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發生在廣西龍江河段的鎘超標污染事件,嚴重威脅當地及下游沿岸城市居民飲水安全,這一事件引起廣泛關注。那么,重金屬鎘對人體的毒害作用究竟有多大?不慎受到鎘污染又如何采取急救措施?請關注——
鎘污染事件發生后,廣西迅速行動,一方面采取加大下泄流量、投放中和物、調水稀釋等方式努力降低鎘濃度;一方面及時發布相關信息,保障物資供應,緩解市民恐慌情緒,打響了一場針對重金屬鎘污染的“阻擊戰”。
據新華社1月30日電,目前在柳州市區上游57公里的柳城縣糯米灘水電站以上的龍江河段,有鎘濃度超標5倍以上的水體長達100公里,目前柳州水源地的情況尚在控制范圍內。
專家稱,這些污染水體經洛東電站、三岔電站、糯米灘電站三次削峰后,鎘濃度可控制在超標10倍以內。河池市有關負責人表示,已通過專家的意見計算出污染團的總量、位置和流速,優化完善絮凝劑和燒堿等投放、控制龍江上游水電站的出水量等方法,盡量將污染團滯留在河池境內龍江河段處置,盡最大可能保障下游市民飲水安全。
日常生活中,可能有許多人對鎘這種重金屬還不了解,對其造成的污染,以及對人體的毒害作用也不甚清楚。那么,重金屬鎘的真實面目到底是怎樣的呢?
鎘污染有氣型和水型兩種
鎘(Cd)在自然界中多以化合態存在,含量很低,大氣中含鎘量一般不超過0.003μg/m3,水中不超過10μg/L,每千克土壤中不超過0.5mg。這樣低的濃度,不會影響人體健康。但鎘常與鋅、鉛等共生。環境受到鎘污染后,鎘可在生物體內富集,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引起慢性中毒。
20世紀初發現鎘以來,鎘的產量逐年增加。相當數量的鎘通過廢氣、廢水、廢渣排入環境,造成污染。污染源主要是鉛鋅礦,以及有色金屬冶煉、電鍍和用鎘化合物做原料或觸媒的工廠。鎘對土壤的污染主要有氣型和水型兩種。氣型污染主要來自工業廢氣。鎘隨廢氣擴散到工廠周圍并自然沉降,蓄積于工廠周圍的土壤中,可使土壤中的鎘濃度達到40ppm。污染范圍有的可達數千米。水型污染主要是鉛鋅礦的選礦廢水和有關工業(電鍍、堿性電池等)廢水排入地面水或滲入地下水引起。
鎘是如何危害健康的?
資料顯示,進入人體的鎘,在體內形成鎘硫蛋白,通過血液到達全身,并有選擇性地蓄積于腎、肝中。腎臟可蓄積吸收量的1/3,是鎘中毒的靶器官。此外,在脾、胰、甲狀腺、睪丸和毛發也有一定的蓄積。鎘的排泄途徑主要通過糞便,也有少量從尿中排出。
在正常人的血中,鎘含量很低,接觸鎘后會升高,但停止接觸后可迅速恢復正常。鎘與含羥基、氨基、巰基的蛋白質分子結合,能使許多酶系統受到抑制,從而影響肝、腎器官中酶系統的正常功能。鎘還會損傷腎小管,使人出現糖尿、蛋白尿和氨基酸尿等癥狀,并使尿鈣和尿酸的排出量增加。腎功能不全又會影響維生素D3的活性,使骨骼的生長代謝受阻礙,從而造成骨骼疏松、萎縮、變形等。
柳州市疾控中心專家介紹,鎘可經呼吸道和消化道進入人體,長期過量接觸鎘會引起慢性中毒,可對腎造成損害,晚期病例則會出現腎功能不全,并可伴有骨骼病變;短時間內吸收大量的鎘可引起急性中毒,會出現惡心、嘔吐、腹痛等癥狀。急性鎘中毒,大多是由于在生產環境中一次吸入或攝入大量鎘化物引起。大劑量的鎘是一種強的局部刺激劑。含鎘氣體通過呼吸道會引起呼吸道刺激癥狀,如出現肺炎、肺水腫、呼吸困難等。鎘從消化道進入人體,則會出現嘔吐、胃腸痙攣、腹疼、腹瀉等癥狀,甚至可因肝腎綜合征死亡。
從動物實驗和人群的流行病學調查中發現,鎘還可使溫血動物和人的染色體發生畸變。鎘的致畸作用和致癌作用(主要致前列腺癌),也經動物實驗得到證實,但尚未得到人群流行病學調查材料的證實。
據在河池市現場指揮處置鎘超標的專家劉旭輝介紹,鎘比砷、鉻等毒性要小,但如果人體內聚集過量的鎘會對腎臟造成損害。劉旭輝說,當地已在鎘超標水域投放了大量的聚合氯化鋁和石灰粉,在一定的酸堿度環境中,聚合氯化鋁可將離子狀態的鎘固化,避免被人體吸收。
急性鎘中毒如何急救?
1931年發生在日本富山縣的“痛痛病”,是鎘環境污染進而導致人體慢性鎘中毒的典型案例。針對鎘污染會引發痛痛病的擔憂,有專家表示,世界衛生組織環境衛生基準鎘分冊中指出,“痛痛病”主要發生在鎘污染區居住三十年以上,多胎生育的四十歲以上婦女,其主要特征為骨質疏松、骨質軟化、多發性骨折、骨劇痛和腎小管功能障礙。
那么,發生急性鎘中毒又該如何采取急救措施呢?
據介紹,發生急性鎘中毒時,要分清情況采取相應措施:對吸入中毒者,要迅速移離現場、保持安靜、臥床休息,并給予氧氣吸入。同時要保持中毒者呼吸道通暢,積極防治化學性肺炎和肺水腫,早期給予短程大劑量糖皮質激素,必要時給予1%二甲基硅油消泡氣霧劑。為預防阻塞性毛細支氣管炎,可酌情延長糖皮質激素使用時間。可給予依地酸二鈉鈣或巰基類絡合劑進行驅鎘治療。嚴重者要重視全身支持療法和其他對癥治療。
對于口服中毒者,應立即用溫水洗胃,臥床休息。同時給予對癥和支持治療,如腹痛時可用阿托品,嘔吐頻繁時適當補液,既要積極防治休克,又要避免補液過多引起肺水腫。
2月13日,中國疾控中心官網最新的全國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哨點監測情況(2025年第6周)顯示,當前呼吸道傳染病總體呈下降趨勢,隨著寒假開學,托幼機構、學校等存在發生聚集性疫情的風險,應做好呼吸道傳染病的......
近日,山東省臨沂市莒南縣鑫海科技公司產生的鎳渣問題引起了公眾的廣泛關注。該公司每天產生數千噸經過熱處理的鎳渣,部分被運往江蘇省連云港市,并在當地被加工成鎳砂,用于混凝土生產。這一做法引發了對建筑安全和......
秋冬季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期,這段時間氣溫下降,晝夜溫差大,再加上室內空氣流動有限或室內人群密集,呼吸道傳染病容易傳播開來。如何應對即將到來的呼吸道傳染病流行季?嬰幼兒、兒童等低年齡段人群該如何預防?......
環境中的有毒金屬通過各種途徑進入食物鏈,并可能對人體造成多種危害,例如鎘過量攝入引起骨脆性或腎損傷,鉛會導致腎、腦中毒(神經膠質瘤)等。某些特定膳食補充劑(維生素族、抗氧化劑、礦質元素)具有緩解重金屬......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海岸帶生態系統過程與環境健康組博士生孫碩、碩士生陳香華等人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聯合資助下,在重金屬毒性調控研究方向上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近日分別在線發表于《......
新版中國藥典四部指導原則9302“中藥有害殘留物限量制定指導原則”中對中藥材種的鉛、砷、鎘、汞、銅的一致性限量指導值進行比對和風險評估,以及完善砷、汞形態價態測定法尤其需要關注烏藥、射手、巴戟天、青蒿......
6月1日起,首個關于快遞包裝重金屬和特定物質含量的強制性國家標準《快遞包裝重金屬與特定物質限量》實施。據了解,《快遞包裝重金屬與特定物質限量》針對紙類、塑料類、紡織纖維類及復合材料類快遞包裝產品,明確......
近日,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以下簡稱成都生物所)污染生物治理團隊在市政污泥的重金屬原位修復研究中獲得進展,相關成果發表在期刊《有害物質雜志》上。市政污泥是污水處理的必然產物,在污水處理過程中,50......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2024年第一季度市場監管部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的通告〔2024年第16號〕2024年第一季度,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完成食品安全監督抽檢769478批次,依據有關食品安......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等規定,現將福建省市場監管局第13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相關信息通告如下:本期通告的監督抽檢信息涉及26大類食品566批次,包括:糧食加工品、食用油(含油脂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