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3-08-03 10:08 原文鏈接: 室溫超導試驗引爆投資圈,概念股集體漲停

      由于報道稱中美俄三國團隊同日復現室溫超導晶體試驗,8月1日美股開盤后,美國超導股價飆升,截至收盤漲幅超過60%。

      8月2日A股開盤后,永鼎股份、百利電氣、法爾勝、中孚實業等多個相關概念股集體漲停。

      資本市場的狂歡情緒遠超學術界,這顯示出室溫超導是一個極熱的投資概念,盡管距離被驗證還相去甚遠。

      “資本市場可能并不關心室溫超導距離真正實現還有多遠,至少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炒作題材,利用了普通人的物理知識鴻溝。”一位市場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稱。

      第一財經記者詢問了幾位一級市場投資人對于室溫超導最新進展的看法,他們有人表示“還在學習中”,也有人經過熱烈討論后傾向于認同“煉丹失敗,純屬炒作”的觀點。

      在學術界,韓國團隊關于LK-99室溫超導體的研究論文上周在預印本上發表最初幾乎沒有引起特別大的轟動,直到本周,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在arXiv上發表論文,表示理論上支持LK-99作為室溫環境壓力超導體的可能性,資本市場迎來狂歡。

      隨后,中國華中科技大學團隊也在B站上表示復現了該試驗,成功合成可懸浮LK-99晶體。不過所謂“復現”,也只是在顯微鏡輔助下驗證了其抗磁性,并非超導性。

      新的室溫超導材料的發現將在人類歷史上產生千載難逢的改變游戲規則的影響,也是資本市場不會缺席的“盛宴”。“只要有人愿意相信室溫超導是真的,資本市場就會有割不完的韭菜。”一位投資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網絡上充斥著關于韓國研究論文的不同聲音。最新的分析甚至認為該研究“已接近獲得諾獎”,并猜測“作者因爭奪諾獎署名而搶發論文”。

      第一財經記者查詢韓國團隊發表在arXiv上的預印本論文,主要作者包括三位:Sukbae Lee,Ji-Hoon Kim以及Young-Wan Kwon。根據韓聯社報道,Sukbae Lee稱論文的發表是Young-Wan Kwon在未征得其他成員同意的情況下擅自發表的,已要求撤稿。Ji-Hoon Kim也表達了同樣的訴求。

      第一財經記者向Young-Wan Kwon致電郵求證相關情況,截至發稿尚未得到對方回復。

      與資本市場的躁動以及公眾的激動情緒相比,學術界對此類論文的發表普遍抱有謹慎態度。第一財經記者留意到,國內頂尖超導實驗室團隊某成員在朋友圈中評論稱韓國團隊發現的這種LK-99晶體屬于“不明超導體”——USO。

      他解釋稱:“歷史上不是第一次發現所謂的新超導材料,也曾提供過號稱的零電阻和抗磁性證據,但最后都被證明是假的。”例如,20多年前,曾有克羅地亞一個陶瓷研究所報道鉛酸銀/鉛碳酸銀體系的室溫超導,當時也引起了一時的轟動,但很快偃旗息鼓,而且從數據專業性來看,要比此次韓國團隊的更強。

      上海市高溫超導材料與系統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金之儉教授在8月1日晚上的一場科普直播中談到此次韓國研究論文帶來的啟示,他表示:“對于室溫超導材料的探索不會停止。現在就算是韓國團隊通過了一種比較偶然的方法,找到了適合室溫超導的材料,但是很大程度上,這種材料也難以規模化地制備和應用,如何找到能夠規模化應用的室溫超導材料才是核心。”

      自從一個多世紀前,荷蘭科學家卡末林昂內斯發現了貢在冷卻到液氦溫度時會出現無電阻導電性以來,科學界就對超導材料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至今尚未實現。

      1964年,斯坦福大學教授威廉·利特爾預測材料在室溫下可能存在超導性。近期,科學家合成了一種新型高溫超導體氫化釔(YH10),但仍然需要超高的外部壓力。

      超導技術的發展將有助于推動從高速磁懸浮列車、磁共振成像、敏感磁場探測裝置,到量子計算裝置和無熱能損失輸電電纜等幾乎所有經濟、醫療、技術領域的發展。例如,核磁成像設備如果用室溫超導材料,就無需低溫制冷的液氦,使用價格會更低廉。

      金之儉還介紹稱,借助精密的超導量子干涉器件,能夠探測非常微弱的磁信號,未來超導器件還有望用于心、腦等人體精密器官的生理信號監測,提供更為精準的圖像和信號。

      但這一天的到來,還需要科學家經過漫長的努力來驗證。

    相關文章

    哈工程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近日,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在京召開,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揭曉。哈爾濱工程大學夏桂華教授主持的DP3動力定位系統關鍵技術與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鑒定委員會專家評價該......

    陳仙輝院士:神奇的超導體,奇在哪里

    陳仙輝,中國科學院院士,深耕超導領域30余年。長期以來他一直堅持新型非常規超導體的探索及超導和強關聯物理的研究,在非常規超導體和功能材料的探索及其物理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有國際影響力的重要成果,發現......

    124頁官方報告!實錘美國室溫超導研究不端

    RangaDias苦心經營的室溫超導“幻境”終告破滅。繼3月發表他造假丑聞的調查報道后,4月6日,Nature再發長文詳細報道了羅切斯特大學官方對其不端指控的調查細節。這份長達124頁的官方報告顯示,......

    124頁官方報告揭露明星物理學家學術造假過程

    RangaDias苦心經營的室溫超導“幻境”終告破滅。繼3月發表他造假丑聞的調查報道后,4月6日,Nature再發長文詳細報道了羅切斯特大學官方對其不端指控的調查細節。這份長達124頁的官方報告顯示,......

    124頁報告詳盡披露Nature兩度撤稿作者迪亞斯數據偽造、抄襲等不當行為確鑿

    蘭加·迪亞斯,這個名字一度在物理學界引起軒然大波。他所宣稱的“室溫超導”發現,曾讓全球科學界為之一震,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然而,在科學界不斷的質疑聲中,這扇門逐漸顯露出裂痕。迪亞斯所發表的室溫超導......

    11日發布!全體院士投票評選科技進展

    兩院院士評選“2023年中國/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發布會將于2024年1月11日在煙臺舉行,同時發布“2023年度山東省十大科技創新成果”,此次發布會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聯合山東省人民政府主辦,......

    重磅!今年轟動一時的室溫超導《Nature》論文被撤稿

    如果超導材料能夠在環境溫度和壓力條件下存在,其表現出的零電阻現象將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盡管幾十年來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但這種狀態尚未實現。2023年3月08日,來自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的RangaP.Dia......

    鎳基超導體的機理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10月31日,中山大學物理學院姚道新教授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了雙層鎳氧超導體的多軌道模型,并分析了其電磁性質。該成果對于理解新型鎳基超導體的微觀圖像和超導機理起到了重要作用。相關論文發表于《物理評論快報》......

    跟蹤Nature室溫超導論文:8位作者指控導師要求編輯撤稿

      在多項重復性研究不支持其結論后,美國羅徹斯特大學迪亞斯團隊3月的《Nature》論文再遇危機:該論文11位作者中的8位給《Nature》高級編輯托比亞斯·羅德爾寫信稱,迪亞斯歪......

    韓國LK99被判死刑?馬普所致命一擊:排除室溫超導可能

    韓國LK-99室溫超導系列今天(8月15日)可能是最后一篇了,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固體研究所發布論文,發起致命一擊,明確宣判LK-99室溫超導死刑:LK-99單晶光學透明且高度絕緣,排除超導性的存在......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