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遼寧要新增、修復林地900萬畝。這相當于10個中型城市的城區面積、現有林地面積的1/10。”遼寧省林業廳廳長曹元日前對記者表示,今年在全省范圍內開展的“兩退一圍”工作,將給遼寧帶來史無前例的“森林擴張”。
早在2011年,遼寧省就啟動了青山工程,旨在全面修復省內各地在發展中遭到破壞的山體。其中,“兩退一圍”(即清退“小開荒”、退坡還林和工程圍欄封育)是遼寧正在推進的青山工程八大項目中任務量最大、最艱巨的三項具體任務。
由于歷史原因,遼寧毀林開荒、陡坡種植農作物的現象普遍,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和生態破壞。同時,因為圍欄工程建設滯后,每年新造林地得不到保護,綠化成果易遭毀壞。
曹元表示,“兩退一圍”既可以收復被農民占用的林地,又可以對新造林地除險加固。遼寧今年將實施超1.5萬公里的工程圍欄建設,能有效保護近400萬畝的綠化成果,并對省內近500萬畝的“小開荒”、坡地地塊清退還林。
據遼寧省林業廳造林綠化管理處副處長范振平介紹,退地還林農民每年可以拿到每畝大約500-800元的補助,并獲得5年后的林地收益。
北京旭華時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旭華科技)自研的石墨烯光合作用增長液,在海南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土壤研究所、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等科研單位用于小麥、玉米、番茄等作物試驗后,實現了10%至......
日前,農業農村部發布品種審定公告,第五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根據《種子法》《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辦法》有關規定,嚴格審核把關,審定通過了135個小麥新品種。從審定品種情況看,重點在兩個方面取得了新進......
近日,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葉清團隊副研究員譚向平與合作者,以中國東部5個典型森林為研究對象,揭示了我國東部森林植物和微生物來源碳積累的緯度格局及其影響因子。相關成果在線發表于《土壤生物學與生物化......
熱帶森林的增加不僅從大氣中吸收二氧化碳,而且通過蒸散冷卻的方式減緩氣候變化。因此,逆轉當前熱帶森林的減少趨勢被認為是一項重要的基于自然的氣候變化解決方案,被不少熱帶國家納入履約《巴黎協定》的國家自主貢......
去年,全球熱帶原始森林的損失有所減緩,但距離到2030年停止森林砍伐的目標仍有很大差距。這項近日發布的衛星數據分析,強調了改善熱帶森林保護以維持生物多樣性和減緩氣候變化的必要性。巴西亞馬孫雨林被燒毀。......
21日,記者從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獲悉,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世榮團隊在國際上首次揭示了生物多樣性在緩解干旱影響中的作用機理,發現森林生物多樣性是應對氣候干旱的“緩沖器”。相關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期......
地震后,森林生長如何變化?記者21日從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獲悉,通過研究全球樹輪年表與1900年以來地震事件的時空關聯,該所科研人員發現,地震可通過改變地表結構,影響降水再分配過程,從而影響長期樹......
根據近日發表于《自然》的一項研究,全球森林如果得到恢復和保護,有助于從大氣中去除約2260億噸碳。這相當于以目前的速度燃燒化石燃料約20年的排放量。一些專家表示,與之前一項有爭議的研究相比,新研究對森......
森林景觀破碎化是生態系統退化的主要驅動因素之一,通常是大規模森林損失的前兆。根據《自然·通訊》(NatureCommunications)最新發表的一項研究,熱帶地區的森林正在變得越來越破碎化,但在世......
6月28日,記者從新疆農業科學院獲悉,新疆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圓滿收官,徹底摸清了新疆農作物種質資源家底,于6月中旬在沈陽完成項目驗收。農作物種質資源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