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新辦定于2008年5月23日(星期五)下午4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請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介紹汶川地震后保障環境安全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以下是發布會實錄: 魯廣錦: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根據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授權發布: 據民政部報告,截至23日12時,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55740人遇難,292481人受傷,失蹤24960人,緊急轉移安置1136.7929萬人。截至23日12時,共接受國內外捐贈款物246.44億元,其中實際到賬捐款160.24億元,已向災區撥付30.04億元。向災區調運的救災帳篷共計44.334萬頂、簡易房18334間、被子231.9347萬床、衣物307.4526萬件、燃油31.5萬噸、煤炭67.9萬噸。 分析測試百科網 四川地震專題......閱讀全文
新華網北京5月29日電截至29日12時,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8516人遇難。全國共接受國內外社會各界捐贈款物總計373.07億元,已向災區撥付捐贈款物104.03億元。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根據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授權發布:截至29日12時,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8516人遇難,365399人受傷,
新華網北京6月2日電(記者吳晶晶朱立毅)截至2日12時,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9019人遇難,這個數字比前一天增加了3名。同時,災區過渡安置房安裝進度加快,已安裝11500套。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日下午根據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授權發布:截至2日12時,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9019人遇難,37357
全國哀悼日:感天動地 托起希望 ·隨著清晨第一縷陽光,全國各地下半旗志哀 ·14時28分,全國人民默哀3分鐘 國旗低垂,汽笛長鳴,江河哽咽,天地同悲。 2008年5月19日,在國務院決定的全國哀悼日的第一天,13億中華兒女對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難同胞寄予深切哀悼。 “汶川,挺住!”“四川,雄起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于2008年5月27日(星期二)下午4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請衛生部新聞發言人孫家海先生和衛生部衛生應急辦公室主任陳賢義先生、醫政司司長王羽先生、疾病預防控制局局長齊小秋先生介紹災區衛生防疫工作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國新辦新聞局局長郭衛民: 現在我先向
8月16日,汶川映秀鎮新城全貌,水位略有下降。8月13日暴發的泥石流截斷岷江,新城被淹,那時距離交付只有10多天。都江堰龍池鎮栗坪村余慶秀家的樓房被泥石流灌進半邊屋子,地震前那里未發生過泥石流。龍池鎮南岳村被掩埋的農家樂。 ■ 核心提示 在今年汛期大暴雨誘發下,汶川地震重災區的地質次生
全國 截至6月6日12時,69130人遇難,17824人失蹤(中新網)更新 四川 截至6月3日19時,68612人遇難,359788人受傷(四川在線)更新 成都市 截至5月24日4276人遇難(四川新聞網) 截至5月24日都江堰市3069人遇難(四川新聞網)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根據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授權發布最新統計數據:截至5月20日18時,中國四川汶川大地震已造成40075人死亡,受傷247645人。 相關鏈接: 李成云:地震致四川39577人死亡236359人受傷 新華網 李成云:地震致四川39577人死亡236359人受傷http://w
新華網北京5月19日電(記者周英峰、吳晶晶)截至19日12時,我國四川汶川8級地震已造成四川、甘肅、陜西、重慶、云南、湖北、河南、湖南等省(市)34073人遇難,245108人受傷。 根據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授權,國務院新聞辦19日發布了四川汶川地震抗震救災最新進展情況。據衛生部報告,目前受傷住
①水深90 多米的紫坪鋪庫水庫保存了岷江帶下來的地震滑坡物質,科研人員艱難地采集到水庫沉積物后異常興奮。 ②在龍門山區因滑坡造成的堵車天天有,地震后更加嚴重。 ③一連數十天劃著小皮筏艇在煙霧撩人的紫坪鋪庫區進行不間斷觀察和采樣。 ④不時運動變化的近六萬個滑坡是科學家的工作場地。 ⑤20
不到24小時的時間,(四川)樂山犍為縣震了45次。昨日,記者從樂山市防震減災局獲悉,從前日(14日)21時起截至昨日15時,犍為縣累計發生地震45次。最大地震為昨日7時48分發生的3.9級地震。據初步統計,地震已造成犍為縣伏龍、新盛、下渡等8個鄉鎮39個村受災。其中
六個原因使其成為建國后破壞性最強、波及范圍最大的一次地震 5月16日,茂縣縣城周圍的山體不時有塌方發生。 四川震情動態示意圖 汶川大地震是中國一九四九年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范圍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的強度、烈度都超過了一九七六年的唐山大地震。中國地震研究及地質災害研究專家
7.8級地震的能量有多大 四川7.8級汶川大地震震動了全國,其能量到底有多大?昨日(12日),廣東省地震局副局長呂金水向記者解釋:“它的能量相當于100顆廣島原子彈,5倍于臺灣‘9·21’大地震;如果震級測量沒有誤差的話,是唐山大地震能量的兩倍。但唐山大地震離地表近且在人口密集地區發生。” 震級
“氣候變化已經成為全球工商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議題。”陳冬梅認為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經過了低溫冰凍災害、四川汶川地震等自然災害的人們開始越來越強烈地意識到:如果不采取行動,人類付出的代價將更為沉重 2008年,“老天”不開眼。 1月中旬到2月上旬,我國南方地區連續遭受四次低溫雨雪冰凍極端天氣過程
唐山大地震幸存者向汶川災區介紹簡易棚的搭法(建議一) 唐山大地震幸存者介紹“抗震、擋風、遮雨、調溫、好搭”的應急簡易棚的搭法河北省唐山市灤縣特殊教育學校 金泰(0315---7185383) 從電視上看到災區同胞很多人露宿街頭無家可歸,內心十分焦急!不由想到30年前親歷唐山大地震時我們搭建的
尊重遇難者遺體也是對遇難者家屬的安撫。本報記者曾強攝 在這片悲情大地上,幾乎每一個角落都滲透著淚水,淚水中又都摻糅了生者對逝者深深的眷戀與不舍:路上,騎摩托車的載著妻子尸體往老家去;瓦礫中,母親緊緊握著孩子冰冷的小手;新土前,白頭人捶著胸口送黑頭人……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假若得不到妥善處理的
貴州黔西南山區的布依族山民在趕墟喊山:順山橫山仰山山都應該不倒 生活在大山、高原的人們,往往都有一副高亢嘹亮的好嗓子。他們多半都是在特殊的地理環境里所后天練就——地勢的空曠和高海拔,就是為他們天造地設的排練場和演習廳。 陜北姑娘王二妮早年在《星光大道》一出場,《山丹丹花開紅艷艷》
2008年5月26日下午4時,國新辦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請中共中央組織部副部長歐陽淞介紹在抗震救災中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發揮作用的情況,并答記者問。 [郭衛民]:現在我向大家介紹,根據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授權發布:據民政部報告,截至26日12時,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50
中新網5月21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今天下午公布,截至5月21日12時,四川汶川8級地震已造成41353人遇難,274683人受傷,累計失蹤32666人。 新華網快訊:據總參作戰部報告,截至20日24時,搶險救災人員累計解救、轉移被困人員396811人,從廢墟中挖掘出來的生還者總計6452人。 分析
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8月8日21時19分,四川省阿壩州九寨溝縣(北緯33.2度,東經103.82度)發生7.0級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截至8月8日23時30分,地震已造成5人死亡、70余人受傷。 記者從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獲悉,由四川阿壩州防震減災局和該所聯合建設的地震預警系統成功預警此次地
四川汶川5月12日發生7.8級強烈地震,截止5月16日16時,遇難人數已達22,069人人,而且,災區還斷斷續續發生了2350多次余震。全民提高抗災意識非常必要! 汶川地震 救助災民常識 發現生命先送水,未能送水快補液; 清理口鼻頭偏側,呼吸通暢是原則; 臀部肩膀往外拖,不可硬拽傷關節;
地質環境監測院專家警示: 中國至少還有1.6萬個舟曲 地質環境監測院專家:這些地質隱患點分布于云南、貴州、四川、重慶、甘肅、陜西、湖南、湖北等山多坡陡的省市 中國至少還有1.6萬個與“舟曲”類似等級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威脅著700萬人的人身和財
2010年是多災的一年。這一年,無數的新聞背后是嘆息還是反思? 氣候談判天津會議 2010年10月4日至9日,聯合國今年第四次氣候變化談判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長期合作行動特設工作組(AWG-LCA)第12次會議和《京都議定書》附件一國家繼續減排承諾特設工作組(AWG-KP)第
新聞提示: 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縣發生里氏7.8級大地震,近半個中國皆有震感。在災區,大量建筑物倒塌,截至15日已造成至少14866人死亡,四川境內有25788人被埋。在災難發生時,你知道怎樣打開求生之門嗎?當你被困時,你知道怎樣自救,提高生存機會嗎?你知道該怎么恰當地救助被埋的親人,而不是在幫倒
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的里氏8級大地震給災區衛生防疫工作帶來嚴峻考驗。大災之后如何防止重大疫病發生和蔓延,成為目前抗震救災刻不容緩的重點工作之一。據農業部有關負責人5月18日表示,截至目前,四川、重慶、陜西、甘肅、云南5個省(市)已有1300萬頭(只)畜禽受災死亡,其中四川省重災區6個市州死亡畜禽1
中國西部發生了舉國震驚的“5·12”汶川大地震,7.8級的強震摧毀了震區與外界的一切聯系,空前規模的救災工作旋即夜以繼日地展開。國人在心系災區的同時也在不停地發問:地震在發生前就沒有什么先兆嗎?為什么沒有提前預報、提前示警呢?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副所長徐錫偉研究員在接受《瞭望》新聞周刊采訪時指出
中新網5月24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今天下午受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授權發布,據民政部統計,截至24日12時,四川汶川大地震已經造成60560人遇難,352290人受傷,26221人失蹤。 分析測試百科網 四川地震專題
汶川地震災情牽動著上海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心。在上海,兩院院士、廣大科技教育工作者們時刻關注著受難同胞的命運,也陷入了深思——我們的所學與專長,如何轉化為重建災區的力量?答案是明確的:發揮上海科技在抗震救災中的科技支撐作用,“創新為民,科技救災”,是我們最好的選擇。 災情發生后,上海市科委立即緊急安排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級特大地震,沒有準確預報;今年4月14日,玉樹7.1級大地震,也沒有準確預報。今天,關于地震究竟能否預報的爭論越來越激烈。 “地震預報難在即使搞地震預報的人都不知道究竟難在什么地方,不搞地震預報的就更不知道。”中國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
前言 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實現病有所醫的理想,是人類社會的共同追求。在中國這個有著13億多人口的發展中大國,醫療衛生關系億萬人民健康,是一個重大民生問題。 中國高度重視保護和增進人民健康。憲法規定,國家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現代醫藥和傳統醫藥,保護人民
玉樹災情遠超預想 搜救犬因高原反應未正常工作 “可能因為高原反應,搜救犬有時根本都不工作”,災區情況比預想的要嚴重 4月的青海高原,一場預想不到的災難突如其來:14日早上7時49分,位于青海省南部的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發生7.1級地震,剛入春的玉樹草原頓時嗚咽了,雪山頷首,江河哀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