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君浩院士的育兒經:你的孩子也能成為愛因斯坦
在世界的各個角落,有千千萬萬個“小愛因斯坦”:他們也許古靈精怪,聰明愛好,但學習上卻總“提不起勁兒”。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無可復制的——他們需要的是適當的激勵、積極的動機、自信和愛,以激發他們的智慧,發展他們的潛力,釋放他們的創新能力。中科院院士褚君浩在出席上海書展活動時暢談育兒經,在他看來,每個孩子都有成為天才的潛力。
培養孩子首先做一個品行端正的好人
褚君浩院士在紅外光電子材料和器件、鐵電薄膜的材料物理和器件研究領域成就斐然。褚院士從事教育行業多年,桃李滿天下,在培養孩子方面也頗有心得,他的兒子在德國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如今在瑞士一家著名的高科技公司任職,經常往來于瑞士和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之間,從事著瑞中之間的技術交流工作。
褚君浩曾為《你的孩子也能成為愛因斯坦》一書作序,作者費爾南多·阿貝爾卡是西班牙著名教育專家,前教育部促進閱讀委員會成員。《你的孩子也能成為愛因斯坦》是他的第9本書,上市便登頂亞馬遜西班牙教育類暢銷書榜,至今已重印12次。之所以要為一本育兒書寫序,褚君浩表示,正是在于它的啟發意義,通過分析愛因斯坦的人生軌跡,告訴家長,一個小時候看起來平庸的學生,怎樣變成極富創造力的成功者。
“我們培養孩子的目的并不是希望他們個個都成為愛因斯坦,但是作為父母和老師,肯定很希望孩子長大后能夠成為一個富有創新精神的成功者。”褚君浩說,孩子的培養有四個方面最重要:品行、知識、能力和體魄。最重要的是,首先要做好一個人,勤奮、誠實、愿意與人交往。在這些基礎上培養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學得更好。
在培養孩子品行方面,褚君浩講了一個故事,兒子在德國念書時,在一家飯店打工。有一次,他將自己掙得的1700馬克工資存入銀行。由于工作人員的失誤,在存款后面多添了一個零,寫成了17000馬克。兒子當時也沒注意,回到家才發現,第一個電話就打給了爸爸,咨詢該怎么辦。
“我說,你明天馬上把錢退給銀行,這個是不可以的。他說自己也問過打工飯店的老板,老板認為這是銀行方面的問題,完全可以不理。我說這個話是不對的。”褚君浩說,第二天一早,兒子就把錢退還給銀行,銀行送給他兩樣東西,一本筆記本和一瓶酒。飯店老板還跟他開玩笑,說你這瓶酒和筆記本的代價也太高了。
“做一個誠實、勤奮的人,這是我對兒子的第一個要求。”褚君浩說。
寬容環境有利于孩子創造力培養
褚君浩的兒子是個學霸,一般在德國念博士需要五年,他3年就讀完了,還在《應用物理快報》上發表了6篇論文。為什么他能學得那么好?在父親看來,非常關鍵的一點就是,在中學打下了扎實的基礎,一是世界觀和人品,二是養成了好的學習方法,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有質疑精神。這兩點都為孩子的未來發展奠定了成功基礎。
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能力?在褚君浩看來,一個寬松的環境有利于孩子創造力的發展。如今一些孩子常常在培訓班之間趕場,“我認為這種趕場讓孩子永遠處于被動局面,缺少自己動腦筋。應該讓孩子坐在寫字臺前,有足夠的時間思考,從而掌握、歸納、提煉好的方法。”褚君浩說,整天封閉起來做一個學霸,也不利于創造力的培養。還是要讓孩子多參加一些課外活動,這是對孩子能力的鍛煉,會反過來促進成績的提高。
在費爾南多·阿貝爾卡看來,小時候,愛因斯坦總顯得“慢人半拍”,然而他的“遲鈍”卻讓他有更深刻的思考余地。小愛因斯坦是個孤獨的幻想家,經常通過奇思妙想來打發時間,或者一個人搭搭積木,他把獨處當成一種享受。他小時候就拉小提琴,沉浸在“傾聽、彈奏、愛、敬仰、沉默”之中。從小養成了善于提問、善于思索問題的習慣,這正是愛因斯坦成才重要內在因素。
莫在孩子能找出答案情況下揭秘
不過,現實生活中老師和父母總在不知不覺中扼殺孩子的創造性。譬如他們會說:“不要再問了行不行,沒看見我很忙嗎?”“問別人去,我都快被你煩死了!”“你怎么想起來做這種事的?”“算了吧,我看你也不會有興趣的。”“不關你的事,不要瞎摻和!”
褚君浩很贊同費爾南多·阿貝爾卡提出的關于創造力培養的一些做法,其中最關鍵的一點是,永遠也不要在他們可以自己找出問題答案的情況下揭開謎底。不說出答案,代之以循循善誘,讓孩子自由獨立地思考,循著邏輯的方向找到問題的答案。
實際上,創造力的培養也是有規律可循的。創造力的發育在孩子5歲左右會經歷第一次停滯期,在9到10歲時出現第二次停滯期。有研究表明,有些孩子在第二次停滯期后,創造力大不如前。10歲后,受到周圍環境影響,孩子已經意識到想要繼續向前走,就必須舍棄一部分創造力,轉而學習一些更加重要和務實的知識。但也有一些孩子,創造力的火焰在10歲后仍在繼續燃燒,甚至在青春期、青年時期或成年后依然創造力驚人。
激發孩子的創造潛能,費爾南多·阿貝爾卡建議:充分了解孩子的個性和行為方式;充分信任他們;讓他們積極參加討論;從尚無定論的問題入手;根據情境適當進行變通;和他們一起,走到解決問題的最后一步;當孩子的奇思妙想具有可行性時,將方案帶入實踐;對孩子由已知推向未知、找到解決方法的成就給予肯定,鼓勵他們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的精神。
用左手還是右手?順其自然
如今,腦科學理論在育兒中的應用漸趨流行。褚君浩特別提到,左右腦半球之間分工明確,左腦控制邏輯思維,右腦主管形象思維,偏于想象和感性思維,是創造力和想象力的源泉。由于人類慣用右手,因此,左腦比較發達。“但為了擁有更加發達的右腦,我也不提倡大家現在都要去用左手,或是做左撇子,還是要順其自然,有機會可以適當鍛煉用左手做一些事情。”褚君浩說。
費爾南多·阿貝爾卡也提供了一些小游戲:如鍛煉左腦半球的游戲是數獨游戲,傳統的擊船游戲。鍛煉右腦半球的有拼圖、魔方(哪怕只能拼出一面也無妨)、畫4×4的方格并讓小伙伴們比比誰能找到最多直角、俄羅斯方塊……此外,唱歌、寫作、背誦詩歌、用肢體語言闡明想法、跳舞,這些訓練可以使兩側大腦合作得更加親密無間。
5月1日,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北京科學中心承辦的科幻教育沙龍首場活動在北京科學中心舉辦。科幻教育沙龍活動從科幻教育視角出發,旨在提升青少年的創新能力和創造力,激發其好奇心與想象力,增進科學興趣,......
評上教授,意味著學術地位提升、能調動更多資源、脫離“非升即走”苦海……以至于很少有人會思考,它會帶來哪些“副作用”。一位來自加拿大的水文學教授卻勇于自我剖析。他表示,“評上教授,讓我的科研創造力趨近枯......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實現人才引領驅動的關鍵是戰略科技人才。戰略科技人才站在國際科技前沿、引領科技自主創新、承擔國家......
為貫徹實施《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和《國家“十四五”期間人才發展規劃》,培養標準化人才隊伍,近日,國家標準委、教育部、科技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工商聯五部門聯合印發《標準化人才培養專項行動計劃(2......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和使用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明確提出包括提高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對青年科技人才的資助規模,將資助項目數占比保持在45......
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是支撐我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中之重。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作出部署,提出努力培養造就更多大師、戰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師......
聆聽院士和知名教授講座報告,參觀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上海化工研究院等機構,進入華東理工大學(以下簡稱華理)生物采油實驗室科研輪轉,負責“航天育種菌種及代謝產物分析”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訓練......
作為支撐我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關鍵力量,戰略科學家站在國際科技前沿、引領科技自主創新、承擔國家戰略科技任務,也是近年來我國人才培養和使用的重點。然而,當前我國能躋身國際前沿、參與國際競爭的戰略科學家......
作為支撐我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關鍵力量,戰略科學家站在國際科技前沿、引領科技自主創新、承擔國家戰略科技任務,也是近年來我國人才培養和使用的重點。然而,當前我國能躋身國際前沿、參與國際競爭的戰略科學家......
近日,上海大學招生與畢業生就業工作辦公室主任陸瑾線上做客新華網“2022高考情報局”,向廣大考生和家長介紹今年學校的招生政策和特色專業等情況。Q1:能否請您介紹一下上海大學的基本情況?陸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