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0-12-06 14:53 原文鏈接: 坎昆會議:日本成眾矢之的中國態度積極坦誠

      坎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會程過半。總結第一周會程可以發現,圍繞《京都議定書》問題展開的國際博弈異常激烈,而態度頑固的日本成為眾矢之的。

      大會的談判案文已經在主辦國墨西哥的協調下取得了一些進展,但《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問題卻猶如一座難以跨越的大山橫亙在各國代表面前。不少專家向本社記者指出,如果該問題持續惡化,氣候大會的前景將很不樂觀。

      日本頑固堅持不再履行《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的立場,給世界做出了非常糟糕的“榜樣”。俄羅斯、加拿大等國意欲效仿日本。國際氣候變化談判的重要法律基礎面臨解體。

      美國長期以來游離于《京都議定書》法律框架之外,對議定書第二承諾期更一直持敵對態度,是國際氣候變化談判的最大絆腳石。對于美國的現狀,坎昆大會根本無法拿出一套應對方案。

      發展中國家對發達國家消極應對氣候談判進程的態度早已不耐煩,一周來會場內對《京都議定書》前景的爭論已經進入了白熱化的程度。玻利維亞代表要求各國堅決履行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并獲得了委內瑞拉等國的積極響應。兩大陣營的界限分明。

      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項目主任楊富強對記者表示,各國目前在《京都議定書》問題上開始“站隊”,或選擇和日本站在一起,或選擇委內瑞拉。當然有不少國家立場繼續搖擺。

      他認為,坎昆大會還有很多關鍵問題沒有解決,留給各方的時間已經不多。如果會議在下周還沒有突破,將會給明年的南非大會帶來很大壓力。

      中國政府代表團和非政府組織以積極和開放的態度參加此次大會。除了蘇偉、黃惠康等高官參與的邊會和記者會外,非政府組織也組織了多種形式的活動解疑釋惑,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中方對此次大會和《京都議定書》的態度是明確的。對于此次大會,中方積極參與,希望能夠取得成果;中方認為應該堅持《京都議定書》,包括議定書的第二承諾期。

      在中方主辦或參與的活動都座無虛席,充分顯示外界對中國的態度依然極其關注。記者發現,不少外國與會者對中國國內的減排措施都給與了積極評價,認為中國的負責任態度給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做出了積極貢獻。

      大會第一周是在新的主席案文草案公布后匆匆結束的。由于會務的組織和談判的緊張,一周下來,很多與會者覺得十分疲倦。下周,大會將召開高級別會議,圍繞《京都議定書》以及具體減排目標等方面的斗爭勢必會更加激烈。

    相關文章

    研究揭示氣候變化下全球植被變綠的水文效應及機理

    20世界80年代以來,全球特別是北半球的植被蓋度呈現顯著增加趨勢,這一現象被稱為“全球變綠”。鑒于植被與徑流之間的緊密關系,全球變綠如何影響徑流成為國際研究熱點,但迄今為止仍缺乏統一結論。中國科學院遺......

    Nature預測:2021年,這些科學事件最值得關注!

    12月22日,《自然》繼對影響2020年的科學事件進行盤點后,又預測了2021年最值得關注的科學事件。其中,新冠疫情和氣候變化仍是繞不開的話題。應對氣候變化進入新階段2021年將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一......

    2020年全球30米地表覆蓋精細分類產品公布

    近日,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研究員劉良云團隊發布2020年全球30米地表覆蓋精細分類產品。目前該數據集已在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數據網站免費共享。地表覆蓋分布是氣候變化研究、生態環境評估及地理國情監......

    提高海岸帶響應氣候變化的韌性

    最近一項研究顯示,隨著氣候變暖,原本冬季南歸的很多鳥類或將變為“北漂族”。該研究指出,作為瀕危物種代表之一的丹頂鶴,在過去30年內已經在東部沿海地區失去了92%的越冬范圍。可見,氣候變化已顯著影響到我......

    全球氣候變化未因新冠疫情而止步

     包括世界氣象組織在內的多個機構9日發布報告說,全球氣候變化未因新冠疫情而止步,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在繼續上升,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在經歷疫情初期封鎖措施和經濟放緩帶來的暫時下降后,正逐步回升到......

    百年生態學模型:氣候變化或致種群破壞驟然發生

    英國《自然》雜志8日發表的一項生態學模型研究顯示,氣候變化造成的物種種群破壞,最早或在這個10年內發生,并且會是“驟然”發生。但大規模、快速地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則有可能降低生態組合遭遇突然性破壞的幾率......

    最新研究顯示土壤在減緩氣候變化中有巨大潛能

    緩解全球氣候變化,需要清潔能源和有效清除大氣中的碳。近日,由自然保護協會和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等聯合進行的一項研究,首次將土壤在全球森林、濕地、農業和草原上的碳減排潛力匯總在一起,計算出全球土壤在......

    全球氣候變化致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加劇水華藍藻爆發

    2月19日,華東師范大學生態與環境科學學院助理研究員吉星與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荷蘭皇家科學院、德國不萊梅大學合作,在《科學進展》上以第一作者發表題為《藍藻的固碳表型可塑性將促進其在高CO2環境下的爆發......

    氣候變化改變了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被生長的季節動態

    由蘭州大學草地農業生態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賀金生教授課題組牽頭的一項最新研究,揭示了氣候變化對高寒草地植被生長格局的影響機制。賀金生介紹,近50年來,青藏高原經歷著兩倍于全球平均的升溫過程以及顯著的降水......

    亞洲中部干旱區植被對全新世氣候響應如何?

    亞洲中部干旱區全新世氣候呈現早全新世干旱、中晚全新世相對濕潤的變化特征,存在顯著不同于季風區的氣候變化“西風模態”。但最新研究發現,亞洲中部干旱區不同海拔區的森林動態特征存在明顯的不一致性。考慮到植被......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