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3-08-28 11:47 原文鏈接: 武漢研究斑馬魚揭示器官再生之謎

      身長約4厘米,具暗藍與銀色縱條紋 基因與人類的相似度達87% 心臟能再生 約2000種人類疾病能出現在其身上 胚胎在體外發育,且完全透明 一種經濟實惠的實驗動物,一對斑馬魚一次可生產300只“魚寶寶”

      “斑馬魚的基因與人類相似度高達87%,人類無法長出第二個心臟,而斑馬魚的心臟卻能再生。”昨日從國家斑馬魚資源中心獲悉,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心臟與肝臟發育和再生的遺傳調控研究”近日完成中期總結,科學家希望通過對斑馬魚的研究來揭示器官再生之謎。

      昨日上午,記者走進位于中科院水生所的國家斑馬魚資源中心。在一間約250平方米的實驗室內,有5萬條斑馬魚在一個個培養器皿中來回游動。科研人員不時給它們喂食,并記錄下相關數據。

      國家斑馬魚資源中心由科技部和中科院共同支持建立,去年10月落戶武漢。中心主任孫永華介紹,斑馬魚是一種熱帶魚類,其原產地不在中國。由于和人類基因十分接近,大約2000種人類疾病都能出現在斑馬魚身上,比如感冒、白血病、動脈粥樣硬化、癌癥等。這意味著,如果要研制治療上述疾病的藥物,可以先在斑馬魚身上實驗療效。

      目前,全世界有超過1500個實驗室把斑馬魚當做研究對象,我國有近100個斑馬魚實驗室。

      據了解,近一年來,中心已收集和創造搜集保藏超過100個基因突變品系的斑馬魚,為全國斑馬魚研究學者提供服務。預計該中心將在兩年內成為全球第二大斑馬魚資源中心。

      “斑馬魚之所以如此受科學家青睞,還因為它是一種經濟實惠的實驗動物。”據介紹,與大家熟知的實驗動物——小白鼠不同,斑馬魚的胚胎在體外發育,且完全透明,科學家能方便地觀察胚胎發育過程。一對斑馬魚一次可生下300個“魚寶寶”,可以滿足實驗大量操作需求。此外,斑馬魚胚胎發育一天相當于人類胚胎在母體內發育21天,節省了實驗時間。

    相關文章

    新技術可發現基因突變初期跡象

    發表于《自然》雜志在線版的一項最新研究介紹了一種名為HiDEF-seq的創新技術,它可準確檢測出突變前DNA代碼中的早期分子變化。該技術能以極高準確率檢測雙鏈突變,可在DNA字母代碼變化僅出現在DNA......

    新技術可發現基因突變初期跡象

    發表于《自然》雜志在線版的一項最新研究介紹了一種名為HiDEF-seq的創新技術,它可準確檢測出突變前DNA代碼中的早期分子變化。該技術能以極高準確率檢測雙鏈突變,可在DNA字母代碼變化僅出現在DNA......

    科研人員利用斑馬魚探究增塑劑DBP的水生態毒理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水域生態團隊基于前期黃河流域(陜西段)中增塑劑污染情況的調研工作基礎,使用斑馬魚探究了典型增塑劑—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Phthalate,DBP)的水生態毒理,......

    國際最新研究發現,一基因罕見突變或與智力障礙相關

    中新網北京6月1日電(記者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醫學》最新發表一篇健康研究論文稱,研究人員開展的一項大規模遺傳學研究顯示,相比目前已知的其他任何非性別相關基因,RNU4-2基因......

    “太空養魚”后續來了!4條斑馬魚狀態良好

    今年4月26日,載有4條斑馬魚和金魚藻的小型受控生命生態實驗組件由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送往中國空間站問天艙的生命生態科學實驗系統的小型受控生命生態實驗模塊中,開展在軌實驗,目前已經過去了二十余天,科研人......

    Cell子刊:這個人體中的天然基因突變,能夠預防脂肪肝和肥胖

    全世界大約有四分之一的人患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它已成為慢性肝病的主要原因,然而,目前還沒有批準的藥物專門治療這種疾病。NAFLD的特征是肝臟內過量脂肪積累,隨著疾病進展,它會促進纖維化......

    Tessera公布其基因書寫平臺最新數據,高效糾正多種難治性罕見病的基因突變

    TesseraTherapeutics是由著名風險投資機構Flagship投資的生物技術公司,此前已完成超5億美元融資,其開創了一種稱為“GeneWriting”(基因書寫)的新型基因技術平臺,該技術......

    被帶入太空的斑馬魚如何助力醫學研究?一文揭秘

    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一箱斑馬魚也一同進入太空。中國探索以斑馬魚和金魚藻為研究對象,在軌建立穩定運行的空間自循環水生生態系統。記者29日走訪長期與各類新發與再現傳染病打交道的上......

    Cell:大規模研究揭示與青光眼有關的基因變異

    青光眼是全球范圍內導致不可逆失明的主要原因,影響了約4400萬人。雖然有非洲血統的人最容易也最嚴重地受到這種遺傳性疾病的影響,但對這一人群的遺傳基礎很少有人進行過研究。2024年1月18日,賓夕法尼亞......

    非遺傳機制下的肺癌治療新突破!

    最近,由醫學腫瘤學Arthur&RosalieKaplan主席和RaviSalgia博士領導的一項研究中,來自美國最大的癌癥研究和治療機構之一的CityofHope和其他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非......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