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偉長生平
1913年 出生于江蘇省無錫縣鴻聲里七房橋一個貧寒的書香門第。 1931年 以中文、歷史雙科兩個100分成績進入清華大學歷史系學習。 1941年 發表了深受國際學術界重視的第一篇有關板殼的內稟理論論文,當年他獲得多倫多大學應用數學博士學位。 1942年 赴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噴射推進研究所任研究所工程師,在“世界導彈之父”馮·卡門指導下從事火箭的空氣動力學計算設計、火箭彈道和地球人造衛星的軌道計算方面的研究。 1946年 與導師馮·卡門合作發表《變扭的扭轉》,成為國際彈性力學理論的經典之作。 1947年 在正則攝動理論方面創建的以中心撓度wm為攝動參數作漸近展開的攝動解法,在國際力學界被稱為“錢偉長方法”。 1948年 在奇異攝動理論方面獨創性地寫出了有關固定圓板的大撓度問題的漸近解,被稱為“錢偉長方程”。 1949年至1983年 任清華大學教授、副教務長、教務長、副校長,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副秘書長,中國......閱讀全文
錢偉長生平
1913年 出生于江蘇省無錫縣鴻聲里七房橋一個貧寒的書香門第。 1931年 以中文、歷史雙科兩個100分成績進入清華大學歷史系學習。 1941年 發表了深受國際學術界重視的第一篇有關板殼的內稟理論論文,當年他獲得多倫多大學應用數學博士學位。 1942年 赴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噴射推進
錢偉長:科學巨子-傳奇人生
一個黑色的星期五。 錢偉長,為中國人熟知的科學家,“三錢”中的最后一位,7月30日在上海走完了98歲的一生。 這位愛國學者近一個世紀的歷程,猶如一條大江,時而浩蕩,時而曲折。像很多同輩的中國科學家一樣,錢偉長在民族危亡之際,選擇了科學救國的道路;國家的需要,永遠是
著名科學家錢偉長院士逝世
記者從上海大學獲悉,著名科學家、上海大學校長錢偉長教授7月30日早晨在上海逝世。 錢偉長生平 錢偉長,1912年10月9日出生,江蘇無錫人,中國力學家、應用數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大學校長,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名譽校長,耀華中學名譽校長。中國近代力學、應用數學的奠基
科學時報:錢偉長的三大愿望
“做科研、創期刊、辦教育,這是貫穿于錢先生一生的3個愿望。”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研究員李家春在接受《科學時報》記者采訪時說。 7月30日,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偉長在上海逝世,享年98歲。早在20世紀50年代,錢偉長就創辦了我國第一個力學研究室,并參與籌建中國科學院力學研
錢偉長:祖國的需要就是我的專業
我國又一位享譽世界的科學巨擘辭世——中國近代力學奠基人之一,著名應用數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上海大學校長錢偉長7月30日6時許在上海逝世,享年98歲。 錢偉長一生充滿傳奇,年輕求學時棄文從理,只因為“祖國的需要就是我的專業”;作為“兩彈一星”元勛,他與錢學森、錢三強
清華師生緬懷錢偉長-白發學者潸然淚下
8月2日,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和物理系的部分師生召開追思座談會,以緬懷于7月30日去世的中國著名科學家錢偉長。 著名科學家、教育家錢偉長曾經工作過的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和曾經學習過的物理系8月2日下午共同舉辦座談會,共同追憶他們曾經的學長、導師、領導。談及先生愛國家、愛學生、愛同事
錢偉長中文信息處理科學技術獎頒發
12月20日,“錢偉長中文信息處理科學技術獎”在2014年中國中文信息學會學術年會上頒發。中科院兩項研究成果獲得該獎項一等獎。 “錢偉長中文信息處理科學技術獎”是經科技部批準設立的中文信息處理領域的最高科學技術獎,主要授予該領域在基本方法或關鍵技術上有原始創新或重大突破,對推動我國中文信息處理
錢偉長之子百日追思父親:多次為他人做嫁衣
著名科學家錢偉長逝世百日之際,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會今天(11月9日)舉辦追思會懷念這位“立德立言立功”的前輩。錢偉長的兒子錢元凱表示,錢家人會像父親一樣,“只要對國家有好處,我們就去做”。 錢元凱回憶起在父親最艱難的那些年也從沒放棄科學研究。1955年錢偉長就敏銳地發現計算機將來的
錢偉長期盼的東方“波士頓港”滿周歲了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2/514146.shtm“如果把上海比作紐約,那么和上海遠東國際大港相呼應,應在長江北翼建設一個類似美國波士頓的港口——呂四港。”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偉長生前曾滿懷期盼的江蘇呂四港已經開港運營一年,12月12日
著名科學家錢偉長遺體告別儀式7日在滬舉行
錢偉長遺像。 新華社發 中國近代力學、應用數學的奠基人之一,著名的科學家、教育家,杰出的社會活動家,中國民主同盟的卓越領導人,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朋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七屆、八屆、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民主同盟第五屆、六屆、七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第七屆、八屆、九屆名譽主席錢
“高考”物理僅考5分的他成為了力學大師
他“高考”物理僅考了5分卻以文科滿分的成績進入清華面對國家危難他棄文從理“造飛機大炮”他的論文在物理學界引起轟動愛因斯坦大加贊賞他創辦了我國第一個力學研究室當過清華大學副校長為“兩彈一星”的研制輸送了大量科研人才他與錢學森、錢三強被周恩來稱為中國科學界杰出的“三錢”他就是中國近代力學之父錢偉長今天是
解伯民:導師錢偉長教育思想十分具有前瞻性
今年79歲的解伯民,從1948年進入清華大學學習開始,便師從錢偉長學習力學。1956年,錢學森回國后成立中科院力學所并任所長,錢偉長任副所長。這時,已經在清華大學拿起了教鞭的解伯民又考取了錢偉長的碩士研究生。“書本從薄念到厚,再從厚念到薄” “因為錢學森和錢偉長都姓錢,都叫
致敬!本論文不必參考任何文獻,我就是參考文獻本獻
近日,一篇發表于2002年5月的論文因“參考文獻”的第一句“本文不必參考任何文獻”被網友投稿至“迷惑行為大賞”但當大家看到作者評論區畫風卻變了本文作者——錢偉長還有網友好奇他是誰一張極具“沖擊力”的介紹瞬間刷屏評論區高考物理只考5分卻成了中國力學大師1912年,錢偉長出生在江蘇無錫一個書香門第受家庭
錢易:我也在反思為什么現在培養不出大師
在江蘇省無錫市七房橋村,只要一提起“一門六院士”,當地無人不知。這六院士中,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錢易占據一席之地,另五位,有她的父親錢穆,堂兄錢偉長,以及同支的錢俊瑞、錢臨照和錢令希。 作為這個文教傳奇的唯一健在者,8月7日,錢易先生在位于清華大學藍旗營的家中接受了中國青年報記者的專訪
部分校長緬懷錢偉長:中國需要什么樣的大學校長
“我的畢業證上不會再有‘錢偉長’三個字,但您,永遠是我們的校長……”在上海大學哀悼老校長錢偉長的網站上,一名學生這么留言。 1983年,錢偉長來到上海大學的前身上海工業大學——一所當時名不見經傳的地方工科學校擔任校長,1994年,他續任新的上海大學校長,直至逝世。逝世前,他是我國年齡
蔡冠深受聘上海大學法學院名譽院長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6433.shtm中新網上海1月21日電(于偉 許婧)記者21日從上海大學獲悉,全國政協常委、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主席、香港新華集團主席蔡冠深博士受聘擔任上海大學法學院名譽院長。
為什么中國青少年缺乏想象力、創造力
最近《長江日報》披露,“2009年,教育進展國際評估組織對全球21個國家進行調查顯示,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卻排名倒數第一,創造力排名倒數第五。在中小學生中,認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養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只占14.9%。” 中國人歷來并不缺乏
鐘萬勰院士榮獲2011年度ICCES終身成就獎
第18屆國際計算與實驗科學工程大會(ICCES’2011)于2011年4月18日至20日在南京召開。在大會閉幕式上,鐘萬勰院士因其在計算力學的辛方法研究中取得的突出成就,榮獲2011年度ICCES終身成就獎,大會創立者Satya N. Atluri院士為其頒發了獎章。 ICCES大會是
科研人員參演,舞臺劇《群星閃耀》慶祝全國科技工作者日
錢學森在“兩彈對接”漫長的等待中回憶起艱難的歸國路與新中國科研的篳路藍縷;聞玉梅在遠方的哭聲下為解決乙肝問題矢志不渝;“抓斗大王”包起帆在領銜主導制定我國在物流、物聯網領域第一個國際標準時創新不懈;對自己所學專業感到困惑的“00后”大學生在圖書館與百年前的“10后”錢偉長發生了一場跨越古今的青年交流
中國力學大會將在哈爾濱舉行
“中國力學大會—2011暨錢學森誕辰100周年紀念大會”將于2011年8月22日至24日在哈爾濱召開。大會由中國力學學會與哈爾濱工業大學聯合主辦,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指導。 為更好發揮力學學會的作用,組織國內力學界各專業之間的學術交流,加強不同專業之間的相互借鑒和交叉,促進
鄭哲敏:有探索才會有創新
中國科學院院士鄭哲敏,是我國爆炸力學的專家,也是我國爆炸力學的開拓者之一。作為“兩錢”學生,他在錢偉長的課堂上第一次接觸了現代力學;在錢學森的叮囑下,走上了爆炸力學的道路。而讓人意外的是,記者在采訪中才知道,這位國際著名的爆炸力學專家,在取得博士學位回來參加祖國建設之前,連炸藥都沒有接觸過。
上海大學:聚焦培養全面發展的創新人才
?近日,上海大學招生與畢業生就業工作辦公室主任陸瑾線上做客新華網“2022高考情報局”,向廣大考生和家長介紹今年學校的招生政策和特色專業等情況。 Q1:能否請您介紹一下上海大學的基本情況? 陸瑾:上海大學建于1922年,今年恰逢建校100周年,它
鄭哲敏:有探索才會有創新
人物介紹: 鄭哲敏生于1924年,著名力學家、爆炸力學專家。長期從事固體力學研究,開拓和發展了我國的爆炸力學事業。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1993年當選為美國國家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 歷任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所長、非線性連續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發起成立直升機創新聯盟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275.shtm4月10日,直升機創新聯盟成立大會在江蘇南京舉行。作為主發起單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攜手中國直升機設計研究所、昌河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哈爾濱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航發湖
吹口氣就能檢測出是否吸毒-上海高校展示戒毒研究成果
“噗……”大學生李志鑫手持毒品檢測儀對著吸嘴緩慢吹氣10秒,顯示器上的數值由160變為220。 “吹氣指數60,正常狀態;如果超過100,疑似吸毒;200以上,有很大概率吸毒,可以進行血檢最后確定。”一旁的講解員向上海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市禁毒委主任陳寅介紹上海大學學生自主研發設計的手持式
“兩彈一星”元勛中的烈士-郭永懷
2018年7月,國際小行星中心正式將編號為212796號的小行星命名為“郭永懷星”。 郭永懷,中國力學科學的奠基人和空氣動力研究的開拓者,也是以烈士身份被追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的科學家,他的名字以這樣的形式繼續熠熠發光。 錢學森數次寫信給他:“我們拼命地歡迎你!” 中國科學
兩彈一星元勛郭永懷:23位元勛中的烈士
2018年7月,國際小行星中心正式將編號為212796號的小行星命名為“郭永懷星”。 郭永懷,中國力學科學的奠基人和空氣動力研究的開拓者,也是以烈士身份被追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的科學家,他的名字以這樣的形式繼續熠熠發光。 錢學森數次寫信給他:“我們拼命地歡迎你!” 中國科學院力學
歷史:一場被動的人才交換促成一雙中科院院士
【直到30年后的一天,他偶然瞥見了一本大連理工大學校史才恍然大悟。原來竟是錢學森所長親自促成此事!】 現在在高校和科研單位之間根據科研需要和人才自身特點直接進行人才交換的事情已非常罕見。但上個世紀60年代,在中科院和高校之間卻發生過一場有趣的人才交流,被悄然交換了工作單位的俞鴻儒和鐘萬勰二人
美國《僑報》:大學校長應是改革者
美國《僑報》3月25日刊載《大學校長應是改革者》一文指出,作為大學的管理者、領航者,大學校長就應當擺脫行政化的牽絆,破除束縛杰出人才成長的體制機制障礙,以改革的精神與舉措,擔當起教育的本職。 文章摘編如下: “爭議校長”周其鳳,因年齡原因不再擔任北京大學校長職務再次引發一番風波。網
科學時報:有感于“千名‘狀元’無頂尖人才”
就高校自身而言,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他們的天職。 調查報告顯示,1977年至2008年32年間的1000余位高考“狀元”中,沒發現一位是做學問、經商、從政等方面的頂尖人才,他們的職業成就遠低于社會預期。這無疑給熱衷狀元的國人們澆了一盆涼水。這些狀元們怎么了?這些金榜提名的狀元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