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鮮美又富含營養,是大多數中國人的心頭愛,但最近因為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中流傳的一篇《蘑菇還是少吃一點吧》的文章,不少人開始顧慮“蘑菇到底能不能吃”。
文章主要講蘑菇會富集重金屬,但是,我們人體卻沒有排出重金屬的機制。久之這些重金屬就會在腎小管內聚集,嚴重時甚至會引起腎小管的壞死。因此建議每月吃蘑菇不能超過200克。
究竟吃蘑菇會不會慢性重金屬中毒?每月不能吃超過200克的蘑菇是否科學?昨天,本報記者找到了浙江省農科院園藝研究所研究員蔡為明。巧的是,由蔡為民主編的《食藥用菌》雜志,曾專門邀請國家食用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邢增濤撰寫過一篇研究文章,來反駁網絡上的相關傳言。
蘑菇愛吸收重金屬
微信和微博中流傳的這篇文章來自一位自稱曾游學蘇黎世大學醫院病理所的醫生,他稱接觸到一位研究真菌的博士。
據博士透露,蘑菇每月最多只能吃200克,因為蘑菇對重金屬富集的能力特強,幾乎所有重金屬,如鉛、汞、鎳,都會富集在蘑菇中,但人體卻沒有排出重金屬的機制,久之這些重金屬就會在腎小管內聚集,嚴重時甚至會引起腎小管的壞死。這名“醫生”還稱,在烏克蘭切爾諾貝利核事故污染地區,專家開出的處方就是大力種植蘑菇,以富集被放射線污染地區的重金屬和有害金屬。
此前有媒體報道,我國不少地方的土壤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重金屬污染,湖南等地被查出了重金屬鎘超標的大米。多吃蘑菇真的會帶來重金屬毒害嗎?
所有植物都有富集重金屬能力
蘑菇問題的關鍵聚焦在文中的一句話:“蘑菇雖好,但有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對重金屬的富集能力特強,最多可以達到100多倍。”
對此,蔡為民研究員說:“不只是蘑菇,幾乎所有植物或多或少都有富集重金屬的能力,比如我們平常吃的蔬菜和糧食等,都不可幸免。”
事實上,自300多年前法國人率先試驗成功人工栽培雙胞蘑菇后,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食用菌實現了人工栽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對環境中重金屬的富集。
邢增濤研究員在他的反駁文章中列舉了一個權威證據。據2010年對全國220個城市市場抽查的近2000個人工栽培食用菌鮮品(包括香菇、平菇、雙孢蘑菇等10余種)樣品的重金屬鉛監測的數據,我國人工栽培的食用菌鮮品的平均鉛含量為0.065毫克/千克左右,遠低于1.0毫克/千克的國家標準。
不過,記者從杭城各大醫院了解到,一直以來,吃蘑菇中毒的病例在急診室中也不乏出現,但這些人并非是蘑菇吃多的重金屬中毒,而是誤食了野生的毒蘑菇引發。所以蔡為民研究員也建議大家,長在野外的蘑菇在沒有經過專業辨別分揀情況下,不要輕易嘗試采食。
蘑菇每天吃200克都沒問題
博文還借瑞士人的話調侃,“我們瑞士人人均壽命80多歲,就是不吃蘑菇的功勞”。專家們認為,這純屬無稽之談。因為瑞士人不但食用蘑菇,還保持相當大的生產栽培規模,而且去過瑞士的人都知道,其飯店的早餐幾乎不缺少蘑菇。
那么,蘑菇一天最多能吃多少?這也是網友們看了這篇博文后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博文中說的“每月吃蘑菇不超過200克”是否有科學依據?邢增濤研究員專門進行了計算。
聯合國糧農組織/世衛組織食品添加劑專家聯合委員會規定,人體對鉛的暫定每周耐受攝入量為0.025毫克/千克。假設一個60千克的成年人每月吃蘑菇不超過200克,也就是每周不超過50克,那么換算下來蘑菇中的鉛含量要高達30毫克/千克,是國家食用菌安全標準限量的30倍。
或者,以國家標準食用菌鮮品中鉛含量不超過1.0毫克/千克為限,一個60千克的成年人每月吃蘑菇不超過6千克都是安全的,也就是說每天吃200克都沒有問題。
而若以目前我國食用菌鮮品鉛含量平均水平0.065毫克/千克計算,則每個月攝入量超過92千克食用菌鮮品,才會超過標準限量。這三種計算都一致表明,每月食用蘑菇不超過200克的說法站不住腳。
另外,大家對于通過蘑菇吃到肚子里的“重金屬”也不必過分擔心。邢增濤研究員在反駁文章中特別提出,蘑菇或其他食用菌中的重金屬是與金屬硫蛋白結合的有機態,其形態與環境污染中的重金屬形態完全不同,其毒性和代謝排出機制也不同,因此食用菌中即使含有微量的重金屬,但只要不超過標準限量,就可以安全食用。
痛風患者不宜多吃蘑菇煲湯
蘑菇不僅能吃,而且還有一定的養生功效。根據百度百科對蘑菇的描述,蘑菇營養豐富,富含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礦物質、維生素和多糖等營養成分,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營養保健食品。經常食用蘑菇能促進人體對其他食物營養的吸收,春季養生很適合吃蘑菇。
這樣的說法,也得到了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營養科主任章紅英的認同。“蘑菇含有蘑菇多糖,和淀粉中的糖不一樣,可以起到輔助調節血脂、血糖、血壓的作用,在營養咨詢門診的三高病人中,我經常會建議他們用蘑菇煲湯喝,既味道鮮美又有助于健康。”章主任說。
蘑菇中還有豐富的維生素、植物纖維素等營養成分,具有保健和提升免疫力的功能。俗話說“一年之際在于春”,春天是我們為全年的身體健康積蓄能量的時候。因此在這個季節養生,吃點蘑菇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不過,有必要提醒大家的是,章主任說,蘑菇屬于高嘌呤食物,如果用蘑菇煲湯,會使湯底中含有較高的嘌呤,患有痛風或前期癥狀高尿酸血癥的患者,不建議大量食用,不然會導致痛風加重。
另外,在日常烹飪方式上,像香菇一類的菌菇,可以用水焯代替油烹,這樣就能減少油脂的攝入,更有利于我們的身體健康。
近日,山東省臨沂市莒南縣鑫海科技公司產生的鎳渣問題引起了公眾的廣泛關注。該公司每天產生數千噸經過熱處理的鎳渣,部分被運往江蘇省連云港市,并在當地被加工成鎳砂,用于混凝土生產。這一做法引發了對建筑安全和......
環境中的有毒金屬通過各種途徑進入食物鏈,并可能對人體造成多種危害,例如鎘過量攝入引起骨脆性或腎損傷,鉛會導致腎、腦中毒(神經膠質瘤)等。某些特定膳食補充劑(維生素族、抗氧化劑、礦質元素)具有緩解重金屬......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海岸帶生態系統過程與環境健康組博士生孫碩、碩士生陳香華等人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聯合資助下,在重金屬毒性調控研究方向上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近日分別在線發表于《......
小鄧女士收到科研人員剛栽培出來的蘋果白參菌。本文圖均由受訪者提供8月16日上午和中午,浙江湖州市德清縣的小鄧女士收到兩箱分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該所委托貴州畢節種植基地寄來的蘋果白參菌。一個多......
前不久,網絡上一段蘋果長出蘑菇的視頻引發網友關注。視頻中,浙江湖州的鄧女士講述了由于當地出現連日三十八九攝氏度的高溫天氣,她家中一顆蘋果逐漸出現腐爛跡象,并在頂部長出了白色蘑菇。之后鄧女士將蘋果放在窗......
新版中國藥典四部指導原則9302“中藥有害殘留物限量制定指導原則”中對中藥材種的鉛、砷、鎘、汞、銅的一致性限量指導值進行比對和風險評估,以及完善砷、汞形態價態測定法尤其需要關注烏藥、射手、巴戟天、青蒿......
前不久浙江德清鄧女士因家中蘋果上長出白色蘑菇收到中國 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真菌多樣性與分子進化課題組研究人員求購私信一事引發網友的廣泛關注不少人依舊好奇這株跨越2000多公里的傳奇“蘑菇”如......
近日浙江德清縣的鄧女士家里的一只蘋果長出了“白色蘑菇”拍了照片發到社交媒體上后沒想到獲得近3萬點贊量還收到中國 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在讀博士許容聚的私信求購這只蘋果做研究蘋果上長了白色蘑菇。......
關于發布戰略性關鍵金屬超常富集成礦動力學重大研究計劃2024年度項目指南的通告國科金發計〔2024〕141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現發布戰略性關鍵金屬超常富集成礦動力學重大研究計劃2024年度項目指南......
6月1日起,首個關于快遞包裝重金屬和特定物質含量的強制性國家標準《快遞包裝重金屬與特定物質限量》實施。據了解,《快遞包裝重金屬與特定物質限量》針對紙類、塑料類、紡織纖維類及復合材料類快遞包裝產品,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