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由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辦的“2010年深圳市第十四屆高校畢業生就業雙向選擇大會”在深圳會展中心1號館舉行。此次大會約有500家用人單位參會,提供兩萬個工作崗位。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作為人才培養單位在大會上進行畢業生推薦,與部分在深知名企業達成初步的畢業生推薦意向。 2011年先進院預計有包括客座學生在內的230余名應屆畢業生,涉及計算機、電子信息、通信、軟件、自動化、機械、化學、材料、生物醫學工程、物理等學科專業。大會上,先進院負責人向各企業介紹了先進院研究生培養簡況、培養模式、特點優勢及應屆畢業生狀況等,并與部分單位達成了初步的畢業生推薦意向。百度、清華同方、中興通訊、華強集團、光啟研究院、中國醫藥集團等一批具有良好成長潛力和發展前景的知名單位均對先進院的學生培養質量表示贊賞。先進院部分學生參加了此次大會,申請了自己意向的單位,有的同學當場就收到了復試通知。 參加此次雙選會......閱讀全文
中國大豆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在哈爾濱組建 編者按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發揮科技支撐作用,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戰略部署,大力支持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近期科技部、財政部、教育部、國務院國資委、全國總工會和國家開發銀行聯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發展的動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計、強國之策,對于推動經濟結構調整、打造發展新引擎、增強發展新動力、走創新驅動發展道路具有重要意義,是穩增長、擴就業、激發億萬群眾智慧和創造力,促進社會縱向流動、公
4月1日,記者從省教育廳了解到,教育部正式批復同意我省設立西湖大學。根據復函,西湖大學系社會力量舉辦、國家重點支持的新型高等學校,為非營利法人,由我省統籌管理和指導。(今日人民日報《西湖大學有啥不一樣》和浙江新聞客戶端《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加快“雙一流”建設》都做了相關詳細解讀。) 創辦西湖大學
篳路藍縷,一程又一程,聊城三院人秉持著“創魯西醫療品牌,辦人民滿意醫院”的辦院宗旨,發揮醫院黨委的領導作用,加強醫院領導班子、干部隊伍、人才隊伍建設,乘風破浪、攻堅克難,在我國改革開放四十年、同時也是聊城市第三人民醫院建院55周年的今天,塑造了非凡的發展成就,得到廣大患者的高度信任與贊譽,在聊
過去五年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過去五年,是我國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我國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顯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會保障水平顯著提高,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顯著提高。我們圓滿完成“十一五”規劃,順利實施“十二五”規劃。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
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屬各單位: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的意見》(國辦發〔2019〕30號)精神,促進我省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實現高質量發展,經省政府同意,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一、實施家政從業人員素質提升工程(一)支持家政服務相關專業設置和課程開發。推動1所以
經過短短兩年建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已經成為最大化釋放創新聯合體活力的協同創新平臺。中國科大圍繞戰略性科技創新領域,著重打造連接上中下游的“創新叢林”,以期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和發展提供取之不竭的“源頭活水”。 聚焦重點領域“種大樹” “經濟轉型的前提是產業轉型,而實現產業轉型
在當今的經濟生活中,“大數據”已不僅僅“扮演”著“工具”“助推器”等配角,而是實實在在的“生產力”,是一個正在興起的龐大的新經濟產業。據易觀國際統計,2015年我國大數據市場規模已達102億元,2017年有望達到170億元。申萬宏源報告分析稱,10年后“大數據”可撬動萬億元級GDP。 “貴漂”
在當今的經濟生活中,“大數據”已不僅僅“扮演”著“工具”“助推器”等配角,而是實實在在的“生產力”,是一個正在興起的龐大的新經濟產業。據易觀國際統計,2015年我國大數據市場規模已達102億元,2017年有望達到170億元。申萬宏源報告分析稱,10年后“大數據”可撬動萬億元級GDP。 “貴漂”
當你留心看一些大學簡介,如果該校有某個學科擁有國家或省級“重點實驗室”,都會著重筆墨,大書特書。這些重點實驗室往往會得到大量的政府資金扶持,在科研探索和人才發展上,可以說是一塊“金字招牌”。而擁有“重點實驗室”的學科,也往往是該校的王牌學科,成為歷年該校錄取分數最高的專業之一。 不過
各位代表,同志們: 在全國人才工作會議剛剛閉幕、舉國上下深入學習貫徹會議精神之際,我們在這里隆重召開中國科協人才與調宣工作會議,認真學習中央領導同志重要講話,深入分析科協人才和調宣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研究探討做好新形勢下科協人才和調宣工作的新思路新舉措,對于我們更好地貫
“五.四”不僅是北京大學的校慶日,也是全國人民的青年節,走過120年的北京大學還有許多如此的“敢為天下先”。不久前,分析測試百科網采訪了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應用化學系主任沈興海教授,他帶我們回顧了放射化學-應用化學專業63年的光輝歷史并展望在新時代的發展,特別談到我國對放射化學人才的急需,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和商務部聯合印發了《關于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旨在指導和促進產業集聚區規范發展和提質增效,推進制造強國建設。在《指導意見》中提到,發揮儀器儀表等裝備制造示范基地對重點行業領域發展的引領示范和輻
2009年12月8日,由北京理工大學生命學院主辦,分析測試百科網(www.antpedia.com)獨家贊助的第二屆北京高校生命科學專業研究生會主席論壇在北京理工大學成功舉辦。 第二屆北京高校生命科學專業研究生會主席論壇現場  
一年之計在于春。對于今年即將離開校園的874萬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來說,這個春天的確與往年的大不相同,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僅打亂了他們原有的生活節奏,而且影響了他們的求職和就業計劃。一方面,持續的疫情防控造成一批企業生產和經營出現困難,就業環境不容樂觀;另一方面,由于疫情防控需要,原本計劃舉
作為科研的兩個層次,既要頂天,又要立地,鄭州師范學院8年的科研路就是這樣一路走來的。從當年的專科到今天的本科,鄭州師范學院用心做著服務社會的工作。從一場場的學術報告,到一個個成果轉化項目的簽訂,鄭州師范學院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更多的科研成果服務于社會。■史俊庭 在鄭州師范學院(以下簡稱鄭州
當前,西安、武漢、深圳等多地人才新政引發關注。西安“一鍵落戶”、武漢啟動百萬大學生留漢工程、深圳強化對高新技術人才吸引,渴求人才、加快創新發展已成為很多城市的共識。求才若渴的共識背后,是每座城市不同卻又迫切的需求。招什么樣的人才?拿怎樣的“紅包”吸引?如何優化發展環境?招才、引才、留才,是城市
邱大洪 邱大洪(1930~),浙江湖州人,港口、海岸和近海工程專家,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1951年從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后,任教于大連工學院(現為大連理工大學)。現為中國海洋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大連理工大學海岸和近海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顧問。主要從事波浪理
2010年5月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陪同朝鮮勞動黨總書記、國防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日參觀博奧生物有限公司。新華社供圖 2008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來到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看望廣大科技工作者,就園區的創新發展問題進行專題調研。這
近百個智能機器人擺成“中國”矩陣,它們與南方科技大學師生一起揮舞著五星紅旗,在這場家國情滿滿、科技范十足的青春快閃里,放棄美國終身教職的鄧巍巍等多位海歸教授,與學生共同唱響《我和我的祖國》。 作為一所承擔著探索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雙重使命的新時代大學,南科大把回答好“錢學森之
與國家風雨同路,與時代命運與共。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中國科學院建院70周年的重要歷史節點,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以下簡稱華南植物園)迎來90歲華誕。 “90年來,我們歷經戰火紛飛、新中國成立、十年‘文革’、改革開放,華南植物園迎來了科學的春天,進入了新時代。”
搶占科技制高點――“十一五”湖北省質監系統公共檢測平臺跨越發展側記 湖北省質監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澤洪(中)深入企業調研 上篇:科技興檢碩果累累 “十一五”期間,湖北省質監系統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各級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認真履行職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明顯增強,監管
“可以說省時又省力!”參加完學校近期舉辦的“共同戰‘疫’ 決勝未來——2020春季名企空中雙選會”后,華東理工大學化學學院碩士研究生仇同學有針對性地咨詢了4家企業,并投出3份簡歷,并跟2家企業約了視頻面試,“流程顯示,現在HR已經拿到我的聯系方式,讓我注意接聽相關來電。” 舉辦“空中雙選會”
揚帆逐浪正其時 國家燃氣用具產品質檢中心的檢測人員正在做熱水器性能測試電器檢測人員正在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雙光束光譜分析系統2米光球上做電光源產品性能測試 5年來,注重資金投入,經多方籌集資金達2億多元,發展成為擁有3個國家級和11個省級質檢中心,為地方經濟發展起到支撐作用。 5年
“如果沒有科研志向的話,我想當時自己抵擋不住‘北大專業隨便挑’的誘惑。” 回憶起四年前的選擇,中國科學院大學(國科大)化學專業2014級本科生汪詩洋笑著說,當時甚至為此與家長和老師產生分歧,但自己做好了當“小白鼠”的心理準備。 讓汪詩洋心動的,是時任國科大校長丁仲禮院士的一句話。
貴州的群山中,有著“中國天眼”之稱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為探索宇宙奧秘提供世界領先的創新平臺。 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圓滿實現科學目標,深海科考挺進萬米時代,潔凈能源核心技術實現工業化……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我國科技創新實現重大歷史性跨
9月28日上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聯合組建的“合肥物質科學技術中心”成立暨揭牌儀式在合肥董鋪島舉行,“中國科大環境科學與光電技術學院”、“中國科學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同時揭牌,校、院雙方各50名教授、研究員接受了雙崗雙聘。中國科學院的科教結合工作邁入集成優質資源建設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7月1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創建“中國制造2025”國家級示范區,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確定防控義務教育學生失學輟學的措施,確保實現“十三五”義務教育鞏固率目標;部署深入實施臨時救助制度,以更有效的救急救難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 會議指出,創建“中國制造2025”國家級
2010年研究生畢業后,大家各奔東西,有的去了制藥公司,有的去了醫院,有的去了藥監部門,有的接著讀博或者出國,當然也有的人轉了行。每個人都選擇了自己的道路,可又有多少人能看到自己的出路。 我們這一代學藥人,趕上了制藥行業突飛猛進的十年,旁觀了05、06年文號亂飛的狂飆突進,也體驗了15、16年
“他是美國科學院院士,曾分文不取,幫助北京生命研究所站穩腳跟。如今,作為北生所所長的王曉東是否實現了他當初的理想?他和北京生命研究所有著怎樣的淵源?如何帶領班子走到今天?北生所面臨著哪些問題,未來的路在哪里?請看王曉東和北京生命研究所的前世今生。” 2013年9月28日,由香港求是基金會舉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