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異構體的簡介
乳糖有α-乳糖和β-乳糖兩種異構體。α-乳糖很易與一分子結晶水結合,變為α-乳糖水合物(α-LactoseMonohydrate),所以乳糖實際上共有三種構型。即α-乳糖水合物、α-乳糖無水物和β-乳糖。......閱讀全文
乳糖異構體的簡介
乳糖有α-乳糖和β-乳糖兩種異構體。α-乳糖很易與一分子結晶水結合,變為α-乳糖水合物(α-LactoseMonohydrate),所以乳糖實際上共有三種構型。即α-乳糖水合物、α-乳糖無水物和β-乳糖。
乳糖的異構體和乳糖含量介紹
異構體 乳糖有α-乳糖和β-乳糖兩種異構體。α-乳糖很易與一分子結晶水結合,變為α-乳糖水合物(α-LactoseMonohydrate),所以乳糖實際上共有三種構型。即α-乳糖水合物、α-乳糖無水物和β-乳糖。 乳糖含量 在自然界中乳糖僅存在于哺乳動物的乳中。牛乳中乳糖的含量一般為4.5
乳糖簡介
乳糖是人類和哺乳動物乳汁中特有的碳水化合物,是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組成的雙糖,分子式為C12H22O11。在嬰幼兒生長發育過程中,乳糖不僅可以提供能量,還參與大腦的發育進程。?乳糖主要用于制造嬰兒食品和配制藥物,例如制藥片、藥粉時用作稀釋劑。
半乳糖胺簡介
半乳糖胺是一種己糖胺。D-半乳糖胺與D-葡糖胺是4-差向異構體,常用的化學系統名是(2-amino-2-deoxy-D-galactose)。在自然界其作為構成動物細胞和組織支持物質的糖蛋白和蛋白多糖的組成糖(以N-乙酰半乳糖胺的形態)是廣泛存在的。中文名半乳糖胺外文名galactosamine化學
關于對映異構體的簡介
簡單的說也就是兩個異構體之間的關系就如同一個物體的立體結構在照鏡子,這個立體結構和它在鏡子中的像互為對映異構體。 1、兩個互為鏡像而不能重合的立體異構體,稱為對映異構體,簡稱對映體。 2、對映體是指具有相同分子式的化合物中,由于原子在空間配置不同而引起的同分異構現象。 3、互為旋光異構體的
關于半乳糖胺的簡介
D-半乳糖胺(D-gal)是一種肝細胞磷酸尿嘧啶核苷干擾劑,可造成肝彌漫性壞死和炎癥,與臨床病毒性肝炎的肝臟病理變化相似。大劑量可造成爆發性肝衰竭模型,反復多次給藥則可造成肝纖維化、肝硬化等慢性肝損傷以及癌變。其中毒機理是半乳糖胺進入體內后,能競爭性捕捉UTP生成二磷酸尿苷半乳糖(UDP-gal
關于半乳糖激酶的簡介
自然界中除乳類外, 含乳糖的食物不多。 乳糖在腸內分解為半乳糖和葡萄糖。半乳糖在肝臟內轉變為葡萄糖后分解。半乳糖在肝臟內轉化為葡萄糖, 至少需要三個特殊的酶。半乳糖激酶在肝內是很活躍的, 此酶缺陷與白內障形成密切相關。
半乳糖耐量試驗的簡介
半乳糖耐量試驗不能用于診斷先天性半乳糖代謝障礙,只能用于肝病患者。人體組織不能直接利用外源性半乳糖,需經肝臟轉變為肝糖原后再加以利用,肝實質損害(急性肝炎、肝硬變、癌轉移至肝臟等)半乳糖轉變障礙,耐量降低。甲狀腺功能低下,耐量能力下降。
關于乳糖酶的簡介
乳糖酶,別名:β-半乳糖苷酶,乳糖酶能催化β-D-半乳糖苷和α-L-阿拉伯糖苷水解。其中研究最多的是催化乳糖水解,產物為半乳糖和葡萄糖,易被腸道吸收,水解后糖液的甜度提高。乳糖的溶解度較低,在冷動物制品中容易析出,使得產品帶有顆粒狀結構。
關于甲型乳糖的簡介
乙型乳糖具有營養價值,而甲型乳糖不能被人體利用。乳糖是二糖的一種,是在哺乳動物乳汁中的雙糖,因此而得名。它的分子結構是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縮合形成。在牛乳中含乳糖為4.6~4.7%,人乳中含乳糖為6~8%。乳糖的甜度是蔗糖的1/5。乳糖在食品工業中從乳清中提取,用于作嬰兒食品及煉乳品種。
關于乳糖不耐受癥的簡介
乳糖不耐受癥,又稱乳糖消化不良或乳糖吸收不良,是指人體內不產生分解乳糖的乳糖酶的狀態。它是多發在亞洲地區的一種先天的遺傳性表達。由于患者的腸道中不能分泌分解乳糖的酶,而使乳糖消化、吸收,為人體所用。乳糖會在腸道中由細菌分解變成乳酸,從而破壞腸道的堿性環境,而使腸道分泌出大量的堿性消化液來中和乳酸
關于乳糖酸阿奇霉素的簡介
酸堿度:取本品,加水制成每1ml中含阿奇霉素50mg的溶液,依法測定(中國藥典2000年版二部附錄Ⅵ H),pH值應為6.0~7.5。 溶液的澄清度與顏色 取本品5份,各1.0g,分別加水10ml使溶解,溶液應澄清無色;如顯渾濁,與1號濁度標準液(中國藥典2000年版二部附錄Ⅸ B)比較,均不得
關于β半乳糖苷酶的簡介
GAL是細胞溶酶體中的水解酶,在腎近曲小管上皮細胞中含量較高。尿中GAL活性可反映腎實質,特別是腎小管的早期損傷,與尿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一同測定作尿酶譜分析,有助于病程觀察和預后評價。在遺傳學領域中對人類β-半乳糖苷酶缺陷病的診斷(包括產前診斷)和基礎研究也是重要的指征
關于乳糖操縱子的簡介
乳糖操縱子是參與乳糖分解的一個基因群,由乳糖系統的阻遏物和操縱序列組成,使得一組與乳糖代謝相關的基因受到同步的調控。1961年雅各布(F.Jacob)和莫諾德(J.Monod)根據對該系統的研究而提出了著名的操縱子學說。在大腸桿菌的乳糖系統操縱子中,β-半乳糖苷酶,半乳糖苷滲透酶,半乳糖苷轉酰酶
β半乳糖苷酶染色簡介
β -半乳糖苷酶是一種是細胞溶酶體中的水解酶,能把乳糖水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的酶。其結構基因為LacZ,與LacY(半乳糖苷透性酶)和LacA(半乳糖苷轉乙酰酶)同組成乳糖操縱子,并在特異的乳糖操縱系統中的阻遏物、操縱基因、啟動子等的協同下,支配調節β-半乳糖苷酶的合成。β-半乳糖苷酶一般廣泛存
β半乳糖苷酶染色簡介
β- 半乳糖苷酶是一種是細胞溶酶體中的水解酶,能把乳糖水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的酶。其結構基因為LacZ,與LacY(半乳糖苷透性酶)和LacA(半乳糖苷轉乙酰酶)同組成乳糖操縱子,并在特異的乳糖操縱系統中的阻遏物、操縱基因、啟動子等的協同下,支配調節β-半乳糖苷酶的合成。β-半乳糖苷酶一般廣泛存在
β半乳糖苷酶功能簡介
英文 Lactase (β-Galactosidase)別名 β-半乳糖苷酶編號:EC 3.2.1.108。 性狀 可催化乳糖水解為半乳糖和葡萄糖的酶。在乳糖的消化、吸收中起作用。最適pH值:由大腸桿菌(E.Coli)制得者為7.0~7.5;由酵母菌制得者為6.0~7.0;由霉菌制得者為5.0左右
乳糖酸阿奇霉素注射液的簡介
乳糖酸阿奇霉素注射液,適應癥為本品適用于敏感病原體所引起的下列感染: 1.由肺炎衣原體、流感嗜血桿菌、嗜肺軍團菌、卡他摩拉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或肺炎鏈球菌引起的需要首先采取靜脈給藥治療的社區獲得性肺炎。 2.由沙眼衣原體、淋病雙球菌、人型支原體引起的需首先采取靜脈給藥治療的盆腔炎。若懷疑合并厭
葡萄的異構體
同分異構體 阿洛酮糖(psicose,allulose);果糖(fructose);山梨糖(sorbose);塔格酮糖(tagalose);肌醇(inositol) 手性異構體 阿洛糖(allose);阿卓糖(altrose);甘露糖(mannose);古洛糖(gluose);艾杜糖(id
異構體的分類
導致旋光異構現象的原因,可以按照旋光異構體的種類來分類,有三種:分子中含有一個手性碳原子圖4 乳酸的旋光異構含有一個手性碳原子時,分子必定有手性,有兩個旋光異構體,它們具有互為實物和鏡像的關系,故也稱對映體。對映異構體旋光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其物理和化學性質極為相似,如乳酸(圖4):一個可以使平面
先天性乳糖酶缺乏癥的簡介
先天性乳糖酶缺乏癥(congenital lactase deficiency)也稱先天性乳糖酶缺乏或乳糖不耐受癥,是一種少見的常染色體隱形遺傳病,屬于雙糖酶缺乏癥的一種。先天性乳糖酶缺乏癥患兒小腸黏膜內乳糖酶活力很低,患兒出生后進食母乳或牛乳后不久即出現嘔吐,暴發性腹瀉,水樣大便、多泡、呈酸性
β半乳糖苷酶的簡介和臨床意義
GAL是細胞溶酶體中的水解酶,在腎近曲小管上皮細胞中含量較高。尿中GAL活性可反映腎實質,特別是腎小管的早期損傷,與尿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一同測定作尿酶譜分析,有助于病程觀察和預后評價。在遺傳學領域中對人類β-半乳糖苷酶缺陷病的診斷(包括產前診斷)和基礎研究也是重要的指征
電荷異構體
對于單抗電荷變異體的測定有多種分析方法,20版中國藥典通則3129收錄了單抗電荷變異體測定法-全柱成像毛細管等電聚焦電泳法(icIEF法)外,新版中國藥典將毛細管等電聚焦電泳(cIEF法)也寫入3129通則。 離子交換(IEX)色譜和成像毛細管等電聚焦(iCIEF)或(CIEF),傳統上都使用
順式異構體的定義
兩個相同原子或基團在雙鍵同一側的為順式異構體。
右旋異構體的定義
中文名稱右旋異構體英文名稱dextroisomer定 義能使平面偏振光向右或順時針方向旋轉的光學異構體。通常用(+)表示右旋。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總論(二級學科)
構象異構體的應用
在不同的構象異構體之間,由于非鍵合原子之間作用力的不同,使構象異構體在物化性質方面均表現一定的差異。構象分析正是以化合物適當的基態、過渡態和激發態的構象,對化合物的物化性質進行分析和解釋。這方面的內容因很廣泛,在此只能做一般的介紹。對于構象異構體的穩定性,前面已經以乙烷、丁烷、十氫化奈和取代環己烷為
構象異構體的定義
由于高分子鏈的構象不同所造成的異構體,又稱內旋轉異構體。注:(1)小分子的穩定構象數為3(n-3)?(n為分子中單鍵碳原子數目,n>2)(2)高分子的可實現構象數遠小于3(n-3),但一個高分子的可實現構象數遠多于一個小分子的穩定構象數(因高分子的n值很大)。
關于先天性乳糖酶缺乏癥的簡介
先天性乳糖酶缺乏癥(congenital lactase deficiency)也稱先天性乳糖酶缺乏或乳糖不耐受癥,是一種少見的常染色體隱形遺傳病,屬于雙糖酶缺乏癥的一種。先天性乳糖酶缺乏癥患兒小腸黏膜內乳糖酶活力很低,患兒出生后進食母乳或牛乳后不久即出現嘔吐,暴發性腹瀉,水樣大便、多泡、呈酸性
N乙酰基D半乳糖胺的簡介
N-乙酰基-D-半乳糖胺,物競編號0MD6,分子式C8H15NO6,分子量221.21。 1.性狀:白色固體 2.密度(g/mL,25/4℃):未確定 3.相對蒸汽密度(g/mL,空氣=1):未確定 4.熔點(oC):128 5.沸點(oC,常壓):未確定 6.沸點(oC,5.2kP
乳糖酶的半乳糖苷的轉移作用
半乳糖在乳糖酶的轉糖苷作用下生成低聚半乳糖,利用該技術可以生產低聚半乳糖,目前低聚半乳糖已經投放市場。低聚半乳糖不能被人體所吸收,但能夠被腸道內的雙歧桿菌等益生菌所利用,促進益生菌的增殖,是很好的益生元,又稱為雙歧因子,低聚半乳糖是唯一母乳來源的益生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