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是一個亟待發掘的資源寶庫。”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名譽所長吳清平在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如是說。他指出,我國食用菌資源豐富,在超過10萬種的大型真菌中,即便是已證實可食用的品種就有1200多種,而其中人工栽培的食用菌更是不到10%,市面常見的只有香菇、平菇、木耳、靈芝等二三十種,資源開發的潛力巨大。 食用菌是指子實體碩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稱為蘑菇。吳清平表示,我國是世界上認知和利用食用菌最早的國家,也是全球食用菌第一生產大國,占世界總產量的75%以上,總產值在全國農業中排在糧、菜、果、油之后的第五位。食用菌以其風味獨特、營養均衡和功效顯著,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譽為“人類的健康食品”。“但食用菌精深加工比例僅5%~10%,產業經濟效益提升空間巨大。” 打造食用菌現代農業示范園區 南嶺是祖國南方最大的山脈,是廣東省最大的天然生物基因庫,也是我國重要的食用菌傳統產地。廣東韶關是全球草菇......閱讀全文
雙孢菇——菜市場里最常見的白蘑菇,怎么吃?也許你會回答:“當然是炒著吃或者熬湯了。” 但在南京農業大學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產品加工崗位實驗室里,“白白胖胖”的雙孢菇有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另類“烹調方式”:超聲破碎、復合酶解、微波干燥、旋轉造粒……經過復雜的技術處理,化身為呈味核苷酸、鮮味多肽和氨
如今,現代人都非常注重養生,而食用菌因高纖維、高蛋白,富含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得到不少養生一族的青睞。加上夏秋季正是食用菌的當造,各類食用菌紛紛上市,更讓食用菌成為食品市場的“焦點”所在。近來,標榜健康的香菇餅干等食用菌零食如雨后春筍般應運而生。然而,這類零食真的如宣傳般“神奇”,用來養生真的靠
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 為保護和合理利用食用菌種質資源,規范食用菌品種選育及食用菌菌種(以下簡稱菌種)的生產、經營、使用和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食用菌品種選育和菌種生產、經營、使用、管理等活動,應當遵守本辦法。 第三條 本
近一段時間,網上流傳著一個名為“蘑菇還是少吃一點吧”的帖子,主要意思是說,由于食用菌對重金屬的富集能力特別強,因此每人每月最多只能吃200克蘑菇。 此外,網上還流傳一個說法:“瑞士人人均壽命80多歲,就是不吃蘑菇的功勞。” 在國民高度關注食品安全的今天,一個不脛而走的傳言往往會毀掉一個產業。
關于食用菌中含有重金屬的傳聞一直就沒有停止過,消費者往往一聽“重金屬”幾個字就會大驚失色,再加上市場上各種各樣的菌類實在太多,一時無法一一加以辨別,有時候即使想買菌類回家豐富一下餐桌,也感覺無從下手。那么,食用菌里面的重金屬真的有那么多嗎?所有菌類都含有超量的重金屬嗎?為此,我們特邀行業專家給
近日,一則“蘑菇還是少吃一點吧”的帖子在網絡流傳,稱因為食用菌對重金屬的富集能力特強,因此每人每月最多只能吃200克蘑菇,同時以“瑞士人人均壽命80多歲就是不吃蘑菇的功勞”舉例“佐證”。 蘑菇營養味美,是人民群眾喜愛的食物之一。真相到底是什么?記者為此采訪了浙江省農業廳相關專家和省內的食用
為了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促進食用菌行業健康發展,國家質檢總局組織對食用菌產品質量進行了國家監督抽查,共抽查了遼寧、黑龍江、吉林、福建、湖北、江蘇等6個省30家企業生產的50種產品(不涉及出口產品),產品實物質量抽樣合格率為90.7%。 此次抽查依據GB7096-2003《食用菌衛生標準》、GB2
3個特殊液氮罐帶你了解國家食用菌標準菌株庫液氮罐在很多行業均有運用,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本錢與區劃研究所食用菌產業科技研究室的一間試驗室里,有3個液氮罐,每天有專人看管。罐子里有什么寶貝?即日,記者走進試驗室一探究竟。(本文內容為網絡摘抄總結而成,如有問題或建議,歡迎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以作調整。)
圍繞扶貧攻堅和食用菌產業發展,貴州省科技廳于6月30日組織召開食用菌產業發展技術咨詢座談會,就組建食用菌科技服務公司、凝練食用菌重大專項等進行了座談和交流。 座談會上,與會專家一致認為貴州具有發展食用菌產業的天然優勢,組織開展食用菌重大專項和組建食用菌科技服務公司對貴州省食用菌產業發展具有
食品,是指經過加工制作可以供人食用的物質。它包括農作物 (食食、蔬菜、水果、食用菌、茶葉 )、水產品、畜禽產品、奶制品、蜂產品、調料等。 隨著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入發展,人們飲食文化日益多樣化,食品衛生與安全問題也讓人們高度關注,環境中的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日益嚴重,其中重金屬污染以隱蔽的方
李玉 “食用菌產業如果能夠被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必將在我國得到大發展。”這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李玉在近日舉行的上海東方科技論壇上提出的觀點。 “食用菌產業可以實現農業廢棄物資源化,促進節水高效的優勢農業項目發展。”李玉認為,食用菌生產既可為人類提供優質食物資源,又可大大減輕農業秸稈
2016年6月23日,粵北翁源縣發生5人(1名成人,4名青少年兒童)誤食野生蘑菇的嚴重中毒事件,其中造成2人死亡,3人在重癥監護室(ICU)搶救。 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毒菇專家李泰輝研究員和鄧旺秋博士對患者家屬采集和食用的野生蘑菇樣品進行鑒定,確認其中含有兩種劇毒蘑菇:裂皮鵝膏(Amanita
為深入貫徹貴州省委省政府推進農村產業革命決策部署和省食用菌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第五次會議精神,1月3日下午,貴州省科技廳組織召開科技支撐食用菌產業發展工作會。貴州省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雷文蓉出席會議并講話,省食用菌產業工作專班、貴州大學、貴州省農科院、貴州科學院有關領導和專家,各市(自治州)科技局
近日,中國工程院公布了經院主席團審定的521名2015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名單詳細列舉了有效候選人的姓名、年齡、專業、工作單位和提名渠道,提名渠道分別是院士提名和中國科協提名。 據了解,有效候選人大多數來自高校和科研院所,少部分來自企業和軍隊等。為使院士稱號回歸學術性、榮譽性的本質,中
“你們知道蘑菇漂白事件嗎?”昨日,農業部副部長危朝安、北京市副市長夏占義考察順義區木林鎮食用菌基地時,均提出了這個問題。順義區木林鎮食用菌基地稱,食用菌生產過程只靠溫度和水,不施肥不打藥,生產環節不可能添加熒光增白物質,如果有,那也是流通環節添加的。北京市農業局則稱
食用菌接種超凈工作臺很多食用菌生產企業老板都會糾結該如何選擇食用菌接種專用的超凈工作臺,首先,我們要明白,超凈工作臺是在特定的空間里,通過風機將空氣吸入預過濾器內,再經過靜壓箱進行高效過濾器過濾,過濾后的空氣有一定的均勻斷面風速,可以排除工作區內原有的空氣,將塵埃顆粒和生物顆粒帶走,使操作區域內
食用菌產業是我國白色農業中的代表性產業,有著非常廣闊的前景,因此近年來我國食用菌栽培產業發展迅速。而食用菌栽培只有在合適的環境中,才能有高產量,優品質的產能,因此現代食用菌企業也在不斷加強栽培工藝,提高檢測水平,以保證菌菇品質,其中恒溫鼓風干燥箱就是用于測定食
12月13日,以“食藥用菌種業發展與微生物食品制造”為主題的第五屆中國食藥用菌產業發展大會在廣州舉行。中國食用菌協會常務副會長高茂林、科技部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副處長戴炳業、華南應用微生物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郭俊、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黃斌民出席活動并致辭。中國工程院院士吳清平作大會主旨報告。第五
近日,以“食用菌高效栽培的科學與技術問題”為主題的第219期東方科技論壇在滬舉行。來自中科院、國內高校的相關專家,圍繞食用菌高效利用培養基質的關鍵科學問題、高產優質食用菌新品種培育的關鍵技術以及食用菌活性物質代謝調控的分子機制等進行了研討。 食用菌是一類對人類可持續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新型農
菌種的外觀鑒定,是針對食用菌菌種生產環節本身的質量管理而言的。生產環節本身的質量管理良好,則菌種生長良好,反之則菌種質量較差。菌種外觀直接鑒定的方法不能全面地判斷菌種的生產性能。為了全面鑒定食用菌不同品種在不同條件下的產量、品質、抗性及適宜范圍,從而客觀的評價品種的利用價值,往往要進行品種試驗。1.
為落實京津冀一體化發展戰略,促進食用菌產業協同創新及優化升級,推動科技成果快速轉化,支撐食用菌產業持續健康發展,2014年8月5日,由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環境保護研究所、北京市科委農村發展中心牽頭組建的“首都食用菌產業科技創新服務聯盟”(以下簡稱聯盟)成立大會召開。北京市科委農村處、高新處
食用菌是一種營養豐富且有一定醫療價值的食品,其能調節人體的各種生理機能,被公認為21世紀的健康食品。食用菌在栽培過程中常有病蟲害發生,菇農常使用農藥進行防治,給食用菌的食用安全帶來了風險。我國是世界上大的食用菌生產和出口國,食用菌的農藥殘留不僅給人類健康帶來了極大危害,也成為
記者從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所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吳清平承擔的“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子課題——食用菌精準化生產技術研究與示范日前在云南昆明通過專家組驗收。專家組認為該項目提高了食用菌生產凈產出和效益,促進了精準生產技術水平的提高。 該課題在全國范圍內開展野生食用菌資源調查和菌種分離
日前,2018年河南省“四優四化”科技支撐行動計劃優質食用菌專項“食用菌標準化生產新技術集成與示范”項目在河南省新鄉市原陽縣召開啟動會,這是食用菌產業發展首次進入河南省級戰略,標志著該省食用菌產業轉型升級科技創新邁出關鍵第一步。 河南省是食用菌產量、產值第一大省,自2003年以來連續15年總產
我國是糧食生產大國,也是秸稈生產大國。農作物光合作用的產物一半在果實中,一半在秸稈里,秸稈中蘊藏著豐富的能量。然而,以往常常重視果實而忽視作物秸稈,大量的秸稈未被科學利用,部分地區大量秸稈就地焚燒,不僅浪費資源,而且污染環境。 推進秸稈資源產業化利用,
在這個數十平方米的大池子里,黑心商家用工業檸檬酸泡出了35噸金針菇。 日前,福建省古田縣查獲一起金針菇加工涉嫌添加非食品添加劑的案件,引起群眾對食品安全的普遍擔憂。據記者調查,主要有三大問題待解:一
蘑菇鮮美又富含營養,是大多數中國人的心頭愛,但最近因為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中流傳的一篇《蘑菇還是少吃一點吧》的文章,不少人開始顧慮“蘑菇到底能不能吃”。 文章主要講蘑菇會富集重金屬,但是,我們人體卻沒有排出重金屬的機制。久之這些重金屬就會在腎小管內聚集,嚴重時甚至會引起腎小管的壞死。因此建議每
蘑菇一直被認為是富含營養的健康食品,但最近一名小學生調查發現,如今市場上的鮮蘑菇超9成都被熒光增白劑污染,長期吃這樣的蘑菇將對人體造成多種危害。 調查蘑菇的孩子是阜外一小六年級學生張皓,他是西城區青少年科技館“科學探究班”的小學員,實驗是在農大的微生物實驗室做的,
近日,山西省食用菌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批復成立。該聯盟由山西農業大學牽頭,山西大學、晉中學院等3所高校,山西省農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山西省農科院農業資源與經濟研究所、山西省生物所等6家研究所,山西眾和嘉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晉城市澤地萃綠農開發有限公司等29家企業組成。 山西省食用菌種質資源豐富
日前,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與承德市平泉縣合作建設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研發中心項目正式簽約。這標志著承德市農業領域首家國家級研發中心和科技創新平臺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是承德市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方面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該項目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投資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