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檳榔是一級致癌物,專家解惑——
一級致癌物有哪些
近日有媒體報道,檳榔屬于一級致癌物。一級致癌物究竟是什么概念?致癌物如何分級?
記者采訪了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防癌體檢中心主任李槐。她認為,致癌物嚴格地說只是致癌的外部因素。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才能遠離癌癥。
食物為何會致癌
食物本身含不含有致癌物?以檳榔為例,有研究者認為,檳榔本身是食物,吃檳榔的人也只有7%—8%的人患口腔癌。而有人認為檳榔中含有一種生物堿,會導致口腔黏膜纖維化,口腔白斑,導致癌前病變,發生癌癥的可能性增大。
李槐認為,食物致癌多是人為因素造成,出現致癌物多是通過以下幾種途徑:
食物保存不當發生霉變。食物在保存一定時期以上,過了保質期的食物,容易發霉,產生一級致癌物黃曲霉毒素,它能導致肝癌,這在臨床上已經獲得證明。糧食儲存不當,也會發生霉變。
烹飪食物方法不當。食物的熏制、燒烤、腌制不當,烤焦或者烤煳的食物,都會產生亞硝酸鹽。
農藥殘留。在農作物的種植過程中,過量使用農藥和殺蟲劑,如果不能有效降解,超過限量標準,長期食用的話,會增加致癌的風險。
不適當地使用食物添加劑。法定的食品添加劑,按規定的劑量使用,安全性有保證。如果超劑量、越范圍使用,也會有致癌的風險。
致癌物怎樣分級
致癌物是按對人的致癌危險性來分級,究竟包括哪些物質?
李槐說,致癌物只是致癌的外部因素,這些外因大致可以分為化學致癌物、物理致癌物、生物致癌物和食物致癌物。致癌物按照對人類和哺乳動物致癌作用的不同,可分為確證致癌物、懷疑致癌物和潛在致癌物。
李槐介紹,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已有資料報告的878種化學物,主要包括:
第一級致癌物:在一級致癌物中,天然物質及其加工產物占5種,包括黃曲霉毒素、環孢素A、煙草和煙氣、檳榔及酒精性飲料。
第二級A類:如氯霉素、甲醛、多氯聯苯、丁二烯、硫酸二甲酯、環氧氯丙烷、苯乙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柴油引擎廢氣等,對人類為很可能致癌物,對動物則為確定致癌物。
第二級B類:如黃樟素、四氯化碳、電磁波、汽油引擎廢氣、干洗業等,對人類為有可能致癌物,對動物很可能也是致癌物。
第三級致癌物:咖啡因、食用色素等,目前尚無足夠的依據以判斷該物質是否為人類致癌物。
李槐提醒,不要迷信某些抗癌或防癌食物,癌癥的成因是多種因素造成的,不能簡單地歸結一種致癌物,或是期待通過食用某種或某幾種食物預防癌癥的發生。她建議,食物多樣,營養均衡,戒煙限酒,適當鍛煉,保持良好心態,才不會給癌癥備好“鋪路石”。
前不久,韓國知名男團成員曺圭賢接種九價HPV疫苗登上熱搜,引發大家對男性HPV感染的關注。而近日,世界衛生組織公布了一組令人“心驚膽戰”的數據!該數據源自柳葉刀最新研究,顯示:全球約1/3的男性已感染......
前不久,韓國知名男團成員曺圭賢接種九價HPV疫苗登上熱搜,引發大家對男性HPV感染的關注。而近日,世界衛生組織公布了一組令人“心驚膽戰”的數據!該數據源自柳葉刀最新研究,顯示:全球約1/3的男性已感染......
"說到吃剩菜,每個人都這樣做嗎?這實際上是一個長久以來的問題,如今,有很多短視頻宣傳避免食用剩菜。除了它們可能滋生大量病原菌的事實外,它們還可能產生致癌的亞硝酸鹽。這聽起來相當可怕,年輕一代......
2023年7月14日,世界衛生組織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公布將阿斯巴甜列為“可能對人類致癌的物質”。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公布“維持阿斯巴甜原風險評......
世衛組織營養與食品主管弗朗切斯科·布蘭卡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對阿斯巴甜研究的兩項評估結果,并表示,“我們不是建議公司撤回產品,也不是建議消費者完全停止使用。只是建議適度攝入。”近期以來,“阿斯巴甜致癌......
近日,關于人造甜味劑之一的阿斯巴甜可能致癌的話題沖上熱搜,引發公眾廣泛關注。阿斯巴甜到底安不安全?消費者能否繼續開懷暢飲無糖飲料?記者注意到,對于阿斯巴甜的安全性,國際上多個健康組織和監管機構,包括美......
阿斯巴甜可能被劃為致癌物的消息一出,6月29日晚間,元氣森林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元氣森林全線產品不含阿斯巴甜。據中國證券報,元氣森林相關負責人表示,元氣森林配料表更干凈,元氣森林可樂0糖0脂0卡0阿斯......
據媒體報道,被廣泛應用在無糖飲料、無糖食品中的常見人造甜味劑——阿斯巴甜,或將在今年7月被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癌癥研究機構IARC列為“可能對人類致癌的物質”。人工制造的非糖甜味劑是“代糖”的一種,兩個月......
近日有消息稱,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癥機構(IARC)預計將于今年7月將阿斯巴甜列為“可能的致癌物”。消息一出,輿論嘩然。#世衛組織稱阿斯巴甜可能致癌#等一系列相關詞條輪流登上熱搜,甚至一度沖到第一......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朱書團隊在腸道免疫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并對GSDMD在食物耐受中的功能進行了新解讀。6月15日,相關研究成果以GasderminDlicensesMHCIIinductiont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