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正確”的基因以“正確”的方式在“正確”的干細胞中表達,鼠腦就可能具備靈長類動物的大腦特征。馬普分子細胞生物學和遺傳學研究所(德累斯頓)的科學家改變了小鼠胚胎大腦皮質神經元祖細胞中轉錄因子Pax6的活性,使其與人腦趨同。結果表明,這些細胞的行為與靈長類大腦祖細胞類似。經過“改造”,祖細胞還為小鼠制造出了更多的神經元,這是大腦進化的先決條件。
大腦皮層中最晚進化出的部分被稱為新皮層,在發育過程中逐漸形成不同的神經干細胞和祖細胞。大腦較小的動物,其基底祖細胞的行為與人類等大腦較大的動物不同。例如,人腦的基底祖細胞要經歷更多輪分裂,因而神經元數量、新皮層面積也相應增加。小鼠的基底祖細胞通常只分裂一次,因而神經元數目較少。
不同物種的基底祖細胞的行為不同,很可能是因為它們大腦的轉錄因子Pax6活性不同,因為Pax6在鼠腦的基底祖細胞中不表達,卻在人腦中表達。為此,馬普科學家開發出一個新的轉基因小鼠品系,模擬人腦、改變其大腦皮層干細胞上Pax6的活性。結果小鼠胚胎的基底祖細胞分裂次數增加,與靈長類動物相仿,不僅基底祖細胞大量增殖,皮質神經元、特別是大腦皮層最上層的皮質神經元也大量增加,這是形成高度進化的大腦“新皮層”的重要特征。
新皮層的進化是具備更高智力的物種的標志。該研究結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這一進化的分子機制,進而通過改變單一關鍵基因活性,使大腦發育發生大的變化。研究人員未來的目標是從全面和整體上了解人類大腦進化的所有分子機制。
目前有研究證據支持異常脂質代謝與阿爾茲海默病風險之間的關聯,同樣地,觀察性研究結果表明,阿爾茲海默病與冠狀動脈疾病之間也存在共病關聯,然而,目前研究人員并不清楚阿爾茲海默病發生背后的復雜生物學機制,其......
中風不僅會對大腦造成急性損傷,還會對心臟等其他器官造成長期健康影響。德國慕尼黑大學醫院中風與癡呆癥研究所的ArthurLiesz教授說,“然而,迄今為止,有關大腦損傷對全身免疫力影響的研究還很少。”在......
科技日報北京6月6日電 (記者張夢然)新一期《自然·醫學》發表的一項大規模遺傳學研究結果顯示,相比目前已知的其他任何非性別相關基因,RNU4-2基因的罕見突變,可能是更多臨床診斷智力障礙病例......
科技日報北京4月28日電 (記者張夢然)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雙城分校研究人員構建出一種機器人,通過機器學習培訓,該機器人能自動完成基因研究中復雜的顯微注射。相關論文刊發于最新一期《遺傳學》雜志。......
圖為在南非夸祖魯-納塔爾省理查德灣以西的灌木叢中拍攝到的一只紅額鐘聲擬鴷。圖為在南非豪登省比勒陀利亞東北部保護區拍攝的一只黃額鐘聲擬鴷。圖片來源:AlexKirschel/《自然·通訊》科技日報北京4......
一種轉基因香蕉首次獲準在農場種植。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監管機構已經批準了一種經過改造的卡文迪許香蕉,它可以抵抗一種已蔓延到全球許多國家的毀滅性真菌疾病。近日,澳大利亞基因技術監管辦公室頒發了許可證,允許......
2023年12月13日,應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所的邀請,蘇州大學醫學院周哲敏教授作了題為“基于遺傳大數據的流行病主動防御技術研究”的科技學術報告,重點是微生物群體遺傳學、生物信息學及微生物組學等領域的最......
11月21日,《細胞生物學趨勢》(TrendsinCellBiology)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陳玲玲研究組與西湖大學于洪濤研究組合作完成的綜述論文(Emergingroleso......
合成基因組能否為生命提供動力已經引起了合成生物學領域的廣泛關注。2023年11月8日,美國紐約大學JefD.Boeke、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戴俊彪、日本東京工業大學YasunoriAizawa......
近日,《JAMANetworkOpen》上發表了題為《GenomicSequencingasaFirst-TierScreeningTestandOutcomesofNewbornScree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