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塑料在汽車輕量化上發揮大作用,通過輕量化,能夠減少車身重量,進而達到減少油耗。但同時,優質改性塑料居高不下的價格,讓輕量化的成本無疑增加許多,本土自主品牌在銷量與研發資金上的短板,更使得改性塑料在汽車應用上讓車企對其又愛又恨。
改性塑料在汽車輕量化上發揮大作用
面對日益嚴格的汽車油耗法規,各大車企正在尋求多種路徑降低油耗,其中就包括為車身減重。通過汽車用改性塑料量的增大,來減少車身的重量,達到降低油耗的目的。
在歐洲,汽車用改性塑料量已經成為衡量汽車設計和制造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標志,據統計,1kg改性塑料可以替代2-3kg鋼等密度較大的材料,而汽車自重每下降10%,油耗可以降低6%-8%.在確保汽車整體性能的前提下,增加塑料類材料的使用量,可以有效減少整車重量,降低汽車排放,提高燃油經濟性,同時降低汽車制造成本。世界上汽車塑料單車用量最大的是德國,塑料用量占材料總用量的15%.按照2005年歐洲的水平,平均單車用量已達到13%.而我國目前單車塑料用量距發達國家水平還有較大差距,有較大的提升潛力。
改性塑料價格居高不下車企進退兩難
在我國,各大品牌開始提升合金、超強度鋼、工程塑料等多種輕質化材料在汽車產品中的應用比例。今年初,福特宣布推出首款采用輕量化車身的F150,整車減重318公斤,近日又宣布旗下SUV車型探險者將成為首款采用這一輕量化設計的量產車型,隨后銳界、林肯MKX等車型也將采用相關設計。但與外資品牌相比,國內自主品牌在輕量化道路上遇到了不小的挑戰。由于外資材料供應商在一些核心部件方面幾乎壟斷了技術,自主品牌的采購價格居高不下。
部分輕質材料雖然降低重量效果明顯,但是成本高昂。對于經濟型產品來說,車重降低一公斤的成本控制在20元以內才是一個可接受的范圍。目前在合成塑料上,相較本土材料商,外資材料商的價格平均每噸貴幾千元,算下來平均每公斤增加成本幾十元。
本土材料供應商的產品主要應用于保險杠、擋泥板、車輪罩等部件,在轉向節、底盤懸掛等核心件的輕質化材料供應上,基本由拜耳、巴斯夫、杜邦等外資企業所“壟斷”。比如拜耳的聚氨酯復合材料、聚碳酸酯塑料可以為車窗、新能源鋰電池提供材料,巴斯夫的長玻纖材料則主要用于發動機懸置、車內抗沖擊性組件等部件上。
政策的日益嚴苛,自主品牌車企在材料供應、輕量化設計等汽車產業鏈上的薄弱環節仍將面臨嚴峻的考驗。自主品牌企業的銷量與資金相較于外資不具優勢,目前以奇瑞汽車為代表的部分企業已開始聯手零部件供應商、輕質化材料商以及車企三方從研發初期開始合作。
近日,舍弗勒宣布任命溫豪定先生擔任中國區工業事業部總裁,并成為中國區管理委員會成員。該任命從2023年11月1日起正式生效。在該崗位上,溫豪定先生向舍弗勒中國區首席執行官張藝林博士匯報,同時向舍弗勒集......
為進一步做好促進消費工作、更好發揮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國家發展改革委于近日發布《關于促進汽車消費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汽車措施》)和《關于促進電子產品消費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電子產品措施......
這兩天,“奧迪向中國車企低頭”的詞條霸榜熱搜。據外媒報道,為了應對日益激烈的電動汽車競爭,奧迪正在考慮直接從中國的電動車企業購買一個電動平臺的授權,以縮短其車型的開發時間。同樣在車圈引發刷屏的還有新鮮......
今年前五個月,30萬元以上車型的累計零售銷量達到了104.6萬輛,同比增速高達35.1%。相比之下,30萬元以下車型的累計銷量為658.7萬輛,同比增速僅為0.5%。這一數據反映了消費者的購車偏好,對......
5月17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家發改委)召開5月份新聞發布會。會上,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孟瑋重點介紹了國家發改委聯合國家能源局最新出臺的《關于加快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中新網5月17日電17日,國家發改委召開5月新聞發布會,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在會上表示,下一步,將多措并舉擴大新能源汽車消費,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孟瑋表示,近年來,在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
一項研究表明,由于效率提高和電網更環保,中國電動汽車隨著時間的推移實現了更大的減排量。雖然現在超過10%的中國汽車銷量是電動的,但電動汽車的整個生命周期仍然會產生碳排放。ShaojunZhang及其同......
2022年,我國汽車產業交出了一份超預期的答卷,全年汽車銷量為2686.4萬輛,同比增長2.1%,連續14年位居全球第一。成績背后,也是我國自主品牌乘勢而上的歷程,據乘聯會數據顯示,2023年一季度,......
4月2日,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主辦,清華大學、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共同協辦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3)正式迎來閉幕。在昨日的主論壇上,比......
3月29日,2023新能源智能汽車創新生態(廈門)峰會及技術高峰論壇(以下簡稱峰會)在廈門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甘子釗等來自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以及來自政府、企業的代表齊聚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