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管(Microtubules, MTs)是真核生物細胞骨架的重要組分,在各種細胞過程中都發揮重要作用,如細胞形態決定、細胞分裂、細胞運動、胞內物質運輸和信號傳導等。微管骨架具有高度的動態特性,其排列方式不斷進行活躍的重組,以響應發育和外界環境(包括生物和非生物刺激)信號。動物細胞中的微管組織中心(MT organizing center, MTOC)是中心體(centrosome),而植物細胞沒有類似中心體的MTOC。因此,在缺乏中心體的情況下,植物細胞如何進行微管的動態組織,一直是一個懸而未決的重要細胞生物學問題。 周質微管(cortical MTs,CMTs)是間期植物細胞中特有的一種微管組織形式,主要通過控制細胞壁合成過程中新生纖維素微纖絲的沉積方向來調控植物細胞的生長及極性,從而調控植物細胞形態建成。另外,周質微管的動態重組也在植物-微生物互作時的相互識別及信號傳導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閱讀全文
p.p1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line-height: 19.0px; font: 13.0px 'Helvetica Neue'}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生命科學開始向定量科學方向發展。大部分實驗的研究重點已經變成生物大分子,特別是核酸和蛋白質的結構及其
【51/52】2019年4月4日,清華大學柴繼杰課題組、中科院遺傳發育所周儉民課題組和清華大學王宏偉課題聯合同期背靠背發表兩篇重量級Science文章,完成了植物NLR蛋白復合物的組裝、結構和功能分析,揭示了NLR作用的關鍵分子機制,是植物免疫研究的里程碑事件。兩篇文章分別是: "Li
【50】2019年4月12日,中科院上海藥物所徐華強,王明偉,浙江大學張巖及匹茲堡大學醫學院Jean-Pierre Vilardaga共同通訊在Science發表題為“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the active human parathyroid hormone r
在研究細胞結構時,可以根據形狀來推測其功能。植物細胞中有一個動態的骨架,負責引導細胞的生長、發育、運動和分裂。隨著時間推移,骨架的變化造就了細胞的形狀和行為,最終形成整個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美國卡內基科學研究所對一種叫做GCP-WD的特殊組織蛋白進行了研究,發現這種
在研究細胞結構時,可以根據形狀來推測其功能。植物細胞中有一個動態的骨架,負責引導細胞的生長、發育、運動和分裂。隨著時間推移,骨架的變化造就了細胞的形狀和行為,最終形成整個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美國卡內基科學研究所對一種叫做GCP-WD的特殊組織蛋白進行了研究,發現這種
原子力顯微鏡以其操作方便,對樣品處理要求不高,原子級分率低,樣本可在空氣中成者液體中直接觀察,可檢測的樣品范圍廣等優點,贏得了越越廣闊的應用,利用AFM可以觀察生物制品的形態結構、檢測生物力、觀察品體的三結構及插體的生長等,這勢必會進一步推動生命科學,材料科學的一步發展。 一、生命科學中的
微管根據成核中心的不同分為中心體微管和非中心體微管,在細胞遷移、細胞分裂及囊泡運輸等諸多生物學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非中心體微管存在于上皮細胞、神經元細胞及肌肉細胞等多種細胞類型中。研究人員先前發現了CAMSAP3定位于非中心體微管負端并維持負端的穩定性,但對于非中心體微管負端的具體穩定機制及功能
生物通報道:來自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Functional Coordination of WAVE and WASP in C. elegans Neuroblast Migration”的文章,揭示了微絲細胞骨架調控因子WAVE和WASP在遷移細胞協同發揮功能的分子機制。
StrataQuest定量分析方法:探索胞內原生生物與宿主細胞的關系探究宿主-病原體相互作用的特點是研究微生物與免疫學方向學科的重要方法。宿主細胞吞噬病原體后其表征將會改變。利用實時PCR儀或者ELISA的技術,測量與基因編碼蛋白相關的行為是消除病原體還是免疫逃逸。多數研究都利用主要宿主細胞或者細胞
本文中,小編盤點了多篇研究報告,共同解析科學家們在組蛋白研究上取得的新成就,與大家一起學習!圖片來源:Daniel N. Weinberg et al,doi:10.1038/s41586-019-1534-3 【1】Nature:揭示組蛋白標記H3K36me2招募DNMT3A并影響基因間DN
來自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研究人員獨立完成了一項最新研究成果:Self-assembly and sorting of acentrosomal microtubules by TACC3 facilitate kinetochore capture during the mitotic s
近日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在Cell旗下子刊《Current biology》上發表了題為“Exo70 Stimulates the Arp2/3 Complex for Lamellipodia Formation and Directional Cell Migration”的
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18年9月28日)發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讓小編一一道來。 1.Science:重大進展!鑒定出有害藻花產生強效神經毒素軟骨藻酸的基因簇 doi:10.1126/science.aau0382; doi:10.1126/science.aau9067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12月18日,2018年度北京市電子顯微學年會在北京市天文館隆重召開。此次會議旨在推動北京及周邊省市廣大電子顯微學的學術及技術水平,促進電子顯微學工作者在材料科學、生命科學等領域的應用、發展和交流。本次會議共有200余人出席。分析測試百科網作為支持媒體為您帶來全程報道
封面故事: 動物身體彩色圖案揭秘 動物身體上復雜彩色圖案(如貝殼、熱帶魚和豹子身上的圖案)的形成,對發育生物學家來說是一個經典謎題。大多數試圖解釋圖案信息的工作都是理論上的,著重于反應—擴散機制,按照這樣的機制,可擴散性本地激發因子(形態發生素)與長距離抑制因
相分離在膜受體及其下游信號轉導通路中常有發生。以T細胞活化過程為例,TCR被Src家族激酶磷酸化后,招募胞內酪氨酸激酶ZAP70,后者磷酸化骨架蛋白上T細胞活化linker(LAT)的酪氨酸位點。磷酸化后的LAT可與接頭蛋白Grb2的SH2/SH3結構域、GEF蛋白的脯氨酸富含域形成互作網絡,發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7年5月16-18日,“第三屆光譜網絡研討會(eCS 2017)”召開,邀請了30余位國內知名光譜專家參與演講。17日的光譜網絡研討會上,舉辦“拉曼光譜技術研究進展”和“紅外/近紅外技術研究進展”的專場研討會,為參會觀眾帶來精彩的演講報告。第二軍醫大學 陸峰教授 上午的
1 引言由于凍干藥品呈多孔狀、能長時間穩定貯存、并易重新復水而恢復活性,因此冷凍干燥技術廣泛應用于制備固體蛋白質藥物、口服速溶藥物及藥物包埋劑脂質體等藥品。從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數據庫得知,目前國內已有注射用重組人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用重組人干擾素α2b、凍干鼠表皮生長因子、外用凍干重組人
【1】封面故事: iPS細胞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doi | 10.1038/534310a 過去人們認為,“誘導多能干”(iPS)細胞將預示著一場醫學革命。人們希望,一個患者的皮膚、血液或其他細胞有可能被重新編程為iPS細胞,然后用它們來生長肝細胞、神經細胞或治療其疾病所需的不管什么其他細胞。
有望消除全息視頻顯示器缺陷的新技術問世 適合日常應用的全息視頻顯示器目前仍屬于科幻內容:目前所做出的這種顯示器往往速度慢、面積小、成本高,而且觀看角度受限。 Daniel Smalley等人利用各向異性“漏模”空間光調制器的有用光操縱特性制成了有可能繞過所有這些障礙的裝置。他們所
自噬可通過降解長壽命(long-lived)的蛋白、蛋白聚合物以及受損細胞器來調控細胞的穩態。它還可以通過限制炎癥、清除有毒的未折疊蛋白,除去生成活性氧簇(可損害DNA)的受損線粒體來抑制腫瘤形成。失去這些保護性措施將促使癌癥發生。隨著一些研究發現編碼重要自噬蛋白Beclin 1的基因在小鼠
無細胞DNA (cfDNA)是一種在血液中微量存在的DNA,它避免了酶的降解。由Ryushin Mizuta教授領導的東京理工大學的科學家們現在已經發現了cfDNA是如何產生的。他們還討論了主要負責生成cfDNA的酶DNase1L3在防止腫瘤擴散中的應用。Mizuta教授說:“這項研究的結果是邁
10月27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202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英國皇家學會合作交流項目初審結果。序號科學部編號項目名稱中方申請人中方依托單位11201101460基于展向扭曲結構的流動與噪聲控制研究劉宇南方科技大學21201101470面向旋轉環境下無線傳感器自供電的能量俘獲新機理
【分子伴侶】 1978 年,Laskey 在進行組蛋白和DNA 在體外生理離子強度實驗時發現,必須要有一種細胞核內的酸性蛋白———核質素(nucleoplasmin) 存在時,二者才能組裝成核小體,否則就發生沉淀。據此Laskey 稱它為“分子伴侶”。分子伴侶是指能夠結合和穩定另外一種蛋白質的
在真核生物中,組蛋白與帶負電荷的雙螺旋DNA組裝成核小體。因氨基酸成分和分子量不同,組蛋白主要分成5類:H1,H2A,H2B,H3和H4。除H1外,其他4種組蛋白均分別以二聚體形式相結合,形成核小體核心。DNA便纏繞在核小體的核心上。而H1則與核小體間的DNA結合。 組蛋白修飾(histone
新方法可發揮核磁共振更大潛力 雖然核磁共振對很多科學和醫學領域來說是一個強大的分析工具,但通常其潛在功能只有一部分得到利用。大多數應用都是定性的,限于所研究的相關性質。Dan Ma及其同事推出一種新方法,稱之為“磁共振指紋獲取法”,旨在大大增加從一次測量中可以獲得的定量信息量。他們的方法結合了
新方法可發揮核磁共振更大潛力 雖然核磁共振對很多科學和醫學領域來說是一個強大的分析工具,但通常其潛在功能只有一部分得到利用。大多數應用都是定性的,限于所研究的相關性質。Dan Ma及其同事推出一種新方法,稱之為“磁共振指紋獲取法”,旨在大大增加從一次測量中可以獲得的定量信息量。他們
迎接聲子學時代的到來 在聲子學的工程研究領域,對傳播聲音和熱量的機械振動(聲子)的控制扮演一個中心角色。同光子和電子一樣,聲子在很多情況下也可被當成粒子,以便能夠被利用和操縱來用于有用的應用。聲子譜覆蓋從低頻聲學到超聲波再到熱量的一系列效應,所以聲子技術有可能使地震防護以及聲音和熱量管理等
1. Nature Photonics:光學鑷子聲子激光器 聲子激光器是普遍存在的光學激光器的類似物,并且其已經在各種環境中實現。然而,對于介觀懸浮光機械系統還沒有相關報道,并且這些系統正在成為量子力學和重力的基本測試的重要平臺,以及發展為機械運動耦合到電子自旋和電荷的傳感模式。受到Arthu
朊蛋白病是一種可傳染的致命神經退行性疾病,其病理特征是腦海綿狀變性,因此又稱為海綿狀腦病。近日,Alberta大學研究人員的一項新發現,將幫助人們進一步理解,這種疾病適應宿主并在不同物種間傳播的機制。 變異朊蛋白在腦組織中沉積會引發朊蛋白病。正常朊蛋白PrPC是α螺旋結構的水溶性蛋白,而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