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什么原因,過去我們在野外經常能看見的金錢龜,現在幾乎沒有了蹤影,其他如緋胸鸚鵡、鷯哥等鳥類也很少見到了。”對于這一變化,海南省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黎母山鎮農民林友和非常疑惑。 近些年來,在海南省,許多人都有著類似的感受。 作為全國唯一的島嶼型熱帶雨林生態系統,海南的生物多樣性極其豐富,生活在這里的生物物種種類及特有類群均居全國之首,堪稱全國乃至世界的天然基因庫。 然而,隨著海南省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城鎮化步伐加快,以及外來物種入侵、濫捕亂殺野生動物等原因,致使當地生物物種和遺傳多樣性不斷喪失,部分物種瀕臨滅絕。 這也正是林友和等人感到疑惑的原因所在。 有專家指出,目前,海南生物多樣性保護正面臨嚴峻挑戰。如不采取有效應對措施,將會有更多物種走向瀕臨滅絕的境地。 現狀 在過去50多年里,共有200多個物種瀕臨滅絕,極小種群保護不足 華南師范大學教授江海聲常年在海南省從事野生動植物資源調查研究,他告訴記者,自己也......閱讀全文
海南省國土環境資源廳有關數據顯示,在陸地面積僅占全國陸地面積0.37%的海南島上,野生分布維管束植物3900種,占全國已知種類的12.5%,喬灌木樹種占全國總數28.6%,藥用植物達3100多種,約占全國的30%,素有“天然藥庫”之稱。 而最近的調查結果顯示,近幾十年間,海南共有200多個物種
今天上午10點,生態環境部召開2020年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由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生態環境部總工程師兼水生態環境司司長張波介紹碧水保衛戰的進展情況,并共同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2019年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劉友賓:新聞界的朋友們,上午好!歡迎參加生態環境
我國物種數量居北半球國家之首,但據相關媒體報道,我國有近2000種野生動植物瀕臨滅絕,今年歷史罕見的旱情令亞洲象提前下山,高原魚大面積死亡……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今年的主題是“多個物種、一個星球、一個未來”,人類活動使物種滅絕正以比自然淘汰高達1000倍的速度進行。5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
海南堪稱全國乃至世界的天然基因庫,但近幾十年來有200多個物種瀕臨滅絕,且面臨90多種植物入侵。近日,海南省環境科學研究院完成《海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下稱《計劃》)編制工作,并通過專家評審驗收。 海南生物物種種類及特有類群均居全國前列,堪稱全國乃至世界的天然基因庫。盡管海南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了《關于公布內蒙古畢拉河等21處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名單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批準新建了一批具有重要價值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自然保護區建設的重要意義是什么?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保護價值如何?怎樣做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設和管理工作?記者就相關問題采訪了環境保護部有
環境保護部今日在京召開2016年全國自然生態保護工作會議,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論述,總結“十二五”全國自然生態保護工作,部署“十三五”重點工作任務,推進2016年重點工作。環境保護部副部長黃潤秋出席會議并講話。 黃潤秋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高度,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實施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有關地區和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實施方案》要求以生態環境質量和資源利用效率居于世界領先水平為目標,著力在構建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優化國土空間布局、統籌陸海保護發展、提升生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充分肯定生態文明建設顯著成效,對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作出最新部署,提出明確要求。我們必須深入學習貫徹,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以優異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圖片來源于網絡 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重大進展 2018年,
科研工作者日前在海南鸚哥嶺山脈腹地發現了痣長革扁蝽、輪葉三棱櫟、附生植物球蘭等六、七種新物種。專家認為,新物種的發現對研究島嶼森林與生態系統的形成和發展、動植物物種在島嶼封閉環境中的形成、進化、演變及其獨特性等具有重要的生物學意義。 1月中旬,華南農業大學、香港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和海南省鸚
于今年1月1日開征的環保稅將在將在4月1日至15日迎來首個征期。 目前,地方環保、稅務部門完成了33萬戶原排污費繳費單位的檔案資料交接工作,地方稅務部門根據移交的檔案資料,對納稅人信息進行比對、核實,建立稅源基礎數據庫,針對企業的培訓工作也在進行。 環保稅的目的在于“環保”不在“稅” “開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是中國第一大糧食作物,其產量多年來不斷挑戰著新高峰。然而被公認為水稻祖先的普通野生稻,卻被列為了瀕危植物。不同種類野生稻。(華南農業大學供圖) 事實上,野生稻資源在應對未來水稻穩產高產的挑戰中具有重大價值。 由于對生物多樣性的認知逐漸深刻,近年來,我國對于野
▲江西大崗山國家級森林監測站▲王兵(左一)正在講解生態連清監測布局 王兵幾乎遍歷全球各地所有的典型森林,經驗告訴他,森林可為人類帶來甚至比“金錢”更大的福祉。為量化這一“福祉”,他帶領團隊歷經20余年,形成了中國森林生態連續觀測與清查體系,算清了中國的“綠水青山”究竟價值多少“金山銀山”,用數據說
6月10日,由中科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等主編的《海南植物物種多樣性編目》一書正式由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是距《海南植物志》出版35年后歷經作者兩年多的編研終于與廣大讀者見面。 該書以中科院華南植物園等單位長期以來在海南島和南海諸島調查所得的植物標本為基礎,并參考近年來發表的相
海南省第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日前全票通過了《海南省生態保護紅線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將于9月1日起施行。 《規定》進一步明確了生態保護紅線的劃定和管理,并提出違反規定開發亂建構成犯罪的,將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規定》的施行,將為海南生態安全屏障筑牢一道堅實的法律防線。 關注
我省自2000年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以來,全省天然林保護取得了顯著成效,其中森林蓄積量增加超七成。這是記者從今天召開的全省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工作會議上獲悉的。 海南的天然林保護工程始于2000年,其目標主要是解決天然林的休養生息和恢復發展問題,堅決停止采伐生態公益林
最新海南省海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我省海洋環境狀況總體良好近岸清潔海域面積占九成多―― 海南的海水依然湛藍 部分港灣和江河入海口鄰近海域仍遭受污染,應引起有關部門重視。 6月5日的海口假日海灘。與2008年相比,假日海灘海水浴場水質有所改善,監測
項目評審會現場 8月20日,中科院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局主持召開了由華南植物園承擔的植物園與生物分類學研究項目(共7項)驗收會。專家組聽取了7個項目的工作總結報告,審閱了相關材料,經質疑與答辯,一致認為,華南植物園承擔的7個項目已完成任務書的研究內容及主要考核指標,同意通過項目驗
中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雖然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是由于人類對于自然資源的過度索取以及全球氣候變化等原因,一些野生植物仍面臨滅絕的風險。為遏制生境退化和片斷化加劇趨勢,防止野生植物物種滅絕,我國率先提出了保護生物學領域的新概念——極小種群野生植物(Plant S
前段時間,有關轉基因的話題引起了廣泛關注。轉基因作物為何會引發如此大的關注度?轉基因作物到底安不安全?帶著疑問,《科學時報》記者專訪了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植物生理學會理事長許智宏。 許智宏認為,人們之所以對轉基因作物的質疑如此強烈,其實是因為利用轉基因技術來進行作物育種的歷史畢竟較短,公
一棵受松材線蟲病感染致死的松樹內的松褐天牛白色幼蟲。松褐天牛是松材線蟲病主要的傳播媒介。 新華社發 近日,一條身長近20厘米的小魚弄得滿城風雨。祖籍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的食人魚驚現珠江上游廣西柳江河段,一下把人的手啃下一塊肉。 原來,這兇猛的小魚是桑氏鋸脂鯉,最早作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2020年10月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通過)“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中
自2004年起,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就開始介入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的系統研究與保護,并積極參與并推動了我國極小種群野生植物這一保護生物學領域新概念的提出、實踐探索等工作。同樣,極小種群野生植物長期以來也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重視和支持。2016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繼續立項支持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的基礎研
12月20日,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聚集了來自國家農業、林業、環保、醫藥、檢驗檢疫、進出口等部門的人士,他們一起見證了《中國珍稀瀕危植物圖鑒》的問世和“中國珍稀瀕危植物DNA條形碼鑒定平臺”的開通。 對于他們來說,這是一件盼望了10年的大事。 “中國瀕危植物數量超世界平均水平”
科技部關于發布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2016年度項目指南的通知國科發基〔2016〕228號國務院各有關部門,軍委科技委: 根據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的總體要求,科技部、財政部按照需求導向和分類整合的原則,在原“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基礎上,重新整合設立“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現將
為更好地研究紅樹林濕地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保護和恢復紅樹林濕地資源,充分發揮紅樹林濕地生態效益,提高紅樹林濕地管理水平,日前,中國林科院熱林所、中科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和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三方代表在東寨港保護區紅樹林濕地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舉行了共建中國科學院東寨港紅
《2015年中國“污染環境罪”案件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日前正式發布。《報告》以“中國裁判文書網”收錄的所有“污染環境罪”一審判決書為研究對象,分析了2015年期間,全國各級人民法院審結的1322起污染環境犯罪案件。 那么,《報告》揭示了污染環境案發生的哪些規律?反映出我國環境司法的哪
中國進入兩會時間,中國和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北京。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一如既往,習近平總書記日前提出的這一要求,再度引起全社會的共鳴。他說出了人民的心聲,代表著人民的期許,描繪了未來的圖景。這是黨中央的承諾。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攻堅之年、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全面
【大熊貓是一種典型的候獸,只不過不像候鳥那樣南北遷徙,而是高下移動罷了。這在它們的同類中是很罕見的,因為溫帶的熊類一般都是進洞冬眠過冬的。】 憨態可掬、頑皮可愛的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是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珍貴的世界自然遺產。2006年7月12日四川大熊貓棲息地被列入聯合國《世界自
主持人:李 禾(本報記者) 嘉 賓:孫 健(國家林業局發展規劃與資金管理司副司長、全國木材行業管理辦公室主任) 別 濤(環境保護部政策法規司副司長) 趙 偉(中國造紙協會副理事長、秘書長) 曹春昱(中國制漿造紙研究院院長) 馬志明(APP(中國)文化用紙事業部總經理
2014年8月29日,內蒙古騰格里沙漠腹地,一根排污管通到建在沙漠腹地的排污池,把從3.2公里外引出的工業污水直接排放到沙漠里,污染沙漠并威脅從附近流經的黃河。 新京報去年9月6日刊發的騰格里沙漠污染版面。 新京報訊 (記者金煜)記者昨日獲悉,8月13日,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