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11月23日(北京時間)報道,美國化學家研制出一種硼—氮基液態儲氫材料,其能在室溫下安全工作,在空氣和水中也能保持穩定,這項技術進步為科學家們攻克現今制約氫經濟發展的氫存儲和運輸難題提供了解決方案。相關研究發表在《美國化學學會會刊》在線版上。
氫被人們視作化石燃料的最佳替代物,但制氫、儲氫和氫氣的運輸一直是制約氫能發展的重要環節。俄勒岡大學材料科學研究所的化學教授柳時元(音譯)領導的科研團隊研制的新儲氫材料是一個圓環形的名叫硼氮—甲基環戊烷的硼氫化合物。該材料能在室溫下工作、性能穩定。除此之外,該材料還能放氫,放氫過程環保、快速且可控;而且,在放氫的過程中不會發生相變。該材料使用常見的氯化鐵作為催化劑來放氫,也能將放氫使用的能量加以回收利用。
重要的是,新儲氫材料為液態而非固態。柳時元表示,液體氫化物儲氫技術具有儲氫量大,儲存、運輸、維護、保養安全方便,便于利用現有儲油和運輸設備,可多次循環使用等優點。這將減少全球從化石燃料過渡到氫能經濟的成本。“目前,科學家們研制出的儲氫材料基本上都是金屬氫化物、吸附劑材料以及氨硼烷等固體材料。液態儲氫材料不僅便于存儲和運輸,也可以利用現在流行的液態能源基礎設施。”柳時元說。
研制出該液態儲氫材料的關鍵是化學方法。剛開始,柳時元團隊發現6環的氨硼烷會形成一個更大的分子并釋放出氫氣。但氨硼烷是一種固體材料,因此,他們通過將環的數量從6環減少到5環等結構修改,成功地制造出了這種液態的儲氫材料,其蒸汽壓比較低,而且,釋放氫氣并不會改變其液體屬性。
柳時元表示,新材料適合用于由燃料電池提供能量的便攜式設備中,但這項技術還需要不斷改進,主要是提高氫氣的產量并研制出能效更高的再生機制。
李燦 大連化物所供圖“您的液態陽光儲能方法應用起來成本是不是偏高?”這可能是中科院院士李燦聽到最多的問題,每一次他都會耐心地解釋。“現在液態陽光的成本已經處在與其他能......
在電催化CO2還原反應(CO2RR)的產物中,甲酸/甲酸鹽是一種關鍵的可再生化工原料的中間體和潛在的儲氫材料,引起許多領域的關注。近年來,鉍基材料由于無毒無害、價格低廉,在CO2RR電催化反應展現出強......
10月15日,千噸級“液態太陽燃料合成示范項目”在甘肅省蘭州新區通過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該項目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發、蘭州新區石化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建設和運營、華......
針灸是一種傳統的中醫治療方法,其中的針法是將毫針按照一定的角度插入人體特定深度的穴位,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醫生在行針的過程中,往往需要依賴自身經驗及手法將針遞送至特定的穴位,對于醫生的技能要求很嚴......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8日報道,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了一種新的物質形態:鏈融態(chain-meltedstate),其中原子可同時以固態和液態存在。迄今為止,人們普遍認為,物理材料中的原子只能以固態、液態或氣......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復合氫化物材料化學研究組副研究員何騰和研究員陳萍領導的團隊與廈門大學教授吳安安、美國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TomAutrey等合作,在儲氫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
近日,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與清華大學聯合小組,在美國物理學會期刊PhysicalReviewFluids上首次報道了由振動誘發的液態金屬表面法拉第波及液滴懸浮效應,論文題為《液態金屬液池上激發的可......
近日,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等離子體所)在流動液態鋰壁的實驗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核聚變領域期刊《核聚變》上。流動的液態鋰壁能承受更高的表面熱負荷,具有自我修復能力,越......
記者近日獲悉: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項目團隊研制的液態金屬鋰實驗回路,在國內首次實現1500K(相當于1227攝氏度)超高溫穩定運行1000小時,標志著我國先進核能系統液態金屬......
液態活檢是一種利用高通量測序儀來檢測漂浮在血液中小DNA碎片。這些碎片可能來自死亡的細胞,只要血液中存在“外來”DNA,如來自胎盤、腫瘤或者移植器官等的DNA碎片,都能利用液態活檢進行檢測。液態活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