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臨床表現
胰腺癌的臨床表現取決于癌腫初起的部位,癌腫引起的梗阻情況,胰腺被破壞的程度以及有無轉移癌等。本病最常見的臨床癥狀是腹痛、體重減輕、黃疸,其次為乏力、食欲不振、腰背痛、惡心、嘔吐、腹脹、腹瀉、便秘、腹內腫塊、發熱等。
(1)腹痛:約3/4以上的患者可以出現腹上區不適及隱痛。胰體及胰尾癌的病例幾乎都有腹痛,且出現較早。痛在開始時多數較輕,僅表現為上腹不適感,以后逐漸加重。痛的典型部位在中上腹和左季肋部,可向背、前胸及肩胛放射。疼痛的性質早期常為定位不清的鈍痛或隱痛,繼而可發展為陣發性絞痛或持續性鈍痛,常在仰臥位及夜間加劇,而俯臥、坐、立、前傾位及行走時可減輕。這在胰體、胰尾癌時尤為典型。
(2)體重減輕:約90%的患者有迅速而明顯的體重減輕,其中部分病例可不伴有黃疸或腹痛,在一段時間內,消瘦是唯一癥狀。因此,對不明原因出現進行性體重下降者,特別是對40歲以上的男性,要警惕胰腺癌的可能。晚期患者則常出現惡病質狀態。
(3)黃疸:約70%左右的患者在病程的某一階段出現不同程度的黃疸。通常在胰頭癌中黃疸多見,早期胰頭、胰尾癌多無黃疸,到晚期因癌腫侵及胰頭或轉移到肝臟、膽管、淋巴結等部位,也可出現阻塞性黃疸。黃疸一經出現往往進行性加深,個別病例亦有暫時減輕或消退現象。
(4)共他癥狀:其他常見的癥狀有:
1)消化道癥狀:包括食欲不振、厭油食、惡心、嘔吐、腹脹、腹瀉、便秘等,若癌腫侵及胃腸,也可出現嘔血或黑便。
2)發熱:多數表現為間歇性或持續性低熱,如伴發膽道感染或肺部感染可出現寒戰、高熱。
3)腹部包塊:胰腺癌的中、晚期可在腹上區捫及包塊,其塊物可能是腫大的膽囊、肝臟或是癌腫本身。
4)精神癥狀:不少患者可出現焦慮、失眠、精神抑郁等。
(二)實驗室檢查
1. 血液檢查
(1)血清膽紅素:胰頭癌患者由于膽道下端的阻塞,血清膽紅素呈進行性增高主要為直接膽紅素含量增高。
(2)血糖:多數病例在早期出現葡萄糖耐量試驗不正常,由于癌腫破壞胰島,可出現高血糖。
(3)血清癌胚杭原(CEA):多呈陽性,但特異性不強,因多數消化道腫瘤均可有CEA升高。消化道癌相關抗原(CA19-9)陽性被認為是診斷胰腺癌較特異性指標。
(4)血請酶檢查:淀粉酶、脂肪酶、r-谷氨酰轉酞酶(r-GT)、半乳糖酰轉移酶同工酶Ⅱ等均可增高。
2.尿液檢查
阻塞性黃疽出現時,尿膽紅素大量增加,而無尿膽原。血糖增高時,尿糖呈陽性。中、晚期病人的胰腺外分泌功能減退,尿BT-PABA試驗結果可明顯低于正常。
3.影像診斷檢查
(1)B型超聲波檢查:屬無創傷性檢查,是胰腺癌的首選檢查項目。超聲檢查發現的胰腺癌大都在2cm以上,小腫瘤則常難以查出;B超還可發現胰管擴張、膽管[肝內和(或)肝外]擴張、膽囊腫大以及肝內轉移灶等。對B超檢查發現有膽管擴張,而無黃疸及膽石癥者,可能是壺腹周圍癌的早期證象,應予警惕并做進一步檢查。
(2)CT檢查:胰腺癌的CT表現有以下幾種:①病變呈塊影,形態多不規則,常有分葉,位于胰腺實質內,胰腺的形態改變;②癌腫的密度大多低于正常組織,如有壞死則可見更低的密度區,壞死區的邊緣呈不規則;③可見胰管及膽管擴張。胰管因受腫瘤浸潤和壓迫而擴張時,遠端胰管擴張常呈管狀或串珠狀低密度影,胰頭癌侵及總膽管下端時,使總膽管上段擴張,肝內膽管也擴張;④注射造影劑后,癌組織顯影不如正常組織,而與正常組織形成明顯對比,可清楚地顯示出癌腫的輪廓,以及與周圍組織的關系。
(3)逆行性胰膽管造影(ERCP):對胰腺癌的診斷有一定價值,可發現主胰管中斷、狹窄、管壁僵硬、擴張或移位,均提示有胰體尾部腫瘤的可能。胰頭癌常已阻塞胰管開口,造影不易成功。若在膽管造影中發現膽管下端充盈缺損、狹窄、受壓等現象,此為壺腹部周圍癌的證象。
總之,胰腺癌多起病隱匿,早期常無特征性的表現,一旦出現阻塞性黃疸或腹上區腫塊,則周圍組織已有浸潤。臨床上,對于40歲以上的男性,有上述臨床癥狀中的一項或幾項,尤其是近期內出現不明原因的消瘦,或者是有消化不良癥狀并伴CEA陽性與r-GT活性增高者,或者近期出現糖耐量實驗異常或血糖增高者,均應警惕胰腺癌的可能。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薛婧、王宇團隊與上海交大基礎醫學院唐玉杰,浙江大學王超塵等國內外研究者合作在Gut期刊發表的最新研究成果,就揭示了經由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元件(EndogenousRe......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消化內科程斌教授團隊開發了一款針對胰腺腫瘤診斷的多模態AI模型,可基于患者的臨床信息與超聲內鏡圖片,對胰腺占位作出診斷。相關研究成果于近日發表在國際期刊《JAMANe......
中新網武漢8月7日電(常宇)據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7日消息,該院消化內科程斌教授團隊開發了一款針對胰腺腫瘤診斷的多模態AI模型,可基于患者的臨床信息與超聲內鏡圖片,對胰腺占位作出診斷。相......
胰腺癌(Pancreaticcancer)是一種高度侵襲性和致死性的惡性腫瘤,在所有癌癥類型中,它是癌癥相關死亡的第三大貢獻者。腫瘤細胞與腫瘤微環境(TME)之間的復雜關系影響著腫瘤的生長和對治療的抵......
近日,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普外科孫備教授團隊與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馬平安研究員團隊合作開發了一種可用于雙重抑制葡萄糖和谷氨酰胺攝取誘導胰腺癌細胞焦亡的納米藥物。相關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美......
近年來,癌癥免疫療法蓬勃發展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許多新型免疫療法被不斷開發完善,例如CAR-T療法、癌癥疫苗,為廣大癌癥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在眾多癌癥類型中,結直腸癌和胰腺癌分別是癌癥死......
許多胰腺腫瘤就像堡壘,周圍環繞著密集的膠原蛋白和其他組織基質。這些組織可保護腫瘤并幫助它們免受免疫療法的打擊,從而導致免疫療法對“癌王”胰腺癌束手無策。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研究團隊利用細菌滲透到......
胰腺癌是一種致死率極高的惡性腫瘤,5年生存率不到10%。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郝繼輝教授團隊經多年研究,證明抑癌基因EHF在趨化因子受體CXCR2陽性中性粒細胞浸潤中的抑制作用,以及硝呋莫司能夠提高EH......
胰腺癌是一種致死率極高的惡性腫瘤,5年生存率不到10%。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郝繼輝教授團隊經多年研究,證明抑癌基因EHF在趨化因子受體CXCR2陽性中性粒細胞浸潤中的抑制作用,以及硝呋莫司能夠提高EH......
胰腺癌發現難、進展快、致死率高。同時,患者早期無明顯癥狀。因此,臨床上亟需治療胰腺癌的有效手段。4月3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王躍祥研究組聯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教授王理偉,在《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