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主要煤產地之一的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國家重點工程、中國自主研發建設的神華集團煤直接液化項目首條生產線現已建成,進入調試階段,預計將于今年9月試產。 鄂爾多斯市市長杜梓對記者說:“在有‘煤海”之稱的鄂爾多斯市,今年9月間將有兩個煤液化項目相繼投產。在當前持續高油價的情況下,這兩個項目的投產對于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意義非同尋常。” 神華集團煤直接液化項目于2004年8月啟動建設,規劃規模為500萬噸,計劃分兩期建設,一期為三條生產線、共320萬噸。其中,首條生產線投資達123億元人民幣,每年可轉化約350萬噸煤,生產柴油、液化石油氣、石腦油等產品108萬噸。 走近神華集團煤制油有限公司,就看到近60米高的兩座大型煤液化反應器,工程人員在為試產做準備。按照計劃,如果投產順利,神華集團2010年前后將再建兩條生產線。 內蒙古伊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張雙旺介紹說,由他們控股興建的煤間接液化制油示范項目,首條16萬噸生產線......閱讀全文
1月9日,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舉行。全國共有118所高等學校作為主要完成單位獲得了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三大獎通用項目172項,占通用項目總數的77.8%。 毫無疑問,高校人已經成為了國內科技領域的一支重要力量。他們在一座座幽靜的校園中,默默地為祖國的科技事業奉獻著自己的
“我家住在黃土高坡,大風從坡上刮過……”20年前,一曲《黃土高坡》唱出了古老陜西的粗獷與豪放,更讓人感受到千年的寂寥和荒蕪。 時光跨入新千年,伴隨西部大開發的深入推進,歷史厚重的三秦大地翻開嶄新的一頁。陜西借助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在科學發展觀旗幟指引下,譜寫著富民強省的時代華章:國土主
二氧化碳排放量位居全球首位,煤炭消耗占能源消費70%……面對“后哥本哈根”時代,中國將如何應對?在4月8日舉行的“2010年綠色暢想:能源、教育、環境倡議”國際論壇上,中美兩國科學家再次呼吁應重視“碳捕捉和儲存”,把二氧化碳收集并注入地下,讓它從哪里來到哪里去。 此
2月13日,距離我國首個煤制氣示范項目——大唐內蒙古克什克騰旗煤制天然氣示范項目投運已有兩個月。 然而,有關煤制氣計劃的爭議從未間斷。去年9月,美國杜克大學研究報告明確指出,中國煤制合成氣計劃較傳統天然氣可能多產生7倍碳排放,較開發頁巖氣多消耗100倍水資源。而去年12月,有專家在中國煤制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壽生 編者按 9月13日,2018中國國際石油化工大會在成都閉幕。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壽生作大會報告《用消費升級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共同開創石化行業的下一個未來》,闡述消費升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關系,并呼吁由這兩點發力,開創石
“速生草本植物碳轉化刈割封存技術,可促進生物質飛躍大增產,獲得足量的生物質,將其制備成固體、氣體、液體形態的能源產品,替代化石能源,實現大氣溫室氣體負增長,可降碳除霾,解決相關環境問題。”中國的一位化學家雷學軍自信地對《中國經濟周刊》介紹說。 雷學軍研究員,湖南省精細化工研究所所長、全國勞
貴州黔西南山區的布依族山民在趕墟喊山:順山橫山仰山山都應該不倒 生活在大山、高原的人們,往往都有一副高亢嘹亮的好嗓子。他們多半都是在特殊的地理環境里所后天練就——地勢的空曠和高海拔,就是為他們天造地設的排練場和演習廳。 陜北姑娘王二妮早年在《星光大道》一出場,《山丹丹花開紅艷艷》
“由于國家沒有統一、權威的能源協調管理部門,多部門涉及能源工作,時常缺乏配合和銜接,因此可能影響局部、行業、部門的利益和壟斷,影響各自對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IGCC)聯產的認知和客觀判斷,更難主動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對煤炭利用價值觀改變的挑戰。” 隨著國家對能源需求的
“由于國家沒有統一、權威的能源協調管理部門,多部門涉及能源工作,時常缺乏配合和銜接,因此可能影響局部、行業、部門的利益和壟斷,影響各自對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IGCC)聯產的認知和客觀判斷,更難主動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對煤炭利用價值觀改變的挑戰。” 隨著國家對能源需求
隨著氣溫日漸轉暖,全國煉油、化工、LNG等行業的項目建設也紛紛拉開帷幕。據業內人士介紹,雖然我國煉化工程行業走出低谷,但受全球油氣市場大幅震蕩的沖擊、國內供給側改革的結構性變化、商業模式升級的趨勢性變革等多種因素交織,機遇與風險并存,國內煉化工程企業更要未雨綢繆。 機遇:市場逐步回暖 據中國
今年3月,潔凈煤技術開發利用在北京“十一五”國家重大科技成就展覽會上吸引了人們的目光。 公眾和媒體對于“綠色革命”的理解通常有一些偏差,以為“綠色革命”就是指新能源,如太陽能、風能等。事實上,“綠色革命”還指“綠色的生產方式”或者“地球更能承載的方式”,例如潔凈
10月26日,由我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甲醇制取低碳烯烴工業化技術(DMTO-Ⅱ)在北京首簽工業化示范項目許可。陜西煤業化工集團、中科院大連化物所、中石化洛陽石化工程公司,與陜西蒲城清潔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正式簽約。這是DMTO-Ⅱ工業化技術全球首份許可合同,標志著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世界領先的新一
11月26日,中國科學院“變革性潔凈能源關鍵技術與示范”A類戰略先導專項重大科技任務“合成氣制混合醇聯產柴油萬噸/年級工業示范”的階段性研究成果“合成氣制高碳醇Co-Co2C(鈷-碳化鈷)基催化劑的創制及其在萬噸級裝置上的評價試驗”在北京通過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 高
編者按:鉛華洗盡,風華不再,資源枯竭型城市,如何重拾昔日榮光?惟有轉身、轉變、轉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必須加快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對曾經的資源型城市來說意義更加重大。撫順、萍鄉著力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力求在不斷轉方式、調結構中實現穩增長,在推進綠色發展、低碳發展、循
煤制芳烴與傳統芳烴由原油為生產原料不同,它以煤為原料,通過煤氣化技術進行芳烴的合成。煤制芳烴堪稱我國全面突破煤化工技術的最后一個大型堡壘,因為“十一五”期間,我國煤制油、煤制烯烴、煤制醇醚、煤制天然氣等關鍵技術均已取得突破。 芳烴是紡織品聚酯化纖的原料。我國化纖進口比例40%左右
我國水資源總量為2.8萬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7萬億立方米,地下水0.83萬億立方米,水資源總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為2240立方米,在世界銀行連續統計的153個國家中居第88位。我國的水資源現狀存在總量緊缺、人均占有量低、地區分布不均、水土資源不相匹配、水體污染日益加
今年的盛夏,劉東人很“爽”:他們迎來礦山綠色開采的“新歡”后,礦區“被套”資源盤活了,礦井服務年限延長了,環境污染杜絕了,與礦區居民關系也和諧了。 去年底,新光集團劉東煤礦與飛翼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實施膏體充填采煤項目。今年5月,項目通過了江蘇、安徽兩省經信委聯合組織的現場驗收評審。專家一致認為項
今年是西氣東輸十周年。那么作為我國萬眾矚目的重點工程之一,十年來,西氣東輸供氣能力到底怎樣?作為清潔能源,同等熱值,排放的二氧化碳是油的三分之二,煤的三分之一,西氣東輸帶來了怎樣的生態效益?沿線的生態環境恢復的情況如何?帶著一些列疑問,我們重走西氣東輸之路。 關鍵設備國產化 壓縮機組
“建設海洋強國,我一直有這樣一個信念。”2018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青島考察時強調。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我國成立的第一個專門從事海洋科學研究的國立機構,始終以習近平總書記“三個面向”要求為指引,不斷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瞄準聚焦建設“海洋強國”的國家戰略需求,解決自主創新核心關鍵問題,引領
國家“863”計劃重大項目——以煤氣化為基礎的多聯產示范工程日前在北京通過技術驗收。該項目的實施標志著我國在以煤氣化為基礎的多聯產及IGCC關鍵技術研發和工業示范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具備了相關技術自主研發、系統集成和工程成套能力。 該項目緊密結合我國煤化工快速發展對大型關鍵設備、工藝和技術
近日,“中央電視臺2015年度科技創新人物”候選名單正式出爐,推選委員會從82名有效候選人物中評選出20名,其中生物醫藥領域包括了中國干細胞領域的大牛裴端卿研究員、不久前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屠呦呦研究員、領導我國在境外進行疫苗臨床研究實現“零突破”的陳薇研究員等。20名候選人具體名單如下:
科技部近日發布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2012年度報告》稱,中國在頁巖氣勘探開發領域已初步形成頁巖氣資源評價技術和勘探技術與開采技術,不僅證實了中國頁巖氣資源前景,而且。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中石油集團公司了解到,科技部所說的中國在頁巖氣勘探開發領域的技術突破,指的是中石油自主攻
R&D投入不僅到位還要用在刀刃上 “十三五”規劃提出,到2020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占GDP比重提升到2.5%。部分人大代表在審查報告時認為,要確保這2.5%的投入到位,并且要把錢花好、花到位。 南京郵電大學校長楊震代表說,在“十二五”規劃的指標中有十八個約束性的指標全部完成。預
生物質能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組成。我國有豐富的生物自然資源和可利用資源。除種植物和野生植物外,尚有大量廢棄資源。據統計,我國農林業生產廢棄物每年達12億噸,其中僅秸稈就有7億噸;禽畜養殖業有機物排放33億噸。但大都沒有利用,造成大氣和水源污染,每年僅田間焚燒秸稈就達1.5億噸。如何合理利用變廢為寶
5月16日,科技部在其官方網站分別就《太陽能發電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和《潔凈煤技術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作出解讀。 《太陽能發電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解讀 問:《太陽能發電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是在什么樣的背景下出臺的? 答:
2月27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大氣環境管理司司長劉炳江,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副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介紹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展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三人共同回答了記者關注的問題。 劉友
中國實驗快堆反應堆大廳 日前,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重大項目中國實驗快堆工程通過科技部組織的專家驗收,標志著我國核能發展“壓水堆―快堆―聚變堆”三步走發展戰略的第二步取得重大突破,也標志著我國在第四代核電技術研發方面進入國際先進行列。 什么是快堆?中國實驗快
中國實驗快堆反應堆大廳 日前,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重大項目中國實驗快堆工程通過科技部組織的專家驗收,標志著我國核能發展“壓水堆—快堆—聚變堆”三步走發展戰略的第二步取得重大突破,也標志著我國在第四代核電技術研發方面進入國際先進行列。 什么是快堆?中國實驗快堆的
1月10日的寧夏寧東大地,茫茫荒漠,全球單套最大規模的神華寧煤400萬噸/年煤炭間接液化示范裝置巍然聳立。 在凜冽的晨風中,受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委托前來考察的中科院秘書長鄧麥村一行,在中科合成油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永旺和神華寧夏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姚敏的陪同下,現場考察了這座世界級煤制
王毅 1962年10月生,1985年畢業于清華大學。曾分別在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中科院國情研究中心從事國情分析、資源環境政策和發展戰略研究。現為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中科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組長、首席科學家,中科院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