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綜述了目前中國現行的土壤環境監測國家標準方法和環保、農業、林業等行業標準方法,指出國家標準和環保行業標準方法側重于土壤污染物的檢測,而農業和林業標準方法側重于土壤營養元素及其有效態、理化指標的檢測。針對現行標準方法存在的一些問題(如檢測的土壤污染物種類少、部分方法先進性不足、土壤環境監測的基礎研究薄弱以及方法的標準化尚待完善等),提出加強土壤監測標準方法的頂層設計、合理增加土壤污染物的控制種類,及時更新方法、發展多組分測定方法,加強標準方法研究的系統性、協調性,以及逐步增加原位監測標準方法等建議,為土壤監測技術的發展提供借鑒和參考。 土壤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美麗中國建設,加強土壤環境保護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重要內容。2016年國務院印發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中,就明確提出完成土壤環境監測等技術規范制修訂、形成土壤環境監測能力、建設土壤環境質量監測網絡、深入開展土......閱讀全文
摘要:綜述了目前中國現行的土壤環境監測國家標準方法和環保、農業、林業等行業標準方法,指出國家標準和環保行業標準方法側重于土壤污染物的檢測,而農業和林業標準方法側重于土壤營養元素及其有效態、理化指標的檢測。針對現行標準方法存在的一些問題(如檢測的土壤污染物種類少、部分方法先進性不足、土壤環境監測的基礎
近日,環境保護部印發了《“十三五”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十三五”工作方案》),為“十三五”時期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作為《“十三五”工作方案》的附件,同時印發了《關于加強環境空氣自動監測質量管理的工作方案》(以下簡稱《空氣自動監測工作方案》),明確了“十三五”期間
監測行業每年增量空間近百億,預期市場空間巨大 產業鏈可深度發掘 智慧環保運營鏈條包括感知、傳輸、計算、應用。環境“大”數據包羅萬象,在數據中心環節中完成,數據中心是智慧環保運營鏈條的核心環節。根據清華大學研究成果,如果增加智慧環保頂層設計,智慧環保產業鏈可分為感知物聯、信息傳輸、云儲存
近日,環保部印發《“十三五”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方案》,全文如下:關于印發《“十三五”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境保護局: 為貫徹落實《環境保護法》和《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國辦發〔2015〕56號),加強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和質
2016年5月31日,“土十條”終于出臺了。國務院發布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土十條”),重點部署未來中國土壤污染的防治工作,從十個方面提出了“硬任務”。這是繼“大氣十條”“水十條”之后,一份備受業界關注的文件,也是國家層面對污染宣戰的又一頂層設計,其頒布意味著土壤污染的修復和防治有
2月17日,環保部印發《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十二五”發展規劃》,詳情如下:關于印發《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十二五”發展規劃》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部各派出機構、直屬單位: 環境保護標準是我部落實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重要手段,是支撐環境保護各項工作的基礎。為不斷完善環
引言 2018年5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要全面落實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推動制定和實施土壤污染防治法。突出重點區域、行業和污染物,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有效防范風險,讓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摘要 經濟較為發達的浙江臺州,是我國有名的“原料藥之都”“
北京市環保局9月4日印發《北京市“十三五”時期環境信息化建設規劃》的通知,明確“十三五”期間北京市環境信息化建設工作主要任務。 《規劃》的總體目標為:在環境信息化頂層設計的總體框架指引下,建立適應新時期環境保護工作需要的環境信息化管理體制,加強信息化標準規范體系、安全保障體系以及運維管理體系建
部黨組在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提出,要在解放思想中推進歷史性轉變,探索環保新道路,系統地提出了探索中國特色環保新道路的基本理論框架、政策體系和工作策略,為新時期環保事業科學發展指明了方向。環境監測作為環境保護的基礎,當前已從傳統的技術層面全面融合到環境保護工作的整體當中,成為推進環境保
近日,環保部連發四項土壤檢測標準,湖南出臺土壤污染修復新標填補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標準空白,湖南也正籌建重金屬污染數據庫等等。政府重視程度高,土壤污染治理大幕正式開啟。 土壤修復市場大幕拉開 驅動行業全面開花 河北村莊怪病頻發事件、上海的“異地排污”、天津8.12大爆炸,常外毒地等等重大事件爆
2016年是“十三五”環境保護的頂層設計之年。“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建立環境質量目標責任制和評價考核機制,實行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等目標。 與此相呼應的是,環保部在上半年組建設立水、大氣、土壤三大司局,出臺“土十條”和發揮環保作用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指導意見,推廣環
2016年是“十三五”環境保護的頂層設計之年。“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建立環境質量目標責任制和評價考核機制,實行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等目標。 與此相呼應的是,環保部在上半年組建設立水、大氣、土壤三大司局,出臺“土十條”和發揮環保作用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指導意見,推廣環
近日,記者從環保部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國已建立各級監測站2700多家,監測人員近6萬名,監測儀器設備26.8萬臺(套); 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實時發布1436個環境空氣自動站點6項污染物濃度和環境空氣質量指數; 所有省級監測站具備水質109項全分析能力,多數省級站裝備已達到國內先進
截至目前,全國已建立各級監測站2700多家,監測人員近6萬名,監測儀器設備26.8萬臺(套); 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實時發布1436個環境空氣自動站點6項污染物濃度和環境空氣質量指數; 所有省級監測站具備水質109項全分析能力,多數省級站裝備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今年上半年,在國家
10月23日19:00,十九大新聞中心舉辦第八場集體采訪,邀請福建省環保廳黨組書記,廳長朱華、河北省環保廳黨組書記、廳長高建民,遼寧省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張麗華,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胡冠九,湖南省張家界市環保局環境監測中心站分析室主任黃斌接受采訪。 5位環保領域的十九大代表,圍繞“打好生
環保行業的發展有賴于政策層面的驅動。土壤修復這一環保子行業在政策方面繼續向業界傳遞出積極信號。土壤修復投資價值點主要聚焦在三個方面,通過房地產帶動棕地修復、農業用地修復以及礦山危險品污染修復。在此背景下,多家涉足該領域(相冊 戶型 價格 動態)的上市公司正在加速布局。 分析人士指出,隨著“十三
工業污染、城市污水、過度使用化肥……在種種污染源侵蝕下,萬物賴以生存的大地如今滿目瘡痍,土壤安全正岌岌可危。記者在吉林、廣東、江蘇、河北等地調研了解到,土壤污染問題正逐步動搖我國糧食安全根基,在垃圾圍城、土壤重金屬污染、食品安全等問題愈演愈烈的今天,無好地可用、無好糧可吃等問題正引發民眾擔憂。
國務院印發《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尤其是“十三五”期間全國環境監測工作提供了行動指南和路線圖。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實行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這是對環境監測管理體制的一項重大改革。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環境監測體制機制改
中投顧問發布的《2016-2020年中國環境監測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指出,政策支持下,我國環境監測行業有望從目前的“數字環保”邁入“智慧環保”階段。 我國環境監測行業現狀與“智慧環保”存在差距。(1)硬件方面,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縣級層面)、土壤環境監測、機動車監測尚未普及,納入在線
財政部日前公布了2016年中央財政預算,其中新增了如土壤污染防治專項預算和土地確權補助等。業內人士認為,預算的增加是國家對土壤修復治理不斷重視的體現,同時也為土壤修復行業帶來積極信號。 然而,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政策、市場并不是當今我國土壤修復的關鍵,治理模式不明確才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 在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環境監測工作,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積極推動生態環境監測網建設改革,于今年5 月初明確要求:一是環境保護部起草生態環境監測網建設改革的方案或意見,作為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的配套改革舉措,于 2015 年6 月一并提交中央審議;二是此方案或意見應深入貫徹落實中
4月26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分組審議了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受國務院委托所作的2015年度全國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的報告。 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在發言中表示,全國人大常委會首次聽取和審議2015年度全國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的報告,是貫徹落實新環境保護法的一項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水資源管理制度、環境保護制度。作為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重要內容,建立和完善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已經成為一項最新的政策命題。 在2013年全國環境政策法制工作研討會上,與會人員深入探討了對最嚴格環境保護制度的總體認識、建立
環保是經濟轉型下,縮“量”的重要標尺,提“質”的重要抓手。經過幾年的不斷完善,環保已搭建起堅實的“四梁八柱”。新時代背景下,隨著利好政策密集釋放以及監管的加嚴,環保產業也將進入全新發展的新時代。圖片來源于網絡 宏觀面:經濟結構轉型,環保是最重要標尺和抓手,企業盈利改善,環保投資能力顯著加強
下半年出臺實施方案 防止監測數據受行政干擾 記者4日從環保部獲悉,環保部已經就國家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上收事宜與財政部達成一致,將分三步完成國家大氣、水、土壤環境質量監測事權的上收,真正實現“國家考核、國家監測”。國家環境監測網絡運行機制改革目前已取得實質性進展,到2020年,我國將基本建成陸海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提出,緊緊圍繞建設美麗中國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態文明制度,健全國土空間開發、資源節約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并對改革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作出了具體部署。這對于進一步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大作
中辦和國辦日前聯合印發的《關于深化環境監測改革 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是繼環境監測監察垂直管理改革和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上收之后,落實《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的又一重大舉措。 數據質量是環境監測工作的底線和生命線,確保監測數據“真、準、全”,是環境監測的首
為做好2020年度上海市生態環境局科研立項工作,更好地為本市環境管理和綜合決策提供科技支撐,根據《上海市環境保護局科研項目管理辦法》的有關要求,現征集2020年度科研項目。具體事項通知如下: 一、征集范圍 本次征集的項目分為:長三角區域和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生態環境規劃管理與監管執法,
關于印發“十三五”國家基礎研究專項規劃的通知國科發基〔2017〕162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教育廳(委、局),國務院各有關部門科技、教育主管司(局),中科院各分院: 為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加快推動基礎研究發展,科
2020年2月28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淡水水生生物水質基準—鎘》(2020年版),這是我國第一個國家生態環境基準。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吳豐昌院士和有關專家就基準的出臺意義等問題進行了解答。 問:作為國家生態環境基準委員會的主任委員,想請您給大家介紹一下什么是生態環境基準?我們為什么要制定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