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7-06-15 13:47 原文鏈接: 五部門回應《腫瘤生物學》批量撤稿事件

      6月14日下午,科技部、教育部、衛計委、自然科學基金委和中國科協,就今年4月20日斯普林格旗下《腫瘤生物學》撤銷中國學者107篇論文一事做出初步調查回應。

      科技部政策法規與監督司司長賀德方告訴媒體,此次撤稿事件情況復雜。論文集中被撤稿影響十分惡劣,嚴重損害了我國科技界的國際聲譽和廣大科技人員的尊嚴,同時也反映出我國學術環境和對學術不端行為的懲戒體系和力度都還需要進一步改進。

      撤稿事件引起了我國科技管理部門的高度重視。科技部會同中國科協、教育部、衛生計生委、自然科學基金會等有關部門組成了聯合工作組,制定了徹查處理工作方案。對所涉稿件單位和責任人在現行法律法規等框架內,提出了統一的處理規則;組織涉事論文作者所在單位從行政調查和學術評議兩條線,實事求是對論文質量、論文署名情況、撰寫發表過程、代寫代投第三方機構情況、論文使用情況等方面開展徹查。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誠信辦主任朱蔚彤介紹,在本次撤稿事件中,自然基金委下載了所有被撤論文,通過論文與基金申報書比對發現,有20篇論文標注涉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據悉,被撤稿件中,也有無過錯作者,需要進行澄清。

      中國科協組織人事部副部長解欣說,實際撤稿為106篇,有2篇稿件在同一期刊重復發表。

      “通過本次調查,最終人人有結果,事事有說法。”衛生計生委科技教育司監察專員劉登峰如此說。

      “對涉事高校和責任人將以調查為依據,對不同行為給予不同懲戒。”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長李楠表態。

      總體而言,相關部門對涉事論文作者承擔或正在申請科研項目(基金)、基地建設、人才計劃和科技獎勵等情況進行了全面排查,對相關科研項目、基金等予以暫停。

      針對此次撤稿事件中參與造假的第三方中介機構,科技部、教育部、衛生計生委、自然科學基金會、中國科協等部門會同中央網信辦、工商部門,啟動“清網行動”,打擊論文造假的“灰色產業鏈”。

      五部門一致表示,將對查實存在問題的論文作者按照統一尺度、甄別責任、嚴肅處理,向社會公開,形成“零容忍”的態勢,堅決遏制學術不端行為滋生蔓延的勢頭。

      同時,將以此次撤稿事件為契機,深化科研評價制度改革,強化以“品德、能力、貢獻”為核心的人才評價導向,更好發揮指揮棒和風向標作用。衛生計生委、科技部將在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開展臨床醫生職稱改革試點工作。

      科技部牽頭的科研誠信建設聯席會議將更好發揮議事決策、組織協調作用,推動相關學術機構完善學術期刊跟蹤監測機制,加強科研學術領域誠信建設與聯合獎懲,協調各方面力量共同推進科研誠信建設,維護求真務實的科研環境和良好學術生態。

    相關文章

    數據存在虛假陳述該杰出學者NCB的文章也被撤回

    2015年6月22日,St.Jude兒童研究醫院DouglasR.Green團隊在NatureCellBiology(IF=21)在線發表題為“MolecularcharacterizationofL......

    學術風暴席卷!中國高校大規模自查,揭露撤稿和研究不端行為

    最新消息: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發布通知,要求全國高校進行最近幾年的撤稿論文自查,要在2月15日前上報檢查結果。盡管這一通知并非最新的消息,實際上,科技部辦公廳在2023年4月27日已經發布了《關于......

    Hindawi等撤回大量中國學者論文,教育部:開展高校撤稿論文自查

    據武漢大學、山東大學、陜西中醫藥大學、河南財政金融學院等高校網站近日消息,2023年以來,Hindawi等國外出版機構撤回大量中國學者發表的論文,對我國的學術聲譽和學術環境造成不良影響。教育部科學技術......

    破紀錄|Nature:今年撤稿數量超1萬篇,超八成來自這家出版社

    12月12日,Nature發布一篇新聞報道:今年被撤回的文章數量急劇上升,截至2023年底撤稿數量已超過1萬篇,打破年度撤稿記錄。專家表示,這只是冰山一角。由于各出版商正著力于清除大量存在的虛假和同行......

    4篇SCI共用一把鋼尺遭撤稿!涉及多所985,包括多位院長、重點專科負責人…

    一把帶劃痕的可疑鋼尺,或成為識別4篇不同署名、不同期刊的論文中研究數據疑似同一來源——由一家“隱身”外部實驗室或第三方機構“出品”——的關鍵證據。該鋼尺引發的質疑和調查,已導致4篇論文中的3篇被撤回,......

    一個不存在的人發了15篇論文,沒有一篇被撤稿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7708.shtm編譯 | 杜珊妮發表在多種期刊上的15篇研究論文,作者名單中都有......

    操縱同行評審?該知名出版社撤回283篇中國學者文章

    2022年6月,Hindawi研究誠信團隊利用審稿人活動數據庫基礎上的新的分析能力,在少數期刊的同行評議過程中發現了違規行為。初步調查的結果,Hindawi將撤回自2020年8月以來發表的16種期刊的......

    學者的29篇文章被質疑數據異常,已被撤回4篇文章

    磷酸化微管相關tau蛋白的腦累積是阿爾茨海默病(AD)及其相關tau病的主要標志病變之一。來自臨床和動物研究的一致證據表明,神經炎癥是這些疾病的特征。5-脂氧合酶(5LO)是一種酶蛋白,其代謝產物是具......

    南京大學醫學院一論文被撤:研究基因“不存在”

    2022年12月21日,國際學術期刊《轉化醫學期刊》(JournalofTranslationalMedicine)在線發表撤稿說明稱,撤回一篇論文,因為涉事論文中研究的基因不存在。涉事論文的通訊作者......

    2022年中國學者最具影響力的10大撤稿/科研誠信事件

    【1】操縱同行評審系類文章:Hindawi將撤回自2020年8月以來發表的16種期刊的511篇論文,截至2022年12月23日,已撤回中國學者110篇文章(點擊閱讀);美國計算機協會(Associat......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