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5-07-02 09:54 原文鏈接: 中國減排成效獲國際認可

      中國在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上所做努力獲得越來越多國際認可。英國研究機構日前發表的報告甚至預期中國碳排放峰值會提前到來,報告作者認為中國減排成效不但對發展中國家有示范作用,也有助為今年年底的巴黎氣候大會營造“建設性氛圍”。

      這份著力研究中國二氧化碳減排成效的報告由兩個英國研究機構共同發表,報告主要作者是格蘭瑟姆氣候變化與環境研究所的分析師弗格斯·格林。

      他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中國向世界展示了它不但能實現強勁且高質量的經濟增長,同時也能致力于降低碳排放。“這對許多國家來說都非常值得參考,因為它們也在探尋一條可平衡兩者關系的發展道路。”

      他說,中國在過去數年里已采取許多重要措施降低碳排放,如果這一趨勢持續下去,中國的碳排放峰值很可能早于此前公布的目標年份到來,這一跡象將對全球氣候談判產生積極作用。

      在2014年年底發布的《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中,中方正式提出,計劃2030年左右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且將努力早日達峰,并計劃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例提高到20%左右。

      新發布的這份報告說,通過研究各個關鍵領域的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會發現,中國的排放峰值不太可能在2030年才到來,反而會在2025年甚至更早的時間段里達到這一峰值。

      格林說,報告的結論主要是基于他們對中國能源結構調整趨勢的研究,而能源結構的變化與多個驅動因素相關,這包括經濟增長速度、增長方式、能源使用效率等。他們對這幾方面的趨勢都做了分析研究從而進行綜合判斷。

      報告顯示,目前在中國能源結構中仍占很大比重的煤炭使用與碳減排有很大關系,也就是說未來煤炭消耗峰值是否盡早出現并隨之逐步降低,將影響碳排放峰值何時到來。

      格林說,相對低的經濟增速、經濟結構調整、能源使用效率提高以及能源供應方面的變化等因素會對煤炭消費帶來綜合影響,“我們預期2020年后煤炭用量會加速下跌,這也是為什么我們提出中國的碳排放峰值會提前在2025年到來”。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近期發布的一份報告也預測,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情景下,中國煤炭消費會得到有效控制,煤炭消耗峰值在2020年左右即可達到。

      國際能源署首席經濟學家法提赫·比羅爾近期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說:“中國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方面已作出了很大努力,以可再生能源為例,中國在這一領域的投資已超過美國、歐洲和日本的總和。我預計中國將繼續擔當這一建設性角色。”

      國際能源署預計,能源議題將是巴黎氣候大會的核心議題,能源生產與消費導致了全球約三分之二的溫室氣體排放。該機構認為,2014年全球經濟增長約3%,但與能源生產和消費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卻和前一年持平,剔除經濟危機年份,這是過去至少40年來首次出現的情形。

      英國研究機構發表的這份報告則指出,中國能源結構正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其中非煤炭能源中,天然氣和水電在未來一段時間里會扮演比較吃重的角色,但長期而言,如果想取代煤炭主導的能源結構,就需要加速發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

      對此,格林說,中國在碳排放峰值到來后的相關發展趨勢將對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產生重要影響。而中國目前在清潔能源方面的持續投入將幫助這個國家實現其碳排放目標,“中國完全可以在全球清潔能源技術的展示和部署方面扮演一個重要的領軍者角色”。

    相關文章

    國常會審議通過《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草案)》推動全國碳市場持續規范發展

    1月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草案)》(以下簡稱“《條例》”)。由于碳排放權交易是在探索中誕生的新事物,在政策先行、市場先試下,近年來發展成果顯著,但也出現相關規則......

    首個免疫細胞圖譜,揭示人類肺部發展中免疫細胞的秘密作用

    國際研究團隊將先進的單細胞技術與肺部器官樣體研究相結合,以繪制人類早期肺部免疫細胞的發展過程。他們的研究結果概述了這些細胞在人類肺部組織的發育過程中如何起到積極而密切的指導作用,揭示了免疫系統和呼吸系......

    浙江省計量院開展碳排放計量審查試點工作

    市場監管總局近日正式批復同意浙江省開展重點碳排放單位碳排放計量審查試點工作。試點工作明確由浙江省計量科學研究院牽頭聯合寧波、嘉興兩市計量技術機構,首次在發電行業依據《重點排放單位碳排放計量審查規范》開......

    專家呼吁將林火碳排放納入全球碳核算體系

    12月7日,在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8)召開之際,中國科學院發布《林火碳排放研究藍皮書(2023)》(以下簡稱藍皮書)。該藍皮書由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牽頭、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

    美國將在COP28后發布氫能補貼指南

    迪拜,12月6日(路透社)-美國能源顧問約翰·波德斯塔周三告訴路透社,美國將在迪拜COP28氣候大會之后的今年發布有關氫生產商如何獲得去年通貨膨脹削減法案中嵌入的數十億美元補貼的指導。由于政府正在討論......

    中德兩國科學院共同發布聯合聲明“碳中和之路”

    11月29日,中國科學院與德國國家科學院共同發布主題為“碳中和之路”的聯合聲明,倡議控制并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動能源轉型,實現兩國碳中和目標,攜手應對氣候變化危機。雙方在聯合聲明中指出,實現碳中和目標......

    時間與金錢具缺導致日本世界級研究產出下滑

    10月25日,日本文部科學省(MEXT)發布了2023年日本科學技術指標報告。報告指出,盡管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研究團體之一,但其在世界級研究方面的貢獻呈下降趨勢。報告顯示,日本研究人員總數在全球排名第......

    第六屆國際信息研究大會舉行

    8月14—16日,第六屆國際信息研究大會在京召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東亞地區辦事處主任ShahbazKhan、國際信息研究學會聯合主席PedroMarijuan分別出席會議致辭演講。記者在16日大會圓對......

    中國碳衛星可觀測全球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及凈碳通量

    過去十年,全球大氣二氧化碳濃度以平均每年6‰增速持續升高,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未得到有效控制。這是中國科學院昨天在京發布的《全球人為源碳排放與陸地生態系統碳收支遙感評估科學報告》(簡稱《全球碳排放與碳收支......

    《全球碳排放與碳收支遙感評估科學報告》發布

    7月26日,全球碳盤點衛星遙感研討會在北京召開,發布由中國科學院組織編寫的《全球人為源碳排放與陸地生態系統碳收支遙感評估科學報告》(簡稱《全球碳排放與碳收支遙感評估科學報告》)。報告利用衛星遙感技術評......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