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肝癌,是全球癌癥死亡的第三大原因,2018年發病人數超過84萬。其中,據《全球癌癥負擔報告》,50%以上的肝癌發生在我國。因乙肝病毒感染而發展的肝癌,是當前的一大負擔,也是中國科學家的攻堅對象。前不久,我們剛剛報道過,中國科學家團隊在肝細胞癌(HCC)的早期階段找到富有治療前景的新靶點。很快,我們又聽到了來自肝癌早期篩查的重要突破!

      由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和泛生子基因公司的科學家合作領銜的研究團隊,采用自主研發的液體活檢新技術,在研究隊列的乙肝病毒攜帶者中以100%的靈敏度和94%的特異性對肝癌發生做出預測。這項成果發表于最新上線的權威學術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刊》。

    圖片.png

      這項名為肝細胞癌篩查(HCCsceen)的檢測方法,基于血液中游離細胞DNA(cfDNA)的遺傳突變,同時結合血液蛋白質標記物以提高敏感性和特異性。

      研究團隊設計了一種可以平行分析cfDNA遺傳突變的方法。借助于第二代測序技術,只需要2毫升的血漿,可以同時對cfDNA的點突變、插入缺失突變、HBV病毒整合等肝癌常見突變做出精確檢測。

      那么,這種方法對于還沒有發生肝癌、但是感染乙肝病毒的高危人群可以起到早發現的效果嗎?接下來,研究人員驗證了這個問題。

    圖片.png

    ▲HCCscreen在測試隊列中的預測結果與確診結果一致,可以區分肝細胞癌和非肝細胞癌(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過去很多液體活檢技術的驗證會采用回顧性研究,也就是在健康人和已確診的肝癌患者中進行檢測結果的對比。然而,由于肝癌患者因黃疸、肝區疼痛等癥狀而被確診時,往往已經偏晚期。因此,為了驗證這些技術在早篩中的應用潛力,科學家們在此次研究中采用了前瞻性隊列,也就是在并無癥狀的高危人群中進行測試。盡管難度更大,但獲得的結果對實際應用更有指導意義。

      研究者對331例無癥狀的乙肝病毒攜帶者進行了HCCscreen篩查。在這些甲胎蛋白和B超結果都顯示正常的受試者中,有24例顯示標志物陽性。此后,經過6~8個月的追蹤隨訪,陽性受試者中發現4例早期肝癌,預測值達到17%,遠高于以往的研究。正因為發現得早,這些患者有望通過手術及時切除腫瘤,獲得更好的預后效果。

      此外,在其余300多例檢測結果陰性的受試者中,經過同樣時間的隨訪,沒有發現任何一例肝癌發生,顯示這種篩查技術在研究隊列中100%的靈敏度,以及94%的特異性。

    圖片.png

    ▲HCCscreen在無癥狀的乙肝病毒攜帶者中篩查出4例肝癌(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值得一提的是,這項基于cfDNA的篩查技術不僅可以應用于肝細胞癌的早篩,鑒于很多種類癌癥的發展中都有驅動基因的體細胞突變,這一技術平臺經過特定的調整或可用于其他癌癥類型的早期篩查。

      “優化后的技術目前已在來源于多中心的更大規模的樣本中進行驗證,靈敏度穩定在93%以上,特異度更可提高到98%以上。”該研究作者之一、泛生子基因公司首席科學家閻海教授介紹。

      我們很高興看到此次肝癌早篩的創新突破,但這項研究成果還要經過更多嚴格的臨床驗證,才能為患者提供完善的檢測服務。我們期待高危人群甚至健康人群都可以盡早受益于精確可靠的活檢技術,實現多種癌癥的早發現和早治療。

      參考資料

      [1] Chunfeng Qu et al., (2019) Detection of early-stag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asymptomatic HBsAg-seropositive individuals by liquid biopsy. PNAS. DOI: 10.1073/pnas.1819799116


    相關文章

    Cell:精氨酸或能驅動癌細胞的代謝重編程從而促進肝癌的進展

    癌細胞是變色龍,其會完全改變代謝狀況從而不斷生長,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Cell上題為“ArgininereprogramsmetabolisminlivercancerviaRBM39”的研究報告......

    抗體新藥誕生,200萬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有救了

    今日,FDA官網信息顯示,重磅PD-1抑制劑Keytruda已經獲得美國FDA批準,與含鉑化療聯用作為手術前新輔助治療,并在手術后單藥作為輔助治療,用于治療可切除(腫瘤≥4厘米或淋巴結陽性)的非小細胞......

    張學宏團隊研究顯示,每天一杯含糖飲料,肝癌風險大增

    哈佛大學醫學院張學宏教授等人在《美國醫學會雜志》(JAMA)上發表了題為:Sugar-SweetenedandArtificiallySweetenedBeveragesandRiskofLiverC......

    重慶醫大高分論文揭秘糖代謝:肝癌惡化和這類食物有關!

    近日,重慶醫科大學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黃愛龍/唐霓團隊在代謝領域權威期刊CellMetabolism上在線發表了題為Highdietaryfructosepromoteshepatoc......

    中國專家研發針對國人肝癌預測模型

    中國是肝癌大國,肝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及早識別高危人群并對肝癌做出早期診斷是提高患者總體生存率的關鍵。海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上海東方肝膽外科醫院)沈鋒教授研發創建了肝癌診斷模型(ASAP),用......

    《細胞研究》:首次發現肝癌“護城河”!

    肝癌,對于中國人來說是一個沉重的負擔。據世衛組織去年發布的全球癌癥統計報告(GLOBOCAN),中國每年新發肝癌超過41萬例,因肝癌死亡超過39萬例,分別占全球的45%和47%[1]。更觸目驚心的是,......

    用于肝癌特異性篩查的全基因組cfDNA片段化特征檢測方法

    肝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在癌癥中位居前列,全世界每年新增病例超過90萬,死亡病例超80萬。在所有肝癌病例中,肝細胞癌(HCC)占比約90%,對肝細胞癌高危人群進行有效、高靈敏度的篩查顯得尤為重要。目前對肝......

    新的醫療解決方案極大地減少了產后大出血的嚴重后果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和伯明翰大學的研究人員于5月9日發表的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研究,一種被稱為E-MOTIVE的新解決方案可以在減少與分娩有關的出血死亡方面提供重大突破。產后出血(PPH)--定......

    CDD|浙江大學鄭敏/趙永超發現了肝癌的潛在治療新靶點

    TRAF2(腫瘤壞死因子受體相關因子2)是一種具有雙重功能的蛋白,作為銜接蛋白和泛素E3連接酶,在介導TNFα-NFκB信號通路中發揮重要作用。據報道,在多種人類癌癥中,TRAF2表達失調。但是TRA......

    延緩1型糖尿病胰島β細胞衰竭有“新方”

    1型糖尿病是一種免疫細胞攻擊導致胰島β細胞功能減退直至衰竭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胰島β細胞可以分泌胰島素降低血糖,因此1型糖尿病的治療目前主要依賴胰島素,當前急需探索新的能阻止或減緩胰島β細胞功能減退的治......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