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源性機化性肺炎的臨床特點及影像學特征
臨床特征 COP患者性別分布相同,非吸煙者與吸煙者比例為2∶1。平均發病年齡55歲。患者發病時間相對較短(平均小于3個月),伴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和呼吸困難。咳嗽、咳白痰,癥狀出現時通常疑似下呼吸道感染,但不肯定。患者通常接受至少1個月或多個療程的抗生素治療,常見癥狀有體重持續降低、出汗、寒戰,間斷發熱和乏力。常出現局限性或較廣泛的爆裂音,極少發現實變征象,無杵狀指。 影像學特征 1 胸片的特點 : COP最常見的影像學表現是雙側或單側的實變影。通常呈斑片狀分布,少數病例可能限定于胸膜下區。10%~50%的病例可見小結節影。少數患者表現為網結影。大約15%的病例影像學表現為大結節影(>1 cm)。將近75%的病例肺容積正常,其余患者的肺容積縮小。 2 CT的特點 :90%的COP患者CT表現為氣腔實變。將近50%的病例CT顯示病變沿胸膜下或支氣管周圍分布,以下肺區更明顯。當出現實變就能見到支氣管氣像。實變區常見輕度......閱讀全文
隱源性機化性肺炎的臨床特點及影像學特征
臨床特征 COP患者性別分布相同,非吸煙者與吸煙者比例為2∶1。平均發病年齡55歲。患者發病時間相對較短(平均小于3個月),伴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和呼吸困難。咳嗽、咳白痰,癥狀出現時通常疑似下呼吸道感染,但不肯定。患者通常接受至少1個月或多個療程的抗生素治療,常見癥狀有體重持續降低、出汗、寒戰,間
隱源性機化性肺炎的影像學特征
1 胸片的特點 : COP最常見的影像學表現是雙側或單側的實變影。通常呈斑片狀分布,少數病例可能限定于胸膜下區。10%~50%的病例可見小結節影。少數患者表現為網結影。大約15%的病例影像學表現為大結節影(>1 cm)。將近75%的病例肺容積正常,其余患者的肺容積縮小。 2 CT的特點 :90
關于隱源性機化性肺炎的影像學特征介紹
1、胸片的特點 : COP最常見的影像學表現是雙側或單側的實變影。通常呈斑片狀分布,少數病例可能限定于胸膜下區。10%~50%的病例可見小結節影。少數患者表現為網結影。大約15%的病例影像學表現為大結節影(>1 cm)。將近75%的病例肺容積正常,其余患者的肺容積縮小。 2、CT的特點 :90
隱源性機化性肺炎的臨床特征
COP患者性別分布相同,非吸煙者與吸煙者比例為2∶1。平均發病年齡55歲。患者發病時間相對較短(平均小于3個月),伴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和呼吸困難。咳嗽、咳白痰,癥狀出現時通常疑似下呼吸道感染,但不肯定。患者通常接受至少1個月或多個療程的抗生素治療,常見癥狀有體重持續降低、出汗、寒戰,間斷發熱和乏力
隱源性機化性肺炎的組織學特征
機化性肺炎型病變呈斑片表現,以機化性肺炎主要累及肺泡管和肺泡伴或不伴細支氣管腔內息肉為特征。結締組織病變時相相同。病變主要以小氣道為中心分布。間質有輕度炎癥浸潤。肺泡Ⅱ型細胞增生伴肺泡巨噬細胞增加,可能有部分的肺沫細胞。小量的氣腔纖維蛋白可以呈灶性出現。背景的肺泡結構相對完整。 機化性肺炎型的
隱源性機化性肺炎的特點
隱源性機化性肺炎發病率低,醫生很少具備診斷和治療的實踐經驗。對于此類疾病的患者,首先詳細的詢問病史,之后行體格檢查,常規拍胸片,做肺功能檢查,進一步可行高分辨CT檢查,必要時實行支氣管肺活檢行組織學檢查,以協助診斷。對于COP未知的領域,我們還應關注經支氣管肺活檢在診斷COP中的作用如何,COP
關于隱源性機化性肺炎的組織學特征介紹
機化性肺炎型病變呈斑片表現,以機化性肺炎主要累及肺泡管和肺泡伴或不伴細支氣管腔內息肉為特征。結締組織病變時相相同。病變主要以小氣道為中心分布。間質有輕度炎癥浸潤。肺泡Ⅱ型細胞增生伴肺泡巨噬細胞增加,可能有部分的肺沫細胞。小量的氣腔纖維蛋白可以呈灶性出現。背景的肺泡結構相對完整。 機化性肺炎型的
關于隱源性機化性肺炎的特點介紹
隱源性機化性肺炎發病率低,醫生很少具備診斷和治療的實踐經驗。對于此類疾病的患者,首先詳細的詢問病史,之后行體格檢查,常規拍胸片,做肺功能檢查,進一步可行高分辨CT檢查,必要時實行支氣管肺活檢行組織學檢查,以協助診斷。對于COP未知的領域,我們還應關注經支氣管肺活檢在診斷COP中的作用如何,COP
隱源性機化性肺炎的肺功能
多數病例肺功能顯示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通常為輕~中度),伴有一氧化碳彌散系數中度降低,少數出現與吸煙無關的氣流阻塞。可見靜息狀態下輕度的低氧血癥,反映氣體交換功能顯著異常。
關于隱源性機化性肺炎的簡介
隱源性機化性肺炎是1983年Davison及同事描述的一種臨床病理疾病。其組織學特征是肺泡間隔淋巴細胞浸潤,伴受累部位Ⅱ型肺泡上皮細胞增生。 COP患者性別分布相同,非吸煙者與吸煙者比例為2∶1。平均發病年齡55歲。患者發病時間相對較短(平均小于3個月),伴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和呼吸困難。咳嗽、咳
簡述隱源性機化性肺炎的治療方法
糖皮質激素是目前治療COP的主要藥物,糖皮質激素起始劑量為0·75 mg·kg-1·d-1, 2~4周后減量,總療程在6~12個月,激素減量或停藥后可能出現復發。病情較重者,治療初期可給予甲潑尼龍短期靜脈注射。
關于隱源性機化性肺炎的肺功能檢查介紹
1、實驗室檢查 常見紅細胞沉降率(ESR)、C反應蛋白和外周血中性粒細胞顯著增加。 2、肺功能 多數病例肺功能顯示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通常為輕~中度),伴有一氧化碳彌散系數中度降低,少數出現與吸煙無關的氣流阻塞。可見靜息狀態下輕度的低氧血癥,反映氣體交換功能顯著異常。
關于隱源性機化性肺炎的支氣管肺泡介紹
灌洗液淋巴細胞總數和比例增加(淋巴細胞的比值超過總細胞數的40%)。CD4/CD8比值降低,中性粒細胞(特別在早期)和嗜酸粒細胞比例增加。嗜酸粒細胞顯著增加應警惕嗜酸粒細胞肺炎。
頜骨牙源性硬化性癌的影像學特征分析
牙源性硬化性癌(Sclerosing odontogenic carcinoma,SOC)被定義為頜骨的局部侵襲性牙源性腫瘤,具有低度惡性腫瘤的特征,包括溶骨性破壞、不均勻透射影及牙根吸收等浸潤性生長表現。盡管此病實屬罕見,但因獨特的病理學表現在新版世界衛生組織頭頸部腫瘤分類(2017)中已被列
常見特發性間質性肺炎的介紹
1、特發性肺纖維化 是臨床最常見的特發性間質性肺炎,局限在肺臟,表現為進行性肺間質纖維化,其影像和組織病理學特征為普通型間質性肺炎,成年發病,好發于老年人。 2、特發性非特異性間質性肺炎 慢性肺臟炎癥和纖維化疾病,其肺臟病理特征為不同程度的肺臟炎癥和纖維化病變,時相均一。大多數非特異性間質
簡述隱源性嬰兒痙攣癥的特點
①起病前發育正常,神經系統檢查及神經影像學正常; ②對稱性痙攣發作,無其他類型發作; ③腦電圖(EEG)背景為典型的雙側高峰節律紊亂,在成串的痙攣發作中,各次痙攣之間的EEG可恢復高峰節律紊亂圖形; ④EEG無限局性異常的證據。癥狀性嬰兒痙攣癥起病前即有精神運動發育落后,神經系統檢查及神經
神經源性關節病的影像學檢查
1.X線檢查 早期X線表現為關節的退行性改變,關節面輕度硬化侵蝕及破壞。病變晚期受累骨的關節端硬化更明顯,伴骨質增生、破壞骨膜反應,關節畸形。關節面不規則、塌陷,關節間隙變窄關節脫位或半脫位關節周圍軟組織腫脹,軟組織內可見不規則鈣化斑或碎骨片。 X線表現可歸納以下3種病變: (1)萎縮或急性
梗阻性腦積水的影像學特征
CT征象是腦室擴大,中度與重度腦積水通過一次掃描即可確診,輕度者需多次觀察確有腦室進行性擴大才能診斷。梗阻性腦積水在CT上有3個征象:額角上外側部圓形擴大;顳角擴大;腦室周圍低密度。CT有助于判斷梗阻部位,即通過連續掃描顯示腦室系統擴大部與正常部。 1、如果僅雙側或單側側腦室擴大而第三、第四腦
硬脊膜動靜脈瘺患者臨床特征及影像學特點分析-3
選擇性脊髓DSA可清晰顯示瘺口及異常引流血管的部位,特征性表現為脊髓引流靜脈與根動脈支或脊支在穿過硬脊膜處形成瘺口,迂曲擴張的脊髓引流靜脈上下蜿蜒行走至骶尾部或顱底再向硬膜外引流。SDAVF患者初診時因臨床表現欠典型,往往就診于神經內科、骨傷科和風濕科等科室,加之患者年齡大、病程長,容易被誤診為腰椎
硬脊膜動靜脈瘺患者臨床特征及影像學特點分析-2
3.典型病例?病例1患者住院號:1651×××,男性,72歲。雙下肢漸進性無力7個月。MRI示:胸11至腰1水平脊髓周圍血管迂曲增寬,脊髓斑片狀強化并增粗。經DSA確診為胸12SDAVF,瘺口長0.4 cm,予血管內栓塞治療術,手術順利,術后復查瘺口及引流靜脈不再顯影,至出院時雙下肢肌力恢復正常
硬脊膜動靜脈瘺患者臨床特征及影像學特點分析-1
硬脊膜動靜脈瘺(spinal?dural?arteriovenous?fistula,SDAVF)較為罕見,患者早期臨床表現不典型,極易誤診。盡管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已成為診斷SDAVF的金標準,但臨床上仍以脊髓MRI或CT作為首
關于神經源性肺水腫的影像學檢查
NPE早期X線及CT表現不明顯,可無異常或者僅有肺紋理增粗模糊等表現;典型X線及CT表現為雙肺彌散型肺泡浸潤,兩肺可見散在片狀陰影;晚期可表現為雙肺呈斑片狀或者云霧狀陰影,以及典型的蝴蝶形陰影。NPE臨床癥狀出現后可通過彩色超聲與心源性肺水腫加以鑒別,也可通過彩色超聲反應肺水情況。
簡述小葉性肺炎的影像學表現
小葉性肺炎的X線表現多樣,大多數表現為兩肺野下部中、內帶沿支氣管分布的不規則斑點狀或小片狀致密影,境界較模糊。病變密度不均勻,中心密度較高,多伴有肺紋理增粗。病變可以比較散在且較小,也可集中呈大片融合趨勢,但不局限于一肺段或一肺葉。 小兒多首先發生在脊柱旁、然后向心緣發展,因此早期易被心影所掩
外部性腦積水的影像學檢查及臨床檢查
像學檢查 影像學上外部性腦積水應與硬膜下積液和腦萎縮鑒別。外部性腦積水可出現額和額頂區蛛網膜下腔增寬,前部半球間裂增寬,基底池主要是環池擴大,額頂區腦溝加深,腦室可輕度擴大。蛛網膜下腔及腦池擴大多呈對稱性,中線無移位。硬膜下積液表現為局部或雙側不對稱、新月形低密度影,內緣光滑、 平直, 無半球
神經源性關節病的實驗室檢查及影像學檢查
實驗室檢查 麻風性神經炎實驗室檢查可查到麻風桿菌感染的證據。糖尿病性神經病實驗室檢查可查到血糖異常。脊髓梅毒實驗室檢查可發現梅毒特異試驗陽性。 影像學檢查 1.X線檢查 早期X線表現為關節的退行性改變,關節面輕度硬化侵蝕及破壞。病變晚期受累骨的關節端硬化更明顯,伴骨質增生、破壞骨膜反應,關
隱源性腦梗死病因學研究進展
? 隨著腦卒中在我國發病率的明顯增高,高血壓、高5旨血癥、頸動脈狹窄、心房顫動、吸煙、糖尿病、缺血性心臟病和心臟瓣膜病等腦卒中發病的常見病因越來越多地被公眾認識到。但是,很多腦梗死患者無常見致病因素,故把此類腦梗死患者病因歸類為“隱源性”。隱源性腦梗死是由不常見的致病因素導致的腦梗死,這是一個不
簡述普通型間質性肺炎的影像學特點
胸部X線片主要表現是在兩肺基底部和周邊部的網狀陰影,常為雙側、不對稱性,伴有肺容積減少。CT對UIP的診斷具有重要的意義,主要表現為兩肺片狀、以基底部為主的網狀陰影,可有少量毛玻璃狀影。在纖維化嚴重的區域,常有牽引性支氣管和細支氣管擴張,和(或)胸膜下的蜂窩樣改變。
外部性腦積水的臨床表現及影像學檢查
臨床表現 臨床以發熱、前囟飽滿為表現的易診為幼兒急疹、良性顱內壓增高、化膿性腦膜炎等,可依據血常規、 腦脊液檢查、腦電圖,尤其CT檢查明確診斷。顱骨透照試驗陽性者,要排除硬膜下積液、無腦或腦貫透畸形、蛛網膜囊腫等。較常見的硬膜下積液可單側陽性,如為兩側,則多不對稱。頭顱B 超價值因受到囟門閉合
關于成骨源性肉瘤的其他影像學技術檢查
其他用于評價成骨源性肉瘤的影像學技術包括骨掃描、動脈造影和MRI。動脈血管造影以及CT、MRI檢查也有助于成骨源性肉瘤的診斷和對腫瘤侵犯范圍的估計。 應該強調的是,普通X線平片仍然是診斷成骨源性肉瘤最重要的影像手段,而其他影像技術主要用于確定腫瘤的范圍、腫瘤與周圍神經血管束的關系(這對于考
真菌性肺炎的臨床特征
1、常繼發于嬰幼兒肺炎、肺結核、糖尿病、血液病等;應用抗菌素和激素等是主要誘因。這是因為青霉素有刺激白色念珠菌過度繁殖的作用;廣譜抗生素抑制體內細菌,使念珠菌失去細菌的制約;皮質激素可抑制體內的免疫功能。 2、具有支氣管肺炎的各種癥狀和體征,但起病緩慢,多在應用抗生素治療中肺炎出現或加劇,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