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原副主任解振華在記者會上表示,2015年全球碳排放總量沒有增加,其主要貢獻來自中國。要實現節能減排目標必須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
謝振華指出,2015年全球碳排放總量沒有增加,其主要貢獻來自中國。這是多數研究機構作出的共同判斷。它是用數據來說明的,也是可以理解。但是各國碳排放和它的發展有直接的關系。中國明確提出了INDC(自主貢獻目標),提出我們到2030年左右,會出現中國二氧化碳排放的峰值,而且還可能會早一點實現。
談到如何實現這一目標,謝振華說,具體的措施也都是國際上通行的做法。第一,很重要的是節能,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節能實際上也是要發展新能源。第二,發展可再生能源,就是零碳的能源。第三,增加森林碳匯。第四,調整經濟結構、產業結構。通過這些措施來降碳。
至于為什么中國提出2030年左右出現峰值,謝振華進一步解釋,這是跟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階段有直接關系,因為我們還是發展中國家,我們正在進行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信息化。這個過程當中,由于發展需要能源的支撐,但是能源結構、產業結構要進行大幅度調整。因此中國提出要實施綠色、低碳、循環發展。通過這樣的路徑,既要保證我們的經濟增長,改善人民的生活、保護環境,還要積極地應對氣候變化、減排。這是根據中國國情提出的峰值目標。2020年中國全面實現現代化,工業化基本完成,工業的排放滯后一段時間,工業的峰值早一點出現;中國城鎮化可能到2025年、到2030年發展會趨穩,城鎮化過程中的建筑、交通還會增加能源的消耗,但是如果調整它的結構,也可能會出現二氧化碳的排放趨穩。另外考慮到中國的人口,國家在制定規劃的時候已經考慮了一家可以生兩個孩子,所以人口的增長在2030年也會趨穩。基于以上這些考慮,我們最后確定2030年左右要實現峰值。
國新辦舉行的政策吹風會上發表最新內容,目前,生態環境部已組織開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擴圍專項研究,對重點行業的碳排放配額分配方法、核算報告方法、核算要求指南、擴圍實施路徑等開展了專題研究評估論證,相關......
2024年2月2日,中國材料與試驗團體標準委員會碳排放標準化領域委員會標準立項評估會在線上召開,會議對3項團體標準進行了立項評估。會議由CSTM/FC95副秘書長韓曉莉主持,來自中關村材料試驗技術聯盟......
海底拖網捕撈每年向大氣中釋放約3.4億噸二氧化碳。這相當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近1%,迄今卻一直被忽視。這是首個對相關碳排放進行評估的研究,于1月18日發表在《海洋科學前沿》上。拖網捕撈是指漁船拖著......
海底拖網捕撈每年向大氣中釋放約3.4億噸二氧化碳。這相當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近1%,迄今卻一直被忽視。這是首個對相關碳排放進行評估的研究,于1月18日發表在《海洋科學前沿》上。拖網捕撈是指漁船拖著......
海新能科近期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公司二代生物柴油產品種類主要有高凝生物柴油、低凝生物柴油、生物石腦油等,并儲備了生物航煤生產技術。二代生物柴油為烴基生物柴油,不同于一代酯基生物柴油。公司生產的二......
打磨了好幾年,法規性質的關于碳市場建設的頂層設計文件《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草案)》(以下簡稱《條例》),于1月5日通過國務院常務會議的審議。前一天,也就是1月4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工信部......
1月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草案)》(以下簡稱“《條例》”)。由于碳排放權交易是在探索中誕生的新事物,在政策先行、市場先試下,近年來發展成果顯著,但也出現相關規則......
市場監管總局近日正式批復同意浙江省開展重點碳排放單位碳排放計量審查試點工作。試點工作明確由浙江省計量科學研究院牽頭聯合寧波、嘉興兩市計量技術機構,首次在發電行業依據《重點排放單位碳排放計量審查規范》開......
12月7日,在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8)召開之際,中國科學院發布《林火碳排放研究藍皮書(2023)》(以下簡稱藍皮書)。該藍皮書由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牽頭、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
11月29日,中國科學院與德國國家科學院共同發布主題為“碳中和之路”的聯合聲明,倡議控制并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動能源轉型,實現兩國碳中和目標,攜手應對氣候變化危機。雙方在聯合聲明中指出,實現碳中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