家植物園,由國家林草局、住房城鄉建設部、中科院、北京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 國務院在批復中表示,國家林草局、住房城鄉建設部要加強業務指導,會同中科院、北京市人民政府建立四方協調機制,統籌研究解決重大問題,抓緊組織編制國家植物園建設方案,突出植物遷
海南省發改委調研華南植物園
交流會現場 4月23日,海南省發改委副主任王長仁率代表團在中科院廣州分院院長黃寧生等陪同下,調研中科院華南植物園,開展合作交流洽談。華南植物園黨委書記任海以及部分科研人員參加了交流座談會。 座談會上,任海就如何恢復海南熱帶雨林生態系統和海南省南藥利用進行交流與探討,并提出了一
Wilhelm-Gruissem教授訪問辰山植物園
7月3日至6日,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ETH Zurich)Wilhelm Gruissem教授來滬,應張鵬研究員邀請于7月5日訪問上海辰山植物園(中科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學研究中心),并作題為Genetic engineering of cassava and rice for impr
他們找到了版納植物園之“最”
近年來,隨著國內外對生物多樣性數據記錄的重視,以及社會公眾高漲的博物記錄熱情。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以下簡稱版納植物園)利用國內外資深愛好者,不斷豐富版納植物園的物種探索和記錄,版納植物園的生物多樣性記錄數據逐月提高。目前,共有1366位不同領域的專家和愛好者參與記錄,總數量達4409種
國家植物園:講好中國植物故事
核心閱讀2021年12月28日,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在北京設立國家植物園。國家植物園在整合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南園)和北京市植物園(北園)的基礎上成立,總規劃面積近600公頃。 近一年的時間里,國家植物園以“筑世界植物資源方舟,聚全球植物科學之光,講中國植物文化故事”為愿景,在植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方面
華南植物園發現竹類新屬
近日,中科院華南植物園發現竹類一新屬——以禮竹屬。“屬名用以致敬中國第一位研究禾本科的植物分類學家耿以禮教授,他是最早描述本種的學者。”論文第一作者、中科院華南植物園副研究員童毅華說。相關研究發表于《植物鑰匙》(PhytoKeys)。 以禮竹的主要鑒別特征為:地下莖單軸型,節平坦,稈籜紙質,鞘
已批復|國立植物園建設在即
近日,國務院已批復同意在北京設立國家植物園。根據國務院關于同意在北京設立國家植物園的批復,國家植物園由國家林草局、住房城鄉建設部、中科院、北京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批復要求,國家植物園建設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尊重自然、保護第一、惠益分享;堅持以植物遷地保護為重點,體現國家代表性和社會公益性;堅持對
建好國家植物園-呵護自然之美
國家植物園體系是以國家植物園為主體的全國植物遷地保護網絡,涵蓋我國主要氣候帶和植被類型、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以及重要經濟植物,對野生植物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華南國家植物園在廣東省廣州市正式揭牌,我國已在一北、一南揭牌運行兩個國家植物園,國家植物園體系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我國有野生高等植物3
版納植物園揭示蜜蜂報警激素新功能
當蜂群受到威脅時,蜜蜂通過叮、咬等方式攻擊敵人,同時釋放報警激素。在蜂群旁,報警激素起招募同伴、標記敵人等作用,但在食源地,報警激素能否起到預警效果? 蜜蜂在花叢中采集時,可能會遭遇多種捕食者如蜘蛛、螳螂和螞蟻等捕食。黃猄蟻(Oecophylla smaragdina)是熱帶地區常見的捕食者,
20點直播|實地探訪國家植物園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8/484550.shtm 直播時間:2022年8月18日(周四)20:00 直播地址:科學網新浪微博直播間 掃碼進入科學網新浪微博直播間觀看直播 科學網微信視頻號將同步
版納植物園番木瓜miRNA研究獲進展
番木瓜(Carica papaya)又稱木瓜,是十字花目番木瓜科水果。番木瓜不僅可以作為水果食用,還有重要的藥用價值。作為一種重要的熱帶植物,番木瓜的產量和質量常常受到病蟲害的嚴重影響。其中為害最普遍及最嚴重的首推由病毒引起的番木瓜環斑花葉病,除此之外,還有10多種真菌病害,如炭疽病、葉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