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丹麥《日得蘭郵報》7月12日報道,丹麥研究人員提出一種利用免疫系統反應研制艾滋病疫苗的新方法,相關項目已得到歐盟的資金支持。 報道稱,人體免疫系統不能有效識別并攻擊艾滋病病毒是目前艾滋病無法控制的關鍵所在。丹麥奧胡思大學醫院和奧胡思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與艾滋病病毒十分相似的病毒,這種病毒可被人體免疫系統識別。因此,只要接種用這種病毒制作的艾滋病疫苗,當艾滋病病毒入侵時,人體免疫系統就被激活并發揮抵抗作用。 目前,研究人員已成立一家名為Skau疫苗的公司以運作艾滋病疫苗開發事宜,歐盟已提供670萬丹麥克朗(1美元約合6丹麥克朗)的資金支持,而丹麥科技創新部也將對項目提供支持。 Skau疫苗公司總監謝爾溫?巴赫拉米說:“我們希望開發出一種有效的艾滋病疫苗,從而遏制艾滋病的流行。這種新方法是基于對病毒結構和生物分子的了解,它將阻止病毒隱藏在人體內。” ......閱讀全文
9月18日,被全世界公認為最有希望的艾滋病疫苗——Ad5載體疫苗的臨床Ⅱb期試驗宣告失敗。9月21日,這項試驗被叫停,給整個艾滋病疫苗研究領域造成極大震撼。艾滋病疫苗研制之路還能不能繼續下去?是不是該考慮“偃旗息鼓”了? 10月13日下午,記者在北京協和醫學院建院90周年學術報告會間隙,采
過去5年間,全世界經歷了多次病毒疫情的突然爆發,包括非洲埃博拉病毒疫情,美洲寨卡病毒疫情,中東呼吸綜合征疫情和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 與過歷次疫情不同的是,借助先進的技術手段,此次疫情中我國研究團隊得以快速分離出病毒并獲得了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序列信息。1月12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已收到中國分享
一國際研究小組近日稱,他們找到了一種阻止艾滋病病毒破壞免疫系統的方法,通過移除艾滋病病毒外膜中的膽固醇,即可有效阻止病毒對人體免疫系統的損害。這一發表在最新一期《血液》雜志上的研究成果對開發艾滋病疫苗具有重大意義。 艾滋病是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所引起。通常,當
自艾滋病30多年前出現以來,開發有效的艾滋病疫苗便是科學界不懈追求的目標之一,但其進展一直比較緩慢。近日在美國華盛頓召開的第19屆世界艾滋病大會透露的信息表明,艾滋病疫苗的問世仍需時日。 艾滋病大會7月25日舉行了數場有關疫苗的研討。美國杜克大學醫學中心人類疫苗研究所所長巴特·海恩斯說,艾
新華網曼谷9月24日電 美國和泰國研究人員24日共同宣布,雙方合作開發試驗的一種“聯合疫苗”可以將人體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風險降低31.2%。這是人類首次獲得具有免疫效果的艾滋病疫苗。 研究人員當天在曼谷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說,這種“聯合疫苗”是由兩種疫苗組成的,其中一種負責刺激免疫系統,使
編者按: “重大成果”、“歷史性突破”、“里程碑”……眾多溢美之詞,在24日鋪天蓋地蜂擁向一項科研成果:美國和泰國研究人員24日聯合宣布,一種新型試驗疫苗可使人體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風險降低31.2%。這是世界上第一種具有一定免疫效果的艾滋病疫苗。盡管其免疫效果還很有限,但它實現了“免疫效果”從無到
(轉載自:藥明康德公眾號) 自18世紀末首次誕生以來,疫苗就成為了人們健康的“護身符”,它的出現使無數人能更好地預防疾病。在這次疫情中,用疫苗來預防新型冠狀病毒導致的疾病,也是大眾翹首以盼的方向之一。據不完全統計,全球范圍內已經有超過20家創新生物技術和醫藥公司在進行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研發。
為什么人類不能像戰勝其他傳染病那樣戰勝艾滋病?原因是因為人體還沒有進化出抵御艾滋病毒感染的免疫力,而艾滋病病毒的“殺手锏”正是感染免疫細胞而導致其“自殺”。 ■曾慶平 在第30個世界艾滋病日到來之際,美國和加拿大兩國科學家剛剛完成一項隨機、雙盲和設置安慰劑對照的治療性艾滋病疫苗臨床試驗。不幸
芝加哥(路透社)――在1984年一場未能圓滿的發布會上,美國衛生和公共服務部長Margaret Heckler曾大膽預言在2年之內就會出現可以有效抑制艾滋病的疫苗。 在經歷了一系列失敗之后,2007年的再一次嘗試證明默克公司的疫苗會使人們更加無力對抗傳染,這給艾滋病疫苗的研究蒙上了一層
在1984年一場未能圓滿的發布會上,美國衛生和公共服務部長瑪格麗特·赫柯勒(Margaret Heckler)曾大膽預言在2年之內就會出現可以有效抑制艾滋病的疫苗;在經歷了一系列失敗之后,2007年的再一次嘗試證明默克公司的疫苗會使人們更加無力對抗傳染,這給艾滋病疫苗的研究蒙上了一層揮之不去
12月1日是第30個世界艾滋病日。盡管藥物控制法可以有效降低艾滋病患者死亡率,但我國每年新發現感染者仍在10萬人以上,世界新發現感染者達180萬人。無論是中國還是世界,都對艾滋病疫苗翹首以盼。 然而,艾滋病疫苗研發30年來,科學家屢戰屢敗,僅臨床試驗已經失敗了200多次。艾滋病疫苗為何難產?
綜合新華社消息 美國和泰國研究人員10日在英國《自然》雜志網站上報告說,他們發現了艾滋病病毒外殼上一個易被攻破的弱點,這能夠解釋之前相關試驗中一種艾滋病疫苗的有效性問題。這一發現有望大幅提升疫苗效果,給人類抗擊艾滋病這一“世紀瘟疫”帶來新希望。 幾年前美國和泰國研究人員曾聯手進行一個代
一些來自美國和歐洲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讓艾滋病病毒“解除武裝”的新方式,這一方法或可提供研制艾滋病疫苗的新理念。 如果把艾滋病病毒比喻成一支軍隊,這一新方法的原理便是收繳這支軍隊的“武裝”,但保留它的“旗幟”。而后,卸下“武裝”艾滋病病毒便可被機體免疫細胞輕松識別和消滅。 ■“偷偷摸摸
重大疾病防治任重道遠 作為慶祝北京協和醫學院創建90周年和中國醫學科學院建院51周年活動之一,“重大疾病研究報告會”10月13日在北京舉行。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Michael J.Klag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研究所程書鈞研究員,美國洛克菲勒大學艾倫
幾十年來,在攻克艾滋病的路上,我們人類取得了進步,但腳步還不能停。 4月26日,香港大學宣布,該校研究團隊研制出一種新型抗體藥物,能保護細胞不被艾滋病病毒感染和清除艾滋病病毒,并在小鼠身上成功進行實驗。 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艾滋病研究所領導的研究團隊,利用基因工程技術,研制出一種新型的抗體藥
美國和泰國研究人員本月24日宣布合作開發出首個具有免疫效果的艾滋病疫苗,相關國際機構和業界一片叫好。不過,細思之,這種疫苗以及艾滋病本身仍有很多未解之謎,人類應對艾滋病疫情的斗爭仍非坦途。 一種有效的艾滋病疫苗需要激活人體免疫系統的兩大武器——能夠追蹤艾滋病病毒的抗體以及識別并破壞艾滋病病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即艾滋病(AIDS,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病毒,是造成人類免疫系統缺陷的一種病毒。1983年,HIV在美國首次發現。它是一種感染人類免疫系統細胞的慢病毒(lentivirus),屬逆轉錄病毒的一種。HIV通過
什么是冠狀病毒? 冠狀病毒(Coronavirus)是一種有包膜(或囊膜)的正鏈線性RNA病毒,也是一種最大的RNA病毒。冠狀病毒屬于網巢病毒目。我們通常說的冠狀病毒是冠狀病毒科的兩個亞科之一。該亞科包括甲、乙、丙、丁(α,β,γ和δ )四個屬。 冠狀病毒的包膜是由雙層脂質和跨膜蛋白組成。病毒的
如今,HIV仍然是威脅人類健康最具殺傷性的疾病,2015年全球有3670萬人感染該病毒,其中有180萬是兒童。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研究探索HIV疫苗的開發,而一旦接種,終生免疫,這是成千上萬名從事HIV研究的科學家們HIV疫苗研究的最終目標。 如今西安大略大學的科學家正在開發一種新型HI
“這一消息嚴重挫傷了整個領域的士氣” 美艾滋病疫苗臨床試驗失敗 分析顯示,該疫苗無法保護人體免遭病毒侵害,也不能減少感染者體內的病毒數量 9月18日,艾滋病(AIDS)疫苗研究遭受了災難性打擊,一個最有希望的艾滋病疫苗的臨床試驗宣布失敗。據最新出版的美國《科
來自清華大學,艾滋病研究中心的長江特聘教授張林琦是著名旅美中國學者、美國洛克菲勒大學艾倫?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首席華裔科學家,近期其研究組在《JBC》雜志上發表文章,解析了對于一種新發現,能中和高達90%的艾滋病病毒菌株的抗體,出現耐藥性病毒菌株的作用機理,指出了其中V5區的一個單殘基在其中扮演
單一類型的中和抗體可能不足以遏制艾滋病病毒 在一項艾滋病病毒如何變異以應對免疫系統壓力的研究中,美國埃默里大學疫苗中心研究人員得出的結論表明,艾滋病病毒能采取若干逃生路線,而不是以一個預定的路線來逃避免疫系統的壓力,這意味著單一類型的中和抗體可能不足以遏制艾滋病病毒。此項研究結果發表在9月份的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于當地時間16日表示,針對新冠病毒的疫苗(“mRNA-1273”)當天在西雅圖開始首次臨床試驗。首批接種疫苗的志愿者有45人,均為18至55歲的健康成年人,其中4人在16日接受注射。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發布消息開始臨床試驗。/NIH網站“臨床試驗的啟動速度之快,創下紀錄。”
新冠病毒的全球大流行使全人類都深受其害,對人們的健康、財富以及福祉都帶來了巨大的影響。這就像一場世界大戰,但不同的是,我們都在同一條戰線上。全人類可以通力合作,了解這種疾病并開發工具與之斗爭。我認為全球創新是減輕傷害的關鍵。這包括在檢測、治療、疫苗和政策上的創新,以遏制病毒的傳播并最大程度地減少
11月12日,中國衛生部表示,中國將修改《出入境管理條例》,取消對艾滋病病毒攜帶者和感染者長達20年的入境限制。 從過去對艾滋病及其患者的盲目恐懼,到現在的理性接納,除了認識的轉變,多少也透露了中國政府對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自信。 近年來,衛生部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及艾滋病病人的報告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即艾滋病(AIDS,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病毒,是造成人類免疫系統缺陷的一種病毒。1983年,HIV在美國首次發現。它是一種感染人類免疫系統細胞的慢病毒(lentivirus),屬逆轉錄病毒的一種。HIV通過
1984年4月,當人類對免疫缺陷病毒(HIV)和艾滋病有了初步認識時,美國衛生和人類服務部的一名高級官員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樂觀地告訴媒體:“在2年內,最多3年內,我們將擁有艾滋病疫苗。”20多年過去了,包括中國在內,全球已有100多種艾滋病候選疫苗曾經或正在進入臨床階段,但我們不但沒有看到任何產品,
來自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科學家們在發布于《科學轉化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雜志上的一篇研究論文中報告稱,單次注射一種叫做VRC01的強大抗體可以降低未接受抗逆轉錄病毒治療(ART)的HIV感染者血液中的病毒水平。研究人員還發現通過注射到靜脈中或皮下給
HIV病毒分為HIV-1和HIV-2,全世界大部分的艾滋病(AIDS)都是由前者引起的,而HIV-2病毒僅在非洲的某些地方發現。HIV之所以恐怖主要是由于兩點:一是它極易發生突變,很容易產生抗藥性,目前還沒有一種藥物能夠完全清除HIV,也沒有能夠預防HIV的疫苗。二是它攻擊的是人類的免疫系統,大
艾滋病的毀滅性在于HIV病毒多變,且主動攻擊宿主免疫系統,使其逐步喪失免疫功能從而易感染各種疾病或發生惡性腫瘤,進而威脅人類生命。對于艾滋病最好的防御措施之一是疫苗,它是逆轉艾滋病流行的有力武器。但是,目前并沒有艾滋病疫苗上市。 近期,首個曾備受爭議的艾滋病疫苗臨床試驗正式在南非開展。該試驗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