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基于胎兒游離DNA檢測(NIPT)是一種以高通量基因測序技術為平臺,針對胎兒常見的21三體綜合征,18三體綜合征和13三體綜合征進行產前篩查的技術,目前NIPT檢測技術已經逐步成為臨床產前篩查的技術之一。然而,世界絕大多數國家對孕婦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納入醫保卻還未有個定數。 國際狀況 2015年7月9日,瑞士聯邦民政部門(EDI)宣布:從7月15日開始,將為有高危染色體異常風險的孕婦提供強制性醫療保險(OKP),免費提供NIPT檢測(無創產前診斷)。目前,羊膜穿刺術和絨毛取樣已經被納入瑞士的強制性醫療保險范圍內,從2015年7月15日開始,NIPT檢測也將被納入瑞士的強制性醫療保險范圍內。實施所有的產前檢測,包括妊娠早期篩查和NIPT,都需要向有資質的醫生進行咨詢,并獲得病人的知情同意。從此,瑞典成為全球首個報銷NIPT診斷費用的國家。 2016年1月14日,英國國家篩選委員會推薦英國各大醫院使用NIPT,英國國家衛......閱讀全文
一項新技術或產品的問世,給人們帶來欣喜的同時,也必然會引起擔憂,基因測序技術便是其中之一。基因測序技術被看作自疫苗問世以來疾病預防最重要的科技突破,它不僅可以大大降低遺傳相關的疾病發生率,減少出生缺陷,還可以實現對疾病預測、預防、預警以及個體化診療;但目前,國內的基因測序市場卻并不讓人滿意,甚至
經歷了2015年的熱捧,2016年的資本小幅理性回歸,2017年上半年的熱潮趨緩后,泛泛的基因測序將無法持續吸引資本的目光,未來行業熱點在于技術突破,或者商業模式的突破。 (做一次全基因檢測,會產生100多G海量數據,其中能被用于科研與臨床應用的,只是蛋白編碼基因與少量的非蛋白編碼基因,占整體
在沉寂近5個月之后,國家食藥總局于日前批準了兩款基因測序及檢測試劑盒,第二代基因測序由此走出“二月禁令”陰影,在政策層面首度獲得肯定。據業內預計,相比于第一代基因測序技術,第二代基因測序潛在市場規模或在萬億元級別。 搶灘基因檢測藍海 日前,華測檢測在深交所互動易平臺上表示,公司暫未開展基因測
基因測序行業發展迅速,二代測序為主流技術。 當下,一代基因測序技術由于通量較低、測序時間較長,已經不能滿足研究應用的需要,以高通量低成本為特征的二代測序技術為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測序技術,測序時間相較于一代技術大大降低。 基因測序作為精準醫療的重要一環,隨著技術的進步以及成本的下降,近年來發展迅
1、中國乃至全球基因測序市場規模都在不斷增加從全球的范圍來看,目前測序市場規模增長最快的是亞洲市場,其中中國和印度的市場增長率均超過了20%,是全球增長最快的國家。據有關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基因測序市場規模達到102.0億美元,其中中國基因測序產業規模達到92.0億元,如果按照美元比人民幣1:7
何菊虹(化名)41歲時懷上了二胎,在西安一家民營醫院產檢“唐氏篩查”時,被醫生告知“一切正常”,但孩子出生后被確診為唐氏綜合征患者,一家人的生活從此陷入為孩子康復、治療的絕望里。 “如果當時就有無創產前基因檢測,這樣的悲劇就基本不會發生了。”深圳華大基因執行副總裁朱巖梅在朋友圈如此評論。 何
“中國現在每年有1700萬新生兒,放開二胎,每年加100萬,大概會到2000萬。假設其中有1000萬在城市,華大能覆蓋25%,那就是每年250萬,每例算1000元,就是25個億……” 只需15秒,35歲的華大醫學執行總裁尹燁就能把產前無創基因檢測的商業“故事”講完。近幾年來,面對各路投資者講述
一、基因測序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基因測序技術應用范圍較廣,主要分為科研服務、醫療應用服務以及非醫療基因檢測服務。其中,醫療應用服務是目前應用基因測序技術中活躍度較高且發展潛力較大的部分,涉及無創產前篩查、遺傳病診斷、植入前胚胎遺傳學診斷、腫瘤診斷等諸多領域。近年來,隨著“二胎
基因檢測行業研究報告:推廣策略影響基因公司未來發展 中國基因產業發展迅速,幾乎進入了世界頂尖水平的陣營。尤其在近三年,基因測序從科研走向臨床,產業鏈逐步完整,不僅壯大了公司實力,更為普通消費者帶來多種選擇。華大基因旗下的華大科技和華大醫學也將登陸資本市場。 進入2014年,隨
NIPT是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的縮寫,即無創產前檢測僅需采取孕婦靜脈血,利用新一代DNA測序技術對母體外周血漿中的游離DNA片段(包含胎兒游離DNA)進行測序,并將測序結果進行生物信息分析,可以從中得到胎兒的遺傳信息,從而檢測胎兒是否患21三體綜合征(唐氏
20世紀80年代初,曾經有人預言:“21世紀將是生物學的世紀”。這一預言如今已經成為現實,美國《科學》周刊評選的2014年全世界十大科技突破中,一半的成果都來自生命科學領域。2014年,科學家們在衰老研究、生物進化、遺傳疾病基因分析、干細胞、腦和神經細胞研究領域取得了眾多突破,有助于人們揭示有關
20世紀80年代初,曾經有人預言:“21世紀將是生物學的世紀”。這一預言如今已經成為現實,美國《科學》周刊評選的2014年全世界十大科技突破中,一半的成果都來自生命科學領域。2014年,科學家們在衰老研究、生物進化、遺傳疾病基因分析、干細胞、腦和神經細胞研究領域取得了眾多突破,有助于人
后來成為深圳式創新樣板的華大基因,誕生于20世紀末的北京,出身于紅旗下,有著國字號基因。 而各級政府對其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在華大基因的發展歷程中,也一直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這個旁人說不清是科研機構、國有公司還是民營公司的“機構”,得以獨樹一幟地發展壯大至今。 離開中科院 為完成中國承擔的
基因測序能夠提前發現疾病或者找出更多病因的本原,有助于提前診斷或準確診斷,從而預防和治療疾病。此外,基因測序技術突飛猛進,檢測成本大幅下降,已進入商業化階段,對傳統治療方式的改進,使得基因測序未來市場空間廣闊。 增長預期強烈 數據顯示,全球基因測序市場規模已經從2007年的7.94億美元增長
相關概念 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個功能片段,是遺傳信息的基本單位,是決定一切生物物種最基本的因子;基因決定人的生老病死,是健康、靚麗、長壽之因,是生命的操縱者和調控者。因此,哪里有生命,哪里就有基因,一切生命的存在與衰亡的形式都是由基因決定的,包括您的長相、身高、體重、膚色、性格等均與基因密不
繼衛計委醫政司發布第一批基因測序臨床試點后,2015年1月15日,衛計委婦幼司發布了第一批可以開展NIPT的產前診斷試點單位,全國31個省市地區共有109家機構入選,通知截圖及入選單位和名單如下所示: 根據通知,衛計委婦幼司此次試點的目的是:通過在試點產前診斷機構的臨床應用驗證與評價,完善高通
“我是專程到中國來的,而且這次是帶了整個的管理團隊到中國來。我們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了解并且同我們本地的合作伙伴們進行溝通。”2017年3月22日在陰雨綿綿的上海,Illumina公司CEO Francis deSouza上任后首次到訪中國,“如今,中國和美國應該是全球最大的兩個基因市場,對于Il
一、基因檢測公司梳理 目前全國涉及基因檢測概念的公司有200余家,按照業務范圍劃分,這些公司可以分為:①最上游的基因檢測儀器開發企業(測序儀、芯片掃描儀、PCR設備),②提供樣本處理試劑和耗材的中上游企業(建庫試劑盒、檢測試劑盒、工具酶、基因芯片),③提供第三方基因檢測服務的中游企業
基因檢測作為精準醫學的重要一環,在產前診斷、用藥指導、疾病預測等方面有著廣泛而深入的應用。尤其在產前診斷方面,與傳統檢測技術相比,高通量基因測序技術具有明顯優勢,克服了現行檢測手段檢出率低、流產風險高的缺陷,具有極高的臨床應用價值。2014年2月,國家衛計委發文叫停了高通量基因測序產前篩查與診斷(無
近日,廣東省質監局組織省標準化研究院(以下簡稱省標院)等單位,幫助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以下簡稱華大基因)將“基因測序技術規范、混合肉類鑒定方法及基因合成質量要求”3項科研專利技術轉化為廣東省地方標準,使基因測序產業實現有標可依,為規范檢測市場奠定基礎。 基因測序被譽為生命科學領域的高新技術
近日,廣東省質監局組織省標準化研究院(以下簡稱省標院)等單位,幫助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以下簡稱華大基因)將“基因測序技術規范、混合肉類鑒定方法及基因合成質量要求”3項科研專利技術轉化為廣東省地方標準,使基因測序產業實現有標可依,為規范檢測市場奠定基礎。 基因測序被譽為生命科學領域的高新技術服務
基因測序技術是臨床分子診斷中的重要手段,其起源早于PCR技術。1968年華裔科學家吳瑞(Ray Wu)博士獨創地提出了引物延伸的測序策略,在這一策略基礎上基因測序方法得到發展,Sanger和Gilbert因開發不同的測序方法于1980年獲得諾貝爾獎。目前的基因測序技術可以分為三類:毛細管電泳測序
21世紀之所以能成為生物學的世紀,這是因為隨著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溫飽問題早已解決,并催生了“大健康產業”成為永不落幕的朝陽產業。2012年全世界共新增1400萬癌癥病例并有820萬人死亡,癌癥已經成為世界性難題。由于基因突變導致腫瘤形成,人以群分,腫瘤以基因突變分,二代測序為繪制腫瘤基因突變譜
臨床基因測序叫停,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產前唐氏綜合征基因篩查,在產婦們看來,取而代之的羊水穿刺讓產前檢測更痛苦。記者對深圳市民調查發現,六成多市民希望能盡快恢復產前基因測序。業界人士也呼吁,在對臨床基因測序進行監管時,最好設置緩沖期。臨床基因測序叫停取而代之的羊水穿刺讓產前檢測更加痛苦 日前,
日前,國家食藥監管總局、國家衛計委聯合發出通知,叫停了包括產前基因檢測在內的基因測序。 基因測序雖然在中國剛剛興起,部分產前基因檢測也相對成熟,但是目前國內一些機構卻不惜用“包測百病”來吸引顧客。基因測序市場現狀究竟如何?被叫停后會不會產生新的問題?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基因測序被緊
2017年初美國頂尖的五家基因檢測公司共同宣布成立產前篩查聯盟(CAPS),一個月后國內完成了一筆基因檢測行業最大金額收購案——三胞集團6.8億元收購凡迪生物,三胞集團看中的正是凡迪生物的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業務。 2017年,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市場開始暗暗發力。國家二孩政策開放以來,很多60、70
如果是基因測序產業上游的公司,產品銷售的目標客戶廣泛,橫跨科研、醫療、商檢領域,產品包括測序儀、DNA提取試劑盒、捕獲試劑盒/多重子擴增試劑盒、建庫試劑盒、上機測序試劑盒,其中測序儀、上機測序試劑盒兩者是綁定的,DNA提取試劑盒、捕獲試劑盒/多重子擴增試劑盒、建庫試劑盒是可以用第三方的產品,國內
目前全國涉及基因檢測概念的公司有200余家,按照業務范圍劃分,這些公司可以分為: ①最上游的基因檢測儀器開發企業(測序儀、芯片掃描儀、PCR設備); ②提供樣本處理試劑和耗材的中上游企業(建庫試劑盒、檢測試劑盒、工具酶、基因芯片); ③提供第三方基因檢測服務的中游企業; ④提供測序數據存
無創基因產前檢測之爭 該技術在多地陷入未檢測到唐氏兒糾紛;國家衛健委表示此技術在340家醫療機構開展,仍存在假陰性和檢測失敗病例 兩年前,38歲的楊柳二胎女兒璐璐出生,體重8斤,不哭不鬧,像只安靜的布娃娃。楊柳甚是喜愛。璐璐的染色體核型分析報告單 這場喜悅持續了42天。隨后,璐璐被診斷為唐
基因測序服務市場增速快,預計2016年超過測序儀器市場。據Markets&Markets預測,2014-2020年上游市場中測序儀的復合增長率是15.4%。中游測序服務市場重資產、技術附加值低,將是產業鏈中增速最快的,據BCC Research預測2011-2016年復合增長率為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