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君浩院士的育兒經:你的孩子也能成為愛因斯坦
褚君浩院士的育兒經:你的孩子也能成為愛因斯坦 在世界的各個角落,有千千萬萬個“小愛因斯坦”:他們也許古靈精怪,聰明愛好,但學習上卻總“提不起勁兒”。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無可復制的——他們需要的是適當的激勵、積極的動機、自信和愛,以激發他們的智慧,發展他們的潛力,釋放他們的創新能力。中科院院士褚君浩在出席上海書展活動時暢談育兒經,在他看來,每個孩子都有成為天才的潛力。 培養孩子首先做一個品行端正的好人 褚君浩院士在紅外光電子材料和器件、鐵電薄膜的材料物理和器件研究領域成就斐然。褚院士從事教育行業多年,桃李滿天下,在培養孩子方面也頗有心得,他的兒子在德國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如今在瑞士一家著名的高科技公司任職,經常往來于瑞士和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之間,從事著瑞中之間的技術交流工作。 褚君浩曾為《你的孩子也能成為愛因斯坦》一書作序,作者費爾南多·阿貝爾卡是西班牙著名教育專家,前教育部促進閱讀委員會成員。《你的孩......閱讀全文
金涌院士:培養學生創造力是大學的主要任務
去年5月3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科技三會”上的講話中指出,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創新的方向究竟是什么呢?我認為只有站在巨人肩膀之上,才能夠有所創新。所以,科學普及的本質之一就是要激發全民創新的熱情,這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創新教育。
高松代表:培養有創造力的人才-服務科技自立自強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8882.shtm“我們的教育一直在用過去的知識教給現在的學生,希望他們去解決未來的問題。”3月11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舉行第三場“代表通道”上,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校長高松在接
賀福初:解放創造力
人類文明史實質就是一部創造力的輝煌史。創造力由人的智力、知識以及人格等多種因素組成,是人類特有的能夠成功完成某種獨創性活動,如創新理論、更新技術、發明方法、創作作品等的能力。當前,傳統發展動力不斷減弱,粗放型增長模式難以為繼,必須依靠創新開辟新空間、打造新引擎。 宇宙間最偉大的力是進化力,進化
褚君浩院士的育兒經:你的孩子也能成為愛因斯坦
褚君浩院士的育兒經:你的孩子也能成為愛因斯坦 在世界的各個角落,有千千萬萬個“小愛因斯坦”:他們也許古靈精怪,聰明愛好,但學習上卻總“提不起勁兒”。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無可復制的——他們需要的是適當的激勵、積極的動機、自信和愛,以激發他們的智慧,發展他們的潛力,釋放他們的創新能
國產科學儀器亟須釋放創造力
近日,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秘書長閆增序看到中石油的一個訂單,其中50臺氣相色譜儀器全是進口設備。他問中石油方面為什么不考慮使用國產儀器,對方告訴他,別的儀器或許可以將就,但這種儀器必須用國外產品。 這個回答讓閆增序感到頗為無奈。 如何改變我國科學儀器研發技術實力相對薄弱的現狀?如何
孫國際:深化對科研創造力的激勵
在一定程度上,人們創造力的發揮由其動機決定,而動機卻是由外在因素和內在因素構成的。外在因素直接體現在工作安排、任務完成、獎勵、提升等注重成效結果的準確性和連貫性方面;同時,還必須涵括自主、開放、平等、客觀的參與競爭環境。內在因素則反映在人的樂趣、勤奮、責任感、成就感、道德感、使命感和追求真理的熱
推動青年人才盡早達到“創造力峰值”
青年科技人才是創新活動中最活躍、最積極的因素,青年階段是科學研究的“黃金時期”。如果給予青年更多機會,加大培養力度,勢必會讓更多拔尖人才“冒出來”,為科技強國建設輸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實踐中,我們清楚地看到,由于這一群體科研資歷尚淺、學術資源相對缺乏,在獲取項目、職稱評價等方面還存在一些瓶頸,束縛了創
田建國:大學創造力關鍵在文化傳承創新
胡錦濤總書記在清華大學百年校慶的講話,使我們對當代大學使命功能作用有更加嶄新的視角,更加辯證的思考,更加理性的審視,更加長遠的設想。講話中,胡錦濤總書記首次將文化傳承創新作為現代大學重要功能,體現黨中央對文化傳承創新的高度重視,賦予現代大學新的重大使命。 大學職能發生深刻變化 大學是人類文化
ChatGPT4在創造力測試中表現不俗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8358.shtm
創造力對于氣質聯用儀的延伸發展很重要
? ?國內的氣質聯用儀行業從二十幾年到的落后狀態進步到今天的鼎盛狀態,從多方面看都可以看出在創造力方面是很有發展潛力的,根據現在市場的發展情況表示,面臨的競爭者不僅僅是國內同行的生產廠家,也面臨著來自國際市場先進企業品牌的擠壓,同時為了擴大自己的市場范圍,得到進一步的發展還有一些后來居上的企業也正在
研究揭示人類創造力遺傳基礎新進展
創造力是人類特有的一項重要特質,一般被描述為“發現新問題,產生新想法、視角,以及發明創造,從而傳達或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推動因素。雖然創造力被認為與智力等特質有關,但研究表明,與智力相比,創造力在人類進化史中的形成時期更晚,大約在60000到30000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可能
為什么中國青少年缺乏想象力、創造力
最近《長江日報》披露,“2009年,教育進展國際評估組織對全球21個國家進行調查顯示,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卻排名倒數第一,創造力排名倒數第五。在中小學生中,認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養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只占14.9%。” 中國人歷來并不缺乏
創造力天才必須得有點“神經病”嗎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3674.shtm創造力天才必須得有點兒“神經病”嗎?富有創造力的靈感是怎么來的?靈光乍現的前一秒到底發生了什么?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和情緒相關。愛因斯坦說過:情感和愿望是人類一切努力和創造背后的動力。而情
評上教授后,我的科研創造力卻枯竭了
評上教授,意味著學術地位提升、能調動更多資源、脫離“非升即走”苦海……以至于很少有人會思考,它會帶來哪些“副作用”。 一位來自加拿大的水文學教授卻勇于自我剖析。他表示,“評上教授,讓我的科研創造力趨近枯竭”“在教學生涯前期,我過于自負,這與創造力思維背道而馳”。后來,他花了20多年時間才重
最新研究發現,腦電刺激可提升人的創造力
近日,倫敦瑪麗女王大學(Queen Mary Universiy of London)和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Goldsmiths University of London)的研究人員宣稱,他們找到了一種利用腦電刺激來增強人類思維創造力的方法。該研究成果發表在近日的 Scientific Rep
關閉大腦的某個部位,會使我們更富有創造力
如何發揮我們的創造力?更重要的是,我們該怎么做才會更富有創造力?這些問題讓神經科學家、哲學家、藝術家和企業老總們絞盡腦汁,比如“創造性思維”和“創造性解決問題”等等。這項最新研究終于找到了答案,它與腦電活動與人類大腦的相關知識有關。 來自英國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QMUL)和倫敦金史密斯學院的
高福:釋放創造力解決“卡脖子”與“卡腦子”問題
《院刊》: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各種場合強調“創新創業創造”的重要性。今年全國“兩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向改革開放要動力,最大限度釋放全社會創新創業創造動能,不斷增強我國在世界大變局中的影響力、競爭力。我們注意到,您最近主持翻譯了《創造力危機——重塑科學以釋放潛能》一書,這本書聚焦“
研究稱有創造力的個人擁有獨特的大腦活動模式
在《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上發表的一篇論文詳細介紹了針對大腦活動模式的研究,特別是那些有創造力的個人和沒有創造力的個人的模式。根據這項研究,有創造力的人有獨特的大腦活動模式,不同于那些創造力較差的人; 這適用于各個領域的有創造力的個人,包括藝術家和科學家等。 資料圖 這項研究由
Sci-Rep:情緒表達或影響大腦的創造力神經網絡
近日,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Johns Hopkins School of Medicine)的研究人員對爵士樂音樂家的大腦掃描研究發現,當藝術家們正自全身心活躍地嘗試表達情感時,其大腦中和創造力相關的神經回路就會被明顯改變。在過去10年間大量的神經影像學研究開始鑒別哪些神經回路組分負責多
睡覺和創造力還有關系?最新理論就是這樣說的
據大西洋月刊報道,1920年復活節前的那個晚上,奧托·洛維(Otto Loewi)從睡眠中醒來,他似乎產生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想法。他把它記在紙上,很快就又睡著了。當他再次醒來時,發現自己寫的潦草字跡難以辨認。但幸運的是,第二天晚上,這個想法又回來了。這是個簡單實驗的設計,最終證明了洛維長期思考的假
高大上的實驗室能激發你的科研創造力嗎?
從英國的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到日本的沖繩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很多機構對于建筑設計如何影響科學家的工作做了很多探索嘗試。比如說,陽光長椅如何有利于研究人員的心理健康;讓人放松的休息場所如何能促進自發性合作;步道和瑜伽如何調整工作狂傾向。沒錯,學術界和產業界的許多人士都同意配套的便利設施能提升工作
改革科研體制-激化創造力-才有世界級科研成果
中國2013年公共財政科技支出超過5000億元,而1978年僅為52億多元,不到40年,財政科技投入增長了近100倍,但中國科技論文被引用次數平均為6.92次,而世界平均值為10.69次,與世界科技強國差距明顯,真正世界級的科研成果和大師級科學家鮮有出現。(10月21日新華社) 科技投入增加迅
使用者可以促進有創造力的創新造福窮人
Tara Acharya說,開放創新有潛力重振發展領域,為創新性知識和資源提供新的源泉。 始于大約20年前的開源軟件運動的開放精神如今已經開始走出信息技術部門。許多公司正在從它們自身機構之外征集觀念、知識和資源——不僅僅來自專家顧問那里,也來自業余的熱心人士、消費者和最終用戶。 當熱
丘成桐:鼓勵好奇心,保護創造力和想象力
12月3日,2023丘成桐中學科學獎總決賽在清華大學落下帷幕。來自海內外的89支中學生團隊共決出61項大獎,包括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經濟金融建模六個學科的金、銀、銅、優勝獎,以及跨學科的最高獎項——科學金獎。數學金獎得主、新加坡萊佛士書院的郁含章與生物金獎得主、上海中學的晁楚言共同獲得2
專訪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用創造力解決問題
“創造力十分重要,它賦予生命的力量。”近日,記者在中科院大學見到了已年逾90的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匹茲堡大學教授Thomas Saaty。當提到創新性思維時,Saaty如是說。 上周,Saaty應中科院虛擬經濟與數據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國科大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石勇的邀請前來中科院大學訪問,并
Conscious-Cogn:咖啡因能提高解決問題能力,創造力不行
咖啡因可以提高注意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阿肯色大學的研究人員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咖啡因并不能激發創造力。 "在西方文化中,咖啡因被認為與創造性的職業和生活方式有關,從作家的咖啡道程序員的能量飲料, 這些刻板印象背后有更多的真相。"心理學助理教授、最近發表在《Consciousness and
人在打盹時創造力爆發!MIT研制“造夢機”來影響認知
你是否曾被難題困住,冥思苦想卻無法解決?別急,打個盹,你可能會“夢”到最具創造力的解決方案。近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與美國哈佛醫學院研究人員發現——人們在“打盹”時最具創造力,尤其當被引導夢到特定主題時。這項最新研究于2023年5月15日發表于《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
教育部專家:中國人才培養模式有缺陷
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專家咨詢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副會長周滿生教授16日在廣州表示,中國的人才培養模式有重大缺陷,而且從基礎階段就出現缺陷。 周滿生是在出席16日在廣州舉行的第四屆中國南方教育高峰年會上發表題為“國際視野下創新人才的培養”演講時表示的。 他提到了耶魯大學教授、北
青年科學家黃正:激發化學創造力-用催化變“廢”為寶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黃正是個擅長變“廢”為寶的人,他利用高效的催化體系,把簡單易得的烷烴或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的聚烯烴廢塑料,轉化成柴油、表面活性劑等高價值化學品。黃正在實驗室 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戰略資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銳、生態環境污染日益突出,資源的高效利用成為中國化學工作者
李林院士:搞科研是種享受,只苦干不會有創造力
李林帶領上海生科院不斷向躋身世界一流研究機構目標努力著。 人物小傳 李林,生物化學家,無黨派人士。1983年畢業于南京大學生物系生物化學專業,獲學士學位;1989年畢業于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獲博士學位。1990年至1992年在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生理與生物物理系做博士后,199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