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如何從他人的面部表情中識別情緒呢?一種名為杏仁核的組織對此起到關鍵作用,它體積很小并呈扁桃仁狀,位于大腦的深層區域。不過,目前還不清楚它是如何對解讀他人的面部表情產生影響的。
為了了解更多,神經科學家將電極植入即將接受大腦手術的7名癲癇患者的杏仁核中。實驗中,科學家讓患者瀏覽各種面部表情照片,有開心的也有恐懼的。最后,他們總共記錄到200次杏仁核神經的活動,并對這些神經的反應方式進行了判斷。
研究小組發現:杏仁核中存在一個細胞子集,用于區分被患者認為是開心或恐懼的表情。研究小組還對其中一些恐懼表情的圖片進行了仔細處理,使得這些表情看起來情緒正常。然而,即便患者看到的面部表情是經過處理后的模糊表情,這種模式依然有效。
11月10日,這一發現在神經科學學會第43屆年度會議上公布出來。根據研究結果,杏仁核神經對面部表情的反應是由個人的主觀判斷決定,而不是由圖片的視覺特性決定的。
科學家還發現,在每張測試照片消失之后,細胞的反應會維持很長一段時間,進一步揭示了人們對面部表情的認知是由杏仁核和其他大腦區域共同作用形成的。因此,在對他人面部表情的認知過程中,重要的并不是人們看到了什么,而是他們認為自己看到了什么。
社交互動在動物的生存和決策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食物偏好社會傳遞(SocialTransmissionofFoodPreference,STFP)是一種生態相關的記憶范式,通過這種方式,一只動物可......
我國各類心境障礙和焦慮障礙患病率呈現逐年上升趨勢,心理與精神疾病已成為制約人口預期壽命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心理與精神類疾病具有緩慢性、長期性和不易察覺的特點,對于不具備相關專業知識的個人,較難在日常工......
當老鼠餓了,它會去覓食;當它焦慮的時候,它會停止探索它環境,凍結或逃跑。這種內部狀態如何與動物的行為相關已經被詳細研究過。然而,對于大腦如何編碼和控制內部狀態,人們知之甚少。JanGründemann......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人類可以通過成千上萬種展示面部表情的方式以傳達情感,但實際上只有35種能夠在不同文化中融通。在這些研究中,作者發現:有17種不同的方式編表達喜悅。該研究還發現,人類使用3種表達來表達......
BoLi教授致力于杏仁核兩個組成部分之間的關系研究。杏仁核附著在海馬末端,呈杏仁狀,一般分為兩個部分,基底外側核群和皮質內側群。通常成對出現,分別位于小鼠和其他脊椎動物大腦左右兩邊。杏仁核是集中參與學......
英國研究人員報告稱,家犬可能嘗試用面部表情交流。相關論文刊登于《科學報告》。一直以來科學家認為動物的面部表情是缺乏靈活性且無意識的表達,僅反映動物的情緒狀態而非與其他個體交流的主動嘗試。在非人類靈長類......
壓力會對我們的胃口和飲食習慣造成嚴重影響。利用小鼠模型,一項新研究探究了大腦如何控制食欲,以及食欲與積極和消極情緒之間的聯系。壓力可以通過幾種方式影響我們的食欲。短時間的壓力會抑制我們的胃口,但長期壓......
小鼠給人的印象是溫順膽怯,而且超級喜歡奶酪,但在近期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激活了小鼠的“殺手本能”,使它們變成了富有侵略性的“僵尸”。當激光開啟的時候,它們立刻就如美劇《行尸走肉》里的僵尸上身一樣,追逐......
生物通報道:耶魯大學,同濟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發現了協調哺乳動物掠食性狩獵的大腦回路,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月12日的Cell雜志上。他們指出在控制情緒和動機的腦中心即杏仁核的一種神經細胞是提示動物獵捕食......
一陣恐怖的尖叫、一場慘烈的災難……遭受創傷后產生的恐懼,宛如一枚“定時炸彈”,或引發嚴重精神疾病。12月8日,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禹永春課題組的研究成果,以《不成熟抑制神經元移植促進恐懼記憶的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