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老年人脊髓壓迫癥的癥狀體征
值得重視脊髓壓迫癥中有8%~47%為癌癥的首發癥狀。在肺癌確診前出現上肢、下肢或腰部疼痛以及輕癱者可占5.3%,其中以首發癥狀出現者占1.5%。Gibert統計,在肺癌確診后至脊髓壓迫癥出現的間隔時間平均約為6個月,而乳腺癌可長達20年(平均4年);不同癌瘤轉移灶對脊髓不同節段受壓的發生率頸椎為8%~38%,胸椎為40%~78%,腰椎為5%~60%;這可能與各節段椎體數、總體積和血供量及原發腫瘤與脊髓的距離(表3)有一定關系,一旦椎體受侵犯就易波及脊髓硬膜外腔。由于90%以上病人首先出現疼痛并局限在受侵犯椎體部位,或放射至相應的脊椎神經分布區,常可因活動腰背部著力點影響病灶處而疼痛加劇。如不治療,多數病人疼痛可持續數天、數周甚至數月,繼而出現肢體軟弱,上行性感覺減退和麻木,然而大小便自主功能障礙常較遲出現。脊髓壓迫的體征包括叩診受損脊突的敏感疼痛,屈頸或直腿上抬試驗,可發生受損椎體或其神經根分布區疼痛;同時可伴有關肢體肌力減......閱讀全文
概述老年人脊髓壓迫癥的癥狀體征
值得重視脊髓壓迫癥中有8%~47%為癌癥的首發癥狀。在肺癌確診前出現上肢、下肢或腰部疼痛以及輕癱者可占5.3%,其中以首發癥狀出現者占1.5%。Gibert統計,在肺癌確診后至脊髓壓迫癥出現的間隔時間平均約為6個月,而乳腺癌可長達20年(平均4年);不同癌瘤轉移灶對脊髓不同節段受壓的發生率頸椎為
概述老年人脊髓壓迫癥的藥物治療
脊髓壓迫癥的治療目的為緩解疼痛,恢復或保留神經功能,控制局部轉移癌灶,保持脊椎的穩定性。由于全身性癌癥的影響,徹底治愈至少在絕大多數病人不現實,因此主要還屬姑息性治療,其療效與治療前神經功能狀況密切相關。治療前,對能走動的病人,經放療或椎板切除加放療,有79%~64%可控制病情,仍能自由走動;而
關于老年人脊髓壓迫癥的簡介
脊髓壓迫癥系指脊髓或馬尾受壓,是常見的腫瘤并發癥。1959年Barronw報道,尸檢發現率約占5%。據文獻報道脊髓壓迫癥中肺癌占16%~33%,為惡性腫瘤中發病數最多者。其次為乳腺癌,占12%~28%(表1)。脊髓壓迫癥治療的療效以不可逆性的癱瘓或大小便失禁出現前較好,為此應視為急癥。
概述脊髓壓迫癥的康復治療
(1)心理康復治療脊髓壓迫解除至脊髓功能恢復往往需要較長時間,甚至不能完全恢復,患者可能出現抑郁、也可能表現為煩躁易激惹,醫護人員應告知患者脊髓功能恢復的程序,樹立信心,積極配合治療,必要時加用抗焦慮抑郁藥物。 (2)脊髓功能的康復治療康復治療的目的,是通過對患者功能的重新訓練及重建,促進中樞
脊髓壓迫癥的主要癥狀介紹
(1)神經根癥狀神經根性疼痛或局限性運動障礙,具有定位價值。早期病變刺激引起的根性痛,沿受損的后根分布的自發性疼痛,有時可表現相應節段“束帶感”。隨病變可由一側、間歇性進展為雙側、持續性;前根受壓可出現支配肌群束顫、肌無力和萎縮。 (2)感覺障礙①脊髓丘腦束受損出現受損平面以下對側軀體痛溫覺減
關于老年人脊髓壓迫癥的預后介紹
手術可使56%~85%病人背部或放射性疼痛部分或完全緩解,70%~80%不能走動者在出院時,需或不需輔助工具已可以走動,57%~93%可自主大小便,中位生存期可達16個月。但手術死亡率為7%~8%,另約10%可出現非致命性并發癥。
簡述老年人脊髓壓迫癥的發病機制
脊髓壓迫癥為脊椎或椎管的占位性病變,以硬膜外轉移多見,95%以上為髓外轉移瘤,常由轉移灶先侵犯脊柱的椎體或椎弓根,多數情況為椎體癌灶壓迫硬膜腔前面。腫瘤進展擴大向后壓迫脊髓或馬尾以致神經受損,偶有轉移癌灶未侵犯骨質而直接侵犯硬膜外腔。有些動物實驗證明,緩慢漸進性壓迫脊髓時,減除脊髓壓迫即使稍遲,
關于老年人脊髓壓迫癥的預防保健介紹
1、飲食保健 宜清淡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營養充足。 忌煙酒忌辛辣。忌油膩忌煙酒。忌吃生冷食物。 2、預防護理 對脊髓壓迫癥的早期診斷,盡早治療,可防并發癥形成。
關于老年人脊髓壓迫癥的病理病因分析
脊髓壓迫發生的原因大致有4類: ①椎體壓縮變形或椎弓根的破壞; ②椎管內腫瘤; ③脊髓腫瘤; ④脊髓梗死。引起脊髓壓迫最常見的腫瘤依次是乳癌、肺癌、淋巴瘤等。
關于老年人脊髓壓迫癥的檢查方式介紹
1、實驗室檢查: 腦脊液、細胞學檢查,陽性。 2、其他輔助檢查: 脊髓壓迫癥者約2/3以上伴有相應部位脊椎或壓痛點,X線平片異常,可表現為椎間盤蟲蝕改變或缺失,部分或全部椎體坍陷及椎旁軟組織腫塊。不論脊椎X線平片正常與否,均不能肯定是否有硬膜外轉移。碘油椎管選擇性造影曾廣泛運用,但因可后遺
概述老年人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的癥狀體征
甲亢臨床表現主要包括T3、T4分泌過多癥群、甲狀腺腫大和眼征等3方面,但在老年人中,甲亢的臨床表現并不典型,常以某一特殊表現而就診,易被誤診。 1.T3、T4分泌過多癥群 (1)高代謝癥群:由于T3、T4分泌過多導致糖、脂肪和蛋白質三大營養物質代謝亢進,氧化加速,產熱和散熱均明顯增多,以致病
概述老年人腸易激綜合癥的癥狀體征
1、癥狀 IBS起病隱匿,癥狀反復并遷延,但患者全身情況基本不受影響。其癥狀無特異性,所有癥狀皆可見于器質性胃腸病。典型癥狀為與排便異常(形狀/次數)相關的腹痛、腹脹。根據主要癥狀分為:腹瀉主導型;便秘主導型;腹瀉便秘交替型。精神、飲食、寒冷等因素可誘使癥狀復發或加重。 (1)腹痛:是IBS
概述老年人慢性胃炎的癥狀體征
慢性胃炎病程遷延,大多無明顯典型的臨床癥狀。最多見的臨床表現是上腹部飽脹不適,以進餐后癥狀較重。和無明顯規律隱痛、噯氣、反酸、燒灼感、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常見于進食冷、硬、辛辣或其他刺激性食物時可誘發癥狀加重。部分患者可出現食欲不振、頭暈、乏力、消瘦、貧血,可出現舌炎,舌萎縮和周圍神經病變。如
概述老年人肺氣腫的癥狀體征
肺氣腫發病徐緩,病程漫長,穩定期-加重期交替。 1.癥狀 (1)咳嗽咳痰:肺氣腫患者常有多年的咳嗽咳痰史。穩定期咳嗽、咳痰可較輕,為白色黏痰;合并呼吸道感染時咳嗽、咳痰加重,為膿痰。 (2)胸悶氣急:早期多在活動后如登樓或快步行走時感氣急;逐漸發展到平路行走時亦感氣急;后期則在起居活動,如
脊髓壓迫癥的病因治療
根據病變部位和病變性質決定手術方法,如病變切除術、去椎板減壓術及硬脊膜囊切開術等。急性壓迫病變力爭發病或外傷事件6小時內減壓;硬膜外轉移腫瘤或淋巴瘤者應作放射治療或化學治療;髓內腫瘤者應視病灶邊界是否清楚予以腫瘤摘除或放射治療;惡性腫瘤或轉移瘤如不能切除,可行椎板減壓術,術后配合放化療治療;頸椎
脊髓壓迫癥的病理特點
脊髓壓迫癥的病理改變與脊髓壓迫的發生和進展速度密切相關。①急性壓迫病變:病變部位神經細胞和神經軸突水腫及腫脹,細胞間液增加,細胞壞死,病變遠端神經纖維軸索變性、斷裂、溶解和液化壞死,髓鞘脫失,最后形成纖維結締組織樣瘢痕,與蛛網膜粘連;②慢性壓迫病變:慢性壓迫可逐漸適應和代償、側支循環建立,病變部
脊髓壓迫癥的發病機制
脊髓壓迫癥發病機制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脊髓機械性受壓 脊柱骨折、腫瘤等硬性結構直接壓迫脊髓或脊神經根,引起脊髓受壓、移位和神經根刺激或麻痹等癥狀,髓內的占位性病變直接侵犯神經組織,壓迫癥狀較早出現,髓外硬膜內占位性病變癥狀進展緩慢。由于硬脊膜的阻擋,硬脊膜外占位性病變對脊髓的壓迫作用相對很
關于脊髓壓迫癥的簡介
脊髓壓迫癥是指由各種不同原因的病變壓迫脊髓或供應脊髓的血管而引起脊髓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可引起脊髓壓迫癥的病因有 ①腫痛, ②先天性疾病, ③外傷,如脊柱骨折脫位、椎間盤突出、椎營狹窄、外傷性血腫等, ④炎癥,如脊柱結核、椎營內結核病, ⑤其它,如囊腫、頸椎骨質增生肥大。脊髓壓迫癥臨
脊髓壓迫癥的輔助檢查
腦脊液檢查 腰椎穿刺測定腦脊液動力變化,常規及生化檢查是診斷脊髓壓迫癥的重要方法。 腦脊液動力學改變:壓頸試驗可證明椎管是否有梗阻,但壓頸試驗正常并不能排除椎管梗阻。椎管部分阻塞:初壓正常或略增高,壓腹迅速上升,解除腹壓緩慢下降,放出腦脊液后末壓明顯下降。椎管完全阻塞:在阻塞平面以下測壓力很
概述骨質軟化癥的癥狀體征
骨軟化癥因成人的骨骺每年僅有5%是新添加骨,必須經過相當時間才能形成礦化不足的新骨,引起骨質軟化,故早期癥狀常不明顯。隨著骨軟化加重,長期負重或活動時肌肉牽拉而引起骨畸形,或壓力觸及了骨膜的感覺神經終端引起明顯的骨痛。開始或間斷發生,冬春季明顯,妊娠后期及哺乳期加劇。幾個月或幾年后漸變為持續性,
概述狹顱癥的癥狀體征
一、頭顱畸形 因早閉的顱縫的不同而異: 1.所有顱縫均過早閉合,形成尖頭畸形或塔狀頭; 2.矢狀縫過早閉合.形成舟狀頭或長頭畸形; 3.兩側冠狀縫過早閉合,形成短頭或扁頭畸形; 4.一側冠狀縫過早閉合,形成斜頭畸形。 二、腦功能障礙 患兒智能低下,精神萎靡或易于激動,可出現癲癇、四
概述老年人肥胖癥的癥狀體征
不同病因引起的肥胖癥,其臨床表現不同。繼發性肥胖癥的患者有原發病的臨床表現。脂肪組織塊的分布有性別差別,通常男性型脂肪主要分布在腰部以上(又稱蘋果型),女性型脂肪主要分布在腰以下,如下腹部、臀、大腿(又稱梨型)。蘋果型體型者發生代謝綜合征的危險性大于梨型體型者。 老年肥胖癥患者可因體型而有自卑
概述老年人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癥狀體征
老年人隨著增齡,各器官儲備功能不斷降低,與一般成年人有明顯差別。 與MOF相比,MOFE的主要臨床特征: ①病情遷延漫長,反復發作; ②衰竭器官發生順序和所患基礎疾病有明顯關系,具有一定預測性;一般發生順序為心、肺、腎、腦; ③各種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是MOFE的首要誘因(約占2/3);
概述老年人缺鐵性貧血的癥狀體征
1.癥狀,貧血的發生較為緩慢,早期無癥狀或癥狀很輕,患者常能很好地適應。常見的癥狀為頭暈、頭痛、面色蒼白、乏力、易倦,活動后心悸、氣短、眼花及耳鳴等。 2.特殊表現,缺鐵的特殊表現有口角炎、舌乳頭萎縮、舌炎、嚴重的缺鐵可有勺狀指甲(反甲),食欲減退、惡心及便秘。歐洲患者常有吞咽困難、口角炎,稱
概述老年人結節病的癥狀體征
由于病變侵犯器官不同,結節病表現各異。90%以上的結節病累及肺和胸腔內淋巴結。約2/3以上患者可無臨床癥狀。甚至個別已有雙側肺門淋巴結腫間質浸潤者也無癥狀出現。肺內結節病多緩慢起病,開始為胸悶氣短、活動后氣短加重。可有咳嗽,大多為干咳。其他常見全身癥狀為疲乏無力、食欲不振,關節疼痛、低熱等。晚期
簡述壓迫性腸梗阻的癥狀體征
有飯后上腹飽脹、呃逆,隨即有噴射性嘔吐,嘔吐物中含有膽汁。更換體位,俯臥位時癥狀減輕。 診斷檢查 1、注意有無長期平臥、超高代謝、負氮平衡、顯著消瘦等病史。 2、癥狀有飯后上腹飽脹、呃逆,隨即有噴射性嘔吐,嘔吐物中含有膽汁。更換體位,俯臥位時癥狀減輕。 3、鋇餐檢查腸系膜上動脈處的十二指
脊髓壓迫癥的藥物治療介紹
(1)激素脊髓急性損傷早期應用大劑量甲基強的松龍靜脈內注射可改善損傷后脊髓血流和微血管灌注,使脊髓功能得到改善。傷后8小時內給藥,脊髓功能恢復最明顯,傷后24小時內給藥仍有治療意義。 (2)胃腸動力藥物西沙必利能改善脊髓損傷患者的結腸和肛門直腸功能障礙,促進排便。
脊髓壓迫癥的預后分析
脊髓壓迫癥的預后取決于以下幾種因素:病變性質:髓外硬脊膜下腫瘤一般均屬良性能完全切除,其預后比不能完全切除的髓內腫瘤和惡性腫瘤好;脊髓受損程度:脊髓功能障礙的程度在解除壓迫之前脊髓功能尚未完全喪失者,手術效果大多良好;治療時機:早期治療解除病因預后好,急性壓迫病變在發病6小時內未減壓則預后較差;
脊髓壓迫癥的發病原因
脊髓壓迫癥病因在成人以腫瘤最為常見,約占1/3以上,其次是炎癥,少見病因包括脊柱損傷、脊柱退行性變、顱底凹陷癥等先天性疾病、以及脊髓血管畸形所致硬膜外及硬膜下血腫;在兒童則以椎管內腫瘤、外傷、感染和先天性脊柱畸形較為常見。 腫瘤 椎管內腫瘤也稱脊髓腫瘤,按照腫瘤的位置及與脊髓的關系,椎管內腫
脊髓壓迫癥的臨床表現
根據病程的發展,脊髓壓迫癥可分為三類,其臨床表現也不同:①急性脊髓壓迫癥:數小時至數日出現脊髓橫貫性損害,表現為病變平面以下遲緩性截癱或四肢癱;②亞急性脊髓壓迫癥:介于急性與慢性之間,出現持續性神經根痛,側索受壓出現錐體束征、感覺障礙及括約肌功能障礙;③慢性脊髓壓迫癥:緩慢進展,臨床上髓外與髓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