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細胞治療? 細胞治療是指將正常或生物工程改造過的人體細胞移植或輸入患者體內,新輸入的細胞可以替代受損細胞、或者具有更強的免疫殺傷功能,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細胞治療在治療癌癥、血液病、心血管病、糖尿病、老年癡呆癥等方面顯示出越來越高的應用價值。一般來講,細胞治療包括腫瘤細胞免疫治療,以及干細胞治療兩大類。細胞治療的細胞來源有兩種,一種來源于患者自身,另一種來源于同種異體組織。 2、細胞治療的監管 國際上細胞治療技術是按照藥品管理,必須嚴格進行一、二、三期臨床試驗。在我國,細胞治療技術目前按照醫療技術進行管理,魏則西事件之后國家衛計委重申了關于規范醫療機構科室管理和醫療技術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此舉規范了臨床應用,但是與國外相比,國內監管力度不夠且對細胞治療的明確的監管文件均為指南、原則等形式,還沒有上升到法律層面。 3、藥品or技術的辯證 藥品關乎人類的生命與健康,自人類步入現代化進程,藥品的生產進入了工業......閱讀全文
一個14歲的小孩,其機體免疫細胞的癌細胞殺傷率為60%,一天老師交代他一個任務,要他第二天在全校400名師生面前做一個演講,然而當天檢測其免疫細胞的癌細胞殺傷率幾乎為零;等到第二天老師告訴他演講的任務取消后,其免疫細胞的癌細胞殺傷率又恢復到60%的正常狀態……這是深圳北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胡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5月17日,2018(第九屆)細胞治療國際研討會在上海召開。本次會議設置主論壇、細胞治療學術專場、細胞治療臨床研究專場,細胞治療產業論壇等,邀請了國內外頂尖的細胞治療基礎研究和臨床專家、業內行家以及藥物評審專家,針對細胞治療的臨床監管、治療規范、細胞治療安全性,新型C
全球高性能細胞分析平臺的開發和商業化先驅—ACEA Biosciences (A part of Agilent) 與國際領先的生物制藥技術平臺公司-重慶精準生物技術有限公司(Chongqing Precision Biotech Co., Ltd.)宣布在重慶高新區合作建設國內首個細胞治療標準
今年的諾貝爾生理醫學獎頒給了PD1(免疫檢查點)的發現者,讓免疫治療在治好卡特總統的黑色素瘤之后又被帶火了,PD1/PD-L1耀眼的星光甚至讓不明就里的公眾將其治療等同于免疫治療,臨床研究方向、甚至臨床資源也有更向PD1/PD-L1聚集之勢。有數據顯示,我國2017年就已經有近60個PD-1/P
2012年12月29日,國務院印發《生物產業發展規劃》,全文如下 [國務院關于印發生物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國發〔2012〕6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生物產業發展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 2012
國內,衛計委“一刀切”叫停細胞療法的臨床應用;而在國外,FDA有望在未來18個月內正式批準第一個CAR-T的臨床應用產品。 從最新實驗數據來看,之前被業界看好的諾華可能被Kite和JUNO反超,Kite有望榮升榜首。 無論誰領跑全球,CD19-CAR-T治療血液腫瘤都成功在即,然而,實體瘤的
2019年1月9日,世界首例人胚胎干細胞分化功能細胞治療半月板損傷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以下簡稱武漢同濟醫院)康復醫學科順利完成。該研究由武漢同濟醫院與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北京干細胞庫聯合開展,已根據《干細胞臨床研究管理辦法(試行)》(國衛科教發〔2015〕48號)要求完成國家衛
近幾年,中源協和圍繞“細胞+基因”雙核驅動戰略,全力發展“6+1”全產業鏈業務模式,其中包括了以臨床檢測及第二代以Car-T、PD-1、GP96、Altor-803生物為主、治療為核心的抗腫瘤醫療業務等,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了一系列并購重組。 3月初,中源協和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5億元,扣除發行
六十歲月一甲子,不忘初心再出發。 60年前,中國醫學科學院成為新中國成立后的三大科學院之一,成為我國醫療衛生系統的國家隊和先行者。 從“落后”到“領先”,從“模仿”到“原創”,從“空白”到“超越”……60年來,醫學科技創新路上的每一步都有中國醫學科學院人深深的足跡,為人民健康護航途中的每一次
工作人員正在顯微鏡下觀察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奧克生物細胞科技展廳。工作人員正在實驗室內工作 近年來,伴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人們生活壓力也正在逐步加大,快節奏的現代生活讓心肌梗塞、糖尿病、肝硬化、骨關節炎等疾病發病率逐漸升高,而系統性紅斑狼瘡等自身免疫系統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于 2016 年正式落地中國,次年,“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 (Innovators Under 35)中國榜單正式發布!四年成長、四屆榜單,我們持續關注和發掘中國科技發展中不斷崛起的新興力量。從實驗室里最新的技術研發成果,到各前沿領域的科技創業者們所取得的里程碑式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的總體部署,為進一步完善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體系,提升我國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科技創新對提高公眾健康水平和促進健康產業發展的支撐引領作
近日,標準引領增材制造(3D打印)產業發展研討會在四川成都舉行。此次會議以“標準引領質量提升、創新驅動產業變革”為主題,由國家標準委、成都市政府指導,成都市質監局、全國增材制造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成都高新區管委會、成都天府新區管委會、國家增材制造創新中心、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成都)主辦。來自全國
近日,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北京市加快醫藥健康協同創新行動計劃(2018-2020年)》(下稱《計劃》)。令人矚目的是,《計劃》對提高臨床試驗水平提出了一些突破性的計劃,其中包括: 提高臨床研究與試驗水平。進一步加快國家及北京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布局,切實發揮其對臨床研究的帶動引領作用。采取
“江湖論劍”,聽聽不同的聲音。靜下心來,潛心研究,我們將走的更遠。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今天讓分享一下科學網博主金石先生(原作者筆名)對干細胞治療觀點的最后一篇。 1合理的干細胞來源 許多實驗室發布自己在干細胞領域的研究成果,而事實上多數發表在頂級刊物上研究成果卻難以重現,排除試劑、裝備、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總體部署,為加速推進醫療器械科技產業發展,科技部特制定《“十三五”醫療器械科技創新專項規劃》。以下為規劃原文: “十三五”醫療器械科技創新專項
從日前在天津舉行的"2007國際生物經濟大會"上獲悉,中國將陸續建立健全一批高質量的基地,為發展生物技術提供平臺。 一是重點建設好10~15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瞄準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發展國際前沿問題,在我國研究開發能力已經處于或接近國際領先水平的學科,以及國家特別需要的學科,重點建
美洲大蠊 ( Periplanetaamericana) 屬昆蟲綱,蜚蠊目,蜚蠊科,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了 3.5 億年,是世界上生命力最強、最古老、至今繁衍最成功的昆蟲類群之一,其體內無疑具有最優秀的生物活性物質和特殊生理機制。 我國現存最早的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味咸寒,主血瘀癥堅,寒熱,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帝肯Tecan公司發布2019年財報。2019年銷售收入6.368億瑞士法郎,相比去年5.938億增7.2%,公司毛利潤2.973億瑞士法郎,毛利率46.7%,凈利潤7320萬瑞士法郎,凈利潤率11.5%。2019年研發費用5985.7萬瑞士法郎,研發占比為9.4%。公司收入主要來
37、廣州賽哲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00-888-4242) 賽哲成立于2010年,專注于病原微生物檢測服務,旨在成為專業從事微生物預防、診斷和精準治療的集團化企業。 2020年1月20日,賽哲生物對外公布成功批量生產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援助各級醫療衛生機構進
日前,科技部發布了《科研條件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規劃中明確指出要加強科學儀器設備研發和應用,具體包括科學儀器設備新原理、新方法和新技術、前沿科學儀器設備、通用科學儀器設備、專用科學儀器設備、科學儀器設備關鍵部件和配套系統、科學儀器設備(裝置)二次開發6大方向。關于印發科研條件發展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迪安診斷公布的2019年年報顯示,其營業收入84.5億元,同比增長21.33%;毛利率32.1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47億元,凈利潤率4.1%,同比下降10.63%。基本每股收益0.56元。2019年資產凈收益率為9.04%,研發費用2.12億,研發占比2.5%。報告
11月16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試點專項2016年度第一批項目申報指南正式在科技部門戶網站對外公布,“干細胞及轉化研究”名列其中。“十二五”期間,我國累計支持干細胞相關的重大科研項目近170項,支持經費超過24億元。在這場新興的研究熱潮中,中國沒有缺席。 根據《國務院關于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
關于印發“十三五”國家基礎研究專項規劃的通知國科發基〔2017〕162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教育廳(委、局),國務院各有關部門科技、教育主管司(局),中科院各分院: 為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加快推動基礎研究發展,科
2015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授獎項目證書編號獎種獲獎等級項目名稱/獲獎人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單位/工作單位2015-201科技進步獎1(內部公告)鮑文,崔濤,常軍濤,秦江,周偉星,于達仁,唐井峰,牛文玉哈爾濱工業大學2015-202科技進步獎1復雜高
近日,寧夏自治區科技廳組織專家對2018年申報的自治區科學技術獎勵項目進行了初評,共有69項目通過初評,自治區重大貢獻獎1項,自治區科學技術進步獎68項。2018年度自治區科學技術獎勵初評通過項目匯總表序號類別項目名稱主要完成單位主要完成人1自治區重大貢獻獎枸杞新品種選育及提質增效綜合技術研究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