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昨天(28日)表示,由于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符合國家食品包裝用具相關標準以及有利于節能等特點,決定將這種產品從產業結構指導目錄淘汰類中刪除,允許生產使用。 ......閱讀全文
2013年2月16日,國家發改委宣布將“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下稱發泡餐具)從淘汰類產品目錄中刪除,并于2013年5月1日起施行。從此,這一曾經的白色污染罪魁禍首在被禁產禁用14年后,又光明正大地重返市場。 如今,發泡餐具解禁已近一年。解禁后,發泡餐具生產企業現狀怎樣?國家發改委在解
洗碗水循環使用圓圈處有殘留物用整理箱清洗臟餐具蒼蠅亂飛 近年來,一些餐館將餐具封上塑料膜自稱消毒餐具提供給消費者。按理說,專業消毒公司清洗加上真空收縮膜包裝,這些餐具應提升用餐衛生指數,但記者在河南暗拍餐具消毒廠衛生極差,臟水重復使用。云南調查發現,在一些餐具消毒企業,污水橫流、蒼
洗碗水循環使用。圓圈處有殘留物。用整理箱清洗臟餐具。蒼蠅亂飛。 近年來,一些餐館將餐具封上塑料膜自稱消毒餐具提供給消費者。按理說,專業消毒公司清洗加上真空收縮膜包裝,這些餐具應提升用餐衛生指數,但記者在河南、云南調查發現,在一些餐具消毒企業,污水橫流、蒼蠅亂飛,臟水循環使用,用
潔潔餐公司,抹布擦玻璃杯后便封裝。 餐潔仕公司消毒車間內臟亂內景。筷子兩遍烘烤以后被隨意放置晾曬,之后會直接打包送上餐桌。 打包分裝都是赤手,綠源潔美老板娘(中)還在邊分裝邊抽煙。 ―生產 門口垃圾成堆,地上污水橫流。洗碗機上沾滿污垢,食物殘渣堵塞排水溝
套裝消毒餐具很常見,近年廣東各地市的衛生監督部門每年都會定期公布關于套裝消毒餐飲具抽查結果。本月初,佛山順德區衛生監督所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當地的餐飲具集中消毒服務單位抽檢結果。結果很令人吃驚,不合格單位占比達69.2%,存在大腸菌群、洗滌劑超標,感官不及格等。 順德的抽檢結果并不是“唯一”,查閱
黑幕一:額外收費 “我在飯店用餐時,飯店提供了一次性消毒餐具,不料結賬時卻要另外收費,且飯店給不出一個合理的收費依據。”近日,市民黃女士向記者反映。10月19日,記者就讀者關心的一次性消毒餐具進行了調查,發現除了收費缺乏依據外,存在的其他問題也不少。 在采訪中了解到,提供一次性餐具的
一元一套的消毒餐具 今年以來,全國多個城市叫停消毒餐具收費行為。在消費者叫好的同時,餐具加工企業、設備供應商、餐飲企業怨聲一片。有關業內人士表示,作為出現多年的“餐具集中消毒”模式,其安全、環保、減少污染等特點已被社會認可,但關于消毒餐具應當由誰來埋單的問題一直爭論
曾經的"白色污染"罪魁禍首-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在被禁產禁用14年后,被重新允許進入市場。 依照此前國家發改委發布的《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修改〈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有關條款的決定》,原目錄中淘汰類產品"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被刪除,從5月1日開始執行。這即意味著,自1999年被
佛山塑料股份有限公司使用洋垃圾制造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事被曝光后,緊接著,這一國家明令禁止生產銷售已有數年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突然就被“正名”,8月24日,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與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聯合召開說明會公開稱,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是綠色的無害產品。此語一出,立即遭到了環保
被禁止了14年的一次性發泡餐具近日從“禁止”名單中刪除。此舉在一次性餐具生產廠家中引起議論。 “不可能吧,這是國家一直明令禁止的。”山東一家一次性餐具生產廠商表示懷疑,當他得知國家發改委確實更改了以前的禁令后,表達了震驚,同時對一次性發泡餐具的前景表示不看好:“誰知道
14年前,國家發改委(原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一道禁令,一次性發泡餐具從最開始的“白色革命”者,迅速淪落為“白色垃圾”,成為“過街老鼠”; 14年后,白色污染陰影仍在,各類環保餐具依次登場,禁令又突然解除。從5月1日解禁后已過去兩月,便宜輕巧且地下交易一直存在的發泡餐具卻并未出現“席卷重
青島市相關部門聯合行動,根據市民的舉報,依法取締了兩家無證經營消毒餐具的小作坊 地上污濁不堪、墻壁上長滿霉菌、碗筷在臟水里浸泡,消毒餐具清洗車間里彌漫著刺鼻氣味……昨天上午,青島市衛生監督局、城陽區衛生監督所、夏莊街道辦和工商局城陽分局聯合行動,根據市民
曾被稱為“白色垃圾”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在被禁14年后,在今年5月1日迎來解禁。本報記者近日兵分多路進行調查發現,隨著人們生活習慣發生變化,本市大多數餐廳、快餐店都在使用一次性聚丙烯餐具或紙質餐具打包或送餐,一次性發泡餐具主要聚居在夜排檔。 解禁后的發泡餐具恐難現昔日風光。業內專家則建議,
醫院急救車風馳電掣 忙著為多家餐館送問題餐具 前天,有市民反映說,在南京江寧東山街道,有一家衛生狀況差的消毒餐具公司,竟用一輛警燈齊全的急救車運送消毒餐具。而這些號稱高溫消毒的一次性餐具,連餐具檢測合格報告都沒有。對此,昨天記者與江寧區衛生監督所的執法人員一道展開了調查。
消毒餐具使用費成行業“潛規則” 餐具消毒企業的“四大病”待破解收取餐具使用費涉嫌違法 前幾天,福建省東山縣消費者李軍在某餐館吃午飯時,發現該餐館提供的成套消毒餐具里面的杯子和勺子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損,碗、杯、碟上還有一些污水印跡。李軍立刻找到該餐廳服務員,要求其提供
佛山將率先取消消毒餐具收費。 記者何波 ●佛山市消委會下周一宣布取消消毒餐具收費 ●消委會和餐飲行業協會聯手對付“霸王條款” ●有市民擔心消毒餐具費或變換名目再上餐桌 “霸王條款”倒了 佛山的消毒餐具收費終于要壽終正寢了,市民去飯店消費再也不用為這項“霸王收費”和店老板爭得面紅耳
“誰還敢用‘消毒餐具’啊,你沒看到那些被曝光的黑作坊,所謂的消毒餐具并不干凈。”8月3日中午,在朝陽區一家小餐廳,和同伴一起用餐的李女士斷然拒絕了“一元一套”塑封消毒餐具,而向服務員索要普通筷子。近年來,消毒餐具行業由于缺乏監管導致魚龍混雜,屢屢曝出衛生問題,消費者使用消毒餐具也不免心
5月1日開始,曾被稱為“白色污染”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在被禁14年后再次迎來合法身份。根據國家發改委2013年修正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的相關規定,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泡沫餐具)已經從淘汰類目錄中刪除。發泡塑料餐具重上百姓的餐桌會不會影響健康,很多人仍心存疑慮。 “有毒說”和“無毒說
鐵軌兩旁的白色垃圾足有十幾厘米厚。2002年3月,湖南株洲火車站臨時停車點車軌邊垃圾遍地。 在被禁14年之后,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合法“重生”。今年2月26日,國家發改委發布第21號令,對《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有關條目進行局部調整,在淘汰類產品目錄中刪除了一次
曾經的鐵路白色污染罪魁禍首――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在被禁產禁用14年后,如今被重新允許進入市場。這一舉動讓人感到不解,有專家從多個方面提出了質疑。 發改委解禁 2月26日,國家發改委發布第21號令,對《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有關條目進行局部調整,其
自5月1日起,被禁達14年之久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正式被國家發改委解禁,重新允許生產使用。記者采訪多名餐盒生產企業和食品包裝專家了解到,發泡餐具解禁后主要面臨原料質量難控、回收難等四大難題,并對非發泡餐具生產企業造成沖擊。業內人士認為,我國亟待完善相關國家標準,提高行業準入門檻,建立健全完備的回
前幾天,一位姓李的先生向記者反映:他在撫順某飯店請客吃飯,結賬時店家多收了他150元消毒餐具費。他有些不解,消費者來飯店用餐,飯店有義務為其提供安全、衛生、清潔的餐具,怎能再另行收費呢? 帶著這一問題,記者走訪了當地相關部門,并對一些飯店進行
現在一進餐館,服務員就會順手地每人發一套塑料膜包好的消毒碗筷,看上去衛生健康,只是埋單時需要付費1元。 不過,在衛生部門公布的東莞第一季度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衛生監督監測情況中,全市70家餐具消毒單位,合格的僅40家,往悲觀里想,吃飯遇上的將近一半消毒餐具都不合格。 消毒餐具變成了“有
早點攤上買來一杯熱豆漿,一次性塑封的塑料杯子被燙得軟趴趴的,你是否會覺得不放心?打包帶回家的飯菜想用微波爐加熱,你是否會糾結于塑料餐具能否承受住微波和高溫?長期以來,一次性塑料餐具因輕便小巧而成為外賣打包餐具的不二選擇,但人們對其安全性卻各執一詞。一次性塑料餐具究竟能不能放心使用呢?對此,中國輕
央視曝光部分餐具消毒廠衛生極差,洗碗水循環使用。 衛生餐具不衛生。日前,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欄目中曝光,國內部分餐具消毒企業存在生產條件不合格、衛生環境極差、臟水重復使用等問題。記者昨天走訪廣州市場,發現部分餐飲店使用的“消毒餐具”衛生狀況也不容樂觀,
央視曝光消毒企業衛生環境極差臟水重復使用等問題,本報調查發現――― “黑作坊”餐具流向中小餐館 衛生餐具不衛生。日前,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欄目中曝光,國內部分餐具消毒企業存在生產條件不合格、衛生環境極差、臟水重復使用等問題。記者昨天走訪廣州市場,發現部分餐飲店使用的“消毒餐具”
仿瓷餐具,也叫密胺餐具,是一種在餐館、家庭廣泛使用的新型餐具。最近,國家權威機構在對仿瓷餐具的檢測中發現部分企業存在甲醛超標等質量問題。央視記者深入調查發現,一些企業竟然在用禁用原料尿素甲醛樹脂生產仿瓷餐具。 河北 仿瓷餐具合格率兩成不到 今年3月份,具有國家級
市民餐桌上常用的色彩鮮艷、款式多樣、輕巧不容易破碎的仿瓷餐具(密胺餐具)再度被曝存在安全隱患。 繼11月份揭露仿瓷餐具存在安全問題之后,昨天,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又與北京凱發環保技術咨詢中心聯合發布了北京大型連鎖超市及批發市場仿瓷餐具質量調查報告。報告顯示:送檢產品
本報3月12日獨家報道的《一次性發泡餐具解禁惹爭議》在行業內掀起風波。昨天,五大行業協會與國家發改委相繼為發泡餐具重返市場“正名”。 發改委稱解禁有五大原因 昨天下午,發改委針對發泡餐具解禁一事發布說明,給出了五大解禁理由: 一是發泡塑料餐具符
記者日前在上海某手機賣場看到,一家手機配件攤位的伙計趴在柜臺上吃一份外賣拉面,盛拉面的是一只白色發泡塑料圓碗,碗沿發脆略顯破裂開口。 曾被國家禁產禁用14年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隨著近日國家發改委發布的第21號令的生效,將于今年5月解禁并重新回歸市場。消息一出,立即引起多方爭議:一度被稱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