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CDE官網顯示,普米斯生物研發的針對包括程序性死亡因子受體(PD-L1)在內的兩個腫瘤相關靶點的人源化雙特異性抗體(項目編號:PM8001),已于近期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頒發的藥物臨床試驗通知書,擬開展針對肺癌等晚期腫瘤的臨床研究。 PM8001以分子量小、穩定性好的單域抗體為基礎,同時靶向包括PD-L1的兩個腫瘤相關靶點,從而提高抗腫瘤活性及療效。 PD-1/PD-L1抑制性單克隆抗體類藥物是近年來腫瘤免疫療法研究的熱點。目前已經上市的PD-1/PD-L1抑制劑包括:PD-1抑制劑:Opdivo和Keytruda,用于黑色素瘤和非小細胞肺癌等多種癌癥的治療;來自君實醫藥、信達生物和恒瑞醫藥等多個國產抗PD-1藥物也陸續獲批上市。PD-L1抑制劑包括Tecentriq、Bavencio和Imfinzi,已被批準分別用于治療鉑類化療失敗或者進展的晚期膀胱癌、晚期或轉移性尿道上皮癌和轉移性默克爾細胞癌......閱讀全文
免疫治療近年來已成為腫瘤治療的重要手段, 然而目前只有30% 的肺癌病人治療效果顯著(ASCO 2019)。因此,有效檢測并揭示對免疫治療耐藥的相關細胞具有非常迫切的重要意義。當人們的目光還在聚焦于CTC的同時,“細胞型循環腫瘤標志物”的另一重要組成部分 — “異倍體循環腫瘤血管內皮細胞CTE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開創了治療新時代,隨之的療效預測評價的生物學標記物研究也將帶來更大的益處。 引言 免疫系統對腫瘤細胞監視和清除有重要作用。腫瘤細胞通過各種機制逃避免疫是腫瘤特征之一。Chen和Mellman描述的腫瘤免疫循環是抗腫瘤免疫增強反應策略的基石。包括的步驟有:腫瘤抗原的釋放、樹
PD-1/PD-L1免疫檢查點阻斷為癌癥的免疫治療開啟了新的革命性的跨越式發展篇章。PD-1/PD-L1抗體藥物展現出顯著的臨床療效和較低的治療毒性。目前,針對PD-L1的治療性抗體先后被美國FDA批準上市。近年來的報道顯示,PD-L1不光表達在腫瘤細胞上,而且還組成性的(constitutiv
一、前言 幾十年來癌癥的治療一直受到了科學家的極大關注。乳腺癌的治療在過去20年內得到了極大程度的發展,雖然該疾病的死亡率大幅度降低,但該疾病的發病率仍然非常高。在各類乳腺癌中,“三陰性乳腺癌”因為缺少治療靶標(如雌激素受體、孕酮受體和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一直是治療的難點。令科學家感興趣的
類稱為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免疫治療藥物徹底改變引發了癌癥治療變革:許多直到最近還被認為無法治療的惡性腫瘤患者正在經歷長期緩解。但是,大多數患者對這類藥物沒有反應,而且它們對某些癌癥的治療效果要比其他癌癥好得多,其中的原因令科學家們困惑不解。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人
目前,以PD-1/PD-L1抑制劑為主的免疫療法已成為腫瘤治療領域的絕對熱門,但是,PD-1 /PD-L1抑制劑在不同類型腫瘤病人中應用后,其效果卻因人而異。科學家們曾認為這是受制于患者腫瘤細胞PD-L1的表達水平,然而,隨著對PD-1 /PD-L1抑制劑療法的深入研究,研究人員發現部分患者即使
程序化死亡分子1(PD-1)為I型跨膜糖蛋白,是免疫反應中重要的負性調控因子。在正常情況下,PD-1通過與其配體PD-L1、PD-L2結合抑制T淋巴細胞的功能,從而抑制自身免疫應答。 PD-1是免疫反應中重要的檢查點分子之一,主要在外周組織中的成熟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上和腫瘤微環境(TME)中表
1、PD-1/PD-L1 單抗免疫療法原理 PD-1單克隆抗體的作用機制為阻斷體內淋巴細胞上PD-1與腫瘤細胞上配體PD-L1之間的結合,使T細胞發揮正常功能,進而利用自身免疫將腫瘤細胞消滅。 PD-L1單克隆抗體的作用機制為在體內與腫瘤細胞上的PD-L1靶點結合,從而抑制腫瘤細胞表達的PD
PD-L1的“上位之路” 風靡全球的PD-1免疫療法持續在腫瘤治療領域閃耀,身為“男二號”的PD-L1單抗及其聯合免疫療法也迅速占據大片領地,展示出特有的腫瘤治療優勢。PD-L1除了可以抑制PD-1和PD-L1信號通路外,還有阻斷B7.1和PD-L1的共抑制功能,全面激活T細胞功能和細胞因
靶向PD-1通路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極大地改變了轉移性尿路上皮癌和腎癌的臨床治療。然而,仍需要生物標志物來預測治療反應以改善反應率。目前可用的生物標志物包括PD-L1,腫瘤突變負荷,腫瘤浸潤性淋巴細胞,分子亞型,PD-L2等。過去幾年中,PD-1抑制劑逐漸成為新興腫瘤治療藥物,并能夠改善轉移性腎癌(m
免疫治療是晚期實體瘤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經過幾十年的長足發展,歷經了腫瘤細胞因子治療[包含白介素、干擾素、胸腺法新(即胸腺肽α1)等]、腫瘤疫苗治療、細胞免疫治療以及免疫檢查點治療幾個階段。近年來,腫瘤免疫治療取得了重大進展,《科學》雜志將腫瘤免疫治療列為“2013年十大科學突破”首位,尤其以P
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消化所等處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Inhibiting PD-L1 palmitoylation enhances T-cell immune responses against tumours”的文章,報道了PD-L1的棕櫚酰化修飾促進其表達的機制,并設計開發了可
中國科學院高福院士在自然出版社與川大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聯合主辦的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STTT)上發表了發表PD-1/PD-L1抗體展望,高福院士為該文的通訊作者,譚曙光助理研究員為第一作者。 免疫治療是目前腫瘤藥物
最近,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Robert Blelloch教授團隊發現,腫瘤分泌的外泌體可能進入腫瘤引流淋巴結和脾臟中,抑制免疫細胞。他們還發現,抑制腫瘤外泌體的形成和釋放,能消除多種腫瘤對PD-L1抑制劑的耐藥性,并讓免疫系統形成對該腫瘤的長期免疫記憶,使其充當了腫瘤疫苗。 此外,該研究還指出
在今年NCCN指南中明確提出對于無明確驅動基因突變的初診的晚期NSCLC肺癌患者可以進行PD-L1的檢測,如果PD-L1表達≥50%,初始治療可以選擇PD-1單抗Keytruda用藥。基于其較化療優越的臨床生存優勢及較少的不良反應。很多醫生及患者朋友們也意識到,一線使用Keytruda重點在篩查
近年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已經成為一種革命性癌癥免疫治療方法,然而該療法只對10-30%患者有效果。為了探索背后的機理,來自舊金山加州大學Robert Blelloch的研究團隊發現了一個顛覆當前癌癥免疫治療理論的答案,并發表在2019年4月4日Cell上。 Robert Blelloch認為
在今年NCCN指南中明確提出對于無明確驅動基因突變的初診的晚期NSCLC肺癌患者可以進行PD-L1的檢測,如果PD-L1表達≥50%,初始治療可以選擇PD-1單抗Keytruda用藥。基于其較化療優越的臨床生存優勢及較少的不良反應。很多醫生及患者朋友們也意識到,一線使用Keytruda重點在篩查相應
在今年NCCN指南中明確提出對于無明確驅動基因突變的初診的晚期NSCLC肺癌患者可以進行PD-L1的檢測,如果PD-L1表達≥50%,初始治療可以選擇PD-1單抗Keytruda用藥。基于其較化療優越的臨床生存優勢及較少的不良反應。很多醫生及患者朋友們也意識到,一線使用Keytruda重點在篩查
千百年來,癌癥一直是人類生命健康的最大威脅。據《2017年中國腫瘤登記年報》統計,我國每年有約1萬人確診為癌癥,平均每分鐘就有7個人確診。 免疫療法為腫瘤治療帶來新的希望,反應率成瓶頸 腫瘤免疫療法(Immuno-Oncology Therapy,I-O)首次出現于 19世紀末期,經過130
千百年來,癌癥一直是人類生命健康的最大威脅。據《2017年中國腫瘤登記年報》統計,我國每年有約1萬人確診為癌癥,平均每分鐘就有7個人確診。 免疫療法為腫瘤治療帶來新的希望,反應率成瓶頸 腫瘤免疫療法(Immuno-Oncology Therapy,I-O)首次出現于 19世紀末期,經過130
PD-L2是什么鬼? PD-1蛋白目前有倆同伙:一個是大家熟知的PD-L1,另一個叫做PD-L2,或許以后還有PD-L3等等,God才知道還有沒有PD-L4。 PD-1主要表達在免疫細胞上,PD-L1表達在免疫細胞細胞和腫瘤細胞上,而PD-L2主要表達在免疫細胞上。所以,相比于PD-L1,P
T細胞作為免疫系統中的重要組分和效應細胞,在抵抗細菌病毒等外來病原體和殺傷癌細胞等方面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因此本文為大家帶來近期關于T細胞的最新研究進展,與大家一些學習進步! 【1】Nat Immunol:在慢性病毒感染期間,殺傷性T細胞引發惡病質產生 DOI:10.1038/s415
2018年可謂是腫瘤免疫治療發展最為迅速的一年,腫瘤免疫治療藥物總數高達3394個,比2017年增加了67%,這些藥物共針對417個不同靶點,其中靶向PD-1、PD-L1等靶點的藥物數量位居榜單前列。CRI是一個致力于癌癥免疫治療研究超過65年的非營利組織。今年11月底, CRI在《Nature
腫瘤免疫治療的發展近幾年來如火如荼,針對包括 T 細胞及其相關受體的機制研究與藥物研發層出不窮,各種相關藥物與療法接連上市。其中,程序性細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及其配體(PD-L1)抑制劑是免疫檢查點單抗藥物,其應答之廣度、深度、和持久性均十分罕見,是近年來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腫瘤免疫治療領域的相關研究進展,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 1. 腫瘤免疫療法或許會導致胸腺異常 根據在內分泌學會年會上發表的一項新的研究,接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癌癥后會出現更加普遍的甲狀腺功能異常癥狀。 癌癥免疫療法,尤其是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治療手段,已成為治療某些類型癌
【新聞事件】:抗腫瘤免疫大腕,斯坦福大學的Irving Weissman教授課題組在正在舉行的CRI-CIMT-EATI-AACR國際腫瘤免疫大會上報道了一種靶向PD-L1免疫哨卡的工程蛋白。這種工程蛋白分子量雖然較小,只有普通抗體的十分之一,但和PD-L1的親和力卻是PD-1的5萬倍
昨日,頂尖學術期刊《細胞》上發表了一篇重量級的論文。來自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的科學家們發現,我們現有關于癌癥免疫療法的認知,很有可能是不完善的…… 其實不用這些科學家提醒,我們就知道現在的免疫療法存在短板。“在黑色素瘤等最佳治療案例中,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也只能對20%-30%的患者生效
在2018ACSO大會上,一組關于M7824藥物的臨床數據引起軒然大波,這個進化版的PD-1融合蛋白抗體藥物以其86%的有效率令整個行業及市場摩拳擦掌,為之興奮。PD-1抗體藥物一直是近年來醫藥界關注的焦點之一,它的發展也并非一帆風順,之前成功上市的多個PD-1藥物雖然在這條免疫思路上獲得極大突破,
在2018ACSO大會上,一組關于M7824藥物的臨床數據引起軒然大波,這個進化版的PD-1融合蛋白抗體藥物以其86%的有效率令整個行業及市場摩拳擦掌,為之興奮。 PD-1抗體藥物一直是近年來醫藥界關注的焦點之一,它的發展也并非一帆風順,之前成功上市的多個PD-1藥物雖然在這條免疫思路
醫學頂級期刊《柳葉刀》旗下的《TheLancet Oncology》近期報導了Stéphane Champiat和同事的一項新研究。該研究發現,部分腫瘤患者在接受了PD-1/PD-L1單克隆抗體治療后,癌癥的進展加速了,該篇報道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PD-1/PD-L1研究人員的重視。 該項研究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