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5-11-05 10:06 原文鏈接: 青藏高原所估算珠峰地區復雜地表區域能量通量

      近日,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馬耀明課題組(韓存博博士生為第一作者)利用高分辨率的ASTER衛星遙感數據和珠峰站的地面觀測數據,校正了地形對地表反照率和向下短波輻射的影響,估算了珠峰地區的地表特征參數(地表反照率、地表溫度和NDVI)和地表通量(凈輻射通量、土壤熱通量、感熱通量和潛熱通量)。同時利用珠峰站的觀測數據,對估算得到的地表反照率、地表溫度、地表輻射平衡各分量和地表能量平衡各分量進行了驗證。結果表明估算結果和觀測值之間有很高的相關性,平均偏差和均方根誤差均很小(圖1、圖2、圖3)。

      高海拔的山地地區的地表特征參數和地表通量的反演和估算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雖然該文的地面驗證數據是在相對比較平坦的河谷里觀測得到的,但通過對比地形校正前后地表特征參數和地表通量的空間分布情況,也能明顯的看到地形對地表反照率、凈輻射通量以及感熱通量的影響。青藏高原地形復雜,有眾多的山地地區,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開展更多的地面觀測,特別是在冰川表面,地形對冰川表面能量平衡的影響尤為重要,同時,還需要借助于遙感數據和模式分析,更加深入系統地研究地形對地表能量平衡的影響。

      此研究結果發表在Atmospheric Research 雜志上,得到了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專項B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的支持。

      

    圖1:衛星反演結果與地面觀測結果的對比,(a)地表反照率、(b)地表溫度(Ts,單位K)。

      

    圖2:輻射平衡各分量的估算結果與觀測值的對比,(a)向下短波輻射、(b)向上短波輻射、(c)向下長波輻射、(d)向上長波輻射,單位:W?m-2。

      

    圖3:區域地表通量的估算結果與觀測值的對比,(a)凈輻射通量、(b)土壤熱通量、(c)感熱通量、(d)潛熱通量,單位:W?m-2。

    相關文章

    青藏高原冰川研究:冰川消融對汞循環的影響不容忽視

    近日,澎湃新聞從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了解到,該院冰凍圈科學與凍土工程重點實驗室科研團隊對青藏高原東南部冰川徑流汞排放的研究發現:季風期冰川徑流中總汞濃度高于非季風期,冰川消融對區域水生生態......

    拓荒歲月:中國自然資源科考從這里出發

    1979年,郭長福、孫鴻烈、漆冰丁(左起)等人在西藏雅魯藏布江中游寬谷區開展土地資源考察。1975年,研究人員在珠穆朗瑪峰登山科考。1990年,在可可西里無人區考察時車陷在路上,考察隊隊員們一起推、拉......

    我國科學家發現青藏高原持續生長核心動力源來自“地幔風”

    近期,來自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所的科學家團隊用定量地球動力學模型揭示出,青藏高原持續生長核心動力源來自從南向北的“地幔風”。該“地幔風”北向推動印度板塊和亞歐板塊的南緣持續碰撞,從而導致青藏高原幾......

    中國科學院:以科研成果護高原生態

    青藏高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寒來暑往,中國科學院一代又一代的科研人員扎根雪域高原不懈探索,開展若爾蓋濕地生態修復、推動沙化土地治理、監測高寒草原生態狀況,在揭示環境變化機理、優化生態安全屏障體系......

    遇見青藏高原所解碼“地球第三極”

    屏氣凝神,科學小記者們正在紛紛挑戰,能否以不超過1%的誤差,取出1毫升水樣。小記者們感慨著,原來在實驗室里的一項基礎操作都“這么刺激”。小記者挑戰成功。7月18日,約20位來自北京市房山區竇店鎮的中小......

    研究團隊發現青藏高原腹地最早細石葉技術遺址

    7月13日,記者從西藏自治區科技廳獲悉,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參與第二次青藏科考研究團隊在青藏高原腹地取得了重大考古發現。該團隊在西藏自治區色林錯南岸的尼阿底遺址第3地點,發現了青藏高原目......

    新研究揭示青藏高原古人類丹尼索瓦人的生存策略

    中新網北京7月4日電(記者孫自法)在中國青藏高原發現的夏河丹尼索瓦古老型人類(夏河人)研究再獲重大突破:通過對白石崖溶洞遺址發掘出土的2500余件動物骨骼進行傳統動物考古學和古蛋白組學分析,特別對其中......

    青藏高原降水量新發現實際數據遠超以往估計

    日前,記者從西藏自治區科技廳獲悉,第二次青藏科考“生態安全屏障功能與優化體系”科考分隊在深入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他們成功揭示了地面儀器監測在估算青藏高原實際降水量時存在嚴重低估問題,并對導致低估的原因......

    我國科學家首獲青藏高原對流層大氣廓線連續觀測數據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科研團隊首次獲取了青藏高原對流層大氣廓線的連續3年觀測數據,可為青藏高原天氣過程和環境變化研究、惡劣天氣臨近預報等提供數據支撐。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大氣科學進展》雜志。大氣廓線......

    我國團隊新建青藏高原對流層大氣立體觀測網

    中新網北京6月8日電(記者孫自法)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獲悉,該所科研團隊依托新組建的青藏高原對流層大氣立體觀測網,首獲連續近3年的青藏高原上空對流層大氣廓線持續觀測數據,可為惡劣天氣臨近預報......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