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范圍的麻疹疫苗強化免疫活動正在安全有序進行。截至目前,接種工作情況良好。政府主導、各部門密切配合的工作機制,為強化免疫活動有序開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政府及相關部門以實際行動,切實履行著讓民眾免于傳染病危害的職責。 為群眾提供均等化的公共衛生服務是政府的職責。去年4月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明確了政府建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的責任。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是建設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的題中之意。正是在這一基本原則的指導下,衛生部組織專家對全國麻疹防控現狀進行深入分析、研究,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將2010年~2012年的防控任務逐年分解并提出具體目標。在全國范圍統一開展的麻疹疫苗強化免疫,是為了更有效地消除麻疹、確保民眾尤其是兒童健康而采取的針對性策略,是政府履行公共衛生職責的具體體現。 《傳染病防治法》明確指出:“各級政府領導傳染病防治工作。”《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閱讀全文
[導讀]:衛生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于2010年4月6日上午10:00在衛生部(西直門外南路1號)五樓新聞發布廳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山西“貼簽疫苗”事件有關情況。衛生部就有關預防接種知識熱點問題答問,對于近年來頻頻發的疫苗引發的事件等,予以解讀。衛生部認為,中國疫苗接種數量很大,小概率事件導致的
國務院發布健康中國重磅文件,心腦血管、糖尿病、癌癥、慢性呼吸系統等四類藥物迎來機會。 四類疾病被點名 7月15日,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據《意見》,此次行動的背景之一就是隨著工業化、城鎮化、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我國居民生產生活方式和疾病譜不斷
9月11日開啟的全國麻疹疫苗強化免疫正在安全有序推進。9月13日下午,衛生部舉行全國麻疹疫苗強化免疫電視電話會議,總結交流麻疹疫苗強化免疫活動兩天多來的工作情況,分析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對下一步工作再部署、再要求。陳竺部長強調,安全第一,質量第一。把好事做細,做穩,做實。高質量完成這次麻疹疫苗強
自2009年底起,衛生部就有計劃地開展麻疹疫苗強化免疫相關宣傳活動,制作了公益廣告、宣傳海報和折頁,向公眾普及強化免疫相關知識。4月22日,為避免當時山西疫苗事件對今年免疫接種工作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衛生部與世衛組織駐華代表處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專題介紹了麻疹強化免疫和乙肝免疫工作。7月中旬,衛
25年來,Steve Cochi一直在推動公共衛生領域一個大膽的想法——在一些人眼中,這個想法有些冒險,甚至是魯莽。他希望全世界可以采取措施清除麻疹。不是馴服這種病毒或在全球控制其暴發,而是掃除該病毒,把它從地球表面徹底清理掉。 和人們頭腦中固有的疾病斗士形象不同,SteveCochi不會被空
在中國衛生部網站上,衛生部就有關預防接種知識熱點問題答問,對于近年來頻頻發的疫苗引發的事件等,予以解讀。衛生部認為,中國疫苗接種數量很大,小概率事件導致的絕對數肯定會隨之增加,公眾包括媒體對此應有正確的認識。 答問內容如下: 為何近年來發生了多起由于接種疫苗引發事件? 疫苗事件
北京市衛生局新聞發言人毛羽21日透露,目前北京市的免疫規劃能夠預防16種傳染病,每年接受預防接種的人數超過1000萬人次,北京市傳染病的死因順位已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第一位下降至現在的第十位。 毛羽在第26個全國預防接種宣傳日前夕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北京市在1978年
生物醫藥 就醫學而言,生物產業主要包括血液制品、疫苗制劑、生化及核酸診斷試劑、基因工程藥物、組織工程產業等。 自1989年基因重組人干擾素α1b成為國內批準的第一個生物技術藥物,就正式拉開了中國生物制藥產業的序幕。但是歷經20多年的發展,中國的生物制藥產業并沒有實現預期的增長勢頭,
記者昨天從衛生部獲悉,我國將在9月11日-20日期間,對全國范圍內近1億兒童接種麻疹疫苗。主要接種對象為8個月-4周歲的兒童,將全部使用國產疫苗。這是迄今為止我國最大規模的麻疹強化免疫行動。 據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副局長郝陽介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
關于印發健康中國行動——癌癥防治實施方案(2019—2022年)的通知發布時間:2019-09-23 來源: 疾病預防控制局健康中國行動——癌癥防治實施方案(2019—2022年) 癌癥防治工作是健康中國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國
關于印發健康中國行動——癌癥防治實施方案(2019—2022年)的通知發布時間:2019-09-23 來源: 疾病預防控制局國衛疾控發〔2019〕57號健康中國行動癌癥防治實施方案(2019—2022年) 癌癥防治工作是健康中國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國務院關于
我國建立了覆蓋城鄉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絡直報系統,結核病、艾滋病、血吸蟲病等重大傳染病得到有效控制。 我國是全球22個結核病高負擔國家之一。三年前,重慶萬州區的陳某田患上了耐多藥肺結核。他四處求醫,幾乎花光了所有積蓄。201
3月11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以“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為主題的記者會上,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焦紅提出,“對疫苗違法違規行為要嚴厲查處,對監管失職瀆職行為,也要嚴肅問責。” 焦紅表示,將重點落實“企業主體”和“部門監管”兩大責任。疫苗生產企業,應該建立完善質量管理和產品安全追溯體
近日,廣東在全國率先啟動公共衛生人才隊伍體系完善補強工作。3月26日,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我省公共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的若干措施》的通知(下稱“若干措施”),明確提出,在2020年專插本招生中增設預防醫學專業,公共衛生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計劃同比增長50%;到2022年底,
小小疫苗 關乎百姓健康 近來,由于接連發生山西“貼簽疫苗”事件和“延申疫苗”造假事件,一時間,公眾對疫苗質量及安全性產生一定程度的懷疑,再加上部分不負責任的、缺乏科學性的網上炒作,疫苗遭遇信任危機。 國產疫苗
衛生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于2010年4月6日上午10:00在衛生部(西直門外南路1號)五樓新聞發布廳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山西“貼簽疫苗”事件有關情況。 衛生部新聞發言人、衛生部辦公廳副主任鄧海華稱3月17日,有關媒體刊登了“山西疫苗亂象調查”、“近百名兒童注射疫苗后致死致殘”的報道。衛生
傳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各種病原體引起的能在人與人、動物與動物或人與動物之間相互傳播的一類疾病。中國目前的法定報告傳染病分為甲、乙、丙3類,共40種。此外,還包括國家衛生計生委決定列入乙類、丙類傳染病管理的其他傳染病和按照甲類管理開展應急監測報告的其他傳染病。新型冠狀
減少一半死亡!98國數據揭示10種常見疫苗的深遠影響 在最新一期《柳葉刀》中,一項重要的模型研究描繪了目前全球兒童免疫接種的現狀,并強調疫苗接種對人類健康的巨大影響。研究表明,針對10種常見的疫苗可預防疾病進行的疫苗接種,使包括中國在內全球98個中低收入國家的相應死亡人數減少了近一半。而且,如
繼5月8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全面推開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實施意見》后,9日再次印發《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4年工作總結和2015年重點工作任務的通知》。《通知》明確深化醫保支付制度改革,支付方式改革要覆蓋縣域內和試點城市區域內所有公立醫院,并逐步覆蓋所有醫療服務。 一、深化醫藥衛
這篇文章,要特別感謝讀者、一位名叫Joly的現居英國的網友的慷慨幫助和萬分辛苦的志愿翻譯工作。她告訴我她覺得這份報告意義重大,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真的非常感謝,我把她翻譯的原文分享如下,希望有助于關注英國疫情管控策略的所有讀者參考并思考↓總結 COVID-19對全球已造成了深遠的影響。它是自1
1. 什么是耐藥細菌? 抗菌藥物通過殺滅細菌發揮治療感染的作用,細菌作為一類廣泛存在的生物體,也可以通過多種形式獲得對抗菌藥物的抵抗作用,逃避被殺滅的危險,這種抵抗作用被稱為“細菌耐藥”,獲得耐藥能力的細菌就被稱為“耐藥細菌”。 2. 耐藥細菌是從哪里來的?是天然存在的還是物種進化的結果?
近日,衛生部專家就耐藥細菌相關知識進行解讀,以下為主要內容: 1. 什么是耐藥細菌? 抗菌藥物通過殺滅細菌發揮治療感染的作用,細菌作為一類廣泛存在的生物體,也可以通過多種形式獲得對抗菌藥物的抵抗作用,逃避被殺滅的危險,這種抵抗作用被稱為“細菌耐藥”,獲得耐藥能力的細菌就被稱為“耐藥細菌”
近日,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最近評選出2001-2010美國十大衛生成就,其中包括肺炎球菌結合疫苗在內一系列新疫苗的推出被列入其中。2001-2010美國十大衛生成就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疫苗可預防疾病 過去的十年,與疫苗可預防疾病有關的病例、住院治療、死亡與護理費用,均出現大幅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的總體部署,為加快推進健康產業科技發展,打造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未來經濟增長,引領健康服務模式變革,支撐健康中國建設,科技部等6部門制定《“十
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公告,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獲頒新版GMP認證,這是國內三大乙肝疫苗生產企業中首個獲頒的新版GMP證書。 4月25日是“全國兒童預防接種日”,疫苗的安全性再次引起公眾的關注。此前,多地曝出疑似“疫苗致
從美國到澳大利亞再回到中國,科學家們正利用新技術進行一項雄心勃勃的努力,不惜耗資數百萬美元,以便在創紀錄的時間內開發出一種疫苗,應對新冠病毒疫情。這種新病毒自去年年底在中國武漢出現以來迅速傳播,致使數萬人感染。 任何疫苗的研制通常都需要數年時間,這包括需要在動物身上進行試驗、在人體上進行臨床試
實現群體免疫并不像看起來那么簡單,也不一定總能實現 我們戰勝了天花和小兒麻痹癥,新冠肺炎(COVID-19)會成為下一個嗎? 群體免疫是指一個群體對某種疾病具有足夠的免疫能力,從而防止疾病的傳播。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在1923年首次創造了這個術語,用來描述一群被試動物(在當時的研究中是小鼠
隨著更多的人從COVID-19中恢復過來,這意味著更多的人應該有針對這種病毒的抗體。一些傳染病專家表示,這些幸存者的獻血可能有助于保護或治療其他人。 這個普遍的概念并不新鮮。在20世紀上半葉,醫生使用"恢復期血清"來治療麻疹、腮腺炎和流感等病毒感染暴發期間的病人,包括191
4月25日~30日,全國將開展為期一周的預防接種系列宣傳活動。記者從4月11日下午衛生部召開的宣傳周新聞通氣會上獲悉,2000年以來,我國疫苗可預防的傳染病發病水平逐年下降,2010年,麻疹、乙腦、百日咳、白喉等疾病發病率降至歷史最低水平。 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中心主任梁曉峰介紹說,200
2012年5月21日-26日,第65屆世界衛生大會在瑞士日內瓦舉行。衛生部部長陳竺率由外交部、衛生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駐日內瓦代表團及港澳特區衛生部門組成的中國代表團與會。 本屆大會任命陳馮富珍為下一屆世衛組織總干事,討論了世衛組織改革、衛生研發和籌資、《國際衛生條例(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