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兩岸院在常設立研究中心主攻輕量化復合材料
20日,清華兩岸發展研究院(常州)交通運輸裝備輕量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揭牌,并在市行政中心與德國依瑪公司舉行國際合作簽約儀式。 市委書記閻立會見前來參加簽約儀式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兩岸發展研究院院長顧秉林一行。 閻立表示,常州市要繼續加強與清華大學產學研合作,依托清華大學兩岸發展研究院常州分院平臺,進一步引進德國等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與管理模式,全力推動新材料產業向綠色、節能、環保、高效、高端方向發展。 清華兩岸發展研究院(常州)交通運輸裝備輕量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由清華大學兩岸發展研究院常州分院與常州市宏發縱橫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德國Krauss-Maffei集團、奧地利ALPEX技術公司等聯合建設,總投資3.3億元。該中心旨在通過引進國內外先進車用輕量化復合材料設計、評價測試、成型制造等先進技術裝備及人才團隊,設立多個研發平臺,完整覆蓋設計-材料-制造-裝備-測試體系,搶占產業制高點,培育具有競爭力的優勢產業集......閱讀全文
清華兩岸院在常設立研究中心 主攻輕量化復合材料
20日,清華兩岸發展研究院(常州)交通運輸裝備輕量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揭牌,并在市行政中心與德國依瑪公司舉行國際合作簽約儀式。 市委書記閻立會見前來參加簽約儀式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兩岸發展研究院院長顧秉林一行。 閻立表示,常州市要繼續加強與清華大學產學研合作,依托清華大學兩岸發展研究院常
用輕量化復合材料制造汽車零部件成為主流
近日,由通廣傳媒舉辦的2012年汽車塑化會議在北京長城華冠汽車設計公司成功舉行,輕量化是汽車的研發方向,也是本屆會議的宗旨。汽車的自重每減少10%,燃油消耗量就降低6%-8%,估計到2013年我國乘用車塑料零
汽車輕量化開啟碳纖維應用“藍海”
今年初,我國首臺配備碳纖維全復合材料車廂的自卸車下線,該車長8.6米,載重50噸,自重4.8噸,比金屬廂體減重29%,這是復合材料在國內重卡車廂中首次成功應用,標志著我國復合材料在汽車輕量化領域的應用技術有了新的突破,開啟碳纖維應用的“藍海”。 汽車輕量化成趨勢 汽車輕量化,是指在保
光學輕量化新材料研究迫在眉睫
“必須高度重視光學輕量化新材料的研究發展,包括主反射鏡材料、光學支承結構材料、超輕反射鏡鏡面材料、光學面形修正的能動器件材料等。”6月10日,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教授方敬忠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據了解,輕量化光學或光學系統輕量化的重要技術基礎是材料,推進光學系統輕量化技術的發展必將更
改性塑料價格讓汽車輕量化不知如何
改性塑料在汽車輕量化上發揮大作用,通過輕量化,能夠減少車身重量,進而達到減少油耗。但同時,優質改性塑料居高不下的價格,讓輕量化的成本無疑增加許多,本土自主品牌在銷量與研發資金上的短板,更使得改性塑料在汽車應用上讓車企對其又愛又恨。 改性塑料在汽車輕量化上發揮大作用 面對日益嚴格的汽車油耗
聚氨酯基體樹脂面世 為輕量化做貢獻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聚氨酯技術上已漸漸成熟,輕型結構技術在汽車行業日益重要,因為這些技術有助于減輕汽車的整車重量。通過開發其新的聚氨酯基體樹脂樂泰(Loctite)MAX3,漢高(Henkel)向汽車工業復合材料組件的全自動化批量生產又邁出了重要一步。 粘合劑、密封劑和表面處理技術的全球市
國產碳纖維復合材料不僅抗拉還抗壓
要應對臂架受力情況的復雜多變,就需要研發出可滿足工程機械裝備制造需求的“既抗拉又抗壓”的碳纖維復合材料。這,是業內研究的熱點,同時也是極具挑戰力的難點。 “泵車是工程機械中極為典型的超長柔性多關節臂架類裝備。今天大家看到的這臺泵車展臂,最大長度可達63米,是四橋底盤上可實現的極限臂長。這主要得
九原區誕生我國首輛復合材料輕型自卸車
11月6日,九原區政府在我市會展中心召開發布會,由九原區政府推動,北京德益、北京藍星、中材科技共同研發的卡車輕量化項目取得重大進展,首輛長8.6米的應用了碳纖維復合材料的輕量自卸車成功下線。 據了解,參與該項目的企業均是落戶九原區工業園區的高新技術企業,從2010年開始攻關該項目,將新材料
碳纖維能否引領二次汽車革命
“汽車輕量化碳纖維復合材料應用技術,將在很大程度上改變現有汽車生產技術和生產組織模式,為汽車產業帶來一場革命。” 4月29日,中國工程院舉行“高性能纖維與汽車輕量化技術創新發展戰略研究”項目成果發布會。項目負責人、中國工程院院士蔣士成的一句開場白,引發與會者熱議。 汽車輕量化的潛力材料 碳
塑料不再是汽車輕量化最佳替代材料
日前消息,杜邦公司和WardsAuto公司聯合進行的第四次汽車業內人士年度調查,結果是,汽車業正在減重方面取得進展,但塑料和復合材料不再被列為最佳替代材料。 該調查顯示,有49%的受訪者把減重視為提高燃油效率的首要重點。該調查由Penton市場調研公司受委托進行,并在特拉弗斯城召開的汽車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