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勇軍教授Nature子刊免疫學新文章
來自美國德克薩斯貝勒研究所、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癥中心的研究人員在新研究中揭示了細胞內雙鏈DNA激發先天免疫反應的一種負調控機制,相關論文發表在12月9日的《自然免疫學》(Nature Immunology)雜志上。 領導這一研究的是美國德克薩斯貝勒研究所首席科學家、免疫學研究所所長劉勇軍(Yong-Jun Liu)教授。劉勇軍教授是我國“千人計劃”引進人才,在樹突狀細胞的免疫學領域成果豐碩,是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的發現者,還研制出了靶向治療乳腺癌和黑色素瘤的DC疫苗,并已經在臨床上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 病原體進入生物體后,可被先天免疫系統非特異性識別并迅速激發一系列信號反應以抵御外來感染。先天免疫系統識別的物質被稱為病原相關的分子模式 (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PAMP),包括細菌和真菌細胞壁成分、病毒RNA和DNA及脂多糖等。相應地,識別......閱讀全文
吉林大學成立五個國別研究所
日前,吉林大學成立了5個國別研究所,包括日本研究所、朝鮮研究所、韓國研究所、俄羅斯研究所和蒙古研究所,以期通過追蹤各國形勢發展動態,深入研究東北亞地區的重大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
南開大學免疫學研究所成立
中新網天津12月28日電 (張道正 付坤)為促進前沿學科發展和人才隊伍建設,推進“健康中國”戰略,12月27日,南開大學免疫學研究所正式成立,通過促進南開大學免疫學學科的發展,推動免疫學基礎研究與成果轉化應用,為國家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保障人民健康貢獻力量。中國工程院院士、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中國工程
劉勇軍教授Nature子刊免疫學新文章
來自美國德克薩斯貝勒研究所、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癥中心的研究人員在新研究中揭示了細胞內雙鏈DNA激發先天免疫反應的一種負調控機制,相關論文發表在12月9日的《自然免疫學》(Nature Immunology)雜志上。 領導這一研究的是美國德克薩斯貝勒研究所首席科學家、免疫學研究所所
Cell,Nature發布免疫學成果:先天免疫系統獨特炎癥機制
來自慕尼黑大學Ludwig-Maximilians基因中心的研究人員揭示了人類細胞中先天免疫系統識別這種“錯位”DNA,并引發炎癥反應的分子機制。而且他們發現在細胞質DNA識別方面,人體細胞與小鼠細胞存在根本上的差異。 索取Thermofisher高分辨質譜的組學分析方法技術手冊 生物通報道
吉林大學發表癌癥研究重要成果
宮頸癌是全球女性癌癥死亡的第四大原因,在中國每年有近150000例新診斷的病例。宮頸癌在發展中國家尤其常見,因為在那里早期篩查還不普遍。科學家們發現,幾乎所有宮頸癌都是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HPV引起的宮頸癌會發生LKB1(Liver kinase B1)突變失活。但他們還不清楚LK
科學家發現人誘導多能干細胞免疫原性呈差異性呈遞
盡管小鼠誘導多能干細胞分化產物免疫原性的研究已經取得重要進展,然而由于缺乏合適的體內模型,人誘導多能干細胞分化產生的免疫原性仍未闡明。通過給免疫缺陷小鼠(如NSG)共移植人胚胎胸腺組織和CD34+細胞可以建立功能性免疫系統人源化小鼠。此人源化小鼠有多系人淋巴造血細胞的重建并具有功能性人免疫系統
免疫學詞匯免疫學檢測
免疫學檢測是機體識別“自身”與“非己”抗原,對自身抗體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對“非己”抗原產生排斥作用的一種生理功能的檢測。正常情況下,這種生理功能對機體有益,可產生抗感染、抗腫瘤等維持機體生理平衡和穩定的免疫保護作用。在一定條件下,當免疫功能失調時,也會對機體產生有害的反應和結果,如引發超敏反應、自身
黏膜免疫系統的體液免疫系統的介紹
體液免疫是粘膜免疫效應的主要過程,即產生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據研究,人體每天分泌sIgA的量約為30~60mg/kg,超過其它免疫球蛋白的量。 IgA在漿細胞產生后,由J-鏈(含胱氨酸較多的酸性蛋白)連接成雙聚體分泌出來。當IgA通過粘膜或漿膜上皮細胞向外分泌時,與上皮細胞產生的分
吉林大學,停招一類學生
各位考生: 經學校研究決定,我校自2024年起停止高水平運動隊招生。 特此公告。 吉林大學教務處本科生招生辦公室 2024年1月12日
吉林大學,停招一類學生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6024.shtm
免疫系統組成
免疫器官 種類:扁桃體、淋巴結、胸腺、脾、骨髓等。 作用:免疫細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配的場所。 免疫細胞 發揮免疫作用的細胞。分為淋巴細胞、吞噬細胞等。 淋巴細胞位于淋巴結、血液和淋巴液中,分為T細胞(在胸腺中成熟)和B細胞(在骨髓中成熟)。 免疫活性物質 免疫活性物質是由免疫細胞
科學家發現人誘導多能干細胞免疫原性呈差異性呈遞
盡管小鼠誘導多能干細胞分化產物免疫原性的研究已經取得重要進展,然而由于缺乏合適的體內模型,人誘導多能干細胞分化產生的免疫原性仍未闡明(Zhao et al, 2011; Araki et al, 2012; Almeida et al, 2014)。通過給免疫缺陷小鼠(如NSG)共移植人胚胎胸腺
免疫學實驗免疫學檢測介紹
免疫學檢測介紹: 免疫學檢測是機體識別“自身”與“非己”抗原,對自身抗體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對“非己”抗原產生排斥作用的一種生理功能的檢測。正常情況下,這種生理功能對機體有益,可產生抗感染、抗腫瘤等維持機體生理平衡和穩定的免疫保護作用。在一定條件下,當免疫功能失調時,也會對機體產生有害的反應和結果,
Cell聚焦中國免疫學之天然免疫篇
Cell推出了新一期《聚焦中國》,重點介紹了近年來中國免疫學研究的飛速發展。本期《聚焦中國》作為Cell旗下《Immunity》的特殊增刊,展示了華人科學家在天然免疫Innate Immunity、特異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自身免疫疾病等領域的新成果。并專門介紹了中國
吉林大學:研究成果揭示恐龍演化特征
吉林大學科研團隊近期發現恐龍牙釉質波紋構造的最早記錄。這一研究成果對認識恐龍的演化及其牙齒與恐龍食性、生活環境的關系等有著十分重要的指示意義。 研究人員采集了大量的長春龍頜骨及牙齒標本,制作了骨組織學薄片,從顯微解剖結構特征層面,觀察到了長春龍牙齒替換齒的產生、發育,使用齒的磨蝕到最后脫落被
張希任吉林大學校長
12月13日,中共中央組織部在吉林大學宣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的任命決定,張希任吉林大學校長。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朱之文,吉林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省教育工委書記王凱,中共中央組織部干部三局巡視員、副局長劉后盛出席宣布大會并講話。 張希,男,1965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1992年12月參加
“吉林大學一號”衛星整裝待“發”!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2/513454.shtm 【文字/曲家偉? 圖片/儀器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11月26日,吉天星A-01——“吉林大學一號”衛星(以下簡稱“吉林大學一號”)研制總結暨出廠評審會,在衛星平臺生產企業臺州星空
Science:吉林大學研發出強大的人工肌肉
吉林大學麥克德爾米德實驗室與美國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國際團隊合作,成功地將普通的漁線和縫紉線制備成強大的人工肌肉。相關研究成果于2月21日在《科學》雜志上發表。 相比于相同長度和質量的自然肌肉,這種新型人工肌肉能舉起的重量和產生的機械功率要強100倍!每千克這種人工肌肉可產生7.1馬力的功率
吉林大學成立轉化醫學研究院
6月8日,記者在吉林大學白求恩醫學院科技工作大會上獲悉,吉林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成立并揭牌。吉林大學常務副校長趙繼與白求恩醫學院院長、吉林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院長李玉林共同為吉林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揭牌。 李玉林表示,“轉化醫學”旨在跨越基礎醫學與藥物研發、臨床醫學之間的鴻溝,在實驗室與病房之間
Cell聚焦中國免疫學之天然免疫下篇
Cell推出了新一期《聚焦中國》,重點介紹了近年來中國免疫學研究的飛速發展。本期《聚焦中國》作為Cell旗下《Immunity》的特殊增刊,展示了華人科學家在天然免疫Innate Immunity、特異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自身免疫疾病等領域的新成果。并專門介紹了中國
免疫系統的構造
免疫系統的構造: 免疫系統是一個由免疫細胞和有機器官構成的網狀系統,能自動對抗外來的有害物質,清除壞死細胞,并毀滅可能致癌的突變細胞。免疫系統的結構是繁多而復雜的,其主要的免疫器官有骨髓、胸腺、脾臟、扁桃體、淋巴結、淋巴管、盲腸。這些關卡都是用來防堵入侵的毒素及微生物。 1、骨髓 為白血球
免疫系統“返老還童”了
在研究人員減少了老年老鼠體內異常的干細胞后,其發展出了更年輕的免疫系統。這項技術加強了老年嚙齒類動物對病毒感染的反應,并降低了炎癥跡象。相關研究結果發表于3月27日《自然》。血液干細胞(人工著色)。圖片來源:Science Photo Library研究人員通過用抗體處理老年老鼠,以減少能夠產生多種
免疫系統不能“嬌生慣養”
俗語說:“不干不凈,吃了沒病”。這并非沒有一點科學道理。 免疫是人體的一種生理功能,人體依靠這種功能識別“敵我”,從而破壞和排斥進入體內的病原微生物和異物,及人體本身所產生的損傷衰老細胞和腫瘤細胞等,以維持人體的穩態和健康。 免疫分為先天性免疫和適應性免疫兩種。先天性免疫是一種無選擇性排斥、清除
吉林大學組建成立新“應用物理系”
9月26日,吉林大學物理學院發布《關于組建成立新的應用物理系的公告》。 為加強應用物理學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進一步提高學科交叉融合能力,經學院黨政聯席會2023年度第22次會議的研究決定,原子核科學與技術中心、應用物理系、原聲學系合并組建成新的應用物理系。新的應用物理系,將結合學科發展趨勢,更加
吉林大學黨委書記姜治瑩談人才
高等教育發展水平是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標志。辦好高等教育,事關國家發展、事關民族未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高等教育要緊緊圍繞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源源不斷培養大批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吉林大學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和首批“雙一流”大學建
蔡立東任吉林大學常務副校長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0679.shtm 10月19日消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關于蔡立東、鄭偉濤職務任免的通知》(國人字〔2023〕357號),國務院決定,任命蔡立東為吉林大學常務副校長(正局級,試用期一年
吉林大學揭牌一全國重點實驗室
4月27日,汽車底盤集成與仿生全國重點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暨戰略指導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長春召開。吉林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希出席并講話。來自吉林大學、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北方車輛研究所的兩院院士郭孔輝、任露泉、李駿、鄧宗全、陳學東、毛新平、孫
農業農村部與吉林大學舉行工作會談
8月14日,農業農村部與吉林大學舉行工作會談。農業農村部黨組書記韓俊,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張興旺,吉林大學黨委書記姜治瑩出席會議。會議由韓俊主持。韓俊指出,吉林大學作為全國知名的重點綜合性大學,有著光輝的歷史、強大的學科團隊,為國家現代化事業、東北振興培養了一大批人才,近年來在涉農學科建設、科
免疫學基礎
? 第一章 抗原 抗原(antigen,Ag)是指能刺激機體免疫系統誘導免疫應答并能與應答產生如抗體或致敏淋巴細胞發生特異反應的物質。一個完整的抗原應包括兩方面的免疫性能:①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指誘導宿主產生免疫應答的能力,具有這種能力的物質稱為免疫原(immunogen);②
中國本土科學家首獲腫瘤免疫學界頂級大獎——威廉·科利獎
2022年9月27日,美國紐約癌癥研究所(Cancer Research Institute)將2022年度威廉·科利獎(William B. Coley Award)授予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邵峰院士(炎明生物聯合創始人),哈佛醫學院Judy Lieberman和Hao Wu,基因泰克Vish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