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左右的市售大米鎘超標受到鎘污染,可能引發骨痛病。2月14日有媒體報道了這一內容,引發了市民的廣泛關注。記者2月14日采訪了從事這一調查的南京農業大學農業資源與生態環境研究所的教授,他回應說,“不是市場上所有的大米都是這樣的,江蘇的樣品就沒啥問題,只能說我們抽查樣品的10%存在鎘超標,大家不必恐慌”。 【調查】抽樣的10%存在鎘超標 2007年,潘根興和他的研究團隊,在全國六個地區(華東、東北、華中、西南、華南和華北)縣級以上市場隨機采購大米樣品100多個,回來后他們專門進行了檢測,檢測結果表明:抽查樣品的10%存在鎘超標。2008年4月,潘根興又帶領他的研究小組從江西、湖南、廣東等省農貿市場隨機取樣63份,實驗結果證實樣品的60%以上大米鎘含量超過國家限值。 無獨有偶,2002年,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曾對全國市場稻米進行安全性抽檢。結果顯示,稻米......閱讀全文
重金屬鎘正通過污染土壤侵入稻米;學者抽樣調查顯示中國多地市場上約10%大米鎘超標;中國在多種重金屬污染的稻米之前幾不設防。 從一張油漆斑駁的桌子下面,84歲的李文驤老人扯出小半袋大米。顏色純白,略有透亮感,顆粒飽滿,肉眼看不出這些大米有什么異樣。 但是,經過檢測,這種
大米是中國人的主食,最近一則與它相關的新聞引發人們的關注:抽樣調查顯示,包括華東在內的全國六個地區10%左右的市售大米樣品鎘超標。鎘是一種重金屬,長期積累將對人體的骨骼、腎臟造成危害,這讓眾多關注食品安全的消費者感到擔憂。不過專家在接受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上海市售大米主要來自東北、江蘇
據昨天的《北京晨報》報道,為回應公眾質疑,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又在18日晚通過其網站公布了鎘超標的8批次米及米制品生產廠家、品牌標識,其中六批次來自湖南。記者走訪了被檢出大米鎘含量超標的廣州市太洋海鮮酒家,經理表示超標的是員工用米,客人吃的沒有問題。 評判 要嚴格追查鎘大米來源
本次廣州查獲的湖南“鎘米”均來自當地有色金屬之鄉;蘇南土壤重金屬污染亦催生問題水稻 伴隨著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稱“廣州食藥監局”)擠牙膏式的通報,“毒大米”再度占據食品安全的輿論中心。 上周,廣州食藥監局公布食品抽檢結果。千呼萬喚之下,該部門公布了鎘超標大米的產地,8批中有6批來自湖
今年,從北京的霧霾天,到蘭州的自來水苯超標,引起了公眾對大氣污染和水污染的關切和國家有關方面的重視。而一種“看不見的污染”——土壤污染,卻容易被公眾尤其是城市居民忽視。民以食為生,土壤污染對國家生態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的影響,值得全社會高度重視。 我國當前的土壤污染有多嚴重?由環境保護局和國土資
工業污染、城市污水、過度使用化肥……在種種污染源侵蝕下,萬物賴以生存的大地如今滿目瘡痍,土壤安全正岌岌可危。記者在吉林、廣東、江蘇、河北等地調研了解到,土壤污染問題正逐步動搖我國糧食安全根基,在垃圾圍城、土壤重金屬污染、食品安全等問題愈演愈烈的今天,無好地可用、無好糧可吃等問題正引發民眾擔憂。