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01-13 11:46 原文鏈接: 中科大百人計劃PLOS發表遺傳學成果

      在擬南芥中,氣態的植物激素乙烯參與了根系生長和發育的調控作用。眾所周知,受乙烯抑制的根系生長,涉及到生長素,部分是通過WEAK ETHYLENE INSENSITIVE2/ANTHRANILATE SYNTHASE α1 (WEI2/ASA1)的作用介導的,WEI2/ASA1編碼色氨酸生物合成中一個限速酶,而生長素就來源于生物合成。然而,乙烯通過ASA1降低根系生長的分子機制,仍不明確。

      1月8日,來自中國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PLOS Genetics》發表題為“Arabidopsis ERF1 Mediates Cross-Talk between Ethylene and Auxin Biosynthesis during Primary Root Elongation by Regulating ASA1 Expression”的研究成果。該研究表明,在擬南芥中,ERF1——乙烯信號通路中的一個下游AP2轉錄因子,在乙烯介導的初生根生長過程中,正向 調節生長素的生物合成。

      本文通訊作者是中國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生導師向成斌教授,其1982年8月畢業于西南農業大學園藝系,獲學士學位;1987年3月于加州大學 河邊分校植物科學系獲碩士學位;1992年10月于愛達荷大學微生物、生物化學及分子生物學系獲博士學位。曾在愛達荷大學微生物、生物化學及分子生物學 系、羅格斯大學農業生物技術中心及依阿華州立大學植物系做博士后。1999.7-2001.8,依阿華州立大學植物系助理科學 家;2001.8-2002.7,依阿華州立大學植物系助理教授。在Plant Cell、Plant Physiology等雜志已發表研究論文二十余篇。教育部長江計劃特聘教授,中科院“百人計劃”獲得者。

      乙烯對根的影響,研究最為徹底的一個影響是抑制根的伸長。大量的研究表明,乙烯通過與生長素相互作用,抑制根系的發育。乙烯已被證明,可增加生長素 的合成、生長素輸送到伸長區和根尖的生長素信號。據報道,ERF1——乙烯信號通路中的一個下游轉錄因子,當構成性地表達時,可減少黑暗中的初生根生長。 到現在為止,關于其在初生根伸長過程中的作用,還沒提出詳細和明確的相關機制。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證實,ERF1可直接調節Al的表達——色氨酸(Trp)生物合成中的一個關鍵酶,已知在乙烯調控的根系發育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本文闡述了轉錄因子ERF1在根部伸長過程中參與初生根發育、并直接介導乙烯和生長素生物合成之間串擾的機制。

      用ERF1過表達或敲除的株系,通過分析根部對乙烯的響應,研究人員發現,初生根的長度與ERF1表達密切相關。這些結果表明,ERF1參與了乙烯介導的根部伸長。

      ERFs屬于一個大的基因家族。只有少數ERF突變體表現出明顯的表型,可能是由于功能冗余。然而,ERF1敲除的株系在正常和添加ACC的條件下 表現出更長的根部,從而說明ERF1對乙烯抑制的根系伸長,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此外,ERF1通過減少細胞伸長,而不是與乙烯信號通路突變體一致的細胞分 裂,控制著初生根的伸長。

      在擬南芥幼苗中,乙烯可上調生長素的生物合成,以增強根伸長的抑制。眾所周知,高水平的生長素可減少根系生長。一些生長素合成基因是乙烯應答的,如 果發生突變,可在ACC存在的情況下導致根系生長缺陷。為了了解ERF1如何介導初生根伸長、特別是生長素生物合成中的乙烯信號,研究人員分析了參與生長 素生物合成的所有基因的激活子,發現兩個基因可能與ERF1特異性結合。

      總之,這項研究表明,ERF1——乙烯信號通路中的一個下游AP2轉錄因子,在乙烯介導的初生根生長過程中,正向調節生長素的生物合成。具有 ERF1構成性表達或敲除的轉基因植株,表現出與乙烯信號突變體相似的根部發育表型。ERF1可通過直接結合ASA1啟動子并正向調節ASA1表達,影響 生長素的積累。這些研究結果表明,在擬南芥中,ERF1在乙烯誘導的初生根生長抑制作用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并可作為初生根伸長過程中乙烯和生長素 之間的串擾節點。

    相關文章

    智力障礙相關非編碼基因突變發現

    科技日報北京6月6日電 (記者張夢然)新一期《自然·醫學》發表的一項大規模遺傳學研究結果顯示,相比目前已知的其他任何非性別相關基因,RNU4-2基因的罕見突變,可能是更多臨床診斷智力障礙病例......

    新研究實現廢棄聚乙烯和二氧化碳耦合轉化再利用

    近日,華東師范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趙晨團隊,構建了沸石-金屬氧化物多相催化體系,通過芳構化-氫捕獲機制耦合轉化廢棄聚乙烯與二氧化碳(CO2)為芳烴和一氧化碳(CO),并綜合多種原位表征、同位標記......

    機器人實現全自動顯微注射

    科技日報北京4月28日電 (記者張夢然)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雙城分校研究人員構建出一種機器人,通過機器學習培訓,該機器人能自動完成基因研究中復雜的顯微注射。相關論文刊發于最新一期《遺傳學》雜志。......

    鳥兒唱歌為何差異這么大

    圖為在南非夸祖魯-納塔爾省理查德灣以西的灌木叢中拍攝到的一只紅額鐘聲擬鴷。圖為在南非豪登省比勒陀利亞東北部保護區拍攝的一只黃額鐘聲擬鴷。圖片來源:AlexKirschel/《自然·通訊》科技日報北京4......

    蘇州大學醫學院周哲敏教授為中國疾控中心作學術報告

    2023年12月13日,應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所的邀請,蘇州大學醫學院周哲敏教授作了題為“基于遺傳大數據的流行病主動防御技術研究”的科技學術報告,重點是微生物群體遺傳學、生物信息學及微生物組學等領域的最......

    3篇Cell/MC重磅:人造酵母基因組最新進展

    合成基因組能否為生命提供動力已經引起了合成生物學領域的廣泛關注。2023年11月8日,美國紐約大學JefD.Boeke、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戴俊彪、日本東京工業大學YasunoriAizawa......

    基因測序可作為新生兒遺傳病篩查的關鍵方法

    近日,《JAMANetworkOpen》上發表了題為《GenomicSequencingasaFirst-TierScreeningTestandOutcomesofNewbornScreening》......

    大連化物所鄧德會:新過程用水直接加氫乙炔制乙烯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鄧德會和副研究員于良團隊,在水直接加氫乙炔制乙烯反應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團隊利用碳化鉬負載金(Au/α-MoC)催化劑,實現了直接用水作為氫源的乙炔加氫制乙烯新反......

    全基因組分析方法創新,人類百萬年前的群體秘密被發現!

    9月1日,《科學》(Science)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李海鵬研究組與華東師范大學腦功能基因組學研究所潘逸萱研究組合作撰寫的題為Genomicinferenceofasevereh......

    “化工城”創新“加減法”,助推中國增加綠電裝機量

    雨后初霽,千余名工人及各式機械又忙碌了起來,多個乙烯裝置樁基平穩地“插”向土地。自去年以來,已有幾十塊類似的工地在吉林省吉林市陸續開工。截至目前,作為關鍵環節的120萬噸/年乙烯裝置樁基施工已完成96......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