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5-26日,生物仿制藥高峰論壇在上海勝利召開。本論壇圍繞“生物仿制藥發展策略與技術要點”話題,共邀請了數十位報告人,分別從市場與合作、技術與應用、投融資等方面進行討論與分析,全面闡釋了中國仿制藥產業。大會報告環節中還穿插了“論壇訪談”,演講嘉賓就大家所關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切磋和探討。此外生物谷還采用微博大屏幕的新型會議直播形式,實現會場內外的實時互動。以下是精彩報告內容報道。
市場與合作
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 李向明研究員
來自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的李向明研究員為大家作了題為《仿制生物藥特點和市場若干》的報告。
廣義上講,生物制藥是指與生物學技術相關/用于預防診斷治療的藥品。包括了生物化學藥、生物制品、發酵制造、化學合成類藥、現代生物技術產品級診斷治療方案。
FDA將生物仿制藥命名為“biosimilar”即與原研藥最大程度的相似,要求其與原研藥具備等效性。
接下來,李老師講到仿制生物藥化學本質差異和特性,復雜性和多樣性。其特性表現在活性/比活性差異、功能效應、配體-配基、劑量等。
2007年全球生物技術藥物的年銷售額已超過750億美元,有22個生物技術藥物成為年銷售額超過10億美元的“重磅炸彈”。2010年生物技術藥物銷售額已達1400億美元,占全球藥品市場的16%。預計2020年,在全球藥品銷售中的比重將超過1/3。目前生物藥的消費市場和銷售份額主要在發達國家。在我國,生物藥消費市場擴大和銷售額逐步上升,國產藥物銷售份額增加。今后5年中,全球將有超過70個暢銷ZL藥物陸續ZL到期,總銷售額在1000億美元以上,其中一些品種的臨床應用短期內很難有新品種替代,這將為通用名藥釋放很大的市場空間。
雖然如此但是生物仿制藥在ZL、核心技術、藥審指標、市場容量和份額上同樣面臨很多障礙和難題。應對策略上要抓緊質量改進;進行基因序列及修飾物異質性改造;保持原效力的前提下尋找作用靶點;ZL到期前搶仿、為避開ZL、創新性仿制、快速跟進II/III期臨床試驗、在劑型、給藥途徑修飾物、配基配體上進行技術攻關。
嘉和生物藥業有限公司 陳如雷總監
來自嘉和生物藥業有限公司戰略合作總監陳如雷先生為大家分享了《中國仿制藥的中國圖景》報告。
生物仿制藥的概念是近年才提出來的,但實際上生物仿制藥品在中國已經有20年左右的歷史。隨著生物技術藥物尤其是單克隆抗體藥物的迅速發展以及歐美生物仿制藥監管通道的陸續打開,生物仿制藥已經被視為未來制藥行業一個重要的戰略增長點。
陳先生在演講中以單抗類產品為主,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中國生物仿制藥的未來市場與競爭圖景:
1、市場潛力。結合歷史數據,分析和預測中國中國未來生物仿制藥的未來市場與競爭圖景。
2、復制還是改良?從中國生物制藥發展現實出發,探討不同的產品開發思路之間的異同。
3、行業競合結構。觀察和分析不同類別的行業參與者,及其對整個行業結構的影響。
4、中國在全球生物仿制藥行業中的位置與未來影響。
中國生物仿制藥發展趨勢與審批制度展望 訪談現場
陳老師演講結束后,在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朱寶泉的主持下,中國醫藥科技成果轉化中心的芮國忠主任、上海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科技情報研究所高慧君副所長、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研究員李向明、上海中信國健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政府事務經理戴行波、原FDA資深藥物審評專家/昭衍新藥研究中心首席技術官龔兆龍先生一同圍繞中國生物仿制藥發展趨勢與審批制度展望話題進行了深入訪談。
,前國家知識產權局ZL審查員、ZL代理人、司法鑒定人 王朋飛先生
來自前國家知識產權局ZL審查員、ZL代理人、司法鑒定人王朋飛先生帶來的報告題為《生物仿制藥知識產權相關知識介紹》。王老師從生物ZL簡介、侵權風險與規避、無效攻防技巧等方面展開演講。
王老師重點分析了生物仿制藥相關的國內ZL政策及ZL現狀,對基因ZL、干細胞ZL、克隆技術ZL、轉基因動植物ZL、基因治療ZL等與生物仿制藥相關的有爭議的熱點技術的ZL政策及ZL現狀進行了初步分析。另外在生物仿制藥的ZL戰略方面,對ZL調查戰略、ZL申請戰略、ZL實施戰略和ZL攻防戰略以及出現ZL糾紛時應采取的策略進行了簡單介紹。
賽諾菲亞太研發中心 馬穎臨床研究副總監
來自賽諾菲亞太研發中心的臨床研究副總監馬穎女士為大家帶來題為《生物類似藥物臨床試驗的要求》的報告。主要從生物類似藥及其指導原則、生物類似藥臨床試驗要求、中國生物類似藥臨床試驗的現狀及展望三方面展開演講。
WHO/EMA對于生物類似物臨床方面的要求包括PK/PD研究,以證明安全有效的療效對比性臨床試驗、免疫原性研究、全面的藥物警戒性研究幾個方面。
臨床研究的一般要求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臨床試驗的設計必須能顯示出生物類似物與參比藥品間的可比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臨床試驗的設計是一個逐步進行的過程,始于藥代,藥動試驗,隨后是關鍵性的臨床試驗, 在某些情況下,可進行PK/PD試驗來證明臨床上的可比性。
● 在臨床試驗的實施過程中,如果發現生物類似物與參比生物制品間存在差異,必須尋找原因并進行合理的解釋,否則,此產品不能作為生物類似物進行臨床開發。
● 建議以最終生產工藝生產的產品進行臨床試驗,從而能代表擬上市產品的總體質量特性。
談及中國生物類似藥的現狀,馬總表示生物技術已經成為中國產業的支柱,中國市場的潛力巨大。目前國內的生物類似物已上市20余年,第一個重組人干擾素1b 于1989年上市;至今沒有針對生物類似物的特殊審評程序,SFDA對于生物類似物的審批根據新藥審批程序。在國內進行生物制品PK研究和PK/PD研究并不普遍。
馬總同時對我國進行生物類似藥臨床試驗提出幾點展望即:
1、借鑒歐美對于生物類似藥的相關法規和指導原則,包括針對不同的品種建立臨床試驗的標準,加強上市后的安全監管。
2、現有條件下可加強PK和PD研究,并依據其結果和需要再進行嚴格的臨床試驗證明生物類似藥的安全和有效。
3、進一步提高生物類似藥的質量標準,加強生產過程監督,為可比性的臨床試驗打下基礎。
4、目前,全世界對于生物類似物的臨床經驗都非常有限,我國可以積極投入其中,建立和完善生物類似藥的臨床數據庫,提高臨床用藥的安全和有效。
Waters生物制藥和生命科學部市場經理 宋蘭坤女士
來自Waters生物制藥和生命科學部的市場經理宋蘭坤女士同大家分享了Waters LC/MS技術在蛋白質和多肽分析上的應用進展。
LC/MS液質聯用技術在生物藥物分析中被廣泛應用。接下來宋經理通過幾個實例進行說明,如在對抗體藥物的分析中,獲得分子量和糖型分布信息;通過譜圖得到不同批次生物制品糖型差異比較;確證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支持生物藥物穩定性研究;糖蛋白的糖型和糖基化位點研究以及糖基化修飾和糖型結構信息;自動識別錯配的二硫鍵,并直觀進行圖譜鏡像對比;運行液質技術進行殘留宿主細胞蛋白的定性、定量分析等。最后宋經理詳細講解了LC/MS用于抗體仿制藥的案例,表明LC/MS技術為仿制藥研究提供了充分的技術支持。
生物仿制藥相關知識產權與戰略合作 訪談現場
報告結束后,美國強生集團國際科技合作部資深總監夏明德先生、前國家知識產權局ZL審查員王朋飛先生、上海復星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李東久先生、Kadmon(中國)總裁朱禎平先生、嘉和生物藥業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周新華先生圍繞生物仿制藥相關知識產權與戰略合作進行了深入訪談。
技術與應用
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副院長 胡海峰先生
來自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的副院長胡海峰先生帶來的報告題為《生物仿制藥的產品篩選與研究策略》。
在報告中胡院長主要介紹了生物仿制藥的研究開發策略及其品種選擇方法。比較概括介紹了生物仿制藥研究方法要求,歐洲生物仿制藥研發狀況,單克隆抗體藥物發展熱潮以及生物藥物市場潛力和ZL狀態。隨后,對候選的生物仿制藥品種及中國生物仿制藥發展現狀進行分析與歸納,特別是生物技術藥物包括生物仿制藥在中國CDE注冊狀態等。
20世紀90年代初期,國內生物仿制藥的研發屬于熱點領域,申報注冊的數量較多,其中以重組產品IFNa、IL-2、G-CSF、GM-CSF、EPO最具代表性。批準上市的13類25種382個不同規格的基因工程藥物和基因工程疫苗產品,只有6類9種21個規格的產品屬于原創,其余都屬于仿制。
2003年,亞洲的仿制藥和生物仿制藥的總銷售額達到49.4億美元,且2010年增長至93.1億美元。生物仿制藥將以每年9.5%的速度穩定增長。我國作為亞洲最大的醫藥市場,對生物仿制藥來說所蘊涵的巨大商機更是不可小覷。
未來五年生物醫藥發展的重點領域是生物技術藥物、生物醫學工程產品、化學新藥及通用名藥、現代中藥、藥用輔料及包材。其中,生物技術藥物主要包括人源化/人源單抗、生物疫苗、基因工程蛋白及多肽藥物、干細胞等細胞治療產品、生物診斷試劑及生物芯片、血液制品、生物仿制藥。
上海賽金生物醫藥有限公司 董建總經理
來自上海賽金生物醫藥有限公司的董建總經理為大家演講的報告題為《我國發展高質量抗體類生物仿制藥的機遇與挑戰》。
單抗藥物在癌癥和類風濕等疾病的治療方面充分證明了其有效性和市場接受度,并于近年應用于中國患者。其原研藥基本上為歐美藥廠壟斷,價格高昂,不利于我國患者使用。因部分原研藥ZL即將到期,及歐美藥廠人才向中國流動,且中國市場潛力巨大,為我國發展單抗類生物仿制藥提供了良好的機遇。
與機遇相伴的是挑戰。我國沒有“生物類似藥”注冊制度,仍將生物仿制藥作為新藥對待,因此臨床和藥品注冊耗時間好財力。其次原研藥具有品牌優勢,患者接受度高。部分歐美藥廠也在進入生物類似藥領域,將來會與我國生物仿制藥在國內外市場激烈競爭。單抗類藥物的生產與質量控制多依賴國外培養基、凝膠填料和儀器設備,投資和運行成本負擔重。當前許多國內藥企已進入或擬投資單抗類生物仿制藥,10年內有可能形成同質產品的激烈競爭和并購。
中國藥企發展高質量抗體類生物仿制藥,應與自身的專業優勢結合,應開發專有技術平臺。若政府能支持配套產業的發展并在藥品注冊方面予以支持,對中國單抗類生物仿制藥的發展將會起到積極作用。
,上海睿智化學研究有限公司副總裁 吳辰冰先生
來自上海睿智化學研究有限公司的吳辰冰副總裁為大家介紹了睿智生物制藥研發平臺。
上海睿智化學研究有限公司是一家全球領先的醫藥研發外包服務公司,,服務范圍貫穿化學、生物、藥物學、生物制藥、藥代及藥代動力學、毒理學、制藥工藝研發、制劑研發、藥物分析等方面。2010年初,公司建立生物制藥部提供以單克隆抗體為主的大分子蛋白藥物的臨床前研發服務。
公司擁有一體化生物制藥研發鏈為新藥研發保障生物制藥產業可持續性發展;針對抗體藥物具備從靶源到候選藥物抗體研發平臺;從基因到高質量的蛋白的重組蛋白生產平臺;一流的雜交瘤制備平臺;睿智藥物抗體高通量優化篩選平臺(HTS),對候選抗體藥的各種藥物屬性進行快速全面的優化;擁有抗原抗體結合篩選檢定技術,可進行生物學功能篩選和檢定;具備國際接軌的一流研發團隊;已成功完成多個抗體人源化項目;擁有基于抗體的分子生物學研究整合于一體的完整的服務,全面的抗體生物和物化性質分析以及提供廣泛多元的技術和項目合作模式
睿智生物制藥平臺的優勢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能力
1)從靶點到候選藥物的全方位的生物制藥臨床前服務
2)先進的流程和穩定的質量
3)全能服務提供商的便利的交流和資源管理
2、人才
1)豐富的技術經驗
2)生物制藥研發的豐富工業界經驗
3)臨床前項目管理的記錄
4)數量眾多的國際化的,有產業經驗的科學家
5)有領先抗體行業的領導團隊
3、ZL技術:全人源抗體平臺(研發中)
生物仿制藥研發技術特點與臨床試驗、高效生產面臨的挑戰訪談現場
報告結束后,萬全科技藥業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宋雪梅、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副院長胡海峰、華東理工大學生物工程學院教授易小萍、上海賽金生物醫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董健、賽諾菲-安萬特亞太研發中心臨床研究副總監馬穎就技術及應用問題進行深入訪談。
投融資
南沙開發區投資促進服務中心的招商部長 邱云飛先生
來自南沙開發區投資促進服務中心的招商部長邱云飛先生為大家帶來的報告題為《天時、地利、任何--南沙與生物制藥》。邱部長在演講中,主要向大家講解了南沙地理位置及周邊環境優越便利,并對生物制藥企業進駐南沙表示熱烈歡迎。
中投證券醫藥首席分析師 周銳先生
來自中投證券醫藥首席分析師周銳先生做了題為《從歐美生物仿制藥的發展,探尋中國生物仿制藥的投資機會》。
周老師在演講中分析了歐美生物制藥的發展給市場帶來非常大的投資機會,政策的完善帶來了歐美生物仿制藥的快速發展;中國生物仿制藥的發展要緊跟世界的腳步。周老師表明審批制度嚴格化將帶來中國生物仿制藥的快速發展,給企業帶來大量待挖掘的投資機會。
生物仿制藥領域的投資前景與投資策略訪談現場
報告結束后,來自上海張江生物醫藥基地開發公司總工程師丁永岳、中投證券醫藥首席分析師周銳、維梧生技創業投資管理公司投資經理曹戈博、啟明創投生物醫療合伙人胡旭波以及生物谷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張發寶先生,針對投融資話題進行深入訪談。
上海臨床研究中心采購高分辨率質譜儀項目,賽默飛Orbitrap 高分辨率質譜儀中標,單價9986000元。項目詳情:一、合同編號:11NMB2F1047620241604二、合同名稱:高分辨......
士澤生物醫藥(蘇州)有限公司(RocheAcceleratorMember;以下簡稱“士澤生物”)宣布完成逾億元B1輪市場化融資。本輪融資由泰瓏/泰鯤資本領投,七晟資本及天匯資本共同投資,峰瑞資本、啟......
關于印發醫療衛生機構開展研究者發起的臨床研究管理辦法的通知國衛科教發〔2024〕32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中醫藥局、疾控局:為規范臨床研究管理,提高臨床研究質量,我們研究......
近日,臨床研究和“超”微創手術推廣中國行活動來到青島,同時開展青島市眼科質控培訓班暨第二屆中西醫結合眼科學術會議。為期兩天的活動包括學術交流、手術直播、案例經驗分享等。中國工程院院士、青島眼科醫院院長......
賽默飛科學公司(ThermoFisherScientific)環境與食品安全部門主任TobyAstell近日接受采訪,詳細解讀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關于PFAS(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質)在食品......
一項研究對2013年至2023年獲FDA加速批準的129個癌癥藥物適應證進行了統計,經超過5年隨訪的46個適應證中,43%的確證性試驗顯示藥物未能改善患者的總生存期或生活質量,另有15%的試驗結果尚未......
我一輩子只圍繞一個目標工作,那就是為病人解決問題。年輕時,我目睹一些親朋好友受病痛折磨,于是萌生了治病救人的初心。幾十載行醫,加之做了相關的醫學科研,也有了一些心得。醫療工作是崇高的事業,必須時刻把病......
近日,美國FDA網站更新了進口預警措施(importalert),其中,對我國一家企業的相關產品實施了自動扣留,詳情如下:進口預警是FDA對于存在潛在風險的進口食品在通關時采取的一項處理措施,對于符合......
日前,禮來(EliLillyandCompany)宣布,美國FDA將召開外周和中樞神經系統藥物咨詢委員會(PCNS)會議,就其3期臨床試驗TRAILBLAZER-ALZ2展開討論。根據行業媒體BioS......
2024年3月8日,星銳醫藥(StarnaTherapeutics),一家聚焦靶向遞送技術及創新mRNA療法的生物技術公司,宣布其自主研發及生產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mRNA疫苗STR-V003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