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癌癥都會通過淋巴管進行轉移,這個過程也能幫助腫瘤抑制患者的免疫力,免于免疫系統的攻擊。因此許多癌癥研究人員期望能通過抑制新淋巴管的生成,來開發全新的抗癌療法。 然而,《科學》子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在今日刊登了一項令人瞠目結舌的研究——我們苦苦想要抑制新的淋巴管生成,但新的淋巴管反而能提高免疫療法的效果。這不禁讓人發問,在癌癥面前,我們究竟還有多少未知? 先來說說免疫療法。作為最具潛力的抗癌方案之一,免疫療法能破解腫瘤對免疫系統的抑制,從而讓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對腫瘤展開攻擊。它在過去的幾年里取得了一系列堪稱奇跡的療效,也讓許多原本無藥可治的患者得到了近乎治愈的效果。然而,在這些令人振奮的結果之外,免疫療法的一大軟肋在于普遍性——只有少數患者能從中受益,我們卻不知道為什么。 人們猜測,腫瘤演化出了許多聰明的防御機制,來躲避免疫系統的攻擊。舉例來說,黑色素瘤和其他的一些腫瘤會......閱讀全文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芝加哥大學、洛桑大學及瑞士聯邦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通常被認為能夠促進癌細胞從原發性位點擴散到其它位點的淋巴管或許有其另外一面特征。淋巴管能夠擴張到腫瘤周圍或腫瘤內部,這一過程稱之為
通過利用機體自身的免疫細胞來開發的特定抗癌療法如今已經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諸如此類免疫療法能夠讓惡性階段血液癌癥或實體瘤患者產生持久的抗癌反應,但并不是每個人都會產生反應,對于很多種癌癥而言,腫瘤中細胞毒性T細胞(殺滅癌細胞的免疫細胞)的存在往往與個體的抗癌反應和生存直接相關,但卻并不能預測患者
通過利用機體自身的免疫細胞來開發的特定抗癌療法如今已經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諸如此類免疫療法能夠讓惡性階段血液癌癥或實體瘤患者產生持久的抗癌反應,但并不是每個人都會產生反應,對于很多種癌癥而言,腫瘤中細胞毒性T細胞(殺滅癌細胞的免疫細胞)的存在往往與個體的抗癌反應和生存直接相關,但卻并不能預測患者
Phio Pharmaceuticals Corp.(納斯達克:Phio),一家基于其專有的“自我遞送”RNAi (Self-delivering RNAi,sd-rxRNA)治療平臺開發下一代免疫腫瘤治療的生物技術公司,近期宣布與Carisma Therapeutics進行一項研究合作,評估其
8月份已經接近尾聲了,這個月又有哪些亮點研究值得我們深入學習一下呢?小編根據本月新聞的類型、熱度和研究領域篩選出了本月的重磅級研究Top10,與大家一起學習。圖片來源:UPMC 【1】Cell Metabol:首次在實驗室中培育出轉基因迷你肝臟組織 有望幫助研究肝臟疾病及開發新型療法 doi
免疫療法是當下腫瘤治療領域最具前景的發展方向之一。隨著PD-(L)1等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應用范圍逐漸擴大,CAR-T療法研究不斷出現新的進展,CAR-T療法作為有別于傳統藥物的“活藥”,不僅對復發、難治性腫瘤患者表現出了突破性療效,其生產體系和使用場景也有別于普通藥物。鑒于當下生物技術的更新速度,
近日,羅氏集團(Roche)與總部位于美國麻省波士頓的PureTech Health公司簽署了一項為期多年的合作協議,計劃利用PureTech的乳源外泌體(milk-derived exosome)平臺技術,為羅氏的反義寡核苷酸(AON)平臺開發口服配方的核酸類藥物。 外泌體是由細胞內富含特異
【1】PLoS Computat Biol: 機會性癌細胞如何通過血液擴散? doi:10.1371/journal.pcbi.1006395 根據伯明翰大學科學家們的最新研究結果,癌細胞可能依賴機會主義和化學信號在機體內進行擴散。原發腫瘤中的癌細胞中通過血管或淋巴系統傳播,在這一過程中定殖
皮膚黑色素瘤(cutaneous melanoma)是一種最為致命性的皮膚癌。對它的早期檢測是特別重要的。當具有僅僅1毫米的厚度時,這種腫瘤可能開始擴散,并且發送它的細胞在其他的器官中定植。當這種情形發生時,預后通常是較差的。治療(特別是免疫療法)已取得相當大的改善,但是黑色素瘤死亡率保持非常高
癌癥,依然是威脅人類健康、生命的一大難題。2018年,全球預計有1810萬新增癌癥病例,并有960萬人死于癌癥。 而,癌轉移是治療中最不愿發生的情況,超90%的癌癥相關死亡與癌轉移有關。 近日,《Cell》期刊最新一期的封面文章揭示了癌轉移的原由:來自巴塞爾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癌細胞之所以會
9月12日,德國默克(Merck KGaA)與輝瑞(Pfizer)聯合宣布,由Bavencio(avelumab)和Inlyta(axitinib)構成的組合療法,在針對晚期腎細胞癌(RCC)的3期臨床試驗中,顯著提高了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PFS)。此前,該組合療法已于2017年12月獲得了FD
9月12日,德國默克(Merck KGaA)與輝瑞(Pfizer)聯合宣布,由Bavencio(avelumab)和Inlyta(axitinib)構成的組合療法,在針對晚期腎細胞癌(RCC)的3期臨床試驗中,顯著提高了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PFS)。此前,該組合療法已于2017年12月獲得了FD
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應激激素通過影響淋巴系統的方式,促使癌細胞擴散,該研究為癌癥的治療提供了一種全新思路。 淋巴系統如同血液系統一樣,能制造白細胞和抗體,濾出病原體,參與免疫反應,在生物體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應激反應則指的是機體突然受到某種強烈有害刺激所引發的緊張狀態。在
導讀: 據《華爾街日報》最新消息,制藥巨頭輝瑞公司星期六表示將停止阿爾茲海默癥和帕金森治療藥物的發現與研究,其認為這種行為徒勞且成本昂貴。為此,大約有300人將被裁員。 據《華爾街日報》最新消息,制藥巨頭輝瑞公司星期六表示將停止阿爾茲海默癥和帕金森治療藥物的發現與研究,其認為這種行為徒勞且成本
美國《時代》周刊12月9日在其網站上揭曉了本年度十大科學發現和十大醫學突破評選結果。2010年十大科學發現 1. 最出眾的長角恐龍:美國科學家在猶他州發現了15只角,而它們竟然是重達2500公斤的巨型恐龍的頭頂裝飾物。這種名為科斯莫角龍的恐龍生活在7600萬年前,猶他大學研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