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鵝膏環肽毒素的劇毒鵝膏屬真菌,被稱為“世界最毒蘑菇”。近日,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在毒蘑菇鵝膏環肽毒素合成機制方面取得最新研究進展,他們發現了兩個鵝膏環肽合成新的關鍵基因P450-29和FMO1,將已知毒素合成基因從原來的2個增加到了4個,對鵝膏環肽生源合成途徑有了更為深入的認識。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遺傳學板塊。
有毒蘑菇對人類健康常常造成威脅,但同時也是重要藥物和功能分子的來源。劇毒鵝膏中的毒素為鵝膏環肽,但鵝膏環肽并非僅鵝膏屬真菌獨有,在親緣關系很遠的環柄菇屬和盔孢傘屬中,也有能產生這類毒素的真菌。
據論文第一作者、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員羅宏介紹,這次發現的關鍵基因為不同的加氧酶,負責在鵝膏環肽毒素的關鍵位點異亮氨酸C-5和脯氨酸C-4等引入氧原子。若缺少這些氧原子,將導致毒素的活性下降1000倍以上。
羅宏表示,通過建立目前全球唯一的劇毒鵝膏基因組平臺,研究人員構建了鵝膏屬、盔孢傘屬和環柄菇屬中13個劇毒物種的基因組數據庫,完整解析了鵝膏環肽生源合成途徑在蘑菇目中的整體架構。他們發現在蘑菇目三個不同屬中,鵝膏環肽的主要合成基因是相同或相似的,因此鵝膏環肽生源合成途徑是同宗同源的。此外,系統發育和遺傳學研究證據表明鵝膏、盔孢傘、環柄菇之所以都能產生鵝膏環肽毒素,其根源是基因水平轉移。更深入的進化分析表明,基因水平轉移發生的年代久遠且并非直接發生在這幾類蘑菇之間,而是由未知古老真菌物種作為供體分別傳遞給了這些蘑菇。
“但令人吃驚的是,在進化長河中,鵝膏、盔孢傘、環柄菇三大類蘑菇中的毒素合成能力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羅宏說。
在木腐生的盔孢傘屬真菌中,僅有1個毒素前體基因且該基因編碼α-鵝膏毒肽;在土壤腐生的環柄菇屬真菌中,存在MSDIN前體基因家族的輕微擴張,有約10種毒素前體基因;在菌根共生的鵝膏屬真菌中,MSDIN前體基因家族存在顯著擴張,甚至還產生了新的毒素修飾基因,可將環肽數目再擴大數十倍,因此鵝膏的實際產毒能力是盔孢傘和環柄菇的成千上萬倍。
羅宏說:“雖然鵝膏、盔孢傘、環柄菇都繼承了由供體轉移來的毒素基因,但可能受到不同生理和生態壓力的影響,各自朝不同的方向進化,最終形成了三種迥異的命運。鵝膏是其中的佼佼者,其鵝膏環肽生源合成途徑產生了眾多創新,產毒能力提升了千倍萬倍。”
美國羅徹斯特大學開展的一項新研究表明,逆轉與老化相關的影響并恢復大腦的“衰老處理系統”是完全可能的。相關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衰老》雜志上。研究報告截圖。圖片來源:《自然·衰老》阿爾茨海默病、帕金......
小鄧女士收到科研人員剛栽培出來的蘋果白參菌。本文圖均由受訪者提供8月16日上午和中午,浙江湖州市德清縣的小鄧女士收到兩箱分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該所委托貴州畢節種植基地寄來的蘋果白參菌。一個多......
前不久,網絡上一段蘋果長出蘑菇的視頻引發網友關注。視頻中,浙江湖州的鄧女士講述了由于當地出現連日三十八九攝氏度的高溫天氣,她家中一顆蘋果逐漸出現腐爛跡象,并在頂部長出了白色蘑菇。之后鄧女士將蘋果放在窗......
科技日報訊(記者張佳欣)據新一期《科學》雜志報道,美國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科學家發現了生物界迄今最大的蛋白質,比此前已知的最大蛋白質——人類肌聯蛋白還要大約25%。研究人員表示,這是蛋白質界的“珠穆朗瑪......
前不久浙江德清鄧女士因家中蘋果上長出白色蘑菇收到中國 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真菌多樣性與分子進化課題組研究人員求購私信一事引發網友的廣泛關注不少人依舊好奇這株跨越2000多公里的傳奇“蘑菇”如......
近日浙江德清縣的鄧女士家里的一只蘋果長出了“白色蘑菇”拍了照片發到社交媒體上后沒想到獲得近3萬點贊量還收到中國 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在讀博士許容聚的私信求購這只蘋果做研究蘋果上長了白色蘑菇。......
加拿大科學家發現了一種致病細菌中用來區分有益分子和有毒分子的“條形碼”系統。研究顯示,許多細菌可掃描遺傳密碼,以了解保留哪些蛋白質,排出哪些蛋白質。而這些被排出的蛋白質通常對人體細胞有毒,因此細菌區分......
科學家收集了幾十種“神奇蘑菇”的基因組數據,以了解馴化和培養是如何改變它們的,從而培育新品種蘑菇。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當代生物學》。裸蓋菇的商業品種缺乏遺傳多樣性,因為它們被馴化為人類使用。而澳大利亞......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重視和關注程度也不斷增強,食品安全監管隨之成為新的關注焦點。據報道,真菌毒素污染在世界范圍內非常普遍,已成為影響世界糧食衛生安全的最......
1藍藻/海洋毒素簡介藍藻/海洋毒素是依據來源劃分的一類毒素,主要由淡水或海水中的浮游藻類合成,并在魚蝦貝類等生物體內蓄積,通過食物鏈危害生物及人類安全。2貝類毒素簡介貝類通過濾食有毒微藻(主要是藻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