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學黨委書記姜治瑩談人才
高等教育發展水平是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標志。辦好高等教育,事關國家發展、事關民族未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高等教育要緊緊圍繞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源源不斷培養大批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吉林大學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和首批“雙一流”大學建設高校。近日,本報記者專訪了吉林大學黨委書記姜治瑩,請他談談提升高等教育水平的經驗和感悟。培育時代新人,服務國家需求,打造人才高地記者: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您認為應該如何充分發揮高等教育的重要支撐作用,助力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姜治瑩:當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高等教育的需要,對科學知識和優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高校是人才培養的搖籃、是科技創新的重鎮、是服務發展的源泉,是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創新第一動力的重要結合點,理應堅決扛起光榮使命,充分......閱讀全文
吉林大學黨委書記姜治瑩談人才
高等教育發展水平是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標志。辦好高等教育,事關國家發展、事關民族未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高等教育要緊緊圍繞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源源不斷培養大批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吉林大學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和首批“雙一流”大學建
第一檔!又一985,公布首輪“雙一流”成效評價
4月16日,吉林大學召開“雙一流”建設工作交流會。校黨委書記姜治瑩出席會議并講話。會議由中國科學院院士、校長張希主持。姜治瑩對學科帶頭人的發言及討論內容進行重點回應,并給予高度評價。他指出,首輪“雙一流”建設以來,學校緊密圍繞“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總體目標,全面聚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穩步推進一流
中科院與長春市科技合作座談會在京舉行
3月2日,中國科學院與長春市科技合作座談會暨《院市共同推進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創新能力建設協議書》簽字儀式在北京舉行。中科院副院長施爾畏,長春市委副書記、市長姜治瑩出席會議并講話。 姜治瑩首先代表長春市委、市政府對中科院長期以來給予長春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他指出,
科技部人才中心赴湖南調研科技人才工作
2018年8月1日,科技部人才中心副主任程家瑜一行3人前往湖南開展科技人才工作調研。重點調研袁隆平雜交水稻團隊及相關領域人才工作。 當日上午,科技部人才中心與人民網合作創辦的“科技強國”論壇第三期以“鄉村振興戰略從扶貧攻堅戰開始”為主題,邀請袁隆平院士、湖南省科技廳副巡視員劉鐵兵兩位嘉賓進行訪
深部探測關鍵儀器裝備研制與實驗項目正式啟動
日前,由國土資源部組織,以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引進的國家“千人計劃”特聘教授黃大年為首席專家,吉林大學牽頭聯合國內相關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等多個研究所共同承擔的國家公益性項目“深部探測技術與實驗研究專項”中的第九項,即“深部探測關鍵儀器裝備研制與實驗”等項目任務書簽字儀式在北京舉
姜詠江:科技創新與發表論文的矛盾
多少年來中國的科學界所遵循的信條是“必須國際承認的才是好的”,這似乎違背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精神。這種現象的產生,是因為那些年我們的科技太落后造成的,因為我們國內一般沒有評價真正科技創新的條件,所以一直提倡學習,很少提及創新。 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現在已經今非昔比。我國已經有了一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迎來新黨委書記!
5月17日上午,江西科技師范大學召開領導干部大會,省委組織部副部長劉光華同志出席會議,宣布省委關于江西科技師范大學黨委主要負責同志職務調整的決定: 裴鴻衛同志任江西科技師范大學黨委書記,李紅勇同志不再擔任江西科技師范大學黨委書記職務。 裴鴻衛個人簡歷 裴鴻衛,男,漢族,1966年8月生,湖
《中國科技人才》正式創刊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宏偉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高度,對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出一系列重大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特別強調“人才是創新的根基,是創新的核心要素。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為我們做好科技創新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為更好地貫徹落實
實施重點人才計劃,重慶加快科技人才引育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156.shtm
科研院所創新能力建設等一批科技計劃項目評審專家公布
依據天津科技局發布,按照工作安排,現將2021年已完成立項程序的科技計劃項目評審專家予以公開,具體如下:科技計劃智庫項目(軟科學研究項目)顧玲俐、王書華、宋衛國、孟凡蓉、張華。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資金項目卜金霞、陳懷永、陳潔、程蕤、董建萍、費學寧、龔耿浩、顧紅艷、關文強、郭進京、郭娜、郭遠強、韓
科技部人才中心赴廈門、深圳調研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工作
為深入推動創新人才推進計劃,更好地服務科技創業人才,加強與地方合作,1月27-29日,科技部人才中心主任李普一行就科技創業人才培訓輔導及創業管理與服務人才隊伍建設等工作赴廈門、深圳調研,與廈門市科技局、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國家會計學院、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騰訊及中興通訊等單位座談,并對接了20
全國杰出科技人才和中國優秀青年科技人才揭曉
2015年,根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部署、《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的意見》,中央批準印發了《科協系統深化改革實施方案》。改革方案中明確指出,改革人才服務機制、助力科技人才成長成才,探索設立“杰出科技人才”等具有廣泛公信力和社會影響力的科技界社會獎勵,調動激發科技工作者創造活力和潛能
沈陽市副市長姜軍一行調研沈陽生態所
11月1日,沈陽市副市長姜軍率沈陽市科技局、發改委、財政局、人社局、規劃局、編辦等單位負責同志14人到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調研科技工作,沈陽生態所所長韓興國、黨委書記姬蘭柱及各部門負責人等接待到訪客人。 韓興國對姜軍一行到來表示歡迎。他說,多年來研究所與沈陽市各級部門
科技部通報批評,這24所高校學者學術不端
一、重慶師范大學彭建軍為通訊作者、青島大學高慧為第一作者的論文“Hispidulin mediates apoptosis in human renal cell carcinoma by inducing ceramide accumulation”和“Hispidulin prevents hy
科技治霾 觀念轉變很關鍵
在湖北武漢光谷,一家民營公司的新技術,可將燃煤的PM2.5濃度控制在30毫克/立方米排放值以下,同時比現有除塵技術降低運營成本一半以上,但是在市場中卻難尋合作伙伴。治霾技術如何對接市場需求,開始引發越來越多的思考 。 “你認為霧霾怎么治?”4月的一天,天空藍環保科技、天虹儀表、天和技術、武
新鄉引入科技手段精準治霾
河南省新鄉市大氣治理的日子并不好過。 2015年,新鄉市顆粒物濃度不降反升,PM10和PM2.5濃度同比分別上升16.2%和16.0%,成為河南省大氣污染最重的城市之一。 為改變局面,新鄉開始尋找更有效的治霾之道。2016年10月,新鄉市啟動網格化監測,逐漸轉向精準化治污,大氣污染防治開始發
吉林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工作研討會召開
9 月 12 日,吉林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工作研討會在中心校區東榮第一會議室召開。校黨委書記楊振斌出席會議并致辭,副校長吳振武主持會議。科技部基礎司副司長郭志偉、吉林省科技廳副廳長陳維友等領導蒞臨研討會,學校科技處等有關部處和學校各國家重點實驗室負責人參加會議。 楊振斌代表學校和李元元校
構建全鏈條人才支撐體系,激發科技人才創新活力
在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連化物所”)是個體量較大的研究所,共擁有約1900余名各類職工和1400名研究生。如何完善人才體系建設,讓優秀的人才脫穎而出,提升研究團隊的創新能力和效率,是大連化物所一直在摸索的問題。在過去幾年里,對標國家、中科院科技創新發展新形勢新任務新要
華人高端科技人才成為世界科技舞臺重要力量
中國科協日前完成的一項調研表明:在全球7個領域四類群體(高被引科學家、世界著名科技社團資深會士、創新百強企業專利發明人、財富千強企業資深高級技術管理人員)的103342名高端科技人才中,共篩選出華人3624名,說明華人高端科技人才已成為世界科技舞臺的重要力量。 報告顯示,華人高端科技人才在基礎
完善科技激勵機制,激發科技人才創新活力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171.shtm 我國正處于努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關鍵時期,進一步完善科技激勵機制、優化創新環境、最大限度激發科技人才的創新活力和動力,對于加快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具有重要意義。 前不久,中
多方參與 協同共治 推動科技向善
12月1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主任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加強科技倫理治理的指導意見》。 習近平在主持會議時強調,科技倫理是科技活動必須遵守的價值準則,要堅持增進人類福祉、尊重生命權利、公平公正、合理控制
瑩光、熒光、螢光,有何區別
瑩光,就如螢火蟲在夜晚發出的光亮。許多古瓷畫面,由于年深日久地受自然界空氣流動的磨損,以及氣溫變化的影響,使釉面分子散失,從而形成一種如玉似脂的光澤,叫做“瑩光”或“酥光”。熒光,又作“螢光”,是指一種光致發光的冷發光現象。
買賣論文篡改數據 科技部通報18起科研誠信案件處理結果
2022年12月31日,科技部網站通報18起高校醫學科研誠信案件調查處理結果。 此次通報中存在買賣圖片數據、不當署名、買賣論文、篡改數據等行為,涉及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等機構。 以下為通報詳情。 部分高校醫學科研誠信案件調查處理結果公開通報情況匯
這些高校學者,當選中央候補委員,最年輕一位僅45歲!
10月22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名單發布。其中有18位候補委員在高校任職,分別是:于吉紅(女)、劉仲華、杜江峰、李術才、李儒新、吳朝暉、邱勇、何雅玲、陳杰、金東寒、周志鑫、祖力亞提·司馬義、黃如、黃路生、龔旗煌、傅愛國、竇賢康、黎湘。 于吉紅,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
高薪科技創新人才可申請落戶
本市昨日發布《北京市引進人才管理辦法(試行)》,對北京引進人才的事項進行了規定。圍繞著北京“四個中心”的戰略定位和城市總體規劃布局,對科技創新、文化創意、國際交往中心建設、金融、體育、教育衛生、高技能等7類人才的引進加大力度,并列明了前所未有的具體條件。 辦法中規定,在本市行政區域內的高新技術企
北京科技人才擁有指數全國最高
日前,在由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北京科學學研究中心舉辦的科技創新中心國際論壇”上,《全國省域科技與社會發展指數報告》正式發布。報告指出,北京的國際三大檢索系統收錄論文數全國排名第一,每萬人擁有科技人員指數全國最高。 報告指出,2013年全國科技發展指數為0.3。2009-201
人才三問,實現我國科技強國目標
基礎科學研究中往往孕育著重大科學突破,為原始創新提供源頭活水。想要夯實構建世界科技強國的基石,培養一流基礎研究人才至關重要。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強調,要走好人才自主培養之路,高校特別是“雙一流”大學要發揮培養基礎研究人才主力軍作用,全方位謀劃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建設一批基礎學科培養基
科技創業:人才是根本 技術是關鍵
近年來,留學人員回國創業的人數激增,其創業項目主要集中于生物工程、醫藥、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等高新技術領域。在創業路上,若想走得更遠,為國家的科技創新添磚加瓦,海歸需時刻保持敏銳的分析判斷能力。 海歸瞄準國內市場 投資者加強風險管理 如今,留學人員攜項目回國落地和發展已不新鮮
科技人才高校兼職風險正在降低
7月1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我國允許科技人才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兼職,推廣海外人才優惠便利政策。 早在2015年5月,國務院就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鼓勵高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在職創業、離崗創業,在三年內,可以保留人事關系。 此后尤其是本月,
聚焦高層次女科技人才
婦女是重要的人力資源,必須高度重視。深度開發這一資源,對于貫徹落實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對于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至關重要。高層次女性科技人才鳳毛麟角,兩院院士、973首席科學家、“長江學者”中,女性僅分別占5%、4.6%和3.9%,至于全國各大科研院所的領導更鮮有女科學家的身影,這一現象無疑已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