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5-07-14 14:59 原文鏈接: 法國生物學領袖被指學術不端

      當調查發現其研究存在學術不端行為后,法國國家科研中心(CNRS)——歐洲最大的基礎研究機構——暫停了植物生物學領軍人物Olivier Voinnet的職務。該機構發言人Julien Guillaume近日表示,盡管Voinnet是CNRS的資深科學家,但自2010年11月,他被借調到瑞士聯邦理工學院(ETHZ),因此該指控只能等他返回法國后才能執行。

      7月10日,CNRS和ETHZ分別發布了對Voinnet工作的調查結果。Voinnet在植物、無脊椎動物和哺乳動物RNA干擾抗病毒研究領域享有國際聲譽。

      兩份報告都表示,沒有發現證據顯示Voinnet的論文存在偽造數據、修改圖片等問題。在一份聲明中,ETHZ 執行委員會表示,根據規定,Voinnet在瑞士發表的論文存在錯誤,但不屬于學術不端,不過,它認為Voinnet違反了科研誠信和科學實踐指導原則。

      2014年12月,有人在PubPeer網站上對Voinnet的論文圖片提出質疑,從而導致CNRS和ETHZ對此開展調查。到目前為止,ETHZ發布了22頁報告,詳細介紹了對Voinnet的32篇論文的調查結果。同時,Guillaume提到,由于法國的法律規定不能公布調查結果,CNRS只在網站上發布了一個簡單聲明。

      CNRS的聲明說,調查發現Voinnet存在“刻意處理圖表的行為,這違背了科學成果呈現的誠信原則”。聲明還指出,這一事件對CNRS和科學研究的聲譽產生了嚴重危害。由于發現13篇論文存在問題,CNRS主席Alain Fuchs已經宣布暫停Voinnet兩年工作的處罰。

      ETHZ報告中詳細描述了大約20篇論文中的數據和圖片錯誤,這些錯誤包括故意修改或錯誤標注,以便讓結果看起來更清楚或更令人信服,但這些錯誤尚不影響總體結論。但報告稱,“最有問題的論文仍存在學術不端行為”。雖然多數涉及圖像修改的錯誤沒有產生惡劣后果,但ETHZ仍建議撤回3篇論文。

      ETHZ還表示,Voinnet在整個調查過程中非常配合,并提供了原始數據。Voinnet在一個聲明中說:“我愿意對所有錯誤承擔全部責任,對這件事給所有同事帶來的麻煩和干擾表示誠摯的道歉。”

    相關文章

    武大教授稱博士弟子論文遭“惡意評審”,學院已介入

    “一個充滿敵意、極其不負責任、毫無學理依據的惡意評審,卻要了斷一個優秀青年學者的學術生命。試問,這合理么?”日前,武漢大學社會學院教授呂德文在署名文章《“惡意評審”如何評價和運用?基于武漢大學一篇博士......

    因論文數據造假,她先后丟了終身教職和博士學位

    身穿博士服的PingDong扣手而立,笑靨如花。這是她2017年6月28日發在社交媒體上的多倫多大學博士畢業典禮照,收獲199個點贊。一個月后,她到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院任教,這是美國公認的頂級商學院,......

    頂尖研究所所長遭Science撤稿,牽出學術造假“窩案”

    近日,一場涉及神經科學和癌癥研究領域的造假風波席卷學術界。此次風波核心是美國科學院院士LaurieGlimcher。4月19日,Science雜志撤回了一篇2006年4月28日發表的論文,Laurie......

    河南開展大型科研設施與儀器資源調查工作

    河南省財政廳河南省科學技術廳河南省教育廳關于開展河南省大型科研設施與儀器資源調查及征集有關專家工作的通知各省轄市財政局、科技局,濟源示范區財政金融局、工業和科技創新委,航空港區財政審計局、科技人才局,......

    《科學》(20240405出版)一周論文導讀

    Science,Volume384,Issue6691,5Apr2024《科學》第384卷,6691期,2024年4月5日化學物理Chemical-PhysicsSinglebody-coupledf......

    人工智能倒逼出版界“立規矩”

    2022年11月,OpenAI發布生成式人工智能(AI)工具ChatGPT。鑒于生成式AI可快速創建文本、圖像等內容,兩個月后,ChatGPT已作為作者,赫然出現在一些學術論文上。英國紐卡斯爾大學數字......

    超200萬篇論文從網上消失,原因主要是這兩個

    近日,《自然》發表一篇題為《超過200萬篇研究論文從互聯網上消失》的文章。來自英國倫敦大學伯克貝克學院的研究人員MartinEve通過研究超過700萬篇數字出版物,發現超過200萬篇學術文章沒有得到妥......

    《數據與情報科學學報(英文)》:致力加深社會對科研生態的理解

    正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說,科學是人類最偉大的集體事業。公眾、科學家和政府都是科學事業的直接或間接參與者。他們對科學的理解和認知共同影響著科學能否有效地回應社會現實。例如,在流行病期間,保持社交距離等社......

    學術風暴席卷!中國高校大規模自查,揭露撤稿和研究不端行為

    最新消息: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發布通知,要求全國高校進行最近幾年的撤稿論文自查,要在2月15日前上報檢查結果。盡管這一通知并非最新的消息,實際上,科技部辦公廳在2023年4月27日已經發布了《關于......

    這一高校院士最新Nature及多篇論文遭質疑

    2023年12月13日,中山大學宋爾衛、蘇士成(導師宋爾衛)共同通訊在Nature在線發表題為“TumourcircularRNAselicitanti-tumourimmunitybyencodin......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